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分子影像学》第二版已正式出版发行

摘要: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主编的《分子影像学》第二版(ISBN:978—7—117—13344—9/R·13345)一书已于2010年9月14Et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子影像学》是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对于分子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概况都有精彩而详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国际分子影像学的最新进展。
1807-180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低剂量LPS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对胰岛保护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脂多糖(LPS)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于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MSCs不同浓度的LPS预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的凋亡情况,筛选出最佳刺激浓度.通过ELISA检测低氧条件下LPS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的MSCs促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利用Westem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的MSCs在低氧条件下bax,bcl-2的表达.体外低氧条件下共培养不同处理的MSCs和胰岛细胞,检测胰岛细胞内部CD31阳性细胞的表达.以F344大鼠为供者,以Balb/c裸鼠为受者,制作胰岛联合MSCs移植模型,连续观察21天检测胰岛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当以500ng/mL的LPS刺激MSCs能够减少MSCs在低氧条件下的凋亡水平(P<0.05),此时为最适浓度.LPS顸处理的MSCs相较于未处理组能够在低氧条件下分泌更多的HGF,IGF-1,VEGF.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P<0.05).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明显保护低氧条件下胰岛细胞内部的CD31阳性的内皮细胞的数量.胰岛细胞联合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明显提高胰岛功能的改善.结论:胰岛细胞联合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明显提高移植效率.
1808-1812

降脂中药复方的转运性相互作用——体外MDR1转运研究

摘要:目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安全和药效的重大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体外MDR1研究方法——ATP酶法,评价降脂中药复方(Fang-2)及其单方6个饮片水提物与P-gp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中西药转运性相互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标准化制备技术,制备降脂中药复方及其6个饮片水提物.利用基于MDR1膜的ATP酶法,计算MDR1细胞膜的ATP酶活性,考察药物与P-gp的相互作用.结果:1mg·mL^-1、10 mg·mL^-1两个浓度中药复方的ATP酶活性分别为27.2、40.0 nmol Pi·min^-1·mg^-1protein,呈浓度依赖性.6个单方中,泽泻、厚朴、夏枯草与P-gp作用显著,其强弱顺序为:泽泻>夏枯草>厚朴(50.6 >42.6> 40.0 nmol Pi·min^-1·mg^-1 protein).泽泻单体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均与P-gp有较强的相互作用,ATP酶动力学研究显示其Km值和Vmax值分别为0.79±0.28 μM,2.01±67 μM和50.57±3.72 nmol Pi·min^-1·mg^-1 protein,56.28·29.6 nmol Pi ·min^-1 ·mg^-1protein.结论:Fang-2与MDR1存在相互作用,其中泽泻为主要被MDR1转运的饮片,泽泻的有效组分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均是MDR1底物.表明该降脂中药与临床上其他降脂药物的联用时应充分考虑MDR1介导的转运行相互作用,为临床用降脂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1813-1817

斑马鱼Gfi1.1基因的克隆及其体外转录

摘要:目的:克隆斑马鱼Gfi1.1基因的全长cDNA,运用T7 RNA聚合酶对含有Gfi1.1基因的ORF区进行体外转录,在体外合成5端带有帽子结构的Gfi1.1 mRNA分子,为后续研究斑马鱼Gfi1.1基因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应用RT-PCR从斑马鱼组织中扩增出Gfi1.1cDN段,经回收纯化与pGM-T载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细菌DH-5α,通过蓝白筛选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小量提取质粒,Nde Ⅰ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pGM-T-Gfi1.1质粒,运用T7 RNA聚合酶对Gfi1.1基因进行体外转录及加帽.经凝胶电泳对目的片段进行鉴定.结果:RT-PCR扩增获得约1.2 kb的DN段,DNA序列分析的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NM_001020776)一致,酶切线性化及体外转录加帽pGM-T-Gfi1.1,凝胶电泳鉴定RNA分子大小与预期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克隆斑马鱼Gfi1.1基因并体外转录及加帽pGM-T-Gfi 1.1.
1818-1820

