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 51-1580/G4 国内刊号
  • 1009-5195 国际刊号
  • 5.4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教育技术期刊学术写作范式与出版策略:请不要放弃你的论文*——访SSCI期刊《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主编迈克尔·斯佩克特教授3-12

摘要:学术研究和学术发表的国际化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厘清国际教育技术期刊学术写作范式和出版策略的核心问题,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本土化研究水平。美国SSCI期刊《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资深主编迈克尔·斯佩克特教授依据自身多年的学术经历,在采访中重点与学者分享了他对学术写作、研究范式与实践、学术发表和研究建议等议题的真知灼见。在学术写作方面,学术研究应是一项目标驱动的活动,起始于研究者意欲探究的研究问题;通过综述2-3个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内容,逐步形成回答研究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或者研究假设;在确定达到研究目的的行动方案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在研究范式和实践方面,设计研究是教育技术的研究根基,在这一理念下,可以在学习技术整合于课堂的研究实践中开展描述性研究、对比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在学术投稿时,研究者需要熟悉投稿流程,不要轻言放弃,通过与审稿人的学术互动不断促进自己的学术成长。而作为学术研究新手,需要将自己放置在“向学”的位置上,学会如何提问,还需要对自己有研究规划并稳步推进它。

再度审视美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AECT远程教育分会核心团队访谈反思13-18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高入学率、高灵活性以及较为低廉价格的远程教育,由于日益提高的教学水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远程教育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实现了飞速发展,但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第一,远程教育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远程教育发展遭到的质疑,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用真实数据来为其正名。第二,远程教育存在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认为远程教育质量低的观点,实际是一个教育文化问题,而不是依据真实数据得出的结论。第三,远程教育受到来自教育法规和政策的限制。很多教育监管者和政府人员,并不真正理解和相信在线教育,因而在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上给在线教育发展制造了很多障碍。第四,远程教育行业研究水平还需进一步发展,而开放和合作是最好的解决之道。第五,远程教育行业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幕课虽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推动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促进校内教学方法变革方面,作用比较有限。未来十年,远程教育将会形成规模更为巨大、更方便、更易于创建和开发的态势,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线教育获得他们的专业学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后人类”视阈下的网络化学习19-27

摘要:随着技术不断融入人类生活,人类中心主义正在遭遇来自“后人类”的挑战。“后人类”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实体概念,更是一种隐喻、一种思想和时代特征。深入教育的立基之本,“后人类”反对传统教育的“强制人性”基础,强调“发展人性”;批判“等级制”人性,支持“民主化”人性;反对表征式的“抽象人性”,提倡表现式的“实践人性”。“后人类”解构已有的身体,确立起网络化主体,意即所有行动者包括人、物、技术、精神等的网络化就是学习本体。与此同时,连通主义学习理论、网络化课堂教学以及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新真理观和认识论的同等效力原理等,为网络化学习从盘旋在超俗的柏拉图空间落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现实空间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以“后人类”视阈来观照网络化学习,能管窥网络化学习发展的新天地:它孕育了网络化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生命存在的新本质,要求对传统教师的本质和角色进行重新考察和重构,为课程创新尤其是批判性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

具身认知:理论缘起、逻辑假设与未来路向28-33

摘要:具身认知是在反对传统认知科学之偏误的基础上出现的。在传统的认知科学中,人的心智遭以简化为对自然、世界的准确镜像,认知活动在于摒弃、剔除身体的生理参与及经验的嵌入。具身认知真正把人视作“整全的人”,主张认知是大脑、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强调人的身心整全意义上的发展。它强调“具身性”与“情境化”,将对认知的认识从个体加工机制的探讨转向社会实践活动的分析;并认为认知结构具有时间属性,某一时刻的认知状态只是连续动态变化中的一个即时状态,因此主张把实验法和自然法融通起来,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对认知过程作实时的、具体的分析。虽然具身认知较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离身认知有一定的优势与价值,其理论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研究思潮凌乱、研究主题狭隘、研究方法失当等。为促进具身认知研究的有效开展,亟须从本体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对其未来走向进行前瞻与预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34-45

