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采用TOPOTA克隆技术构建人CC10质粒并在BEAS-2B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采用TOPO TA克隆技术构建及鉴定人CC10基因表达载体,并在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初步探讨CC10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人下鼻甲组织的总RNA,逆转录反应生成c DNA,再用PCR方法扩增出含人CC10编码区全长的DN段,将PCR产物直接连接到pc DNA3.1/V5-His TOPO TA载体中,转化至大肠杆菌后经筛选鉴定出CC10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CC10质粒转染到BEAS-2B,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CC10蛋白的表达。随后用促炎细胞因子IL-1β刺激转染空质粒和CC10质粒的BEAS-2B细胞,用实时定量RT-PCR和ELISA检测炎性趋化因子RANTES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目的基因与TOPO TA载体在室温下5 min的连接反应效率91.7%,用酶切法鉴定质粒并测序,人CC10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 DNA3.1中,CC10蛋白在BEAS-2B细胞中无表达,但在体外转染CC10质粒后CC10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转染CC10质粒的BEAS-2B细胞可抑制IL-1β诱导的RANTES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利用TOPO TA克隆技术可高效、快速的构建人CC10基因表达载体,并能够在BEAS-2B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CC10蛋白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可发挥抗炎作用。
5801-5805

癌胚抗原蛋白芯片的研发及其在肝癌检测中的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高、低成本的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浓度的蛋白芯片,并通过检测肝细胞肝癌(HCC)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制备能够形成捕获抗体-抗原-检测抗体的"三明治"结构的蛋白芯片检测血清中CEA浓度。通过用该蛋白芯片检测50例CEA阳性HCC患者血清和56例健康人血清,对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以CEA〉5 ng/m L为阳性判定标准,得出CEA蛋白芯片的灵敏度为92%(46/50),特异度为100%(56/5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该蛋白芯片检测出血清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与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判定CEA阳性的准确性较高。结论:成功建立检测血清中CEA浓度的蛋白芯片,为下一步研发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HCC的蛋白芯片提供候选血清标志物。
5806-5810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表达谱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与正常HUVEC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lnc RNA芯片检测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与正常HUVEC中lncRNA及m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HUVEC损伤相关的lncRNA。结果:相对于正常HUVEC,在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中表达上调和下调超过2倍的lncRNAs和m RNAs分别有139种和113种,上调和下调超过4倍的lncRNAs和mRNAs分别有35种和28种。结论:与正常HUVEC比较,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中lncRNA的表达谱显著变化,lncRNA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5816-5820

RNA结合蛋白QKI-5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分析

摘要:目的: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RNA结合蛋白QKI-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及与之匹配的癌旁组织124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实时PCR方法检测其QKI-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QKI-5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并且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高而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的表达与其Gleason评分(r=-0.939,P〈0.05)、TNM分期(r=-0.913,P〈0.05)、血清PSA值(r=-0.743,P〈0.05)均密切相关。结论:QKI-5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并可能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5821-5824

S100/RAGE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中对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RAGE及其配体S100B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中对T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体重160-180g的Lewis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EAMG模型组和CFA对照组。EAMG模型组大鼠通过尾根部注入200μL含有R-ACh R97-116肽段的免疫乳剂,并于初始免疫后的第30天尾根部追加免疫一次;CFA对照组大鼠为免疫乳剂中不含有R-ACh R97-116肽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比较两组大鼠CD4+T细胞上RAGE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TGF-β、IL-6和S100B的表达水平;采用S100B体外干预淋巴细胞,进一步检测S100B对EAMG大鼠T细胞增殖、亚型分布、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在疾病发生的晚期时相(初次免疫后第45天),EAMG组淋巴细胞CD4+T细胞上RAGE的表达明显高于CFA组(P〈0.001),血清中RAGE的配体S100B的表达也高于CFA组(P〈0.001);体外加入S100B干预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未干预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S100B刺激后,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百分比进一步增高,Th2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PTh1〈0.05,PTh17〈0.05,PTh2〉0.05,PTreg〈0.05),IFN-γ和IL-17的表达上调(PIFN-γ〈0.05,PIL-17〈0.05),而IL-4和TGF-β表达下降(PTGF-β〈0.01,PIL-4〉0.05),Th17细胞的调控因子IL-6表达升高(PIL-6〈0.05)。结论:RAGE及其配体S100B参与EAMG的发病过程,在晚期时相中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RAGE与S100B相互作用可以上调T细胞的致病性作用,加重四种辅助性T细胞之间的网络失衡。
5825-5829

