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 23-1544/R 国内刊号
  • 1673-6273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1年创刊,目前已被剑桥科学文摘、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白介素-17A在小鼠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801-805

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A在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星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雨蛙肽诱导的小鼠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等手段检测白介素-17A在雨蛙肽诱导的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免疫活性。用重组白介素-17A作用于小鼠胰腺星状细胞,检测其对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促胰腺纤维化炎症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β、TGF-β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中白介素-17A受体IL-17RA及IL-17RC mRNA水平的表达较正常胰腺明显升高,慢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中IL-17A蛋白水平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CP小鼠血清中IL-17A蛋白水平(56.40±10.50 pg/L)较NC组(27.88±5.74pg/L)亦明显升高,IL-17A在正常胰腺组织中鲜有表达(8.9±2.72%),而在CP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55.84±5.71%),其免疫活性主要定位于间质炎性细胞及导管样复合体中;重组白介素-17A可促进小鼠星状细胞活化,并直接诱导星状细胞表达白介素-6、白介素-1β以及TGF-β等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结论:白介素-17A在雨蛙肽诱导的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表达上调,并可能通过诱导小鼠星状细胞表达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β和TGF-β,促进胰腺星状细胞活化以及胰腺纤维化。

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806-809

摘要:目的:观察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在舌鳞癌细胞Cal-27、Tca-8113以及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DMP1与口腔鳞癌的相关性。方法:免疫荧光染色用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舌鳞癌细胞Cal-27中,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MP1在两组细胞的染色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提取Hacat,Cal-27和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中DMP1蛋白并检测其含量。结果: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到DMP1在Cal-27细胞及Hacat细胞中都表达于细胞质,同时发现DMP1在Hacat细胞中的荧光强度为41.2,高于Cal-27细胞荧光强度26.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acat细胞中DMP1蛋白的灰度分析值为100和109,明显高于Cal-27和Tca-8113细胞的40.8和37.6。结论:DMP1在口腔鳞癌细胞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DMP1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相关。

PTEN参与小檗碱保护脂毒性损伤的胰岛βTC3细胞810-814

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保护棕榈酸诱导的胰岛βTC3细胞的可能机制,观察PTEN是否参与该过程,以及小檗碱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用1.0 mmol/L棕榈酸制作胰岛βTC3细胞脂毒性损伤模型,给予小檗碱干预;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分泌,West-ern blot法进行PTEN、p-AKT、AKT、Bcl-2、Bax、活性Caspase3蛋白的检测。实验分3大组(对照组、棕榈酸组、棕榈酸+小檗碱治疗组),棕榈酸分别作用3个时间段(24、48、72 h)。结果:(1)放射免疫法胰岛素分泌测定结果显示:β细胞暴露于棕榈酸24 h后,5.6、16.7 mmol/L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添加小檗碱干预后胰岛素分泌较棕榈酸组回升,但较对照组减少(P均〈0.01)。(2)在棕榈酸处理的3个时间段内,与对照组相比,棕榈酸组的PTEN、Bax、Active-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AKT、Bcl-2蛋白水平下降;小檗碱干预后PTEN、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AKT、Bcl-2蛋白水平提高(P均〈0.01)。结论:小檗碱可改善棕榈酸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抑制脂毒性诱导的PTEN表达增加,减少促凋亡基因Bax、Active-Caspase3表达,并增加抑凋亡基因Bcl-2基因表达及AKT的活化,从而拮抗棕榈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保护β细胞功能。

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研究815-819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以及辛伐他汀组给予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法以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动物模型,辛伐他汀组于第1次注血后开始给予辛伐他汀皮下注射,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组织学检查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径、血管舒张度、血管痉挛程度、eNOS以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正常对照组无大鼠死亡,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33.33%,辛伐他汀死亡率为6.67%,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评分及TNF-α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径、D/T及eNOS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评分及TNF-α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径、D/T及eNOS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这可能与其上调eNOS蛋白表达并下调TNF-α蛋白表达有关。

IL-10(-1082A/G)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的相关性:Meta分析820-82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IL-10(interleukin-10)-1082A/G基因位点多态性和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PUBMED和EMBASE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IL-10 rs1800896(-1082A/G)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危险性的相关文献资料,提取原始数据。采用STATA软件11.0进行统计分析,以OR值和95%CI作为IL-10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检测指标,并根据对照来源进行分层分析。Q检验和I2统计检测研究的异质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Begg's漏斗图和Egger's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12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纳入本研究,包含5038例乳腺癌病例,5437例对照。GG和AA等位基因相比,OR值为1.134,95%可信区间为1.004-1.280,P〈0.05。GG和AA+AG相比,OR值为1.131,95%可信区间为1.018-1.257,P〈0.05,提示存在相关性。在分层分析中,合并以社区来源人群为对照的研究,OR值为1.144,95%可信区间为1.028-1.273,P〈0.05。结论:IL-10的-1082A/G的GG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相比,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正交试验优化青防肿痛外敷散纯化工艺826-829