摘要:区块链技术被视为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之后的又一项颠覆性技术,受到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科技企业的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去中心化、高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其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账本技术、非对称加密算法以及智能合约等,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可追溯性以及高度信任等特征。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不仅在金融等领域日益应用,在教育领域同样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望在互联网+教育生态的构建上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教育体系变革。借鉴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的经验,教育领域的区块链主要体现为六大应用模式:建立个体学信大数据、打造智能化教育淘宝平台、开发学位证书系统、构建开放教育资源新生态、实现网络学习社区“自组织”运行以及开发去中心化教育系统。当然,由于教育领域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教育应用推广运行难、教育数据产权模糊、数据存储空间有限以及区块链技术自身安全隐患所引起的师生隐私保护风险等诸多挑战。

远程教育:教育平民化的崛起46-52

摘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前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远程教育面临的转型压力使整合历史和逻辑显得更加必要,因为历史中蕴藏着未来。远程教育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历史逻辑。基于唯物主义视角,这一逻辑源于实践中对优质资源的竞争,表现为教育精英化和平民化的博弈。自从阶级社会把教育资源从民众的手里剥离出来,成为一种贵族化的游戏,整个社会的民众就开始了重新从贵族手里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教育的斗争。教育的平民化也是从精英教育不关注的底层民众开始的,成立市民大学,建立远程教育的形态,通过民主运动迫使政府支持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把精英教育包围在象牙塔里,最终象牙塔会在教育平民化的运动中崩溃。从这个意义上讲,远程教育就是与教育平民化运动相伴而生的,远程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意味着教育平民化的不断深入。从远程教育诞生起,它就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冲击着精英教育的大厦,它因教育的平民化而存在,又因教育的平民化而发展,它的出现,预示着教育贵族化时代的终结,宣告了教育平民化的崛起。在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远程教育也是技术进步与平民化运动推进的结果。

战略性打造企业培训体系的“三重门”:基于业务生命周期视角53-59

摘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其培训体系建设与业务发展状况相协调,检验企业培训体系成功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是否与企业的业务战略相契合。从业务的生命周期视角看,企业业务可以分为目前的核心业务、未来短期的成长业务与未来长期的新兴业务三个层次,即“三重门”。要确保新旧业务更替流畅,企业需要拓展守卫核心业务、建立成长业务、孵化新兴业务。因此,企业的三类业务需要分别实施积累、协助及效用三种人才战略,对应地需要有经营者、业务建立者及开拓者三类人才角色。在实际中,不同业务的工作场所就分别蕴含了获取、参与与共创三类学习隐喻的倾向。因此,培训实践者需要战略性地为不同业务打造不同的培训与发展体系,从而达到战略性支持业务发展与落实,同时又动态迭代地发展培训及发展的双重目的。

调节性学习的发展:模型、支持工具及培养策略60-66

摘要:学会学习和自我调控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核心素养。然而当前大多数远程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调节性学习技能缺乏,其学习成效也不甚理想。调节性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导向、监控、评价功能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习者有意识地协商任务目标和标准,策略性地采用工具和策略,最优化其任务绩效,及时监控其学习过程和进展,当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者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调节性学习具备目标导向性、元认知特性及社会性,在个体与群体的交互协调发展中,学习者可通过自我调节、协调节和集体调节三种学习类型,对个体自身、个体之间及集体的目标进行监控和调节。学习者可通过定义任务、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采择策略、实施计划、监控和控制、反思评价及适应性调整的宏观及微观各阶段的迭代循环,在共享的学习空间中,感知自身及其同伴的认知水平、情感状态和行为表现,并利用空间平台所提供的学习工具,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和控制,实现调节性的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几个主要问题67-76

摘要:居民参与是社区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非常薄弱,不但研究的总体数量极少,而且对于其中一些如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内涵、参与的必要性,参与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核心问题也极少研究。社区教育中的居民参与不但是指参与的广度,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学习的广泛程度,其更深刻的内涵是指参与的深度,即指社区居民作为与政府平等的参与主体,与政府部门管理者一起介入社区教育的各个环节,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共同分担社区教育发展的责任,并共同享有社区教育发展的成果。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与教育民主、维护社区居民受教育权、现代社区治理,以及居民个人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在国际视野下,我国社区教育中的居民参与无论在参与的广度还是参与的深度上都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促进社区教育中居民的参与,就要明确居民在社区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及社区教育中居民与政府的关系,完善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增强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意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居民对社区教育的深度参与。

