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46
  • 综合影响因子:2.121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新课改 新课堂 新跨越——教育系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摘要:人类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人们工作、学习与生活等多方面日益广泛地应用,显著提高了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生产力,从而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响,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却不明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我国教育部先后于2011年和2012年,颁布了新一轮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提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摒弃了国际上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传统方法——即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所以成效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教育系统没有实现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即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跨越式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使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3-8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资历框架研究

摘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本质是制度创新,核心任务是建立一套鼓励终身学习、支持终身学习的制度,其中资历框架是最基础的制度,只有以资历框架为基础,其他制度才能逐步建立起来。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虽对资历框架建设作了政策准备,但颁布的政策主要提出继续教育的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的重要性,并未明确资历框架的核心制度、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实施主体等;国内关于资历框架的研究主要是国外经验介绍以及对资历框架中关键制度"学分银行"的探索,而对资历架构整体的认识及其对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资历框架相关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但实践探索的范围还非常有限,尚未形成完善的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和组织机构,无法从根本上构建完整的"学分转换体系"。从国际经验看,建立资历框架也是破解当前我国终身教育的制度瓶颈,切实推进我国终身教育实践的关键。资历框架的建立应列为重点工程尽快开展,立法和质量保证是资历框架顺利实施的法律保障和质量保障。
9-18

理解为残疾人学习的教育技术:福祉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y)——访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约翰·卡斯特兰尼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使用的教育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y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访谈者参考日本学者后藤芳在其著作《福祉技术入门》中对辅助技术的翻译,在这里将Assistive Technology按照意译翻译为福祉技术。需要指出的是,有很多人将Assistive Technology翻译为辅助技术,为了能够体现新技术对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和辅助,访谈者的翻译与此一致并考虑了技术使用目的与情境。访谈者通过面对面访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翰.卡斯特兰尼副教授和之后的数次邮件和电话沟通,介绍了国际上福祉技术现状、相关研究、趋势、热点及相关政策;同时介绍了相关的学会、刊物、学者、流派、现状。我们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中国教育技术及相关领域学者对福祉技术的关注、设计以及应用,关注和研究社会弱势群体教育问题。
19-24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方法论的变革:走向网络化——新兴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述论

摘要:网络社会中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催生了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它超越个体自主而走向文化自主,超越量质之争而走向整体主义。因与网络化学习相生相伴,它孕育起"为了网络化学习的行动研究"、"网络化学习中的行动研究"、"关于网络化学习的行动研究"等多重内涵。以网络为本质,通过建构与循环对话来追求与行动者相关联的、适应情境的知识是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的基本假设。重视反思性日志、借助媒介技术、注重对话、强调包容则是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沿着人、技术与学习相互交融的发展路向,它形成了两种基本模式——个人发展模式与技术设计模式,同时以"互动"为核心价值,发展起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的多样取向。从文化哲学视角出发,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在文化时空中依次展开,形成了"描述与展开"、"理解与提升"、"解放与创作"三个基本阶段,这三个阶段既依迹可循,又螺旋递进。在技术多样化和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应凸显"网络化"的技术特色。
25-37

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的生成与架构

摘要:多媒体学习理论是一个贯通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工作记忆模型以及生成加工理论,解释了学习者通过加工语词与画面所呈现的材料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属于解释性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出一系列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处方性意义的行动指南,属于处方性理论。解释性的学习理论为处方性的教学理论提供了扎实可靠的科学基础。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从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转化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是实现跃迁的关键环节,而认知负荷理论则是理论跃迁成功的关键变量。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梅耶提出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三元模型,包括必要认知加工、外来认知加工和生成性认知加工。围绕这三类认知加工,梅耶及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12项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其前提假设保持高度逻辑一贯性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这些原则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教学设计人员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明确各项原则的问题情境、适用范围等边际条件。
38-47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我国微博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微博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兴而又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研究领域,微博更是以"新宠"的身份吸引了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我国的微博教育应用研究大致经历了引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特征、内容和方法是不同的。引入阶段注重从宏观、普适的角度分析微博的特点、优势和教育应用模式;发展阶段注重与学科领域的结合,偏重设计与开发适合特定学科的微博教学模式;深入阶段侧重利用微博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注重实证研究。微博教育应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其中管理模式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教学模式应用总体上以英语学科教学为主。目前微博教育应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还非常匮乏,虽然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态度应该谨慎,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掌握新技术也非常必要,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技术。另外,研究者应开展理论扎实的、围绕具体学科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
48-53

能力为本的专业培养方案暨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分析

摘要: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和总体设计,它的优劣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实践缺少适用于远程教育领域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大多沿用传统高校以学科需求为主的专业培养方案,但这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目的。因此需要开发出既符合社会实践需求,又适合成人远程学习者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可以分为典型的三类:基于岗位能力的开发模式、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开发模式和基于角色的开发模式。三种开发模式均采用了工作分析的思想,重点关注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注重技能培养而容易忽视知识的系统性。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开发模式由于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开发出的课程体系更加系统,且兼顾了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对实践的适用面更广,对远程教育院校开发"能力为本"的培养方案暨课程体系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但是其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弱点或"盲区"——对于工作过程较模糊、岗位不明确的专业不适用,因此并不能照搬到远程教育领域。
54-60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深入普及,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实践中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况与其对移动设备的热情并不匹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和运用不足现象严重。到底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关于移动学习的采纳与接受,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试图探究影响一般社会群体接受移动学习的因素。TAM模型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拓展的技术整合和接受理论模型(UTAUT模型)在信息接受模型中具有更好的解释力。以UTAUT模型为基础,利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的研究发现,成就价值、绩效期望、使用经验、感知娱乐性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应从加强校园宣传与环境建设、改进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水平。
61-66

