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临床医师对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师对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知度。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对联合用药的认识、中成药存在的问题(疗效、安全性)及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合格问卷254份。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较多(47.6%);大多数认为中成药可以联合使用(90.1%);中成药存在疗效不佳(49.6%)与安全性的问题(28.3%);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主要是不良反应不明确(44.1%);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是制剂不过关(52.4%)以及说明书中无与西药相互作用的说明,使临床使用混乱(46.1%);上市后中成药再评价必要性已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93.7%)。结论中成药再评价十分必要,重点在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修订完善中成药说明书,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911-913

重庆永川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G基因变异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重庆永川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深部吸取物标本385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RSV并分型。随机抽取8株A亚型RSV和6株B亚型RSV进行G蛋白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385例患儿呼吸道标本中RSV阳性115例,阳性率为29.9%(115/385),其中A亚型阳性98例(85.2%),B亚型阳性17例(14.8%)。RSV阳性的115例患儿中,临床诊断依次为毛细支气管炎34例(29.6%),支气管肺炎29例(25.2%),间质性肺炎24例(20.9%),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13.9%),支气管哮喘12例(10.4%)。G基因测序结果显示8株A亚型野生株与A亚型标准株A2间有显著性差异,野生株和A2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2%~93.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4.0%~85.2%。A亚型野生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8.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0%。6株B亚型野生株与CH18537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1.4%~93.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9.3%~90.2%。B亚型野生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7.8%~98.4%,氨基酸同源性为84.5%~97.1%。结论 RSV是永川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以A亚型流行为主。B亚型RSV的G基因变异较A亚型大。
914-916

急诊危重病例8821例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病病种规律及抢救成功率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在急诊科抢救的8 821例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疾病谱和病死率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伤是急诊科的前3位危重病;男性多于女性;60~79岁老年组抢救数最多,各种严重外伤的急诊病死率最高(8.6%),心肺复苏病例数最多的是"院前死亡"患者(63.26%)。急诊抢救患者全年出现2个就诊高峰,分别为6—7月及12,1,3月,全天就诊高峰在17:00—0:00。结论急诊工作核心是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综合全面评估,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尽快分流;抢救对象主要为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应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减少自发性行为造成的致死、致残率;要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加强院前急救及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
917-920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观察舌象和脉象以及病程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以阴虚燥热者为多,70岁以上以阴阳两虚为主。病程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5 a者居多。阴虚燥热组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主,气阴两虚组以舌红、苔少、脉濡细数为主,阴阳两虚组以舌淡胖、苔白腻、沉迟脉细为主。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舌象脉象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的认识。用客观的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
921-922

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并对血清学结果进行随访,提高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9年5月86例女性梅毒患者(孕前治疗23例、孕期治疗26例、未治37例)分娩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及其随访的特点。结果孕前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均阴性,TPPA阳性21例,TPPA 6个月阴转率100%。孕期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阳性5例,RPR 6个月阴转率100%,TPPA阳性25例,TPPA 6,9个月阴转率分别为80%,92%。未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阳性35例、TP-PA阳性36例,均接受治疗。RPR 6,9,12,15个月阴转率分别为74%,83%,91%,100%。TPPA 6,9,12,15个月阴转率分别为3%,8%,11%,14%。大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母亲梅毒,可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通过对梅毒血清学的随访,提高了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先天性梅毒提供帮助。
923-925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经验交流

肘部肿物1例报告

摘要:1病历介绍 患者,女,60岁,因右肘肿物伴拇指背伸乏力3个月入院。查体:右手拇指背伸乏力,虎口区感觉迟钝,右肘桡侧腕伸肌内可见一梭形隆起,边界清楚,光滑,
925-925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天麦消渴片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天麦消渴片与格列本脲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给予格列本脲,B组给予天麦消渴片,C组给予格列本脲和天麦消渴片,治疗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2 h血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A组血脂无显著变化,B组和C组血脂均有明显改善。C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天麦消渴片与格列本脲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对于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良好作用。
926-92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验研究

清胰Ⅱ号颗粒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并观察清胰Ⅱ号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胰腺炎组(B组)、清胰Ⅱ号治疗组(C组)。A组仅开腹不制作SAP模型,B、C组以3%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胆胰管制作SAP模型,C组给予清胰Ⅱ号治疗,造模后于24 h取材。取肝组织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法检测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同时观察血淀粉酶、肝功能;余肝组织浸入10%甲醛溶液以便病理检查。结果 A组肝组织中几乎测不到NF-κB活性,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NF-κB活性明显增高(P〈0.05),B组血清IL-1、IL-6、IL-8浓度也异常升高(P均〈0.05);血清AST、ALT、LDH也显著升高(P均〈0.01);C组与B组相比,肝组织NF-κB活性显著下降(P〈0.01);同时血清IL-1、IL-6、IL-8浓度也显著下降(P均〈0.01),血清AST、ALT、LDH显著降低(P均〈0.01)。C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B组减轻。结论肝组织NF-κB活化参与了大鼠SAP肝损伤的发病过程,清胰Ⅱ号颗粒剂可以减轻SAP肝损害,其机制可能为抑制NF-κB活性,减少炎性递质释放。
929-930

