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省级期刊

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 61-1289/R 国内刊号
  • 1006-7035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医用影像学是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卫生厅主管的学术期刊。现代医用影像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摘要、综述、专题讨论、教学研究、经验介绍、技术交流、病例报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病例报告
右侧髂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一例85-85

摘要:患者女,68岁,临床以“右侧臀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余,疼痛加重4天”为主诉住院。患者于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臀部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4日右臀部疼痛加重遂来我院。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86-88

摘要:目的: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断的25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25例患者具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并分析螺旋CT的确诊情况、病理诊断结果以及大小结节检查结果。结果:25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患者中,局灶结节增生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局灶脂肪缺失5例、肝脏血管瘤4例、肝细胞癌6例以及转移肝癌4例,其中1例转移肝癌误诊为肝脏血管瘤;恶性病灶11例,良性病灶14例;小结节14例,大结节11例。结论: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患者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疾病漏诊率,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诊断中具重要价值。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断效果及价值分析89-91

摘要:目的:分析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者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对2013年9月-2016年9月本院诊治为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92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临床诊断时所选用的不同检查方案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46例,前者应用超声诊断,后者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诊断,观察和对比两组诊断效果和价值。结果:观察组动脉闭塞、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斑块误诊率4.17%、4.00%与5.56%均比对照组20.83%、20.00%与22.00%低(P〈0.05);两组肠系膜下动脉病变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肠系膜上动脉病变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者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诊断效果和价值比超声优,能够减少误诊发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具较高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诊断肝癌中的应用92-94

摘要: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诊断肝癌中的应用,从而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肝癌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5月直至2015年7月期间,并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MRI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检查,将两组肝癌患者检查后的漏诊率、误诊率、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肝癌患者检查后的漏诊率2.50%、误诊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漏诊率10.00%、误诊率12.50%,观察组肝癌患者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癌患者77.50%(P〈0.05)。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诊断肝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显著提高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减少肝癌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值得在临床诊断肝癌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多层螺旋CT和X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95-97

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X线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SIJ)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本组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出不同级别病变,SIJ病变征象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在Ⅰ、Ⅱ级病变中检出率28.57%、45.92%比X线高(P〈0.05);多层螺旋CT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征象检出率83.67%、67.35%比X线高(P〈0.05);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2.86%比X线高(P〈0.05)。结论:与X线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具较高密度与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更加清晰地反应病变的细微结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更高,具一定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分析98-1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5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较对照组的74%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可行性,且其治疗效果显著。

术前放化疗对于低位直肠癌病人效果、并发症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101-103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术前放化疗对于低位直肠癌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并发症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患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25例。对实验组病患在手术前进行放化疗的处理,而常规组病患则直接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以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治疗的结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病患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之间差别并不大(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104-106

摘要:目的:探析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检查。双源CT诊断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90.0%,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双源CT检查的左心室心肌灌注评分中2分占%,其次为3分,占%。结论: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107-108

摘要:目的:探讨对比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9例病灶直径≤3cm,14例病灶直径〉3cm,均于入院1周内完成MRI及CT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及对不同大小病灶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结果:MRI肝内病灶、肝外病灶及病灶总数检出率明显高于CT,肝内灶及肝外灶阳性率(93.02%、55.81%)高于CT(76.74%、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9例病灶直径≤3cm患者中,MRI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3.10%(27/29),显著高于CT检出率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例病灶直径〉3cm患者中,MRI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2.86%(13/14),与CT 85.71%(12/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测比较,MRI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准确率,有利于小病灶及肝癌早期诊断,值得推广。

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中的诊断价值分析109-111

摘要:目的:分析MRI(磁共振加强成像)联合DWI(弥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根据淋巴结病变性质分为恶性组(n=36)和良性组(n=24),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MRI、DWI、MRI联合DW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同时记录病灶部位、形态特征,并对比两组囊性病变发生率、环形强化发生率、平均ADC值。结果:常规MRI定性诊断准确率(85.00%)高于DWI(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71,P〈0.05);常规MRI联合DWI定性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MRI(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04,P〈0.05);恶性组囊性病变发生率和环形强化发生率分别为80.56%、47.22%,高于良性组54.17%、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2=4.775,X22=5.909,P〈0.05);恶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96,P〈0.05)。结论:MRI联合DWI定性诊断腹部淋巴结准确率较高,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致缺血性自发性脑动脉夹层20例临床影像学特征分析112-113