中国远程教育学生流失现状及归因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远程教育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学生流失问题也日益凸显。较高的学生流失率增加了远程教育机构的生均办学成本,给远程教育机构的社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学生流失规律及影响因素,以降低学生流失率,成为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很好的切入点。已有研究采用访谈、问卷、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流失率与学习阶段、性别、年龄、专业等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按照持续比较法,我国远程教育学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因素、教育机构因素、环境因素3大类和11小类:人口统计学因素、学前准备及技能、学习心理因素、学业表现、专业及课程设计、教育机构支持、交互、工学矛盾、家庭支持、计划外事件和社会支持。降低学生流失率一方面可以基于我国远程教育的现实情景,对学生流失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化的学生流失模型,对学生流失的决策过程进行清晰的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数据,建立学生流失预测模型,在流失行为发生前发现潜在的流失学生,以便教育机构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挽留措施。
67-72

信息化世界汉语学习的现状调查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走向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当前世界汉语教育面临汉语教师匮乏、优质汉语资源难以共享、教学手段与方式陈旧等问题,汉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信息化汉语学习既是技术与汉语教育融合的必然,也是解决新形势下多元汉语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印尼国立311大学、菲律宾华商学院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汉语学习者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基本具备信息化汉语学习的条件,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较高,但在信息化学习中应用汉语资源的能力较差,汉语资源设计缺乏针对性,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的深度和积极性。为促进信息化世界汉语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视汉语学习资源设计,构建多粒度、可重用、高可用性的数字化汉语资源,同时应加强培养国际学生的中文信息素养。
73-79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企业大学

基于知识生成的工作场所学习

摘要: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校本位教育"的学习方式,发生在工作场所之中,其内涵经历了知识技能观、交互观、过程观和混合观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伴随新媒体技术在工作场所中的应用与普及,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作学习一体化、集体知识群建共享、工作学习内容生成而非预设等。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是工作场所学习的高级形式,它的提出是以知识生成隐喻为基础,强调集体知识库的生成、虚实结合的协作交流与分享、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习元平台作为一种能够支持协同创建、内容生成以及语义关联的知识社区,可以支持虚实结合的工作场所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获得、参与工作任务、知识系统化生成三个阶段的学习。
80-87

人力资源E-Learning原理与工程:信息互动系统的视角

摘要:人力资源E-Learning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社会教育形态。从"信息互动系统"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源E-Learning是较可取的研究取向。这是因为"信息互动系统"是基于人类科技史上经典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而整合提出的新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它以整个世界的原理与工程为起点,通过不断迭代,可以达到实践所需要的粒度。在HR E-Learning领域,通过以"HR E-Learning原理与工程"为迭代起点,以"HR E-Learning要素及其架构、过程及其状态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为迭代主线,即可构建起HR E-Learning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框架。这一框架以"员工和HR E-Learning软件之间的互动"为起点,包括员工、HR E-Learning软件、内容、方法、媒体、互动六大要素,以及登录系统、浏览资源、各类互动、退出系统等环节。该框架能够指导和促进HR E-Learning实践的体系化发展。
88-94

知识服务观下企业大学信息生态系统建构及平衡管理

摘要:企业大学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组织单元,也是企业重要的知识服务机构。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整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知识的传递、共享、进化和增殖,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以数据加工、信息流转和知识创造为核心的系统框架,为研究企业大学信息与知识的转化及增殖提供了新的视角。企业大学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构成,是企业大学在知识服务和信息实践活动过程中,处在一定信息环境中的信息主体通过持续的信息交互与循环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具有散落分布性、动态适应性和信息增殖性。为了维持企业大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平衡,企业大学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和知识的绿色管理,建立企业大学信息生态联盟,同时应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科学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企业大学信息人的素质。
95-100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基于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

摘要:信息时代,技术已成为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何通过技术培养高效能教师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教学视频案例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全程记录某个真实教学活动,能为教师呈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及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实现隐性教学知识显性化并生成教学实践性知识。因此,可以将教学视频案例应用于教师培训工作。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证明,教学视频案例不仅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检验理论中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还有助于教师与他人交流,使学习突破个人活动的局限。但是,在利用教学视频案例支持教师反思及共同体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突破教学实录的局限,使教学视频案例成为一个有机的资源整合体,为教师提供视频分析及标注等辅助性工具,帮助教师有效吸收教学视频案例信息并加以创新应用。
101-106

智能教学系统中支持协作学习的群体感知模型

摘要: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网络学习方式。然而,目前典型的网络学习系统(智能教学系统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系统)大多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强制分离,忽视了自主学习过程中协作交流的激励作用以及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因此,扩展现有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有机融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网络环境下师生的学习需求。支持协作学习的群体感知模型由群体感知信息、群体感知本体和群体感知规则三部分组成,采用本体技术建模协作感知信息,运用语义Web规则语言刻画协作感知机制,为实现协作学习的信息交互提供通用模型。基于该模型构建的智能教学系统,在原有ITS自主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扩展了参与者可以相互感知、相互交流的协作学习模块,实现与现有智能教学系统的无缝整合,为开发具有协作学习功能的智能教学系统提供了技术参考。
107-112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2)

摘要:编撰《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2)》,最初的动因是存梳理中国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按照年度报告的形式记录、总结和发现中国特色远程教育的规律,预测中国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报告在涉及的领域及时间上的考虑是:研究领域上,主要关注中国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凡在正文中出现的远程教育、
F0002-F0002

投稿须知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远程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热忱欢迎国(境)内外远程教育及相关学界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投稿。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