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 23-1544/R 国内刊号
  • 1673-6273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1年创刊,目前已被剑桥科学文摘、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年第3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慢病毒介导SRB-1受体基因沉默对人脑小胶质细胞吞噬Aβ蛋白能力的影响6201-6205

摘要: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筛选人脑小胶质细胞(HM1900)清道夫受体SRB1基因敲减稳定细胞系,检测该细胞系对AD致病蛋白Aβ的吞噬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PCR确认人脑小胶质细胞(HM1900)SRB1(Gene ID:949)基因表达情况,利用软件设计三组不同序列的针对人SRB1基因的慢病毒sh RNA干扰载体,包装为慢病毒感染HM1900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慢病毒干扰载体的靶基因干扰效率。选用干扰效果最佳的RNA干扰慢病毒筛选并获得SRB1基因敲减细胞系,稳定传代后用realtime-PCR检测SRB1受体表达下调情况。通过蛋白内吞实验测定基因敲减后该细胞系对病理蛋白Aβ的吞噬能力,与正常小胶质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利用筛选出的干扰载体完成对HM1900细胞系的SRB1基因敲减,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SRB1基因在靶细胞HM1900中表达抑制率达83.7%。蛋白内吞实验显示该基因敲减细胞系对病理蛋白Aβ的吞噬能力下降到对照组的57%(P〈0.05)。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成功建立SRB1基因稳定敲减的人脑小胶质细胞系,SRB1受体参与了小胶质细胞对病理蛋白Aβ的吞噬及清除过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施万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端侧吻合的修复效果研究6206-6209

摘要: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施万细胞(SCs)联合移植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端侧吻合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SD雌性大鼠60只均制作成坐骨神经损伤端侧吻合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移植组、MSCs组和SCs组,分别对吻合端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Cs联合移植、MSCs移植、SCs移植。观察分析三组大鼠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和腓神经功能指数(PFI)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三组大鼠的PFI和NCV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移植组的PFI和NCV均优于其他两组,并随着时间推移损伤坐骨神经功能恢复越来越好。结论:MSCs与SCs均具有促进大鼠周围神经身上修复的功能,且两种细胞联合移植效果更加明显。

Cytohesins介导EGFR通路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6210-6213

摘要:目的:研究Cytohesins介导EGFR通路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作为研究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中EGFR表达情况,Secin H3阻断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内cytohensins观察细胞内EGFR通路激活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EGF+Secin H3组细胞内p-EGFR水平显著低于EGF组(P〈0.05)。第3、5天,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存在显著差异(F=38.072,P〈0.05),其中EGF组显著高于Secin H3阻断组(P〈0.05)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Secin H3阻断组(P〈0.05)。结论:EGF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通过阻断Cytohesins介导EGFR通路能够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高糖背景下白蛋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自噬表达6214-6219

摘要:目的:探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观察高糖培养环境下细胞自噬表达的改变;同时观察低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单独刺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变;接着在高糖培养环境下加入低浓度的白蛋白刺激,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自噬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增加(P〈0.05),低浓度白蛋白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表达增加(P〈0.05),以及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轻度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P〈0.05);但高糖培养下,少量白蛋白却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的表达,并且显著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自噬是细胞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通过影响自噬的自身调节机制,促进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作用。

慢性移植性肾病大鼠脾脏中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免疫状态的研究6220-6225

摘要:目的:检测慢性移植性肾病(CAN)大鼠脾脏中辅助性T细胞(Th)和B细胞特征性因子表达量的变化,探究这些Th/B细胞免疫状态在CAN病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scher-Lewis左肾原位移植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性肾病模型,Lewis-Lewis同种自体移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体大鼠,术后8周处死,取脾脏组织,进行HE染色,拍照后采用双盲法评价脾脏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用Trizol法提取脾脏组织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法检测各组脾脏中Th1,Th2,Th17,Treg和B细胞标志性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N大鼠脾脏出现明显的结构肿胀及淋巴细胞浸润增多,并且Th1细胞特征性因子IFN-γ和T-bet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1,P〈0.05);Th2细胞特征性因子GATA-3表达升高(P〈0.001),但IL-4无变化;IFN-γ/IL-4比例明显上调(P〈0.001),T-bet/GATA3比例没有显著差异。Th17的特征性因子IL-17未见明显改变,而Treg细胞特征性因子Foxp3表达增加(P〈0.001),IL-17/Foxp3平衡明显向Treg细胞偏移(P〈0.05)。B细胞激活相关因子TNFRSF13C和RAG1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1,P〈0.05),而RAG2水平则没有变化。结论:CAN大鼠脾脏中Th1/Th2的活性平衡向Th1偏移,分化平衡未出现显著变化;Th17/Treg的平衡向Treg细胞偏移,B细胞免疫状态也被激活,这些变化在CAN病程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为临床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纳米铂黑作为电极镀层的细胞毒性评价6226-6230

