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Nesprin2在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原核表达与纯化

摘要:目的:研究Nesprin2在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对Nesprin2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制备小鼠睾丸细胞涂片,用Nesprin2特异性抗体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sprin2在各级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应用RT-PCR技术扩增Nesprin2 C端包含KASH domain的编码85个氨基酸的目的片段,将PCR产物插入到PUCm-T载体中测序,将测序验证后的目的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对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Nesprin2在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核膜及其周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Nesprin2可能参与核膜重塑。构建了PGEX-4T-1-Nesprin2 C85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了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对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后,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原核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为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结论:Nesprin2在小鼠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参与核膜的重塑。
3001-300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热烈祝贺本刊主编申宝忠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摘要:2015年1月9日,"2014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领导人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本刊主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申宝忠教授主持并领导"多功能分子成像肿瘤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奖项是我国科技进步奖类唯一的一项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成果。
3005-300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低硒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及补硒后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低硒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及补硒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硒组及补硒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喂养标准饲料,低硒组喂养低硒饲料,补硒组喂养低硒饲料14周后再给予亚硒酸钠补硒3周,各组喂养17周后,检测大鼠的血硒、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低硒组大鼠血硒水平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补硒后两者又明显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心电图大部分正常,低硒组大鼠心电图多数为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房性早搏、T波低平等,补硒组大鼠心电图大部分恢复正常心电图,仅有少部分表现为异常心电图。结论:低硒可导致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减低,低硒饮食后,大鼠心电图明显发生异常,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补硒可使低硒所致的心电图变化多数恢复正常。
3006-3009

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用于胃癌近红外活体成像

摘要:目的:以肿瘤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吲哚菁绿(ICG)的载体,合成近红外荧光探针GX1-HSA-ICG,研究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在荷人胃癌裸鼠活体中的靶向成像能力。方法:以HSA作为ICG的载体,通过化学修饰与GX1共价连接,合成GX1-HSA-ICG纳米颗粒探针;使用SDS-PAGE对探针合成进行鉴定;采用探针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及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Co-HUVEC进行结合和竞争抑制试验,验证探针和Co-HUVEC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皮下荷胃癌小鼠进行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验证探针在体内的胃癌靶向性。结果:成功合成GX1-HSA-ICG。细胞结合与竞争抑制实验显示GX1-HSA-ICG可与Co-HUVEC细胞特异性结合;荷瘤小鼠活体成像也显示出GX1-HSA-ICG较ICG有更长体内的循环时间,并且胃癌组织局部较HSA-ICG有更强的聚集。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HSA为荧光染料载体的胃癌血管靶向探针,成功对荷胃癌裸鼠进行了活体成像。使用HSA为载体的探针较单纯使用ICG的肿瘤局部滞留能力显著提高,GX1增加了探针的胃癌靶向特异性。该探针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010-3013

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清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低丰度蛋白的表达差异,以筛选诊断早期胃癌血清多肽或蛋白标志物。方法:应用高通量的AAH-BLG-1000蛋白芯片分别检测3例早期胃癌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成人的外周血清,建立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清差异蛋白表达谱,分析其相关生物学信息,以筛选早期胃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有10种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52种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蛋白质集中于血管生成、信号调控,免疫调节、酶联受体蛋白信号,细胞凋亡等生物进程,而差异蛋白中的VEGI、CD40L、SMAD7、PLUNC、NTN、LTβR和HEVM7个差异蛋白的特征性改变有望成为早期胃癌血清学的肿瘤标志物。结论: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所得的早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有望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3014-3018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 MSCs)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和血清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只Wistar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血糖高于16.7 mmol/L者定为糖尿病大鼠,再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干细胞组,每组6只,同时选择6只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组。干细胞组大鼠腹腔注射hu MSCs细胞悬液,糖尿病组注射PBS液。分别于注射2周、4周和6周后测定和比较各组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和干细胞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干细胞组大鼠注射hu MSCs后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TNF-α和IL-6 m 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hu MSCs移植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促进其胰岛素分泌,同时降低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
3019-3021

