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重组SIV-h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的检测

摘要:目的:建立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病毒颗粒数。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SIV-h PEDF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良好,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中病毒颗粒数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的检测。
1401-1405

一种改良ePTFE人工硬脑膜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对一种e PTFE人工硬脑膜表面改性,将其外表面疏水特性进行改良,并观察其对兔硬脑膜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对一种e PTFE材料人工硬脑膜外表面进行光化学修饰,从而改变其对成纤维细胞吸附能力及促增殖能力。将表面改性后的人工硬脑膜和未改性人工硬脑膜修补兔硬脑膜缺损,观察其对术后1周、3周伤口愈合及脑脊液漏、浸润成纤维细胞、纤维组织厚度等的影响。结果:未处理组2只术后早期出现皮下积液,处理组无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P=0.12)。人工硬脑膜移植术后1周其外表面成纤维细胞数目表面改性组要明显多于未处理组(P〈0.05)。人工硬脑膜移植术后3周其外表面纤维组织厚度表面改性组和未处理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表面改性后的e PTFE人工硬脑膜其促进组织愈合能力要优于未改性组。结论:对e PTFE材料人工硬脑膜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改良方法。
1406-1408

中国云南汉族群体VKORC1基因多态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汉族人群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并与国内外群体进行比较。方法:采集280云南汉族心瓣膜置换术病人外周血,获得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分析VKORC1-1639G/A,1173C/T,3730A/G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对于VKORC1-1639G/A,共检出222(79.3%)名AA纯合子,8(2.8%)名GG纯合子,50(17.9%)名AG杂合子;对于VKORC1 1173C/T,检出224(80.0%)名纯合子TT,56(20.0%)名杂合子CT,未检出CC基因型;对于VKORC1 3730 A/G,共检出30(10.7%)名AA基因型,205(73.2%)名GG基因型,45(16.1%)名AG基因型。与不同群体相比,各位点差别不一。结论:与其他群体相比,云南汉族人群VKORC1-1639G/A,1173C/T,3730A/G基因位点具有自己的遗传多态性,其基因多态性在临床药物应用(如华法林)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409-1414

饥饿及雨蛙素诱导的AR42J细胞中自噬基因LC3及beclin-1表达的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饥饿及雨蛙素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自噬基因LC3及beclin-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吞噬(autophagy)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生长状态良好的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随机分为3组,饥饿组(N=10),雨蛙素处理组(N=10),空白对照组(N=10)。饥饿组加入充足的平衡盐溶液,雨蛙素处理组加入含10-7mol/L雨蛙素的全营养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入含20%灭活胎牛血清的F12-K培养液(p H7.2-7.4),各组分别于处理后2、4、6 h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质。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组不同时点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自噬基因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不同时点beclin-1和LC3-II均呈低表达,且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饿组和雨蛙素处理组beclin-1和LC3-II的表达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不同时点beclin-1和LC3-II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蛙素和饥饿刺激可导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LC3-II及beclin-1蛋白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自噬可能参与了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1415-1417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mTOR蛋白的表达及与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m TOR蛋白的表达以及与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且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的患者11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m TOR蛋白的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 TOR蛋白表达阳性者68例,m TOR蛋白表达阴性者42例,m TOR蛋白表达阳性者存在较多的组织学特征;m TOR蛋白表达阴性者无病中位生存期为(56.8±1.1)个月,显著优于m TOR蛋白表达阳性者的(32.8±2.1)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 TOR蛋白表达阳性者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是m TOR蛋白表达阴性者的3.21倍,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性影响因子。结论:m TOR蛋白的表达阳性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在临床上可以联合m TOR抑制剂来治疗。
1418-1420

不同方法处理的纯氧化铝瓷贴面粘接强度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喷砂、酸蚀、二氧化硅水溶胶热处理等表面处理方法对纯氧化铝陶瓷贴面与树脂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高纯α-Al2O3烧结的纯氧化铝陶瓷贴面样本30个,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个。分别应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同一种树脂进行粘结,A组采用单纯喷砂,B组采用喷砂+二氧化硅表面处理+HF,C组采用喷砂+二氧化硅表面处理+硅烷偶联剂,检测和比较各组的粘接强度。结果:C组的粘接强度最大,为23.84±0.74,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喷砂或二氧化硅水溶胶热处理与HF的联合使用对纯氧化铝陶瓷贴面与树脂之间的粘接强度无明显改善,而采用喷砂以及二氧化硅水溶胶热处理与硅烷偶联剂的联合应用可取得纯氧化铝陶瓷贴面与树脂间的最大粘接效果。
1421-1423

