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13-1283/R 国内刊号
  • 1008-8849 国际刊号
  • 1.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是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中西医结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影响1011-1012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影响。方法将67例发病3d以内,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4),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相同的脱水剂和神经细胞活化剂,其中实验组以PNS450mg/d静脉滴注,连续14d。分别对所有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7和14天采集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膜上CD14及TLR4的表达变化,并对入院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意识障碍评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蛄果入院后第3天,实验组CD14及TLR4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以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入院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意识障碍评分则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通过调节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表达,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促进受损组织细胞的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确切的疗效,还可通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达到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262例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观察1013-1015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观察慢性胃炎病情变化、判断疗效以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等理论,通过对2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胃黏膜改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比较不同证型之间各种胃黏膜病变的构成比和发生率。结果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寒证占慢性胃炎的大部分(66.8%);肝胃气滞证和胃热炽盛证以浅表性胃炎为主(P〈0.01),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亏虚证以萎缩性胃炎为主(P〈0.01)。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炎多见于胃阴亏虚证(P〈0.01),出现胆汁反流的胃炎中绝大部分见于肝胃气滞证(P〈0.0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各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胃炎的不同证型与胃黏膜病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参考辨证分型评估胃黏膜病变的情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经验交流
应用气囊导尿管代替菌状引流管耻骨上膀胱引流的体会1015-1015

摘要:临床上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做耻上膀胱引流,传统方法一般留置菌状引流管,每周更换1次,每次更换由于菌状引流管头部较大粗糙,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且因置入部分粗糙容易被尿垢堵塞,尿路感染率增大。近期采用气囊尿管替代菌状尿管5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中药对早期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1016-1017

摘要:目的评价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中药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疗程6个月。观察组53例予基础治疗加六味地黄软胶囊、银杏叶片。对照组51例予基础治疗加六味地黄软胶囊安慰剂、银杏叶片安慰剂。结果观察组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早期降糖降压基础上,加用中药六味地黄软胶囊、银杏叶片,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血管壁炎症。

痰热和痰湿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与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1018-1019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型、痰湿型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的优势状态。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澳323例痰热型、17侧痰湿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用IFN-γ/IL-4比值来代表其外周血中Th1/Th2细胞优势状态。痰热型、痰湿型的辨证分型于患者入院时进行。同时检测28例健康同龄人(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作为对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型患者IFN-γ水平低于痰湿型(P〈0.05)及对照组(P〈0.01),IL-4水平高于痰湿型及对照组(P〈0.01),IFN-γ/IL-4比值低于痰湿型及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型COPD急性加重期表现为Th2优势状态,痰湿型表现为Th1优势状态趋势。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1020-1021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时Barthel指数及1a时卒中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脂并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验研究
复方中药抑制免疫反应的研究1022-1023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OvA+FCA)免疫小鼠制作免疫反应鼠,观察雷公藤组、复方中药组和对照组用药前、用药后小鼠血清IgG水平的变化及脾脏质量和脾脏系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组和复方中药组均能使脾脏质量和脾脏指数、IgG水平下降,但雷公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复方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中药组与雷公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明显抑制小鼠免疫反应,并比单用雷公藤更有效。

褪黑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小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1024-1025

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梗阻性黄疸后小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SO)组、梗阻性黄疸(OJ)组、褪黑素治疗(MT)组。观察各组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小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小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量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结果OJ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明显增高,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增强,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明显降低,与SO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T组与0J组比较血浆内毒素、TNF-α、IL-6降低(P〈0.01),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增高,肠组织结构损害减轻(P〈0.01)。结论褪黑素通过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的移位,降低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梗阻性黄疸后肠组织ICAM-1的表达,保护小肠黏膜屏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专题研讨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026-1027

摘要:目的提高医疗护理整体知识水平和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最佳服务品质。方法通过制订临床路径,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患者的护理服务品质、满意度、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主动性,克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盲从性、随机性,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下降,护理服务品质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路径是整体护理的一种模式(方法),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硬膜外激素封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1027-1028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到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逐年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以30~40岁为多,也有超过50岁甚至60岁者。绝大多数患者有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至膝以下的放射痛、麻木,少数L3-4突出患者为腰痛伴大腿前方放射痛,大多数患者是间歇性痛。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有规律性,活动时痛加重,静止时减轻;翻身、站立时加重,卧床减轻;下午比上午重,白昼比晚间重;咳嗽及大小便腹内压增加时痛加重。多数表现为平腰或伴侧弯,以减轻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对神经根的压力或张力,

硬膜外注射结合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分析1028-1029

摘要:用硬膜外腔注药和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慢性腰腿痛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笔者把两者相结合,在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干扰电配合牵引和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9-1030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电配合牵引和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90例采用干扰电+牵引+推拿治疗,并与对照组80例采用牵引+推拿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电配合牵引和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前屈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中的意义1030-1031

摘要:目的探讨腹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加强腹肌锻炼组,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和腰椎屈曲功能。结果2组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腰椎屈曲功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及早行腹肌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腰椎功能。

针刀结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临床分析1032-1033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时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刀治疗效果分析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观察病例120例,痊愈79例,显效28例;其中6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来源于椎管外软组织病变为主。结论针刀结合骶管注射疗法疗效较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误诊、误治较多;三步定位诊断法可减少误诊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论坛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1034-1035

摘要: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痛风属中医的“痹证”、“痛风”、“白虎历节”范畴。考诸历代文献,记载甚多。如《医学准绳六要·痛风》云:“痛风,即《内经》痛痹。”《血证论》云:“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使中医治疗痛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痛风病理生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如高尿酸血症的提出及关节液抽刺检查、CT等现代诊断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使痛风的治疗步入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如何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与中医学中的临床经验相结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法的探讨1035-1036

摘要:支气管哮喘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哮、肺胀、喘吼等多种病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是根据病因病机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哮喘的病理特征可以用“邪、虚、瘀”3个字来概括。肺、脾、肾虚衰是本,瘀、浊、瘀血是标。实验研究表明气郁、气逆是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盖“肝肺为升降之外轮,脾胃为升降之枢纽,肺胃为升降之根本.”提出了标本兼治法、活血化瘀法、调肝法、和胃法等新治法。现分别论述如下。

重视舒肝理气和解法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的作用1037-1038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逐渐老龄化的过程,一系列的老年性疾病渐受关注。皮肤瘙痒症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医学领域对该病的治疗和研究都较多,但在治疗方面,西医又较显局限,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正确掌握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在传统治疗该病的中医原则基础上,应重视舒肝理气和解法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作用。

对“膜原为三焦之门户”的理解1038-1038

摘要:膜原最先作为病位概念提出,是三焦流注腠理与玄府的气血中介转输站,是元真之气三焦气化升降、转输、沉浮、开阖的多元管道。膜原位于中焦,半表半里,为上中下三焦之必经处,故日“膜原为三焦之门户”,结合临床揭示了疾病的一种病理变化阶段,尤其在温病等急性热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