BRAFT1799A突变、RET/PTC重排对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B)联合BRAF^T1799A突变、RET/PTC1及RET/PTC3重排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术前准确诊断PTC选择适用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346个超声怀疑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US-FNAB细胞标本及对应结节(152个)的术后新鲜组织,采用PCR分别扩增BRAF^T1799A、RET/PTC1及RET/PTC3基因,产物经基因测序证实。结果:346个甲状腺术前穿刺的结节中,选择观察而未手术的结节192个,手术治疗152个,未接受手术建议的结节2个。术前US-FNAB的细胞标本中共检测到51个结节发生BRAF^T1799A突变,其细胞学分类为36个恶性,11个可疑恶性,4个良性。该51个结节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20个发生RET/PTC1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17个恶性,2个可疑恶性,1个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3个结节发生RET/PTC3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恶性,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对45个术前US-FNAB标本检测BRAF^T1799A突变阴性而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结节,将其对应结节的术中组织行该基因的检测,仅有1个结节的术后组织中检测到该突变。本研究中,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将细胞学诊断PTC的敏感度由73.96%提高到92.71%。结论: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提高其诊断PT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诊治。
3028-3033

口腔鳞癌细胞系NTCR中侧群细胞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口腔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以侧群细胞为肿瘤干细胞突破口,通过检测、分选口腔鳞癌细胞系NTCR中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细胞亚群,深入研究不同细胞亚群的体内、外相关生物学特性,寻找口腔鳞癌中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方法:选取口腔鳞癌细胞系NTCR作为研究对象,Hoechst 33342染色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SP细胞和非SP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长期分化和体内成瘤实验,对2种亚群细胞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NTCR中含有9.3%SP细胞,其SP细胞在细胞的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等方面与干细胞特性相似。结论:SP细胞可以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富集。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作为口腔鳞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靶标。
3034-3037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及压低上前牙的有限元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前牙过程中增加前牙区不同位置压低力对上颌前后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图像并结合MIMICS等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整体内收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利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微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过程中,增加前牙区不同位置压低力后前后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结果:增加前牙区压低力后,前牙舌向倾斜移动明显减小,不同位置的垂直向力对前牙的影响不同,第一磨牙在整体内收过程中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结论:1增加前牙区压低力能够实现对前牙转矩的有效控制;2增加前牙区的压低力使前牙更趋向于整体移动;3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过程实现了较好的垂直向控制。
3038-3041

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和RRM1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胸外二科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癌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并分析ERCC1和RRM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表达阴性28例(70.0%),阳性12例(30.0%);RRM1表达阴性9例(22.5%),阳性31例(77.5%)。ERCC1和RRM1表达阴性非小细胞肺患者生存期均优于表达阳性患者,均P〈0.05。患者非小细胞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转移情况与ERCC1及RRM1表达情况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ERCC1和RRM1表达水平测定有助于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3042-3045

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对所选病例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样本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不同乳腺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范围扩大,MMP-2、MMP-7和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TIMP-1和TIMP-2 m 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进展,MMP-2、MMP-7和MMP-9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TIMP-1和TIMP-2 m RNA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MMP-2、MMP-7、MMP-9、TIMP-1和TIMP-2的m 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这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MMP-2、MMP-7和MMP-9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行为。
3046-3048

吡柔比星联合苏拉明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吡柔比星联合苏拉明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24只BALB/c裸鼠T24人膀胱癌细胞接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吡柔比星组、苏拉明组、吡柔比星和苏拉联合用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n=6)给予不同处理,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用药后的生长曲线变化。4周后处死取出肿瘤组织:测量肿瘤大小、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流式细胞分析仪细胞凋亡、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表达。结果:联合治疗组肿瘤生长曲线明显慢于其它各组;联合治疗组抑瘤率(56.03%)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30.12%)、苏拉明组(35.32%)抑瘤率(P〈0.05);吡柔比星组、苏拉明组及联合治疗组MVD值分别为13.01±2.98、11.32±2.11、8.82±0.77,与对照组MVD(19.88±2.62)相比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显示联合治疗组细胞凋亡率(38.57±3.98)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14.78±2.95)、苏拉明组(20.92±3.67)及对照组(10.03±1.34)(P〈0.05);RT-PCR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b FGF和VEGF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吡柔比星和苏拉明联合应用在体内能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3049-305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三种方法诊断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单用阴道超声(TVS)、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超声子宫水造影(SIS)以及三种方法联合诊断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6例行宫腔镜联合诊刮或病检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对EP的筛查结果,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预测值。结果:206例不孕症中,共确诊EP患者60例,阳性率29.1%。三种检查方法中,TVS的灵敏度最高(70.0%),特异度最低(73.3%),漏诊率最低(30.0%),误诊率最高(26.7%),正确诊断指数最高(43.3%),阴性似然比最小(0.409),阴性预测值最高(85.6%);SIS检查的灵敏度最低(38.7%),漏诊率最高(61.3%),但是特异性最高(93.3%),误诊率最低(6.7%),阳性似然比最大(4.284),阳性预测值最大(66.6%),正确诊断指数最低(32.0%);HSG检查的上述各项评价指标均介于TVS和SIS之间。TVS和SIS与金标准的符合率低,Kappa值均小于0.4;HSG符合率最高(86.2%),Kappa值0.647。三种检查联合诊断的灵敏度89.3%,漏诊率10.7%,特异度91.4%,误诊率8.6%,正确诊断指数80.7%,阳性似然比10.384,阴性似然比0.117,符合率89.3%,Kappa值0.792,阳性预测值83.3%,阳性预测值94.6%。结论:对于宫腔可能存在内膜息肉的不孕症患者,单一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超声子宫水造影方法的灵敏度均较低,漏诊率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差,而三种方法联合用于诊断不孕症患者EP的真实性、可靠性及预测值均较好。
3053-3057