摘要:目的:优选青防肿痛外敷散最佳纯化工艺。方法:以干膏率、青藤碱及粉防己碱转移率为指标,设置综合评分。单因素考察筛选直接沉淀法和水沉淀法,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沉淀法中最佳相对密度、放置时间和加水倍量,将水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及纯化前试验数据对比,并将最佳纯化工艺做三批重复性验证试验。结果:水沉淀法最佳工艺为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的稠膏,稠膏加7倍量的水搅匀,放置48 h。单因素试验结果证明水沉淀法优于直接沉淀法。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证明工艺稳定可靠。结论:此纯化工艺可在保留活性成分的同时,有效的去除杂质,最大程度减少使用剂量,为后期制剂成型和中试放大生产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川芎当归不同配伍对偏头痛大鼠体内5-HT,NO和NOS的影响研究830-83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川芎当归配伍对偏头痛大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混悬液制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偏头痛模型大鼠体内三种内源性物质5-HT、NO和NOS含量为考察指标,观察给予川芎-当归不同配比(1:9,2:8~9:1)提取液后,模型大鼠体内5-HT、NO和NOS含量变化。结果:在不同配伍比例川芎当归给药后,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随川芎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川芎比例超过5:5是变化显著,达到8:2时变化最显著;NO而NOS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川芎当归药预防给药对能够减少脑内5-HT在偏头痛发作时的消耗,发挥收缩血管作用,且随着川芎比例增大,作用逐渐增强;阿魏酸对偏头痛的预防有效,但不是唯一有效成分,不能作为药对作用的决定因素。

心宁片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835-838

摘要:目的:研究心宁片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诱导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心宁片高、中、低剂量组(心宁片10、20和30 mg·kg^-1),每组10只。在此基础上,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小鼠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测定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LDH和CK-MB)、心梗面积以及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心宁片能够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小鼠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心宁片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梗死,降低LDH和CK-MB水平,减少MDA水平。同时,还发现心宁片能够促进AMPK蛋白磷酸化。采用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AMPK后,LDH水平显著升高,心宁片的心肌保护作用减弱。结论:心宁片能够保护糖尿病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MPK信号通路。

P60PLAD蛋白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颗粒诱导的小鼠颅盖骨骨溶解模型以及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839-843

摘要:目的:构建UHMWPE颗粒诱导的小鼠颅盖骨骨溶解模型以及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通过动物模型证实P60PLAD蛋白在体内具有破骨细胞抑制特性和骨保护作用。方法:用8周C57BL/6雄性小鼠实验。在小鼠颅盖骨沿正中线做一矢状切口,暴露0.5 cm×0.5 cm范围,保证骨膜完整性,将直径在0.1-10μ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颗粒20μg均匀撒在骨膜,构建小鼠颅盖骨骨溶解模型,在局部注射PBS或者P60PLAD蛋白溶液。2周后处死,将颅骨分离进行Micro-CT检查比较骨溶解区域变化。手术切除10周雌性小鼠卵巢构建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腹腔注射PBS或P60PLAD蛋白溶液。12周后处死后分离股骨,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行Micro-CT检查比较骨密度等参数。结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模型中,加入P60PLAD蛋白后,颅骨局部骨溶解区域较对照组减少,骨量相关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在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中,注射了P60PLAD蛋白的实验组,其骨密度(BMD)等与骨量相关参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结论:P60PLAD蛋白可有效抑制UHMWPE颗粒诱导的小鼠颅盖骨骨吸收模型局部的骨吸收,抑制局部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并可以部分逆转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的骨质疏松,提高骨密度,在破骨细胞抑制活性和骨保护方面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采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临床应用及疗效844-848

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四部分骨折12例;随访期间测量肱骨头内翻角度、肱骨头高度;患肩功能评分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及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5±1.8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89.0±3.2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为平均81.2±14.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27.6±5.3;根据UCLA评分系统,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9.4%。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运动范围分别是143±20°、138±9°、44±12°、42±9°。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9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8±16°。根据Paavolainen方法,末次随访优30例、良7例、差1例。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术中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支撑肱骨头,预防肱骨头塌陷及螺钉穿出,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分析849-851

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准备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60岁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每组32例。丙泊酚组予以2 mg/kg丙泊酚静注后给予改良电抽搐疗法(MECT)治疗,依托咪酯组予以0.3 mg/kg依托咪酯静注后给予改良电抽搐疗法(MECT)治疗,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予以依托咪酯(0.15 mg/kg)和静注丙泊酚(1 mg/kg)后予以改良电抽搐疗法(MECT)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中、电刺激即刻、电刺激后5分钟、10分钟检测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指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HR、SBP、DBP均下降(P〈0.05),电刺激即刻HR、SBP、DBP均明显升高(P〈0.05);与电刺激即刻相比,三组患者电刺激后5 min HR、SBP、DBP显著下降(P〈0.05);与丙泊酚组及依托咪酯组相比,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后HR较低,电刺激即刻HR、SBP、DBP水平较低(P〈0.05)。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的安全性较单用依托咪酯组或丙泊酚更高。