H_2O_2诱导小鼠肌原细胞系C2C12 UII/UT系统的高表达

摘要:目的:观察外源给予H2O2对C2C12细胞中UII/UT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肌原细胞系C2C12细胞株,应用胎盘蓝染色和测定细胞培养液中LDH的含量检测H2O2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和裂解液中UII的含量,应用RT-PCR法测定C2C12中UT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H2O2对肌原细胞系C2C12中U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外源给予不同浓度的H2O2,C2C12细胞裂解液中UII的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增加了细胞孵育液中UII的含量,10-4 M和10-3 M时分别增加了83.1%(p〈0.01)和94.5%(P〈0.01)。低浓度H2O2(0.5×10-6 M,10-6 M,10-5 M,10-4 M)刺激明显增加了UT m RNA的表达,而高浓度的H2O2(10-3M)刺激反而使UT mRNA的表达降低。高浓度的H2O2(10-6 M,10-5M,10-4 M,10-3M)刺激使UT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200.1%、255.6%、111.1%和100.1%(均p〈0.05)。结论:H2O2作为T2DM发病因素之一的活性氧族,可能是T2DM时骨骼肌组织中UII/UT系统表达增加的一个因素。
5830-5833

和络泄浊颗粒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miR-200a表达影响

摘要:目的:探索和络泄浊颗粒对大鼠肾脏纤维化中miR-200a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UUO)及和络泄浊颗粒(UUO+REG)组各2组,运用单侧(左)输尿管结扎法制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但Sham组仅游离输尿管,而其余两组则游离并结扎输尿管。术后各组按1 mg/kg·d-1的量进行灌胃,UUO+REG组给予REG,其余两组则予生理盐水。术后第7天和14天,摘除左梗阻侧肾脏进行免疫组化检查α-SM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a的表达。结果:在UUO及UUO+REG组,α-SMA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UUO+REG组低于UUO组(P〈0.05)。miR-200a表达水平在UUO组和UUO+REG组都是降低的,但是UUO组与Sham组差别明显(P〈0.01),其与UUO+REG组亦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和络泄浊颗粒可以通过上调miR-200a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
5834-5838

激活处理对人卵子和早期胚胎ATP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激活处理对人未受精卵子和早期胚胎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体外受精(IVF)以及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时的未受精卵子(包括GV期、MⅠ期、MⅡ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2-cell、4-cell胚胎),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在未处理和进行激活处理后的ATP含量。结果:1未处理的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的ATP含量分别为1.14±0.15、1.41±0.14、1.45±0.12、1.61±0.25、2.05±0.23 pmol,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的ATP含量分别为1.60±0.17、1.86±0.25、2.06±0.38、2.26±0.53、2.55±0.46 pmol;2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卵子的ATP含量显著性高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人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中ATP含量逐渐增加;经激活处理后,仅GV期、MⅠ期卵子的ATP含量有显著性变化。
5839-5842

高糖刺激下PKC/NADPH氧化应激途径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高糖刺激下PKC/NADPH氧化应激途径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aOH对照组、DMSO对照组、20 mM葡萄糖处理4小时组(高糖组)、1 mol佛波酯预处理0.5小时再加入20 m M葡萄糖处理组(佛波酯组)和4 mol金丝桃素预处理0.5小时再加入20 mM葡萄糖处理组(金丝桃素组);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Ⅷ因子和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定位。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内活性氧增高(P〈0.05,n=3),与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相比,佛波酯组HUVECs内活性氧的产生显著增加(P〈0.05,n=3),与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相比,金丝桃素组HUVECs内活性氧的产生明显减少(P〈0.05,n=3);2正常对照组和金丝桃素组中细胞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主要位于胞浆,而佛波酯组和高糖组的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位于胞膜。结论:高糖通过PKC信号通路调节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的移位从而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
5843-5845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分子亚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分子亚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每组再根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结果分为4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分析各组中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特点。结果:309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Lumina A型为137例(44.3%),Lumina B型为64例(20.7%),HER-2/neu型为63例(20.4%),basal cell-like型为45例(14.6%)。不同年龄段、绝经与否、不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的分子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分子亚型以Luminal A型为主,其中异型性高,转移广泛的basal cell-like型的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趋势。
5846-5849