人软骨细胞压力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摘要:目的:人承重关节内受到的多种机械应力(剪切力、张力、静水压力等)在调节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对人膝关节软骨细胞施加不同强度周期性静水压的压力模型,观察不同压力强度下软骨细胞的生长形态、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正常成人膝关节软骨细胞,将培养的第3代软骨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0.5 MPa组、1.0 MPa组、3.0MPa组、5.0 MPa组、8.0 MPa组,应用高压恒温静水压加载系统分别给予各组不同强度压力作用5d,每日1h.甲苯胺蓝染色法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MPa、3.0 MPa组无明显差异(P>0.05); 1.0 MPa组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0.05); 5.0 MPa组出现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 8.0 MPa组则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增殖的抑制和细胞凋亡趋势(P<0.05),以及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论:不同强度的周期性压力对人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在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方面.利用本压力实验模型能体外模拟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受压情况,初步确定了人软骨细胞压力实验中压力梯度的选择.为软骨细胞的压力损伤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为进一步探寻压力作用与骨关节炎的关系提供了实验平台.
1825-1829

G0S2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摘要:目的:克隆人G0S2基因启动子并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G0S2基因转录调控提供质粒.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胚肾293A细胞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G0S2基因启动子的DN段,将其克隆至pGL3-basic表达载体中,并转化人大肠杆菌DH5α,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得到确认;将重组载体质粒与半乳糖苷酶表达质粒psV-β-Galactosidase共转染至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pGL3-G0S2-Promoter重组质粒插入片段和相邻序列正确,克隆的G0S2基因片段有启动子活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GL3-G0S2-Promoter报告基因质粒,为进一步研究G0S2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1830-1833

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the human mutS homolog 2 (hMSH2)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 l (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重点研究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和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与目标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筛选共计47例典型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37例SMEC、10例正常组织涎腺中hMSH2、hMLH1的表达水平,结合计算机辅助高清晰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做出综合评价.结果:hMLH1的表达与SMEC分化呈负相关(P<0.05);hMLH1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在低分化的SMEC中较普遍,在中分化和高分化中表达逐步增强;hMSH2的表达与SMEC分化不相关(P>0.05).结论:hMSH2、hMLH1异常表达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的发生、演进存在相关性,以hMLH1、hMSH2为切入点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1839-1843

caspase-2与p53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rh-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caspase-2、P53蛋白表达及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对其影响.方法:将104只健康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rh-bFGF治疗组,各组均将左眼作为实验眼.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rh-bFGF治疗组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各分为1h、6h、12h、24h、48h、72h 6个时间段.后两组兔双眼做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给予平衡盐溶液,rh-bFGF治疗组给予rh-bFGF药物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2、P5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aspase-2、P53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h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48h开始减弱,后逐渐下降,rh-bFGF治疗组各时间点观察指标变化趋势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基本相似.rh-bFGF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两种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再灌注6-72h各时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FGF通过抑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2、P53基因的表达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网膜组织.
1844-1847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 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防治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运动组.后两组喂食普通饲料的同时在实验前三周给予脂肪乳剂灌胃,以诱发脂肪肝.七周有氧运动后测大鼠体重、肝湿重、测血浆TC、TG、ALT、SOD及MDA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肝细胞PPAR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TC、TG显著升高(P<0.05,P<0.01),高脂运动组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组TC、TG显著高于高脂运动组(P<0.01,P<0.01).2)高脂组PPARα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运动组(P<0.01);高脂运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高脂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窦界限不清,汇管区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有空泡样改变,肝脂肪变性.高脂运动组肝脏仍有脂肪积聚,但肝细胞空泡消失,呈好转趋势.4)高脂运动组MDA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运动组SO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结论:运动可以通过上调PPARαmRNA来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血脂,从而有效预防肝细胞脂肪变性.
1855-1860

