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4年第2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穴位注射治疗经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八髎穴注射治疗经阴道分娩者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妇科门诊收治的3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穴位注射组、盆底肌功能锻炼(Kegel)组、生物反馈组,每组100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盆底肌力等级、盆底肌疲劳度、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及1 h尿垫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盆底肌力4级、5级者及盆肌疲劳度均优于其他2组(P均〈0.05);随访6个月间,PFIQ-7问卷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组间对比,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八髎穴注射甲钴胺治疗阴道分娩者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167-2169

甲异靛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对JAK/STAT途径效应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甲异靛诱导K562原代细胞凋亡及对效应基因表达影响的作用。方法 K562细胞甲异靛处理12 h、24 h、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xL、CyclinD1和C-MYC的改变。结果甲异靛作用K562细胞12 h,24 h,48 h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K562组24 h、48 h与12 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甲异靛作用12~48 h,C-MYC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而Bcl-xL、CyclinD1无显著变化。结论甲异靛促进K562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STAT5下游C-MYC的蛋白含量表达减少有关。
2170-2172

新生儿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为期1.5 a的随访,比较2组新生儿在智能、身高、体质量和神经行为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在智能、体质量、身高及神经行为等方面评分都明显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的智能、身高、体质量等的正常发育,因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危害。
2173-2175

超重和肥胖对试管婴儿治疗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超重与肥胖对试管婴儿(IVF)治疗过程中卵巢反应性、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6例长方案新鲜周期IVF患者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中国肥胖标准分为正常体质量组(A组)203例、超重和肥胖组(B组)43例,比较2组在促排卵及妊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结果 B组与A组相比,果纳芬(Gn)用量明显增加,使用时间延长,总卵泡数减少,10~15 mm卵泡数减少,获卵数减少,注射HCG日E2水平降低。婴儿安全出生率B组86%,低于A组的100%。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HCG水平、P4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和肥胖患者卵巢反应性和婴儿安全出生率低,但超重和肥胖对胚胎质量无明显影响。
2176-2178

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行乳腺癌根治术的46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安慰剂双盲法平均分为黄芪注射液组和安慰剂组并分别给予相应处理,观察记录2组患者辅助化疗后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采用体质量、白蛋白、腰臀比(W/HR)、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指标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结果入组的46例患者中,26例患者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20例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化疗。接受化疗3个月后,安慰剂组中有4例(31%)出现纳差,10例(77%)出现腹泻或便秘,11例(85%)出现恶心呕吐;而黄芪注射液组无纳差者,1例(8%)出现便秘,2例(15%)出现恶心呕吐。接受化疗6个月后,安慰剂组分别有10例(100%)和7例(70%)的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黄芪注射液组分别有2例(20%)和1例(10%)。黄芪注射液组化疗第3个月和第6个月后,营养状态指标基本与治疗前持平,而安慰剂组患者体质量、白蛋白、TS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对患者营养状态的维持具有一定作用。
2179-2181

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T手术的13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TOT手术患者103例作为单纯组,行TOT术联合子宫切除和/或阴道修补、盆底重建术患者35例作为联合组。所有患者随访3~48个月,平均19.3个月。采用ICI-Q-SF和PISQ-12量表评估手术效果,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评估手术造成远期膀胱出口梗阻(BOO)的风险。结果所有患者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单纯组治愈率90.8%,有效率95.6%;联合组治愈率87.1%,有效率91.4%。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各自术后症状及QO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均〈0.01)。2组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均〈0.05)。2组各自手术前后Qmax及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O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着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182-2184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以坤泰胶囊为对照,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围绝经期症状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予九味镇心颗粒)31例和对照组(予坤泰胶囊)33例,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并检测外周血雌二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06)。但在失眠及头痛症状改善程度方面,试验组略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在阴道干痛症状的改善程度方面,试验组略逊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九味镇心颗粒对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总疗效及安全性与坤泰胶囊相当,而且对部分症状的改善效果各有优势。
2185-2187