稳定溶解臭氧水对皮肤创面炎症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浓度为1.8-3.2 mg/L溶解臭氧水冲洗控制皮肤创口炎症引发的红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接受激光皮肤除斑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浓度为1.8-3.2 mg/L溶解臭氧水冲洗皮肤创面,而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冰袋冷敷的方式处理创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创面红肿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1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显效20例,对照组显效0例,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实验组显效20例,对照组显效0例,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浓度1.8-3.2mg/L溶解臭氧水对于炎症引发的皮肤创面红肿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抑制炎症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3058-3060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与血小板活性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与血小板活性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住院患者474例,按静息心率快慢分为三组,心率〈70 bmp为第一组(Q1)150例,心率位于70-85 bmp为第二组(Q2)265例,心率〉85 bmp为第三组(Q3)59例,三组患者均于病情稳定时行血栓弹力图(TEG)中MA值检测,同时随访3个月,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MA值变化及预后。结果:三组患者MA值分别为61.16±7.29 mm、62.02±7.46 mm、65.32±6.56 mm,第三组患者MA值与第一组或第二组患者MA值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三组经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和经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发现,静息心率高低与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疗效无相关关系(P〉0.05)。随访3个月,三组患者心绞痛、再住院、脑血管病及死亡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8%、28.68%、40.67%。结论: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越快,MA值越大即血小板活性越高,静息心率的高低与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疗效无关。
3061-3064

HMGB1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

摘要: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肿瘤的发生及恶性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在胃癌组织、正常组织、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HGC-27、AGS及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中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在32例可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包括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RT-PCR及Westren Blot检测HMGB1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HGC-27、AGS及正常胃粘膜细胞系GES的m 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MGB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高于正常组织(P〈0.05);RT-PCR结果显示SGC-7901、BGC-823、HGC-27、AGS、GES细胞系HMGB1 m RNA表达丰度均较高;Westren Blot检测发现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HGC-27中HMGB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细胞系AGS及正常胃粘膜细胞系GES。结论:HMGB1在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HGC-27相对于其它胃细胞系存在HMGB1高表达,适合后续基因敲除分析工作。
3065-3068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心肌力学改变

摘要: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的改变。方法:病变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75%患者)30例,分别于PCI术前1天和术后3天、术后3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常规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 V),同时应用STI技术测量缺血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圆周应变LS、RS、CS。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PCI术前缺血心肌应变值(LS、RS、CS)均呈不同程度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3个月病变组LS、RS、CS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变组PCI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LVEF、LVDd、LVEd 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I技术可定量敏感的评价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缺血心肌力学改变,为评价PCI术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3069-307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衰程度与血浆IL-15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衰程度与血浆IL-15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NSTE-ACS不伴心衰及NSTE-ACS伴心衰住院患者154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者20例。冠脉造影前,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各组的血浆IL-15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血浆IL-15水平与NSTE-ACS患者心衰程度的相关性;散点图及拟合曲线观察血浆IL-15水平与NSTE-ACS患者心衰程度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对差异变量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血浆IL-15水平与NSTE-ACS患者心衰程度的关系。结果:NSTE-ACS不伴心衰组和NSTE-ACS伴心衰组患者的血清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NSTE-ACS伴心衰组的患者血清IL-15水平较NSTE-ACS不伴心衰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血浆IL-15水平与EF值呈负相关(r=-0.775),与血清BNP水平呈正相关(r=0.474);散点图显示IL-15能与EF值线性拟合,呈负相关;散点图显示IL-15与血清BNP水平线性拟合,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调整差异变量,明确IL-15与EF值(β=-0.295)呈显著相关。结论:NSTE-ACS患者的血浆IL-15水平与其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077-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