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牡丹皮炭给药后血清代谢物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目的 运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正常人服用牡丹皮炭前后的血清代谢组变化及探讨牡丹皮炭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磁共振技术对人体的血清进行测试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研究比较正常人服用牡丹皮炭前后血清之间的代谢谱差异.结果 服用牡丹皮炭后,血清中变化最明显的为葡萄糖含量下降,乳酸和糖蛋白含量升高.结论 正常人服用牡丹皮炭前后的血清在1H-NMR中出现的特征峰有明显差异,为医学临床检验和临床应用前期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1141-1143

淫羊藿苷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附睾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附睾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青春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组、淫羊藿苷(ICA)组.EV模型的建立采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法.ICA组给予淫羊蕾苷治疗.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附睾显微结构变化;比色法测定附睾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V组大鼠附睾SOD活力和GSH-Px活力显著下降(P均<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EV组比较,ICA组大鼠附睾组织SOD活力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均<0.05),MDA含量降低(P<0.05).EV组附睾显微结构明显异常,ICA组附睾上皮显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淫羊藿苷可拮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
1144-1146

二甲双胍抑制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抑制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2组,AICAR组分为正常对照(NC)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高糖(HG)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HG+ AICAR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 AICAR浓度2.0 mmol/L)、HG+ AICAR+二甲双胍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AICAR浓度2.0 mmol/L+二甲双胍浓度200 mmol/L)4个亚组,Compound C组分为NC组、HG组、HG+Compound C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Compound C浓度0.5 mmol/L)、HG+Compound C+二甲双胍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Compound C浓度0.5 mmol/L+二甲双胍浓度200 mmol/L)4个亚组,作用时间均为24 h,MTT法检测各组HBZY-1细胞增殖的情况;如上分组,作用12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和AM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与NC组相比,高糖刺激24 h后HBZY-1增殖明显(P均<0.01);与HG组相比,加AICAR干预后HBZY-1增殖明显抑制,加Compound C干预后系膜细胞进一步增殖,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HG+AICAR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HBZY-1增殖进一步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HG+Compound C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HBZY-1增殖明显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与NC组相比,高糖刺激24 h后HBZY-1细胞内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与HG组相比,加AICAR干预后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加Compound C干预后p-AMPK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HG+ AICAR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HBZY-1细胞内p-AMPK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HG+Compound C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p-AMPK的表达水平来抑制HBZY-1的增殖.
1147-1149

rhGM-CSF联合纳米银外用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细菌变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和纳米银敷料外用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细菌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D4组,A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给予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给予rhGM-CSF涂抹创面,D组给予rhGM-CSF+纳米银敷料覆盖,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及愈合情况,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结果 炎症反应,A组>B组>C组>D组;4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血管化和上皮化;创面愈合率,D组>C组>B组>A组;A组、B组/C组、D组分别于伤后第4,10,14天出现细菌生长,D组与A组、B组、C组相比,B组/C组与A组相比,细菌生长数量少,并且第10,14,21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GM-CSF和纳米银联合外用,可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减少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并且优于rhGM-CSF、纳米银单独应用.
1150-1152

经耻骨后与经闭孔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并发症Meta分析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经耻骨后与经闭孔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纳入标准、剔除标准及检索策略.以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为效应尺度,计算机配合手工检索2001-2011年各数据库和灰色文献中经耻骨后和经闭孔路径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SUI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1.6软件,对2种术式的客观成功率、主观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研究.经耻骨后组1 369例患者,经闭孔组1 37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经耻骨后组客观成功率、主观成功率均与经闭孔组相似(P>0.05,OR=1.11,95%CI(0.89,1.39);P>0.05,OR=1.00,95% CI(0.79,1.26)).经耻骨后组的“膀胱穿孔”、“血肿形成”、“术后远期排尿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经闭孔组(P <0.01,OR =5.97,95%CI(3.31,10.79);P<0.01,OR=3.62,95%CI(1.91,6.88);P <0.01,OR =3.23,95%CI(1.81,5.76)).“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经闭孔组(P<0.01,OR=0.37,95% CI(0.26,0.53)).2种术式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论 经耻骨后与经闭孔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SUI疗效相近,但经闭孔尿道吊带术可有效避免经耻骨后术式膀胱损伤、术后远期排尿障碍、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更加安全.
1153-1156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48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理疗、作业疗法、推拿、高压氧、针灸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叠加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项”发育商(DQ)及自拟粗大运动功能.结果 2组患儿经综合治疗后脑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以治疗组脑血流量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拟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原始反射消失表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交变电磁场是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一种高效性方法.
1157-1159