肾康注射液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DN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肾康注射液(SKI)对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体重建立DN大鼠模型,SKI高、中、低分别腹腔注射SKI 10 m L/kg,5 m L/kg,2.5 m L/kg,2次/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 m L/kg,2次/天;8周后,观察、测量相应生化和病理等指标。结果:SKI可明显增强DN大鼠肾脏对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清除率,显著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T-SOD和CAT的活力,降低血清中NO及MDA含量和降低血清中NOS的活力,显著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组织损伤。结论:SKI对治疗DN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其主要表现在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及增强肾脏对肌酐和尿素氮的清除能力进而改善肾脏损伤。
1434-1439

下丘脑Nesfatin-1/NUCB2对糖尿病小鼠摄食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下丘脑神经肽NUCB2与Tsumura Suzuki(TS)多基因突变2型糖尿病(T2DM)小鼠摄食过多的关系。方法:将动物分为Tsumura Suzuki糖尿病(TSD)小鼠、正常小鼠;监视器监测小鼠摄食量;分析血生化指标;定量RT-PCR分析摄食相关神经肽m RNA表达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nesfatin-1蛋白水平。结果:与年龄匹配的TSN小鼠相比,TSD小鼠在1月龄就存在体重增加(P〈0.05)和高瘦素血症(P〈0.05),3-12月龄出现贪食(P〈0.05)、高血糖(P〈0.05)、高血脂(P〈0.05)和高胰岛素血症(P〈0.05),且3-12月龄时厌食肽nesfatin-1前体核连蛋白2(NUCB2)m RNA和nesfatin-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TSD小鼠下丘脑甘丙肽、黑色素浓集素、神经肽Y及前黑素细胞皮质素原m RNA水平也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下丘脑NUCB2介导信号通路破坏可能导致TSD小鼠摄食过多。
1440-1443

BAFF-R胞内区与TRAF3相结合关键分子结合域的确定

摘要:目的:研究BAFF-R胞内区与TRAF3相互作用的关键结合域。方法:分别钓取BAFF-R胞内区和TRAF3的c DN段,克隆到酵母双杂交系统中,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缺失PCR和重叠PCR的方法获取11个TRAF3的突变体,验证TRAF3的11个突变体和BAFF-R胞内区的相互作用。结果:TRAF3与BAFF-R胞内区发生相互作用时,有三个关键的分子结合域,分别是N端的螺旋结构382-400位氨基酸、中间的428-463位氨基酸以及TRAF3 C端的543-560位氨基酸。结论:在体内得到了BAFF-R胞内区与TRAF3相互作用的三个关键分子结合域,有助于展开对BAFF-R胞内区与TRAF3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
1444-1448

阻断RAS对HSkMCs细胞株细胞凋亡及Mfn2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糖培养人骨骼肌细胞(Human skeletal muscle cells,HSk MCs)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使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养基(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5 mmol/L,11.1 mmol/L,22.2 mmol/L)分别培养HSk MCs细胞株48小时,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I receptor,AT1R)基因、基因Mfn2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2.根据1中实验结果,选择对Mfn2影响最大的葡萄糖浓度(此组葡萄糖浓度为22.2mmol/L)作为后续实验的条件。加入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氯沙坦(Losartan),处理人骨骼肌细胞(HSk MCs)48 h,以未加氯沙坦为对照组,观察其对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影响,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氯沙坦干预组HSk MCs细胞中Mfn2表达上调,细胞凋亡减少。结论: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能上调HSk MCs细胞株中的Mfn2表达,并减少细胞凋亡。
1449-1451

Twist1调控FoxM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Twist1调控转录因子Fox M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ox M1、Twist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斯皮尔曼秩相关分析其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Twist1对Fox M1的调控作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验证Twist1对Fox M1的调控作用。结果:Twist1、Fox M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4%(40/56)、78.6%(44/56),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显著相关(r=0.896,P〈0.01);Twist1可以结合并激活Fox M1启动子(P〈0.05);上调Twist1表达可以激活Fox M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P〈0.05),而干扰Twist1后可以下调Fox M1的表达(P〈0.05)。结论:Twist1参与调控增殖相关转录因子Fox M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1452-1456

