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46
  • 综合影响因子:2.121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

摘要: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以免费或廉价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开放、灵活、高质量的课程,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惠及了大量的学习者,因此引起政府、高等院校和商业机构的极大关注。高等院校投入MOOC潮流的目的在于使更多的学习者享受到高校的课程,拓展教育市场,增强品牌竞争力,以及寻找潜在的盈利模式。商业机构参与MOOC的动机或者带有慈善目的,或者带有商业倾向。但是它们面临共同的挑战--探索使MOOC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哈佛大学商学院Christensen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s)理论,为我们分析和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利用MOOC来探索教与学的新形式和在教育市场中如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破坏性创新理论用来描述一种开始时根源于低端市场、功能简单的产品和服务,之后无情地侵占高端市场,并最终取代已有竞争对手的过程。当前MOOC虽然具备了破坏性创新的关键特征,即将新的商业模式与相应技术结合起来,对传统高等教育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但由于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这种破坏性影响仍有待谨慎审视。而高等教育院校可以积极做出响应,从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s)的角度探索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以及符合自身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
3-9

2014上海泛在学习国际会议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将于5月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

摘要:本刊讯2014上海泛在学习国际会议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将于5月30-31日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开放大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泛在学习:机遇、挑战与对策”为主题,同时在主题框架下设立平行议题,充分展现“高端讲坛、平行交流、案例研修、现场考察”特点,就泛在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开展充分研讨,分享经验和推广成果。会议已邀请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克里斯多夫·迪德(Christopher Dede)教授、荷兰开放大学教育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马科斯·施佩希特(Marcus Specht)教授、中国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博士、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蒋红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技术研究所程建钢教授等做主旨演讲。
9-9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教育学的坏理论研究之三:教育学的陈述体系

摘要:由于教育学没有创造出关于教育世界的新知识,因此教育学对于教育世界本无话可说。无话可说却非要说些什么,由此教育学的陈述体系表现出各种与严肃理论不相符的话语风格。这些话语风格包括:(1)说得对却说不准,具体表现为同义反复、含混用词和用“真正的X”来分辨真伪。这种只说对的、不说准的思维方式越来越不顾及教育学理论应该承担的理论功能,更不顾及教育学应有的理论品性。(2)重解释和宣传、轻逻辑论证,具体表现为夸大其辞、自相矛盾和口号体。教育学对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原则、方式方法在说理时缺少足够的逻辑论证,教育学文本中很容易充斥过度的解释、冗余的说明和武断的规定,这使得教育学表现出话语风格缺陷。(3)把“历史事实”说成“逻辑必然”、把“应然”说成“实然”。如果教育的世界真是这样,缘何有那么多针对教育的批判,缘何有那么多的教育改革呢?这样的教育学是一种“不讲实情、只讲善意”的教育学。(4)顾左右而言他--大谈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而不是自身。这不是科学范式的成功,而是科学范式的失败。(5)习惯性地将问题倒推。教育学所提出的教育原则等规范并不彻底,只是将问题倒推一次罢了。对于教育学自身的元研究也是如此。教育学陈述体系的缺陷只是表层现象,究其根本乃是学术内容的问题。
10-15

教育技术理论的范畴体系与核心问题

摘要: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不但需要卓有成效的教育技术实践,还需要从其发展的“逻辑”之维和“现实”之维加以把握。在逻辑维度,建构一个自洽的教育技术理论范畴体系,可以揭示教育技术存在的普遍规律;在现实维度,探讨中国语境下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寻找中国教育技术理论安身立命的“居所”。科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必须与科学的现实基础相一致。“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因为“教育技术”这个概念本身具有最强的统摄力,不同的教育技术观影响着不同的教育技术认识和实践的方向。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理论的现象范畴。教育技术的现象范畴涉及教育技术的存在现象,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包容性,是核心范畴的具体化。教育技术活动范畴是操作性范畴,“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评价”是教育技术基本活动的理论反映。如果说理论范畴的建构是对教育技术的静态“解剖”和事实抽象,带有鲜明的对象化研究倾向;那么,把握教育技术学的核心问题则是基于“问题逻辑”的动态探索,是一种价值性的观察视角。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学与教的支持作用,最有可能作为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核心”。强调现代教育媒体理论的核心地位,决定着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16-22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成人学习质量保障--德国波恩“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国际比较视角”会议述评

