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分子影像学》第二版已正式出版发行

摘要: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主编的《分子影像学》第二版(ISBN:978—7—117-13344—9/R-13345)一书已于2010年9月14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子影像学》是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对于分子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概况都有精彩而详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国际分子影像学的最新进展。
607-60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中microRNA的异常变化

摘要:目的:定腹膜间皮细胞在高糖引起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n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方法:常规培养PMC细胞,利用高糖培养液刺激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EMT,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EMT标志基因变化,以此确定高糖诱导EMT的发生。利用特异茎环结构的引物合成microRNA的cDNA,实时定量PCR检测重要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高糖培养液培养腹膜间皮细胞48hr后,细胞形态呈梭形改变,同时EMT标记基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低(P〈0.01),Vimentin表达显著升高(P〈0.01),说明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了EMT。利用microRNA特异的茎环结构引物,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高糖刺激后miR-193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15a和let-7e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miR-16和miR-2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检测发现高糖刺激后miR-193a的表达水平随刺激时间表达升高。结论:异常变化的microRNA可能对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EMT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608-610

基于HPLC—MS的西藏天麻的化学成分分析与品质鉴定

摘要:目的:天麻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和重要开发价值,通过探索天麻的未知化学成分和鉴定西藏天麻种群的品质,为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西藏优良天麻种群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HLPC.MS(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西藏天麻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西藏6个天麻种群的生化指纹图谱,利用天麻素峰面积、数学公式和SPSS软件,计算和比较西藏6个天麻种群的平均天麻素含量和各种化学成分分离峰的总面。结果:从天麻块茎中发现了33个未报道的化学物质;西藏天麻的生化指纹图谱具有7个较大的共有特征分离峰,分别位于1.854、2.759、7.279、7.591、8.500、9.557、10.753min;根据生化指纹图谱特征可将它们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凡是带有一型生化指纹图谱的天麻个体和种群往往舍有更高的天麻素和更大的分离峰总面积。品质更优良。结论:西藏天麻种群3和种群6以一型生化指纹图谱为主,其天麻素含量最高,分离峰总面积最大,品质最优良,具有重要研究、开发和保护价值。本研究成果对于天麻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天麻种群和品质鉴定与评价以及西藏天麻的品种选优、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
611-616

miR-224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作为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miR-22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肿瘤相关miRNA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24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清miR.224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RT.PCR)方法。分别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20例慢性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标本中miR-224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24的表达水平与AFP和MMP-9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22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慢性肝炎和慢性肝硬化患者(P〈0.05)。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224的表达与AFP和MMP.9呈正相关。血清miR-224低表达组术后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率则高于高表达组(P〈0.01)。结论:miR-224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其血清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miR-224可能成为新的原发性肝癌检测标记物和潜在的原发性肝癌预后分子标志物。
621-623

FAP和Rho家族蛋白在卵巢癌侵袭迁移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明确FAP是否通过RhoA/ROCK、Racl-GTP通路发挥促增殖、侵袭和迁移作用。方法: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FAP、RhoA/ROCK、Racl-GTP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1、MTT法,迁移和侵袭实验证实用Y-27632抑制RhoA/ROCK途径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FAP联合作用时促进作用增强。2、MTT法,迁移和侵袭实验证实NSC23766抑制Racl途径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FAP联合作用使FAP的促进作用减弱。结论:l、RhoA/ROCK通路抑制HO一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Racl-GTP促进H0—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2、FAP不是通过RhoA/ROCK而是通过Racl—GTP信号通路在HO.8910PM细胞发挥促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
624-627

ZO-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构建

摘要:目的:相邻两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心肌闰盘,它在心肌的机电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有关闰盘相关基因Cx43的研究已被广泛关注,而在不同心肌病理状态下,其变化及功能都与另一闰盘相关基因ZO-1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有关ZO-1的研究比较少,此次欲将猪ZO-1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猪ZO-1基因,并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转化、抽提质粒、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的Lenti-EFlct—EGFP-TRE—ZO-1重组载体。结果:猪ZO-1基因片段重组到慢病毒载体;PCR和双酶切鉴定,电泳结果显示均能得到与理论大小相符的片段;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enti-EF1α—EGFP—TRE-ZO-1慢病毒表达载体。结论: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Lend.EF1α—EGFP—TRE—ZO—1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可利用其感染相关细胞或注入动物体内,为后续的体外及在体研究奠定基础,明确其在不同心肌病理状态下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628-630