国内某低品位难选铜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摘要:目的: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是一种有效回收难处理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矿中金属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利用该工艺处理国内某低品位(0.67%)难选铜矿,提高铜的回收率.方法:首先,从某矿山富集得到中温富集物,其次,对该矿石进行生物浸出,同时优化浸出过程工艺参数.结果:所富集得到的中温富集物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1.9.在摇瓶中浸出难选铜矿时,最佳摇床转速为180 r/min,最优充气强度为360 mL/min,10天内难选铜矿中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2%.结论:该中温富集物具有较好地浸出难选铜矿的能力.
1861-1864

康莱特联合顺铂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康莱特联合顺铂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Siha细胞,分别将康莱特(浓度为1,2,4,6,8 mg/mL),顺铂(浓度梯度为1.5,3,6,9,12 μg/mL,单独作用于宫颈癌SiHa细胞,加药24h、48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康莱特组和顺铂组细胞24h凋亡率,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康莱特6mg/mL,顺铂3 μg/mL),进行联合用药,加药24h、48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h细胞凋亡率.结果:①MTT法显示加药后两组的24h、48h,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联合用药时,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要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1).结论:康莱特、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均能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康莱特联合顺铂的作用要显著高于单独用药,康莱特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1865-187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FXR在胃粘膜肠化生及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FXR在胃炎,胃粘膜肠化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XR在55例胃炎组织,61例胃黏膜肠化生组织及6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统计学方法SPSS17.0软件分析其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合文献回顾,分析FXR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结果:FXR在胃黏膜肠化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炎组织(P<0.05),而在胃癌组织中,FXR的表达显著低于胃粘膜肠化生组织(P<0.05).结论:FXR是一个潜在的胃癌发生生物标记物,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875-1878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肌腱愈合的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对Ⅱ区屈指肌腱愈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减少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Ⅱ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LIPU组(33例,共39指),该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共41指),所有患者在治疗时放置超声探头,但不接通电源.在术后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手疼痛程度;采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定标准评价肌腱的功能状况;采用Lovett分级法评价患指屈指肌力.结果:两组术后无肌腱再断裂病例出现.术后12周时,LIPU组与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9±1.8)和(2.3± 1.9)(t=0.996,P=0.337).根据TAM系统评定标准,LIPU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4.9%和7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8,P=0.000),LIPU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指屈指肌力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1,P=0.162).结论:LIPU具有促进Ⅱ区屈指肌腱愈合,改善患指主动活动功能的效果,且不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但其促进肌腱愈合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
1879-1882

同型半胱氨酸及甲状腺功能在他汀致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异常中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及甲状腺功能与他汀致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日)后1-3个月肝功能正常组(ALT和AST均正常者)300例;肝功能轻度异常组(ALT或/和AST升高3倍以下者)300例;肝功能重度异常组(ALT或/和AST升高3倍以上者)300例.在转氨酶重度升高组中选取停用他汀药观察组和加用CoQ10(20mg,3次/日)治疗组各100例,对比两组转氨酶下降情况.结果:PCI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3个月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冠心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甲状腺功能降低;肝功能的异常与年龄及饮酒有相关性.转氨酶重度升高患者中,加用CoQ10治疗组较仅停药组转氨酶显著下降.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引起的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及甲状腺功能下降与肝功能损伤有明显相关性.CoQ10可显著降低转氨酶水平.
1886-1889

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浆中的BNP浓度,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内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心房颤动组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不同分级相互比较,Ⅱ级、Ⅲ级和Ⅳ级间的BNP水平,心房颤动组BN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因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0.801,0.748,0.854和0.703,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1893-1895

氨肽酶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1896-1900

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近年来,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以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适用于孤立性的单纯性肝囊肿进行减压引流,手术效果较好.本文通过观察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单纯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肝囊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单纯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901-1903

尿淀粉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尿淀粉酶检测结果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定义为AP组,选取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50例定义为NP组,选取健康人群50例定义为HS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整理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急性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急腹症组的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非胰腺炎急腹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尿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急性胰腺炎组的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的敏感性为93.41%,特异性为93%;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2.2%,均高于临床诊断指标的常用值.结论:急性胰腺炎尿液与尿肌酐比值的测定是早前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1904-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