摘要: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是国际大趋势,成为保障成人教育以及终身学习质量的基础。在德国波恩召开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国际比较视角”学术会议呈现了诸多研究热点。成人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学者提出的关于成人教育工作者核心能力的界定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根据工作场所进行分类的禁锢。学者认为其能力开发,学术专业化是专业化的重要基础,持续专业发展是贯穿工作者职业生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认同,“谁是成人教育工作者”是会议讨论中最难得出统一答案的问题,关键是在广泛定义成人教育工作者与“专业界限”之间需要有一个理性平衡。这次国际会议西方话语体系占主导地位,创造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中国经验”,是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23-31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30多年来,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本质、功能、考生、社会助学、教育教学、国家考试,以及农村自考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形式,也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制度。学术界对自学考试制度的认识正不断趋于科学化。自学考试制度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宽进严出的开放教育,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使宪法赋予人们的受教育权得以广泛体现,促进了社会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者们特别强调自学考试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而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对考生发展功能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自学考试制度研究范式中存在着研究方法失衡,呈单一化倾向,尤其缺乏哲学的反思与批判。自学考试制度研究主要有两大趋向,一是从终身教育层面,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把自学考试放在终身教育立交桥这个大系统中进行研究;二是从自学考试层面,树立以什么样的质量观来评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
32-39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

摘要:随着校本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开放课程等不断涌现,门数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交叉的网络课程需要联系起来、相互支持,以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这就要求课程建设者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将内容紧密联系的网络课程作为课程群来进行建设。网络课程群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的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网络课程体系。基于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群能够整合不同网络课程的知识,优化网络课程教学活动,支持学生跨课程的网络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我国网络课程群研究在理论层面多是面向具体学科的经验总结,在实践层面多关注具体案例,尚未洞察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为了提升网络课程群的整体效益,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需要从分析框架、模型建构、促进策略、支持系统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网络课程群建设应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制定明确的目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应用知识建构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过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40-47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摘要: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优势短板、教育价值、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创作方法等相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未来,微课研究者需要共同联手破解的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评价标准、支持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研制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48-54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

摘要:国际语境中的“翻转课堂”,从本质上讲,强调的是学生课前使用在线视频学习的一种场所。但是学习场所的变化不能完全影响,或者说替代不了真实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也还不足以让教和学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流程要素仅是定义翻转课堂的重--素之一。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还需要添加另外两个要素:技术要素和环境要素。翻转课堂应该更名为“翻转‘教’‘学’”,关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翻转课堂在教学应用中容易出现师生关系失位、知识难度越位、适用对象错位等局限性,根源在于对翻转课堂的定位停留在流程翻转的层面上,忽视了翻转课堂背后隐藏的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翻转课堂主要通过教学流程翻转,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得。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时,要根据渐进式知识内化的特质和翻转课堂的三个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综合考虑。既保证不给教师和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又使教学媒体、教师培训、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师在具体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内化基本原理,根据课型、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55-61

今年5月浙江大学召开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

摘要:本刊讯近年来,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新议题。为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对各级各类教育与教学的变革,由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亚太分会(SICET-AP)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办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eaching Reform)将于2014年5月24-25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开放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研讨专题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与开放资源新进展;信息化环境促进教学模式变革;开放教育资源与高等教育教学变革;开放教育资源与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开放教育资源与职业教育教学变革;开放教育资源与科普教育事业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及其应用;MOOCs与教育教学变革。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做相关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的专题报告,欢迎国内外对此主题感兴趣的教师、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前来参会。详细信息参见会议网站http://metc.zju.edu.cn/EIF2014。
61-61

基于电子双板的颠倒课堂模式探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颠倒课堂成为众多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以电子双板和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为依托,以学案为导向,课前组织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视频和文本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课内借助电子双板以问题答疑、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及汇报等方式促进知识内化,课后通过学习评测进行知识巩固与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实施中,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研究能力,改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态度。将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需要完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加强电子双板的使用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2-67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基于知识论坛的建构学习实证研究