什么导致了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衰弱——基于A综合研究型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停办的个案分析77-87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学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趋于稳定,新增与撤销并存。目前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研究多针对地方高校和师范类高校,且主要集中在专业如何建设以及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探讨,而对近年来不少高校的专业停办缺少分析。专业停办是否是专业衰弱的直接表征?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了考察这一问题,以A综合研究型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从筹建、发展到停办的实践历程为个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分析了其专业停办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A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停办源于专业设计、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外部环境、学科特点等多个方面,其中师资短缺以及教师个人发展压力是关键要素,而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与教育技术学学科特点间的矛盾则可能是专业停办的深层原因。A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建设经验与教训启示:新专业的创办要打造专业特色,注重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关注专业口碑,有效做好学生思想沟通工作等;另外在综合研究型大学可以尝试“2+4”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即从本科后两年开始专业教育,同时打通本硕连读通道,培养中高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为教育技术学事业培养领军人物。

技术怎样促进学习:基于三类课堂的实证研究88-94

摘要:基于“技术即学习者的生存方式”观点,学习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对技术孕育于整个学习过程的模式、方法和策略的描述,包括学习者选取与重构学习内容,构建适宜的学习环境,依据科学的学习策略执行学习活动等。CTCL研究范式接受了对学习技术的新理解,强调文化、技术、内容与学习者的统合。在该研究范式下,为了深入探究“技术怎样促进学习”这一核心命题,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技术设计,对G、M、L三类课堂从学习内容、资源表征、学习序列与学习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关于技术能否促进学习,目前的技术应用方式M课堂对学业成绩无显著影响,并且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而基于CTCL研究范式的L课堂则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和促进学习者的ERP脑电发展。(2)关于技术如何促进学习,应重点关注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进行设计。(3)CTCL研究范式为真正关注学习、发挥技术效力提供了一条可尝试的路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可演化的个人知识图建构及认知评估模型研究95-103

摘要:知识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将学习者已经学过的知识具体化和可视化。尽管思维导图、本体以及知识图表是目前最流行的用来诠释和组织知识的方法与工具,但是这些方法与工具在模拟学习者的知识碎片组建上还存在缺陷,尤其是缺少必要的复杂语义推理支持机制和通过个人知识图产生的相关认知模拟。为模拟真实的个人知识碎片组建过程,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采集并集成个人显性知识碎片的自规律在线学习系统,以及融入了知识整合认知机制的个体隐性知识完成度评估模型。自规律在线学习系统,可构成个人知识语义链接图(SLN),将个人生成的显性知识碎片动态呈现给学习者;个体隐性知识完成度评估模型,可以可视化地呈现个人隐性知识碎片的动态演化轨迹,同时以较高保真度还原学习者知识认知程度的周期性变化曲线。实验也初步验证了学习者个人知识图的动态演化能力以及个体隐性知识完成度评估模型的保真度。

AMOS结构方程模型下开放教育非学习支持服务心理要素分析104-112

摘要:支持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支撑之一,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支持服务方面,对非学术支持服务,尤其是心理支持服务的关注较少。心理支持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非学术支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情感因素是如何影响学习动机并内化,以及如何对非学术支持服务发挥能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针对159名远程开放学习者的调查显示:77.4%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普遍存在焦虑,对心理支持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和期待。而基于AMOS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发现:焦虑、家庭支持不对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在焦虑与学习动机之间起中介作用,焦虑通过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间接影响学习动机;处于中度焦虑的学习者随着领悟社会支持的程度增加,焦虑反而会不降反增。因此,远程开放教育除了提供教学辅导、促进学习者个人发展和解决问题式的支持以外,还应该将心理支持服务纳入到非学术支持体系建设中,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的心理(情绪)问题。

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促进研究范式转型的华东师大行动宣言113-113

摘要:最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他还指出:“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就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该书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作者的分析主要是从分配领域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但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值得深思。”这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