退变腰椎间盘中IL-17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IL-17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椎间盘退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退变椎间盘标本23例,正常椎间盘标本12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从细胞、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椎间盘组织中IL-17和孤独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RORγt)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椎间盘组织中IL-17阳性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退变椎间盘组织中Th17细胞含量明显增多(P〈0.05);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IL-17和RORγt m 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919,P〈0.001);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IL-17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与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呈正显著相关(r=0.4714,P〈0.01)。结论:IL-17含量增加参与了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并且可能对椎间盘退变起促进作用。
1457-1460

胸腺内注射供体BMSCs对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排斥的影响

摘要:目的:将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胸腺内注射(intrathymic injection,IT)至受体胸腺,探讨其对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排斥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并纯化BN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对其表型进行鉴定。受体Lewis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BMSCs组)、C组(60Coγ射线4Gy全身照射组)、D组(全身照射+BMSCs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第0天进行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A组移植前14天IT PBS,B组移植前14天IT供体BMSCs,C组移植前15天给予60Coγ射线4Gy全身照射,移植前14天IT PBS,D组除移植前15天4Gy全身照射外,移植前14天IT供体BMSCs。大体观察移植皮瓣存活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排斥终点流式检测脾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变化,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受体脾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反应性变化。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能够很好培养出BMSCs,其P3代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结果为CD11b/c、CD45阴性,CD29、CD90阳性。B组的移植皮瓣存活时间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D组的移植皮瓣平均存活时间较C组延长3.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细胞Treg比例显著增高(P〈0.01),脾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反应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IT供体BMSCs联合60Coγ射线4Gy全身照射通过上调受体脾细胞Treg比例能有效降低受体脾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的反应性,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物存活时间。
1465-147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IL-6和IL-2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粘膜中IL-6及IL-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根据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19例)、重度组(14例)、缓解期组(16例),另选健康志愿者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粘膜细胞因子IL-6及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IL-6和IL-23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患者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6和IL-23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能够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的炎性程度。
1471-1473

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干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某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施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后放松训练干预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比手术前明显下降[(39.28±2.32),(41.68±2.76),(8.97±2.11)vs.(48.78±5.11),(54.37±6.68),(10.88±2.21),均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44.78±4.09),(49.08±3.58),(10.40±1.87)vs.(48.83±5.28),(54.40±3.72),(10.87±2.86),均P〈0.01]。放松训练干预组手术后与手术前睡眠质量各分量表比较,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2个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放松训练干预组术后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术前[(23.27±4.61)vs.(20.17±4.99),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21.15±4.16)vs.(19.90±4.38),P〈0.01]。结论:放松训练心理干预技术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缓解和改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474-1478

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中国地区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Medline、Pubmed、Embase数据库有关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章,收集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合并OR值作为效应指标。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1篇文献,总共有28589个病例;合并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有影响[OR=2.48,95%CI(1.81~3.40);I2=0%,P(Q)=0.42];合并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有影响[OR=2.40,95%CI(1.75~3.29);I2=81.67%,P(Q)〈0.01]。结论: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影响,造成生存率降低。
1479-1482

结直肠疾病临床特点的趋势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结直肠疾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肠镜室2012年5月-2013年4月(A)及2005年5月-2006年4月(B)两个时间段经电子肠镜检查的人群的性别、年龄及结直肠疾病的检出、息肉及癌的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情况。结果:两时间段结直肠器质性疾病发病率均较高,且A时间段比B时间段结直肠器质性疾病发病率升高(57.68%:45.13%),结直肠息肉及炎发病率升高(35.09%:19.76%和21.90%:14.45%),腺瘤性息肉比率升高(76.84%:68.33%),左半结肠息肉及癌的比率降低(60.88%:72.27%和60.00%:77.55%)。结论:结直肠疾病的发病人群分布发生改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分型、发生部位及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有显著变化。
1483-1487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3年随访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1年5月于我院行TVT-O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172例,应用压力性实验评估术前及术后短期疗效,持续3年的随访,分析中期疗效、尿流动力学参数、术后生活质量等重要数据。结果:术后1年,患者主观治愈率为93.0%,客观治愈率为94.8%,术后3年主观治愈率为91.3%,客观治愈率为93.0%,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年自我感觉模糊数字评分、I-QOL评分、最大流速及残余尿量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主要并发症为腹股沟疼痛及排尿困难,均可控,未严重影响预后。结论: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期疗效良好,并发症低,安全可靠,具备推广价值。
1488-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