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46
  • 综合影响因子:2.121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2016)解读

摘要:2015年11月,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颁布了第5 个“美国教育技术规划”一《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该规划针对美国教育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重新审视了技术变革学习的作用,旨在通过变革学习方式和经历,缩小长期存在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差距,为所有学习者发展创造条件.解读美国NETP2016,明确了以下问题:一是规划的定位.NETP2016 为美国教育信息化今后5 年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二是规划的范围.NETP2016 融合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和基础设施五大领域构建了“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的基本框架.三是规划的特色.NETP2016 引入大量政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决策提供支撑.四是规划的目标.NETP2016 从技术支持学习的角度,对五大领域要素进行分析,展示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五是规划实施的保障.NETP2016 强调创新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新技术、资金、管理者、专业人员等问题.美国NETP2016提出的“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理念,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对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制定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3-17

知识管理在香港:通过货币奖励分享知识是一个神话--与香港理工大学方识华博士的对话

摘要:当前,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正在大幅度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知识管理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如何在知识开放充裕的社会提高知识的管理和转化效率,进而实现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方识华博士对此提出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中心概念,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创新,核心推动力是把常规知识捕捉出来并向潜在学习者开放,难点在于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处理,借助知识可视化软件可以降低隐性知识的处理难度.知识管理实现提高组织绩效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构筑组织文化和建立工作流程来促进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二是通过运用教育技术,将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来增强学习效果.在实践方面,香港知识管理领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从关注信息技术,到关注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继而转向关注分类法和内容管理.香港设立了众多的知识管理研究机构、团队和奖项,为知识管理理念传播和大型企业实践提供了优势和支持,专业服务公司和知识密集型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尤为突出.未来知识管理的应用和研究将更加广泛而深入.
18-26

网络学习知识观的嬗变及其反思

摘要:沿着网络化学习的发展进程,从知识与人、社会、自然以及知识本身的关系出发,反思其深层的“知识观”,一幅多维的知识观演进图景得以展开.在人本维度,网络化学习从个体主义知识观走向集体主义知识观;在社会维度,网络化学习从知识经济观走向知识政治观;在科学维度,网络化学习从客观主义知识观走向建构主义知识观;在知识内在维度,网络化学习从显性知识观发展到隐性知识观.总体而言,网络化学习知识观不断向着更加复杂、动态、建构的方向发展.不同维度知识观的嬗变为网络化学习实践与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路向:网络化学习将逐步摆脱个人的线性化学习,走向“协同化”;超越知识传播层面的“民主化”,迈向追求创造权力自由与平等的“民主化”;借助网络化技术建构愈加融合的学习时空,走向深度“网络化”;关注泛型和具型学习工具,走向“环境化”.
27-34

论创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逐步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对于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因而越来越重视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研制,以期使教育信息化战略决策制定从“拍脑袋决策”逐步走向“科学决策”.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实践开展和学术研究日益增多,其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潜学科特征越来越凸显,因而创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是综合运用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过程与规律,以达到最优化的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效果的一门学科.教育信息化战略学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为国家、省市、区县、学校等研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支持;研究框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决策支持研究、比较研究、研制与评估研究、人才培养研究等;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理论、马太效应理论、预测科学理论等;研制工具与方法主要有SWOT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头脑风暴法、数据挖掘法和预测法等.
35-44

“管弦乐课堂”教学理念的CSCL教学设计原理探析

摘要:“管弦乐课堂”是将CSCL教学比做管弦乐队演出的隐喻,旨在协调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优化课堂教学.“管弦乐课堂”的主体思想是将教学设计与即兴发挥相结合,强调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强调给协作性互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强调教师教学灵活性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意义.“管弦乐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模式可以从设计与计划、调节与管理、适应与干预、感知与评价、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实用性与可行性、调整与协同、模式提炼与理论提升八大要素入手.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CSCL课堂教学设计的启示在于:在教师角色方面,应赋予教师权力实时监控课堂,灵活支配整个教学系统;在课堂环境方面,应关注现实存在的物理教学环境,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位置移动、目光交流和空间距离;在可操作性方面,应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投入,尽量降低技术工具给教学和师生带来的复杂性和负担.
45-52

AGIL模型视角下推进高校应用MOOC教学的策略选择

摘要:MOOC 是在线开放教育的一种新形式,高校应用MOOC 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诉求,如何促进MOOC在高校教学中的健康应用已成为学者关注热点.高校应用MOOC教学构成了一个既纵横交错又相对独立的行动系统.根据帕森斯的“AGIL”模型可知,如果该系统要取得均衡和维持,其功能必须得到充分满足.运用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对高校MOOC教学行动子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难以全面适应高校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学应用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课程及其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教学文化缺位等障碍,并据此提出了采用“MOOC + Classroom =SPOC”形式提升教学适应性、以教学三维目标明确MOOC 教学目标、以“TPACK +WebQuest”模式强化对MOOC教学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以明确的基本价值定位构建MOOC教学文化环境等策略.
53-60