摘要:目的:探讨将纳米铂黑作为电极镀层的细胞毒性,初步评估铂黑电镀电极长期植入生物体内的安全性。方法:分别改变混悬液浓度(0.1 mg、0.2 mg、0.3 mg/m L铂黑混悬液)对L-929成纤维细胞培养24 h、48 h、72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MTS法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对细胞毒性进行评级。结果:0.2 mg/m L、0.3 mg/m L的铂黑混悬液中L-929成纤维细胞变成圆形、胞核固缩,细胞稀少,贴壁差;在0.1 mg/m L的铂黑混悬液中上述细胞形态变化则较轻微。0.1 mg/m L的铂黑混悬液细胞毒性为0~2级,且随时间延长而毒性逐渐减弱并呈现出无细胞毒性;0.2 mg/m L、0.3 mg/m L的铂黑混悬液细胞毒性为3~4级,不随时间变化。结论:纳米铂黑其质量体积浓度低于0.1 mg/m L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TRAF6与NF-κB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小鼠肌肉中的表达及意义6231-6234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s)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AF6在IIMs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正常对照组;B~E:IIMs模型自第一次免疫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末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肌肉组织中TRAF6与NF-κB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IIMs各组小鼠肌肉中TRAF6与NF-κB m RN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第2周末时升高最为显著(P〈0.01),第3周、4周呈下降趋势(P〈0.01);(2)IIMs小鼠各组肌肉组织中TRAF6与NF-κB m RNA表达水平与肌肉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940,r=0.908,P〈0.01),前二者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944,P〈0.01)。结论:TRAF6、NF-κB m RNA表达在IIMs小鼠肌肉中上调,TRAF6可能通过NF-κB的激活在IIMs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NMDA受体介导脑缺血/再灌注诱导GluR6巯基亚硝基化的研究6235-6238

摘要: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以及联合给予脑缺血和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抑制剂MK801对大鼠海马CA1区Glu R6巯基亚硝基化以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构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SD大鼠腹腔注射NMDA受体特异性抑制剂MK801(3 mg/kg)。主要运用’生物素转化法’(Biotin-Switch method)、SDS-PAGE、免疫印迹、焦油紫染色等方法对Glu R6的巯基亚硝基化(S-亚硝基化)、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凋亡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显著促进Glu R6的巯基亚硝基化以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凋亡,给予NMDA受体特异性抑制剂MK801能够显著抑制脑缺血/复灌诱导增加的Glu R6的S-亚硝基化以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凋亡。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早期NMDA受体介导了Glu R6的巯基亚硝基化以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凋亡,从而为临床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齿苋水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6239-6243

摘要:目的:探讨马齿苋水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C57BL/6复制U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DSS模型组,SASP对照组,马齿苋低、中、高剂量组(100,200 mg/kg和400 mg/kg),每天ig给药1次,记录小鼠体重并统计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连续7天。于第8天,测定结肠长度,测定MDA、SOD以及NO含量,观察结肠病理学形态变化,并测定IL-6,IL-1β与TNF-αm 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体重,结肠长度及SOD有显著降低(P〈0.05),而DAI评分,MDA、NO含量以及TNF-α,IL-6与IL-1βm RNA的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而马齿苋水提物中、高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的体重,结肠长度以及SOD含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DAI评分MDA、NO含量以及TNF-α,IL-6与IL-1βm RNA的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马齿苋水提物对UC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变SOD、NO与MDA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下调TNF-α,IL-6与IL-1β等细胞因子m RNA的表达而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HPV16变异体在新疆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研究6244-6251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地区HPV16 E6、E7、LC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HPV16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HPV16阳性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HPV16 DNA E6、E7基因及LCR区核苷酸片段,正反向测序。与HPV16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分析核苷酸突变位点。结果:E6基因突变率为80.00%(92/115)主要突变位点T350G(59.78%)、T178G(18.47%);E7突变率为54.78%(63/115),主要突变位点A647G(33.33%)、T846C(26.98%);LCR突变率为23.48%(27/115),主要突变位点为C24T(74.07%)、C13T(25.92%)。维吾尔族T350G突变率较汉族妇女显著升高,而汉族A647G、T846C、C24T突变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组T350G突变率显著高于炎症组(P〈0.05),且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突变率上升,汉族T350G、A647G、T846C、C24T突变率炎症组、宫颈病变组显著高于宫颈癌组(P〈0.05),维吾尔族C24T突变率炎症组显著高于宫颈癌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E6、E7突变可能与宫颈病变进展有关,T350G突变可能是维吾尔族宫颈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分析6252-6255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从而探讨内皮祖细胞是否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选择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共124例,其中健康对照组62例,单纯糖尿病组31例(DM组),糖尿病背景期视网膜病变15例(DM+NPDR组),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16例(DM+PDR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祖细胞数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M组、DM+NPDR组、DM+PDR组的外周血EPCs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DM+NPDR组与DM组相比,外周血EPCs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DM+PDR组与DM组相比,外周血EPCs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EPCs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望在临床治疗中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不同治疗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估6256-626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的产科影响因素,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于产后42天返院行盆底功能筛查时诊断为产后SUI同时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103例,并将其按患者的意愿分为3个治疗组,随访观察组(I组)有30例患者,盆底肌锻炼组(II组)有35例患者,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组(III组)有38例患者。分别治疗8周后,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及盆底肌力测定进行疗效评价,并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前,三组间盆底肌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而言,III组与II组和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体重增加量与产后SUI严重程度和抑郁评分对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疗效显著相关(P〈0.05),而年龄、产前BMI、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对治疗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体重增加量与产后SUI严重程度是影响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SUI的疗效与单纯盆底肌锻炼治疗和单纯随访观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治疗产后SUI的首选方案。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为孕期体重增加量与产后SUI严重程度,故控制孕期体重可能会促进电刺激对产后SUI的疗效。