apelin基因rs2235306位点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apelin基因rs2235306位点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以外周血全血DNA为模板,应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 PCR,T-ARMS-PCR)方法对158例哮喘患者(AS)和79例健康个体(NC)apelin基因rs2235306位点基因型进行分析,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FEV1、FVC、FEV1/FVC)。结果:AS组和NC组apelin基因rs2235306位点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06,P=0.009,OR=1.688,95%CI=1.140-2.497),AS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S组和NC组基因型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243,P=0.000,OR=3.894,95%CI=1.861-8.149),其中CC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较高,为TT+TC基因型的3.894倍。AS轻度组和AS中重度组基因型CC和TT+TC频率及等位基因T和C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elin基因rs2235306位点多态性和哮喘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哮喘的遗传易感基因,CC基因型携带者哮喘的患病风险可能增加,但与哮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5850-585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GSH(小剂量)组+阿霉素组(小剂量组)、GSH(大剂量)+阿霉素组(大剂量组)、阿霉素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只。上述前3组均给予阿霉素;小剂量组给予GSH 250 mg/kg;大剂量组给予GSH 500 mg/kg;生理盐水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应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阿霉素组相比,应用GSH干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BAX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间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阿霉素组相比,GSH干预的大鼠血清CK、CK-MB、LDH水平均显著下降,但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阿霉素组相比,应用GSH干预的大鼠心肌组织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升高(P〈0.05),但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抑制阿霉素导致的心脏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与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以及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5854-585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7例患者采用早期全面治疗(ETC组),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患者采用DCS理论救治(DCS组)。比较两组相关生理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ETC组比较,DCS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和APT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DCS组腹腔感染、ARDS、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ET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应用DCS理论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5858-5860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9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都给予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注射液和丹红注射用,治疗前后测定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SS评分、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3例和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1例和无效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DPN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
5861-5863

房颤不同时期结构重构的血清学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分为3组,其中持续性房颤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45例,以及32例阵发性室上速(包括预激综合征)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述患者左房血清的TGF-β1、MMP-9、TIMP-1、TNF-α、IL-6、IL-10水平,超声测量左心房长径。分析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增大、TGF-β1、TNF-α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MMP-9无统计学差异。持续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9、TNF-α、IL-6均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阵发性房颤组TGF-β1高于持续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及MMP-9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扩大,已出现结构重构,结构重构的血清学变化以TGF-β1升高为主;持续性房颤患者结构重构血清学变化以MMP-9、IL-6升高为主。
5864-5866

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酸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将109例成人PNS患者根据其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检测患者的血脂、血清脂蛋白、ALB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成人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PNS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并分析PNS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成人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24.77%;高尿酸血症组患者T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两组患者TC、LDL-C、HDL-C、Apo AI及Apo 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PNS患者血尿酸水平与T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正相关(r=0.350,P=0.001;r=0.533,P=0.014),与TC、LDL-C、HDL-C及ALB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成人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更高的TG及尿蛋白水平,且成人PNS患者血尿酸水平与T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应高度重视成人PNS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5871-5874

美国《化学文摘》(2014年)收录本刊入库论文1030篇

摘要:根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http://www.cessp.org.cn/ch/index.aspx)日前所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共收录本刊《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论文入库1030篇,在1813种期刊中名列第5位(前四位分别是世界胃肠病学杂志2904篇、食品工业科技1699篇、中国中药杂志1281篇、食品科学1108篇)。
5874-5874

腹水降钙素原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腹水中降钙素原(PCT)诊断晚期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价值,并确定其参考值水平。方法:选择4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伴SBP22例,非SBP 20例),抽取其住院时、住院后24 h和48 h外周血及腹水标本各一次,进行腹水中有核细胞数计数,并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同时测定和比较其血清及腹水中PCT的含量。结果:22例伴SBP的患者血清和腹水PCT含量均明显高于20例不伴有SBP的患者(P〈0.01),而伴SBP的患者腹水PCT含量和同时间点血清PCT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入院时腹水PCT含量诊断SBP的ROC曲线的AUC为0.986,而血清PCT、腹水PMN计数的AUC分别为0.942、0.868;入院后24时腹水PCT和血清PCT诊断SBP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998和0.986;入院后48时腹水PCT和血清PCT诊断SBP的ROC曲线的AUC为0.986和0.990。结论:腹水降钙素原可用于晚期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诊断,且较血清降钙素原和腹水中有核细胞计数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入院时、入院后24 h和48 h时,腹水PCT大于0.565 ng/m L、0.545 ng/m L和0.410 ng/m L提示患SBP可能性大。
5875-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