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46
  • 综合影响因子:2.121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cMOOC与xMOOC的辨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

摘要:知识经济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社会的发展以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为基础,知识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形态。当前基于课程的大学教育对知识传授的速度越来越滞后于知识增长的速度,也无法适应网络化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方式。高等教育从单纯面授模式转向在线模式或混合模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MOOCs作为在线教育发展大潮中的一种探索形式,主要发展出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从MOOCs的理念及其对高等教育变革的视角来看,cMOOC提出了适合数字时代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认知过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xMOOC借助于互联网,引入商业模式,突破了百年来高等教育坚固的“知识产业链”,吸引品牌大学的介入,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运行模式。但是无论哪种MOOCs均是课程层面的尝试,是局部的探索,因此需要站在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转型的高度,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尚处起步阶段的MOOC研究与实践。
3-10

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摘要:老年教育随人口老龄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其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显得日益迫切。人口老龄化催生老年教育学。老年教育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所提供的非传统的、具有老年特色的终身教育活动。老年教育区别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特征为:教育对象老龄化,教育宗旨是促进积极老龄化,教育过程将学习、快乐、作为整体化,教育模式是教与养结合一体化。老年教育具有人的终生发展属性、社会公益属性和上层建筑属性三个社会属性。老年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老年人终身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此基本目的相呼应的老年教育功能。一是育人功能,从横向维度来说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从纵向维度来说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二是社会功能,老年人是资源,老年人具有丰富的智慧、经验、技能和影响力,在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可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11-1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未来:基础、挑战与趋势

摘要: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其认知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已基本成熟,并被有效应用于实践。然而,从建立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这一自我期许来看,它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中学习者对材料进行选择、组织与整合的具体机制究竞是什么?实验室情境下得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能否被平滑地迁移和应用于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实践?随着新的学习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涌现,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从具身认知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和会话分析方法中汲取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为多媒体学习认知加工过程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设计的研究视“实践的逻辑”为最高准则,将实验场所从实验室转到现实教学情境,为扩展实验室研究严格的边际条件提供新的方法论指导;会话分析强调多角度、长期的课堂交互研究,为多媒体学习研究扩展到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方法。
17-23

绩效技术的范式变迁:走向价值探索

摘要:绩效技术的传统范式是一个基于组织消极性、以问题为导向的范式。它通过努力缩短现状绩效和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来实现绩效的改进,但往往由于员工的“习惯性防卫”而阻碍了组织变革的的进程,显露出诸多限制绩效技术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缺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探索范式不同于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范式,秉持激发员工内在动机、实现其内心对成功渴望的价值取向,注重对组织积极核心的探索,强调集体、持续、共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积极地探索组织“价值和优势”的方法。核心理念的差异使得两种绩效技术范式在理论假设、方法与过程等方面的表现大相径庭。在实践中,绩效改进人员选择积极还是消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绩效技术范式的本质差别。当然,价值探索范式为绩效改进带来“整体向阳性”、提供了新视角的同时,我们认为基于积极性的绩效观是对基于消极性的绩效观的补充,而不是取代。这两种范式的结合将为绩效改进提供更完整的图景。
24-32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

摘要: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很多国家都将学分银行制度视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抓手”。本质上讲,学分银行制度就是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机制,拓宽学习和成才途径与渠道,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多次和多种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需要从终身学习发展、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学习成果导向、教育国际化和社会文化等多种角度去深刻研究和认识。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我国学分银行应采取建立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模式,应在大量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建立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学习成果框架和标准体系,并通过国际合作和试点,协同、稳步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实践。
33-38

思维教学研究百年回顾

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手段之一的思维教学于20世纪初在美国萌芽,经历50-60年代的蓄势,70-80年代开始受英美两国思维教学运动的影响,从“潜学”成为“显学”,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哲学层面的理论关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实践领域的迫切需求是推动思维教学向前发展的三股核心力量。从思维教学的实践取向来看,思维教学起源于“授之以竿”的“思维技能”教学,发展于“授之以饵”的“思维倾向”教学,回归于“授之以渔”的“知识理解”教学。三种取向的思维教学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之间是相互重叠的。回归“知识理解”的思维教学并不意味着回归知识的机械学习,而是在提供娴熟思维技能和培育良好思维倾向的基础上,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我国要实现课程教学的实质性变革,思维教学不仅是有效手段,也是必经之路。如何学习、吸收、应用、创新国外思维教学研究成果,有效发挥后发优势是我国教育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9-49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终身教育

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述评——基于关照成人及其学习视角

摘要:上世纪70年代初,原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EdgarFaure)及其同事,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认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多年来,欧盟的终身学习计划一直努力践行着这一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欧盟陆续地推出了一系列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加以实施和运行的教育计划。2007年,欧盟实施终身学习计划,该教育计划框架有四项支柱计划,分剐是夸关组斯计划、伊拉斯莫斯计划、达·芬奇计划、格龙维计划,以及两项辅助计划:横向计划、让·莫内计划。欧盟的终身学习计划展现了终身学习思想在欧洲付诸实践的比较先进的模式,其模式的思路与做法有许多值得借鉴,一是目标设置,导向目标和政策目标结构层层递进,目标内容贴近现实;二是人群覆盖,欧盟的终身学习计划人群覆盖的纵向考虑,尊重了人的发展与学习之终身性特征,而横向覆盖面又顾及了人们社会角色扮演与任务担当及其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三是内容设计,欧盟终身学习计划各分项计划在其内容要目“求同”的设计,使终身学习计划的整个内容结构更为规范,各教育板块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具体教育内容“求异”的设计,有助于各教育板块保留自身特点,可以反映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
50-57