绝经女性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研究6261-6264

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女性中冠脉钙化积分(CACS)与踝臂指数(AB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1918名社区人群筛选出608名无冠心病病史并可以进行CACS检查的绝经女性为样本,对其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实验室指标检测、ABI及CACS测量。根据CACS将研究对象分为钙化阴性组和钙化阳性组,并根据ABI结果分为五类:外周血管病组(ABI〈0.9)、临界ABI组(ABI:0.90-0.99)、低-正常ABI组(ABI:1.00-1.09)、正常ABI组(ABI:1.10-1.29)和高ABI组(ABI≥1.3),分析不同冠脉钙化程度与不同等级AB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人群中钙化阴性514例(84.5%),钙化阳性94例(15.5%)。其中钙化阳性组在年龄、高血压、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糖尿病方面均高于钙化阴性组,同时绝经女性多数集中在低-正常ABI组和正常ABI组,分别为235例(38.7%)和313例(51.5%)。钙化阳性组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和临界ABI状态者多(5.3%vs.0.8%,9.6%vs.6.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Logistic回归发现,绝经女性年龄(OR=1.115,95%CI 1.060-1.174,P〈0.001)、高血压(OR=1.941,95%CI 1.107-3.402,P=0.021)、收缩压(OR=1.018,95%CI 1.003-1.034,P=0.020)、外周血管病变(ABI〈0.9)(OR=6.771,95%CI 1.483-30.923,P=0.014)是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OR=0.322,95%CI 0.104-0.994,P=0.049)则是防止冠脉钙化的有利因素。结论:绝经女性ABI降低与CACS相关,ABI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冠脉钙化程度和心血管风险的有效手段为临床医生服务。

EML4-ALK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EGFR突变检测及其临床特征6265-6268

摘要: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肺癌(primary lung cancer)人群中的突变率,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06例病例均为中国西北五省人群,且经ALK融合基因检测为阳性。将106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ARMS方法检测EGFR基因18-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统计分析双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06例ALK融合基因突变阳性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有7例(6.6%)同时存在EGFR突变,其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的3例(42.9%),L858R突变的2例(28.5%),L861Q和G719X突变的各1例(14.3%);7例ALK和EGFR双突变的患者中ALK融合基因的突变均为EML4-ALK突变亚型1(variant 1,V1)。7例双阳性的患者中,6例患者的年龄小于总体患者的中位年龄(53岁),占85.7%;男性患者4例,占57.1%;不吸烟患者7例,占100%;腺癌患者4例,占57.1%,其中女性3例;肉瘤样癌2例,占28.6%;粘液表皮样癌1例,占14.3%。结论:EML4-ALK融合基因和EGFR突变能够共存,在EML4-ALK阳性的肺癌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6.6%,双突变的患者大多年轻且均无吸烟史,且双突变的女性患者均为腺癌。

FRD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结果分析6269-6271

摘要:目的:研究FRD特殊染色技术(FRD)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结果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就诊宫颈疾病筛查者30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FRD和液基细胞学检测,两种检测有一项提示阳性则行阴道镜病理检测,以病理检测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中两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分别为87.6%、84.0%,特异性分别为69.0%、63.3%,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7%、75.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2%和7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7%和71.4%,Kappa值为0.56和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D与液基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效果相似,但是FRD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印记基因PEG10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意义6272-6275

摘要: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探讨印记基因PEG10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早期鉴别葡萄胎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正常早孕、难免流产的标本共计1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EG10在其中的表达,研究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葡萄胎妊娠以及非葡萄胎妊娠中的表达。结果:PEG10在四组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难免流产组呈弱阳性表达,在正常早孕组呈弱阳性和中度阳性表达,在部分性葡萄胎组中呈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在完全性葡萄胎组中呈强阳性表达。PEG10在葡萄胎妊娠组表达明显增多于非葡萄胎妊娠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部分性葡萄胎组表达增多于难免流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和难免流产组,PEG10基因表达上调与葡萄胎的发生可能有重要关系,是否可将其用于病理诊断鉴别困难时的辅助手段。

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6276-6279

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0例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常规关节镜手术,术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关节镜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LKSS评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患膝的屈肌、伸肌力进行等速测定;在术前及术后2周测定外周血及患膝关节液IL-6、TNF-α、MMP-3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LK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提高(P〈0.05),关节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患膝伸肌PT、STW及TAE值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屈肌PT、STW及TAE值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液中IL-6、TNF-α及MMP-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明显降低机体的炎症状态,改善关节的功能,增加患膝的伸肌力。

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6280-6282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