摘要:目的:研究脑动脉夹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例脑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的患者,通过查体、病史、常规检查、DSA、MRI、CTA、MRA以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最终诊断为脑动脉夹层。结果:患者临床表现,11例表现为偏瘫,发作时眩晕,5例伴有视物旋转,3例有头晕,1例出现同侧Honer综合征,脑动脉夹层:MRI显示6例患者壁间有血肿,新月征;经过抗凝治疗,改良的mRS评分从急性期的(3.5±1.7)降低到现今的(2.4±2.0),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夹层临床较为常见,存在特殊的影像学标准,临床诊断难度不大,经过抗凝治疗能够再通,临床预后效果较好。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分析114-116

摘要: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一共收治7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以及MRI扫描方式进行检查与诊断,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和X线对比,CT和MRI检查技术对I级、II级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MRI对比,X线和CT检查技术对0级强制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方式均能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一定的诊断,而MRI检查方式可以对脊髓、软组织病情进行直观性的显示,由于MRI检查方式的检查费用比较高,检查时间比较长,因此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多种方法结合检查可以互补彼此的缺陷之处,从而提高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117-118

摘要:目的:探析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43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磁共振DWI与MRS成像检查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扩散敏感度系数为600s/mm2、800s/mm2时,观察组患者的ADC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ho+cre)/Cit值明显偏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磁共振DWI诊断,阳性37例(86.05%),经MRS成像检查,阳性38例(88.37%),磁共振DWI联合MRS成像检查,阳性41例(95.3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DWI联合MRS成像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诊断,可明确前列腺癌组织微观结构与代谢水平的关系,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子宫颈癌术前磁共振成像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分析119-121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子宫颈癌术前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术前进行MR检查,对照组患者30例未进行术前MR检查,根据术前专项检查进行治疗,将患者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核磁共振检查,共有27例患者MRI检查结果为宫颈癌,检查准确率90.00%,25例患者MRI分期结果与术后分期结果一致,MRI检查分期精准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前临床分期,共有23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宫颈癌,诊断准确率为76.67%,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共有19例患者结果准确,精确率为63.33%。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和精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度和分期精确度较高,可以作为常规诊断方式。

浅谈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中作用122-124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X线检查、螺旋CT及MPR重建,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的检出率,并比较X线、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garden分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93.75%(P〈0.05),且螺旋CT及MPR重建可对X线无法发现的骨折予以显示,对碎骨片和骨折旋转移位情况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对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86.25%、91.25%(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进行检测,并进行MPR重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对各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进行有效区分,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意见。

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方法及准确率分析125-126

摘要:目的:观察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84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手术结合病理学检查已经确诊。术前对患者先后进行腹部X线检查、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检出率。结果:CT检查准确检出76例,检出率为90.48%;腹部X线检出52例,检出率为61.90%,两种检测方法准确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在病因诊断中检出84例,检出率为100%;腹部X线在病因诊断中检出28例,检出率为33.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检出率高,可以明确肠梗阻病因,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分析127-129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65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5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均实施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X线照射结合CT扫描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及X线和CT的图像特点。结果:将X线照射结合CT扫描检查和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肺部恶性肿瘤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95.24%,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应用放射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确诊率较高。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定130-132

摘要:目的:分析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采用输卵管再通介入器械,然后采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了解患者阻塞的程度与部位,并借助3F微导管、0.018in微导丝的物理机械作用、抗粘连、消炎作用,使患者阻塞输卵管再通。结果: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0例患者共有90支输卵管阻塞,再通成功率为95.00%,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怀孕的有70例,怀孕率为87.50%。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