活性氧与不育者精子DNA损伤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活性氧(ROS)和不育者精子DNA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40例精液标本,检测精液中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及其精子DNA损伤程度.LPO水平以反应产物丙二醛(M DA)的产量表示,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精子DNA损伤程度采用TUNEL法测定.结果 生育组MDA值为(8.243±3.076) μmol/L,不育组为(18.971±4.043) μmol/L,2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生育组凋亡率(3.68±2.74)%,不育组凋亡率(10.15±4.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精子DNA损伤程度与由ROS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呈正相关.
1160-1161

思密达延迟给药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胃肠道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延迟思密达给药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胃、空肠病理损伤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A组6只予生理盐水、B组30只予30 minPQ灌胃染毒、C组30只予30 min思密达灌胃.B组、C组中毒后2,6,24,48,72 h分批处死存活的大鼠,每次6只,取胃、空肠行HE染色及病理学观察并评分.结果 B组胃组织结构破坏较严重,黏膜上皮大面积坏死、出血、固有层腺体明显减少;空肠黏膜出血坏死,腺体减少,伴大量炎细胞.C组胃、空肠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 <0.05或0.01).结论 思密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Q中毒所致胃、空肠病理损伤.
1162-1164

RhoC和EGFR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RhoC和EGFR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5例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胶质瘤组)和10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RhoC和EGF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RhoC和EGF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RhoC和EGFR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显著增加.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EGFR和RhoC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两者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RhoC和EGFR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均显著增加,且其表达具有相关性.RhoC和EGFR信号通路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中起着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1165-1166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11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比较Livin在2种乳腺癌中表达差异.结果 Livi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0%,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均<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异常表达更为显著,提示Livin的表达可能作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1167-116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宫炎消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宫炎消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宫颈HR-HP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宫炎消制剂外用,对照组60例予阴道放置α-2b干扰素栓.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检测宫颈HR-HPV病毒载量情况.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宫颈糜烂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2%.2组患者治疗后HR-HPV病毒载量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转阴率为33%,对照组为30%,2组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炎消治疗宫颈HR-HPV感染有较好临床疗效.
1170-1171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参一胶囊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参一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2000 mg/(m^2·d),早晚餐后30 min口服,第1-14天,休息1周;奥沙利铂85 mg/m2静滴2h,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单纯XELOX方案化疗.2组均化疗4个周期,观察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5%,3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6%,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增高,但治疗组更明显(P<0.05);2组CD3+、CD4+/CD8+、NK细胞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参一胶囊联合XELOX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近期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1172-1174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患者21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5例单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治疗组105例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从月经第1天开始就给患者服用,4个月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SH、LH、E2和P水平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能显著缩小子宫肌瘸体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174-1175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超声下卵巢体积(Vol)、窦状卵泡数(Fo)和卵巢髓质平均血流指数(FI),月经量和月经周期变化情况,以及术后1 a怀孕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术后6个月3种激素水平、Vol、Fo和FI均无显著变化,且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1 a内2组患者怀孕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于卵巢功能无影响,但腹腔镜下手术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176-117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符合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78-1179

经腹和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的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比较经腹和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比较非脱垂子宫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传统开腹40例,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的全子宫切除术40例,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内体温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分级及镇痛药物使用及术后1个月复诊妇科检查和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内体温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术后疼痛分级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均在术后48 h拔出尿管.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腹部穿刺口疼痛不明显,而开腹组所有患者均需要家人搀扶,并且因腹部切口疼痛而限制活动.所有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来院复诊,腹腔镜组阴道残端愈合好,无残端肉芽生成,盆腔检查阴道残端上方质软;开腹组术后有5例阴道残端有肉芽组织增生,盆腔检查阴道残端上方不同程度增厚.结论 经阴道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既有开腹手术清晰的视野.又可避免阴道手术不能了解盆腔情况所带来的弊端,技术成熟,安全、方便,简便易学,实用性强,并发症发生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180-1182

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3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7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及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盆底肌肌力、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182-1184

中西医结合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保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2组均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匹多莫德颗粒冲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保儿宁颗粒冲服,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免疫指标、反复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证候积分差值、疗效指数、愈显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除CD8+无显著变化外,2组其余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或0.01),治疗组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3个月及随访6个月期间,治疗组反复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匹多莫德和保儿宁颗粒可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恢复,从而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
1184-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