摘要:知识建构作为一种创新教育理论,强调“对等的知识发展”和“民主化的知识”,重视学生提出的真实观点和现实问题,认为知识建构不应局限于特定的场合。这种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旨,并为弥补当前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不足提供了指导。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探究其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究学生问题的深度、理解的深度等课程内容方面的学习成效,二是探究学生参与度、合作度(交互程度)、创造性等活动品质方面的发展。在研究“交通”这一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个人观点的提出”、“小组知识的讨论”、“班级社区知识的形成”三个阶段的知识建构过程。对基于知识论坛的建构学习效果采用问题深度量表、解释深度量表、创造性行为量表以及知识论坛自带的ATK分析工具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知识论坛的知识建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广度与深度;学生多层面的交互合作,促使问题深度、解释深度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不断反思研究过程,有助于实现学生观点的升华。
68-75

基于网络环境的干部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以西安干部教育培训广播电视大学基地学习者为例

摘要: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在全国范围内纷纷启动,培训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多种培训模式。要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保证培训质量,这对培训机构的支持服务和导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干部教育在线培训目前主要存在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导学策略单一、课程内容体系时效性和实用性不足等问题,这反映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并没有充分重视干部教育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诉求。因此,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首先从人口学特征、支持性特征、动力特征和需求特征四个方面对干部教育学习者的特征进行调查,进而考量培训过程中与学习者密切相关的各项培训环节是否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对原有的支持服务、导学策略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解决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具体而言,就是要基于干部教育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制定合适的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原则,制定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导学策略,构建立体、多维的支持服务体系。
76-84

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的远程教育辍学问题分析

摘要: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流量和存量的最主要渠道。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因其开放式、灵活性、大容量、网络化等特征,为转变人口结构中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增加技能型劳动数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不同于传统“人口红利”的“教育红利”。但是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出现了学员高辍学率现象。高辍学率现象不仅会造成辍学学员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损耗,而且会造成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因此,有必要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结合远程学习者自身学习经验,探究高辍学率学期分布的成本收益、个体投资效用最大化和远程教育投资环境等问题。基于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对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员进行的分析显示:辍学会对学习者个体和远程教育机构的投入成本造成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浪费;辍学者不能实现投资效用的最大化;远程教育机构投资环境会对个体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远程教育机构应构建基于云平台的个体保障循环系统和机构保障循环系统,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环境来保障更多学习者完成学业,实现个体和远程教育机构投资的收益。
85-92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数字教材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模型

摘要: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高性能终端设备的日渐普及,移动阅读等电子阅读方式已成为人们数字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领域,数字教材作为推行教学改革、开启智慧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准确把握数字教材的概念、形态与功能,是数字教材推广应用的前提。从媒体特征的差异性来看,数字教材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形态--静态媒体数字教材、多媒体数字教材和富媒体数字教材,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媒体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动态性始终在不断增强。从支持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数字教材功能模型应以数字教材内容为核心,以工具软件、终端设施及网络平台为支持环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具体功能的设计,以为数字教材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93-98

学习社交化:国内外教育社交网站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社交网络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教育社交网站成为数字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应用。作为一种面向教育教学的社会性网络平台,教育社交网站整合学习过程中的技术要素和人际要素,契合数字时代学习的重要变革,可以提升学习者的网络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结构上看,教育社交网站包含用户类型、关系特征、功能模块和学习活动四个构成要素;从类型上看,国内外教育社交网站与学校实体教育之间的关系存在网络-学校强关系、弱关系和综合三类。国内教育社交网站注重家校协同,国外教育社交网站注重微观学习功能设计,但在学习评价方面都略显不足。教育社交网站将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系统建构的重要方向。要将教育社交网站应用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学中,需要丰富学习技术支持、强化家校协同教育、开发多维评价模块,以提高教育社交网站的建设及应用水平。
99-106

非理性用户模型在虚拟实验中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随着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合乎人自然真实状态的虚拟实验成为研究者的努力方向。传统的虚拟实验设计一般以正常的、理性的操作情况为主要对象,缺乏对学习者在非正常情景和非理性心理因素下的认知和行为特性考虑,很容易导致操作出错,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因此在虚拟实验设计过程中,需将用户的非理性因素融入其中,构建非理性用户模型指导设计过程。考虑到人的非理性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动各个阶段,虚拟实验的非理性用户模型应该包括认知模型、行动模型、出错模型和环境模型四个子模型。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虚拟实验设计应注意满足学习者的视觉意向性,合理布局界面容量及结构,优化交互设计,重视虚拟实验系统的出错预防及矫正功能,提高虚拟实验的智能性。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