缓解与未缓解髓系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CD123+表达差异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缓解与未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差异,为判定化疗疗效及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根据患者入院时骨髓白血病细胞数量多少分成临床缓解与未缓解两组,以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骨髓中白血病干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情况,比较二者之间差异。其中经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结束后,通过复查骨髓象判定疗效并比较化疗前后白血病干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变化。结果:与缓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干细胞相关抗原表达值相比,未缓解的患者骨髓白血病干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未缓解的患者经标准方案化疗后骨髓虽然已经获得完全缓解,但依然具有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提示这部分患者依然有复发的可能性。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干细胞相关抗原表达值升高是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的根源之一。
631-633

一种利用荧光标记检测氨肽酶N抑制剂与肿瘤细胞结合的方法

摘要:目的:建立利用荧光标记法检测氨肽酶抑制剂和肿瘤细胞结合的方法。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氨肽酶N抑制剂LYRM03和Bestatin,制备荧光探针F1TC—LYRM03、FITC—Bestatin,应用荧光显微成像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化合物FITC—LYRM03、FITC-Bestatin对肿瘤细胞的结合与氨肽酶N抑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化合物LYRM03和Bestatin具有肿瘤细胞的氨肽酶N抑制活性,荧光标记化合物FITC—LYRM03、FITC-Bestatin能与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结论:标记化合物FITC—LYRM03、FITC—Bestatin和肿瘤细胞的结合与对肿瘤细胞的氨肽酶N抑制活性相一致。
634-638

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对IVF/ICSI—ET超排卵周期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可以刺激精子生成和促进卵子成熟,是人体内重要的激素之一。本研究针对体外受精(IVF)周期bFSH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bFSH对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分为A组CoFSH≥10IU/L)、B组(8≤bFsH≤10IU/L)和c组(bFSH〈8IU/L)。对比分析三组对象的年龄、基础窦卵泡数(bAFC)、黄体生成素(LH)含量、FSH/LH值、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使用时间、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bAFC及FSH/LH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Gn用量和时间、获卵数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基础LH值及超排卵周期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对体外受精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bFSH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预测女性不孕患者超排卵周期卵巢反应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643-645

定量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虫草类保健品中的核苷及碱基类物质

摘要:目的:定量毛细管电泳法因采用了定量阀进样的方式,其进样量为固定值,定量结果更加可靠,且重复性好。本文探讨了采用定量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市售虫草类保健品中虫草素、腺嘌呤、尿嘧啶、腺苷、尿苷含量的可行性,优化了分析条件,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浓度为40mM、pH9.5的硼砂为缓冲液,工作电压为-15kV,采用定量毛细管电泳的方测定了虫草类制品中的核苷及碱基类物质的含量。结果:五种核苷及碱基类物质在优化的定量毛细管电泳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和定量结果.峰面积RSD值小于1.4%,测定了其在虫草菌丝体粉末及虫草王胶囊中的含量。结论:首次利用定量毛细管电泳法对虫草类保健品中的虫草素、腺嘌呤、尿嘧啶、腺苷、尿苷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不同形式虫草类保健品中核苷、碱基的种类和含量有差异。该方法快速、准确,对虫草类保健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646-649

人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干细胞多向分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为了分离和鉴定人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干细胞。方法:收集因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并植骨融合的标本。在解剖显微镜下清理软骨终板组织,并消化软骨终板,提取软骨终板细胞。获得的软骨终板细胞经过琼脂糖三维筛选系统培养后,选取细胞克隆团并进行体外扩增,扩增后的细胞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标志物证实退变软骨终板中存在干细胞。结果:共聚焦免疫荧光提示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中存在干细胞标志物STR01、CDl05、CD73、CD90阳性的细胞。经琼脂糖三维培养基筛选的CESCs在免疫表型上符合干细胞标准。结论:在人退变椎间盘的软骨终板中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650-655