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性初探

摘要:目的比较4个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内分泌激素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差异,探讨不同表型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性。方法随机选择84例PCOS患者,依据患者的不同表型分为表型1(复合型)组、表型2(高雄激素无排卵型)组、表型3(高雄激素有排卵型)组、表型4(非高雄激素无排卵型)组,比较4组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内分泌激素及CIMT的差异。结果 4组间腰臀比、低密度脂蛋白、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游离睾酮及CIM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表型3组的低密度脂蛋白、CIMT最低,表型4组的游离睾酮最低,与其他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在表型3组中最低,但与其他3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雄激素有排卵型患者较其他型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低,稀发排卵或不排卵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2188-219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脂联素和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脂联素和胱抑素C(Cys C)检测在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NA)组22例,微量清蛋白尿(MA)组35例,和临床肾病(CN)组23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葡萄糖(GLU)、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GFR、血清β2-MG、脂联素和Cys C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GLU、BUN、SCr、UAER、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而GFR和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其BMI、GLU、BUN、SCr、UAER、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GFR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相关性分析,血清β2-MG和Cys C与GFR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59,-0.811,P〈0.01);脂联素与GFR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P〈0.01)。结论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β2-MG、Cys C和脂联素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防治及延缓病情进展。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随着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呈正相关;而脂联素水平随着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呈负相关。
2191-2194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选取具有6个月以上普通血液透析史的2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机透析,滤过前与滤过后6个月,主观上给予维度包括体质量改变、饮食改变、胃肠道症状、生理功能改变、并发症、皮下脂肪和肌肉消耗的定量评分系统评分,测定BMI值,客观上检测血红蛋白、胆固醇、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比较患者滤过前后营养状况差异。结果24例患者滤过透析6个月的体质量、BMI与滤过透析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滤过透析6个月MS得分、胆固醇显著低于滤过透析前(P均〈0.05),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显著高于滤过透析前(P均〈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2194-2195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85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后单独服用雷贝拉唑3周;B组:口服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后单独服用雷尼替丁3周;C组: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后单独服用雷尼替丁3周。比较3组溃疡愈合率、H.pylori根除率、胃镜下胃黏膜组织学评分、H.pylori再感染率及溃疡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A、B组之间溃疡愈合率及H.pylori根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C组(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胃黏膜组织学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A、B 2组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大于C组(P均〈0.01)。随访12个月时A组H.pylori再感染及溃疡复发率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C组H.pylori再感染及溃疡复发率均显著高于A、B 2组(P〈0.05或0.01)。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影响治疗。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根除H.pylori,提高胃黏膜组织学愈合质量,继续单独服用雷贝拉唑3周,可有效预防H.pylori再感染及溃疡复发,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196-2198

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紫癜性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HSPN患儿为观察组,6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为A组,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B组,3组均行CysC和24hUmAlb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CysC和24hUmAlb含量明显高于A组、B组(P均〈0.05);A组患儿CysC和24hUmAlb含量高于B组(P〈0.05);在A组患儿中,单纯皮肤型、腹型、关节型、混合型CysC和24hUmAl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P患儿CysC和24hUmAlb水平明显升高,合并肾损伤者升高更明显,可以作为诊断HSPN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2198-2200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与并发重症肺炎的关系。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发重症肺炎时,先给予经验用药,无好转,即换用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药物,若仍无好转,加用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停用免疫抑制剂,静脉输注甲基泼尼松龙等。分析并观察重症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易感病原体、治疗转归等。结果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虽然对控制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患儿的免疫功能,使患儿对各类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感染发生率,尤其是重症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并发的肺部感染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2200-220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850例单胎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血糖正常组、GCT阳性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以及GDM+胰岛素组;检测上述孕妇所生850例新生儿出生后0~2 h、3~6 h、7~12 h、13~24 h的血糖水平。比较出生后不同时间段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比较5组孕妇对应的新生儿中低血糖发生率、出生体质量以及出生后0~2 h血糖均值。结果 850例孕妇中,血糖正常组586例(68.94%)、GCT阳性组73例(8.59%)、GIGT组71例(8.35%)、GDM组68例(8.0%)、GDM+胰岛素组52例(6.12%),5组孕妇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850例新生儿中低血糖者共44例占5.18%,其中出生后0~2 h检出者最多(52.27%),且检出率随着出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GDM+胰岛素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均值显著高于其余4组(P均〈0.05),而其余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CT阳性、GIGT以及经饮食治疗后血糖达标的GDM孕妇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而需经胰岛素治疗的糖代谢异常孕妇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仍较高,应及时监测新生儿血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2203-2205

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脂质代谢及电解质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脂质代谢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收治的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片5~10mg/次,1次/d,以及小剂量氢氯噻嗪片12.5 mg/次,1次/d,对照组仅给予依那普利片5~10 mg/次,1次/d,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血脂指标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评价2组总体疗效及血压达标率;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及P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及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与电解质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均较轻微。结论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可更为理想地控制血压水平,且对脂质代谢及电解质水平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作为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2205-2207

BiPAP呼吸机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BiPAP呼吸机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pH、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合指数(p(O2)/FiO2),CRP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和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46,P〈0.05)。治疗后,2组的pH、p(O2),和p(O2)/Fi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均〈0.01),而观察组的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1);2组的p(CO2),CRP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而观察组p(CO2),CRP和NT-PROBN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或0.01),而pH和p(O2)/FiO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BiPAP呼吸机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能与CRP和NT-proBNP降低有关。
2208-2210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的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血清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经阴道超声测卵巢窦状卵泡数。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FSH、LH明显升高,E2明显降低,卵巢窦状卵泡数目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较术前相比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
2210-2212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功能性胃肠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接受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B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另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器质性胃肠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并比较A和B组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临床以腹胀主要临床症状,约占40%,其次为腹泻、恶心和便秘,9%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治疗前A、B组SDS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A和B组SDS和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中A组显著优于B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2%,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A组均显著优于B组(P均〈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伴有抑郁和焦虑状态。以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预后较好。
2213-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