我国成人学习基本状况调查

摘要:成人学习是一个涉及心理、教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对成人学习基本信息的采集,是科学规划与实施全民学习项目的前提。我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16岁及以上各类成人群体的随机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学习的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学习需求涵盖工作、职业、自我发展以及正在或者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等诸多方面。工学矛盾是影响我国成人学习参与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社会角色及其承担的相应责任,再次是当地能否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学习信息、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费用、性别、年龄、地理环境’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参与的重要因素。总之,我国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条件及环境营造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成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改进成人学习规划与实施工作,相关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和教育培翻I机构,应组建或委托专门机构,对我国成人学习状况相关问题展开定期调查;同时,充分考量性别、年龄、地理环境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重视成人工学矛盾和社会角色,兼顾成人多方面学习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成人深度参与的学习环境,建立健全成人学习费用分担机制和成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学习的参与率。
58-69

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质的研究

摘要: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和学习型社会的强力支撑。成人教育工作者作为成人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其自身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应对当前各种机遇和挑战的能力。因此,无论从成人教育理论还是从实践发展的视角来看,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都是一个新兴而重要的研究课题。所谓专业社会化,是指个体习得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以逐步胜任其专业角色的过程。通过对四位资深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质的研究发现,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是通过职前教育、在职培训、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和反思性实践等多重路径共同实现的,而非单一路径在发挥作用。总体而言,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在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历程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作用,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可以说是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有效阶梯,而反思性实践则堪称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羽翼。另外,成人教育自身的实践性较强、以及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发展滞后等原因,又导致了我国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特殊性。
70-76

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建构的逻辑起点

摘要:纵观学界对成人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多从国家层面的一种政策性工具角度探讨,忽视从微观层面深挖其架构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演绎出能力项的研究,没有真正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导致对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缺少全景式认识。成人终身学习能力是成人的众多学习能力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建构研究需要从成人的学习实质、内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中重新审视,要避免仅从个体认知视角研究的传统立场,应秉承个体认知视角与实践取向视角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因此,研究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内在机制的实质,需探讨认知、调节、互动三种学习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种机制与学习过程存在的关系,从而奠定成人终身学习能力体系架构的逻辑基础,确定其能力项划分的质的基本维度,在基本维度中对能力项进行量的细分,由此探寻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成人终身学习关键能力项的理论根据。
77-84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阶段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摘要:高质量的远程教育,需要一支高质量的专业队伍。然而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缺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知识和方法准备不足,严重影响了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或在职培训已经成为这个领域越来越迫切的问题。但是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能够满足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需求呢?首先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或职业资格分析,了解其角色和能力需求。基于工作分析的思路,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实践专家研讨会法对我国远程教育机构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我国远程教育从业人员主要包含课程设计人员、学生支持人员、教师、技术人员四类关键角色,其职业发展经历入职、独立工作、项目主管、部门主管四个典型阶段。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通过通用的培训课程和针对不同关键角色的培训课程,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有针对性、适时、合理的培训课程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远程教育机构还应当采用“任务驱动式”或“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将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门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为学习者创建真实的任务情境,从而实现真正的能力培养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
85-91

PBL校际协作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摘要:PBL校际协作是指校际间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主要有两种基本组织模式,共同协作建构模式和差异化建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项目选题均立足于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整个校际协作的探究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协同建构为主线。共同协作建构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校际间通过网络开展远程协作探究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而差异化建构模式则主要利用地区差异作为学习的资源。这两种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表明:PBL校际协作模式能够逐步转变师生观念,实现师生协同知识建构,提高师生综合能力,有效培养学生面向21世纪学习的技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拉近城乡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PBL校际协作模式应当予以重视和推广。
92-97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人类生产和获取数据的能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成为教育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由此,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成为学者和专家关注的热点。数据可视化技术不断演变,逐渐涵盖科学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范畴,并包含部分知识可视化内容。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需要经过获取、分析、过滤、挖掘、表述、修饰与交互等流程,同时兼顾美学呈现形式与功能的需要,体现直观化、关联化、艺术化和交互性特征。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VisualEyes、GoogleTrends和ManyEyes等。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直观呈现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干预、教学评价等;学生可以自我评估,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形成知识框架与互联体系,促进知识表达与内化;教学管理者可以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管理与决策的目标、方法和策略。
98-104

泛在技术环境下教学体验与教师角色

摘要:随着3G技术、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技术开始出现在多种教育场景中。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泛在学习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技术支持、环境构建、资源服务设计以及标准规范等问题,对泛在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太突出。深化泛在技术的具体教学应用和实践,对泛在学习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向教育应用纵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泛在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与传统教学环境存在着内在属性的差异,需要教育实践者亲身体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62名研究生,从体验的视角,在无线网络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构建的学习环境中,探究泛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教学交互、课堂参与以及教师角色。研究发现:在泛在技术环境下,学习者以问题为中心,选择自主探究和学习共同体协作为主的方式,进行以人为本的多维互动,其整体参与度呈现多波峰的波浪式变化规律,而个体则以显性参与为主,参与体验的终端数对学生的深层参与影响较大。同时,泛在技术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了教师作用,教师转变为集教学组织、引导、帮助和评价于一身的多元角色。但是为了形成平等、互助、协商的学习氛围,教师需适度参与学习者互动。
105-111

本刊2013年全年总要目

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