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852-855

摘要:目的:建立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与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腰骶段生物力学改变后半骨盆假体力学结构的特点。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采集原始数据,分别建立正常骨盆、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以及半骨盆假体置换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第4腰椎上终板平面施以500 N的垂直纵向载荷,分析不同骨盆模型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与正常骨盆有限元模型相比,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健侧骨盆应力分布以骶髂关节、髋臼窝及耻骨为主,置换侧半骨盆假体以耻骨连接棒、髋臼杯及髂骨座为主,最大应力出现在耻骨连接棒,应力峰值为65.62 MPa。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健侧应力相对减小,置换侧髂骨固定座与骶骨固定处应力相对减小,应力分布以腰椎椎弓根钉棒、耻骨连接棒及髋臼杯为主,最大应力出现在椎弓根螺钉,应力峰值为107 MPa。结论:半骨盆假体置换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后钉棒分担了半骨盆置换后健侧骨盆及置换侧髂骨固定座与骶骨固定处附近的部分应力,缓解应力集中现象,降低术后骨盆破坏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半骨盆置换后骨盆的稳定性。

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856-858

摘要: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房颤动的疗程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AMI且合并心房颤动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毛花苷丙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0%(18/37)、94.6%(2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6%(27/37)、73.0%(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21);房颤动控制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7.6%(25/37)、81.1%(3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16/37)、45.9%(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2);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2/37)、10.8%(4/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8/37)、51.8%(1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1)。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AMI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过敏性鼻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IgE水平变化及意义859-861

摘要: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19^+、CD8^+、CD4^+CD25^+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E水平,对比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中IL-4、IL-5、IFN-γ水平及IgE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D3^+、CD4^+、CD8^+、CD4^+CD25^+显著低于对照组,CD19^+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4、IL-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D19^+与IgE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失衡、血清IgE均与过敏性鼻炎有关,在过敏性鼻炎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862-865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PD患者120例,根据尿素呼吸试验(UBT)检测结果,将PD患者分为HP组(n=32)和非HP组(n=88),两组均进行抗PD的常规治疗,HP组在此基础上采用HP根除治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症状,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PD患者中,HP感染32例占26.67%,经HP根除治疗后,HP检测阴性者26人,成功根除率81.2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UPDRS Ⅳ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开"期和"关"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开"期和"关"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UPDRS Ⅳ评分、Hoehn-Yahr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HP组UPDRS Ⅲ评分和UPDRS 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HP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H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PD的发生有关,HP根除治疗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强心益气方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866-869

摘要:目的:探讨强心益气方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肌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心益气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WBC、NEU、肌红蛋白、CRP水平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0.8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LVEF、SV治疗后明显升高,而LVEDV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LVEF、SV治疗后高于对照组,而LVEDV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WBC、NEU、肌红蛋白、CRP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WBC、NEU、肌红蛋白、CRP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强心益气方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WBC、NEU、肌红蛋白、CRP含量,安全可靠,值得研究。

肝组织弥散度成像在慢性肝损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870-873

摘要:目的:探讨Strain Histogram组织弥散度成像技术在慢性肝损伤程度无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train Histogram组织弥散度成像技术定量检测180例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105例,非病毒性肝炎75例)患者肝脏弹性特征值,对照病理,分析肝脏弹性特征值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慢性肝炎患者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纤维化的诊断界值为2.785,LF指数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灵敏度76.6%,特异度48.9%;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炎症的诊断界值为2.925,LF指数越大,炎症程度越重,灵敏度73.2%,特异度56.8%。1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纤维化的诊断界值为2.975,LF指数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灵敏度69.2%,特异度67.1%;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炎症的诊断界值为2.915,LF指数越大,炎症程度越重,灵敏度80.0%,特异度57.8%。75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LF指数与肝纤维化和炎症程度不具有相关性。结论:LF指数可以反映肝脏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诊断灵敏度高,LF指数越大,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越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874-877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证型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直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调查资料,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阳虚气虚、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阴阳两虚7个证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气阴两虚证有36例(34.29%),其次是气虚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4例(13.33%)、阳虚气虚证10例(9.52%)、痰浊血瘀证9例(8.57%)、气虚痰浊证8例(7.62%)、阴阳两虚证6例(5.71%),气阴两虚证占有比例明显高于其余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对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5);气滞血瘀证患者离异情况明显多于其余各证型(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为气阴两虚证,且患者饮酒及吸烟量越大,气阴两虚证越明显,而家庭婚姻离异的患者,则多见气滞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