黄芩白术对自然流产小鼠保胎作用及对蜕膜细胞的Bcl-2、Bax表达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自然流产小鼠及黄芩白术作用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黄芩白术对自然流产小鼠的保胎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自然流产模型和黄芩白术作用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2组蜕膜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2组蜕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自然流产组相比,黄芩白术作用组Bcl-2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蜕膜细胞凋亡指数自然流产组明显高于黄芩白术作用组(P〈0.01)。结论黄芩白术对自然流产小鼠具有保胎作用,能降低凋亡指数和Bax水平,增高Bcl-2水平。
931-932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CK及CK-MB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结扎80只大鼠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1 d、3 d、7 d、14 d组,每组20只;对动物进行用药后在对应的时间点将动物处死取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CK及CK-MB含量。结果血清CK及CK-MB含量在不同药物组大鼠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能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及CK-MB活性,且与用药时间及剂量密切相关。
933-93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儿童过敏性紫癜28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临床表现特点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286例过敏性紫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HSP发病率呈逐年明显增高趋势,发病季节秋冬为主。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1位,呼吸道感染为主,支原体、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重视;其次为郊游、进食海鲜。过敏原检测吸入组中过敏原尘螨、粉螨、屋尘、点青霉、交链孢霉比例为高;而食物组中鱼肉、蛋黄、蛋白、羊肉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以皮疹为主,消化道累及63.28%,部分患儿先于皮疹表现易误诊,应列为腹痛的鉴别诊断,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关节肿痛比率为49.30%,预后良好;肾脏受累的发生率为54.19%,肾损伤发生于起病1个月内者占85.16%。45例患儿肾活检紫癜性肾炎病理Ⅲ级占44.44%,患儿仍需积极治疗,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结论重视HSP发病诱因的检查和过敏原的检测,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
935-936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126例原因及处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发生并发症28例:气胸1例,室性心律失常9例,囊袋血肿7例,囊袋破裂1例,导线移位2例,电极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4例,起搏器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PMT)1例,肌肉跳动2例。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及定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937-938

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术前的分段诊刮病理与术后全子宫切除病理,评价肿瘤诊断符合率及肿瘤分级符合率,判断分段诊刮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以手术切除子宫病理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内膜腺癌。分段诊刮与术后子宫病理内膜腺癌总符合率为76.1%,肿瘤分级符合率为57.3%,术后肿瘤级别上升率为41.8%;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或伴不典型增生者,术后G1内膜癌占90.3%,未侵及深肌层占87.1%;分段诊刮为G3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与G1、G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段诊刮为G3内膜癌与术后子宫切除病理比较,肿瘤级别符合率高,且肿瘤分期级别较高;与分段诊刮病理比较,子宫内膜腺癌术后子宫切除病理肿瘤细胞级别较高,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
939-940

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9月在常规护理下分娩的初产妇43例设为对照组,陪伴分娩的初产妇46例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的总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时、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照组(P均〈0.05),2组的阴道分娩难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940-941

中药复方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患者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中药润肠通便复方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9例拟行结肠镜检查或内镜下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中药润肠通便复方组(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依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1~4级)评价肠道清洁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润肠通便复方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不良反应小且经济的肠道清洁药物,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前的肠道准备。
942-943

金黄色葡萄球菌370例的感染特点及抗生素选择

摘要: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370例的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总结重点感染科室和高风险人群,为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年龄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370例患者的送检标本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痰标本311份,血标本34份,中段尿10份,导管引流液7份,分泌物4份,其他4份。科室分布显示新生儿科82例,呼吸科73例,ICU 65例,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共50例。以上5个科室的标本占全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的72.97%。年龄分布显示小于1岁的患者91例,大于60岁的患者130例,以上2个患者群占总患者的59.73%。药敏提示耐苯唑西林率达到35.95%,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及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超过99%,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8%。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血流及泌尿系统为主,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呼吸科、ICU及神经内外科。感染人群以新生儿和老年人为主。治疗的药物应避免选择青霉素及氨苄西林。
943-944

孕期应用益生菌对新生儿皮肤红斑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对孕期连续应用有效益生菌4周以上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皮肤进行观察,探讨孕期应用益生菌对新生儿皮肤是否有保护性作用,能否降低新生儿皮肤红斑发生率。方法观察组孕妇在产前至少连续服用含有效量益生菌的食物4周以上。然后对出生后的新生儿皮肤红斑进行观察,分别在出生当天、1周、2周、3周和4周时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皮肤红斑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期应用益生菌对预防新生儿皮肤红斑有显著效果。
945-946

催产素不同给药途径对产妇第三产程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催产素不同给药途径对产妇第三产程的影响,以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方法选择足月、单胎、顺产、产前未用过催产素的产妇75例,随机分甲、乙、丙3组,甲组采用脐静脉推注,乙组采用肘静脉推注,丙组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比较3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甲组3~9 min,平均6 min;乙组8~19 min,平均12 min;丙组13~28 min,平均20 min。产后2 h出血量:甲组20~100 mL,平均62 mL;乙组60~160 mL,平均114 mL;丙组80~200 mL,平均136 mL。结论催产素的3种不同给药方法均能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尤其是通过脐静脉近母体端推注生理盐水加催产素效果最为明显,有推广应用价值。
9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