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

摘要:当前,微课在我国正处于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然而,微课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发展误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认识误区、设计与创作误区、应用与评价误区、培训与研究误区.认识误区是根源,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其他误区.这些误区已经严重影响到微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微课发展的各类误区进行重新审视就显得尤其重要.事实上,应从历史的、逻辑的、时代的、发展的、全面的视角来认识微课,借鉴而不是简单套用原来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设计微课,切实应用微课来变革学习方式,支持学习创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教师专业发展,而不是受功利目的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驱动而被动应用.改观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开展培训和研究.微课培训不宜走向纯理论或纯技术两个极端,而应设计“制作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应用+项目研究”四位一体的培训项目,将微课理论与技术的结合落到实处.应加强微课研究,建立微课研究方法论和基本框架,构建指导微课设计、创作、应用、评价、培训和研究的一体化理论体系.
61-66

一种社会化学习网络平衡构建的新方法

摘要:社会化学习网络的构建是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的基础.目前,针对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资源的推送以及学习者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两方面,忽视了学习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认知平衡理论和态度结构模型提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实现信息源关系构建与人际关系构建的协同展开.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是加强学习者与资源节点和人际节点间交互,进而提高学习绩效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虚拟学习社区中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强调了人与信息间的关系,弥补了关系间关系的缺失.以学习者态度为基础,可以总结出社会化学习网络构建过程中的规则集合和策略集合.依据构建策略,能够快速高效地构建社会化学习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新方法,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67-74

什么阻碍了远程教育学习者获得学位--基于“学分银行”视角

摘要:目前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巨大挑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推动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远程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CFPS 2012 的数据分析发现,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位获得率低于传统教育学习者,京津冀地区这一比例更低,这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本浪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接受教育前有工作经历”能显著提高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位获得率,“接受教育前没有工作经历”的学习者由于面临较大的机会成本,更易中断学习,学位获得率更低.学分银行可以存储学习者先前学习成果,累积学分,允许学习者中断学习一段时间后返回学校继续学习,从而提高学位获得率.然而京津冀地区尚未建立起这样的机构与制度.因此,应尽快在京津冀地区建立远程教育学分银行,实现成人学习者学分存储、累积与转换,逐步消除工作因素对学位获得的影响,推进京津冀地区教育一体化进程.
75-80

人格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验证

摘要:在线学习目前担扰的问题并不是技术实现能力,而是学与教活动设计中缺乏有效的针对性.从人格类型理论视角研究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是探讨更具有针对性和长效性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重要实现路径.在心理学人格类型理论中,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的人格类型理论模型结构简单明了,依据他提出的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8 种人格类型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一套学习活动体系并经过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人格类型是在线学习者的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特质,其决定学习者情感和行为的取向;(2)在线学习活动的效果与学习者的人格类型有关,不同的人格类型的学习者对在线学习活动的适应程度不同,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3)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考虑学习者人格类型状况的同时,可以通过人格类型互补的异质分组策略弥补学习者对活动设计的不适应.可以说,结合学习者稳定、持久和完整的本质特征,设计出的与人格类型相匹配的学习活动,其在线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81-89

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评价准则与技术支撑

摘要:工作场所学习因具有促进个体和组织发展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而微型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与工作场所学习有着诸多内在联系,因此,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开发应配置多元化的课程开发主体,选择适切性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搭建兼容性的课程管理平台,从课程规范、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确立微型课程总体评价准则.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开发,关键是确立与传统的学校普通教育课程和一般的职业教育课程不同的生态化课程开发理念.这是因为工作场所学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先行预设的传统课程难以与工作场所学习相适应,所以,课程开发就必须超越传统课程的共生性开发模式,构建与工作场所相适应的个性化微型课程.
90-97

学习分析数据互操作规范IMS Caliper Analytics解读

摘要:全球的MOOC浪潮推动了在线课程大规模传播和发展,由此产生了海量多样的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加速应用到教育领域,评估、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各类学习系统和学习工具都按其自有的格式存储和传输数据,造成其数据通用性差,而且难以被分享和深度利用.标准化组织IMS针对目前学习系统难以跨平台收集学习数据以及数据标准不一的问题,制定了一项学习分析数据互操作规范-CaliperAnalytics,试图解决学习分析中有关以统一的形式收集并分析数据的关键问题.该规范通过“计量组谱”构建记录和存储分析数据的通用格式,并通过“Sensor API”捕获和传递散落在各个平台中的分析数据.这将有利于学习分析的数据交换和跨平台使用,从而让有价值的学习分析数据得以更好地利用.这个统一的标准能促使更有效地实现对在线课程质量、效果及性能的分析;帮助院校、教师和教学设计师等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开发者测量、修改及迭代教育产品;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学习分析结果持续提升学习绩效.该规范应用前景广泛,但还将面临数据源的呈现方式、数据自有的目标用途、教育机构的组织文化、分析技术的实施效果以及商业模式上的潜在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98-106

社会化批注对大学生数字化深阅读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新媒体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由传统纸质阅读转向数字化阅读,但基本上以浅阅读为主.深度阅读所反映的阅读能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阅读工具是阅读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中介,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社会化批注是一种借助中间提供的用户接口和存储空间,对第三方的只读网络资源添加批注,并且可以再现或分享批注的Web2.0应用.研究发现:在深度阅读的初级阶段,批注的作用并不明显;但随着阅读深度的增加,批注和互批对大学生阅读内容的理解、储存和回忆、思考和交流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因此,为满足大学生新媒体深度阅读的需要,基于新媒体的阅读器应该具备社会化批注功能,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批注、互批和分享等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和互动交流的动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社会化批注进行阅读过程中最好有一个阅读引领者,以引导、调控和规范批注内容.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