灵孢多糖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及机制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研究和探讨灵孢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生理盐水组及灵孢多糖(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各8只。应用慢性应激刺激的方法诱导抑郁组、生理盐水组、灵孢多糖治疗组大鼠抑郁,通过行为学指标评估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在生理盐水组中注射生理盐水;在灵孢多糖治疗组中分别注射低、中、高剂量灵孢多糖注射液,比较各组间的疗效差异。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酪氨酸羟化酶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的建立了大鼠抑郁模型,抑郁组中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孢多糖治疗组大鼠脑内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酪氨酸羟化酶与抑郁组、生理盐水组大鼠脑内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孢多糖注射液对改善抑郁症状有良好的疗效,具有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656-662

小豆蔻明调控自噬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研究

摘要:目的:卵巢癌为女性常见病,死亡率高,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较少,研发高效低毒的靶向新药意义重大。细胞自噬(autophagy)维持着细胞内稳态和生长,是抗癌药物作用的关键靶部位。本课题旨在明确小豆蔻明(Cardamonin,CAR)调控自噬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不同药物分组处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单黄酰戊二胺(MDC)染色后细胞自噬囊泡,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四氮唑蓝(MTT)法观察SKOV3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自噬抑制剂3-MA显著性降低SKOV3细胞内MDC染色的荧光颗粒数目、LC3II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而CAR(高、中剂量)、雷帕霉素和AZD8055与3-MA联用后细胞内MDC荧光颗粒数目增多、LC3II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升高;且高剂量CAR(10^-6mol·L^-1)的作用比低剂量CAR(10^-6mol·L^-1)明显。结论:CAR能够抑制SKOV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CAR有望成为卵巢癌药物治疗的先导化合物。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发此类化合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及一定的理论基础。
663-667

扇贝糖胺聚糖对感染HSV-I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type,HSV-I)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无菌条件下给予小鼠注射扇贝糖胺聚糖SS.GAG,连续11天,并在给药第三天给小鼠腹腔注射HSV—I病毒悬液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用MTT等方法观察SS—GAG对HSV—I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及对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扇贝糖胺聚糖SS-GA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强HSV.I感染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HSV—I感染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并且能促进其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结论:扇贝糖胺聚糖在体内有一定的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668-670

IL-10基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炎症浸润程度及胰腺组织中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茵素性糖尿病模型,腺病毒介导的IL-10基因(Ad-mIL-10)腹腔注射。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腺炎症浸润程度;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d-mIL-10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Ad-mlL-10腹腔注射糖尿病发病率低,平均血糖水平低,可以降低胰腺炎症浸润程度,减少胰岛细胞凋亡。给予Ad-mlL-10后大鼠Bax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Bcl-2与Bax的比值明显增加。结论:IL-10基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细胞凋亡,与调节Bcl-2与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671-675

64层螺旋CT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7例冠脉搭桥术后64层螺旋CTA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成像条件、心电编辑软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薄层容积图像及VR、CPP、MIP等后处理方法对桥血管的显示情况,并观察桥血管通畅状态。结果:67例CTA容积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其中15例经B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27例经过心电编辑软件后处理;检出正常桥血管107支,占74_31%(107/144);异常静脉桥血管32支,22.22%(32/144),包括近端吻合口尖角状闭塞13支,钙化斑块7支,软癍块8支,混合斑块1支;远端吻合口狭窄3支;正常动脉桥血管35支,24-31%(35/144);异常动脉桥血管5支,3.47%(5/144),包括闭塞内乳动脉桥血管4支,远端吻合口狭窄1支。上述多种后处理方法有助于多角度、多方位显示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行程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有无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等。结论:64层螺旋CTA是冠脉搭桥术后评估桥血管状态准确、安全及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676-681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发病的相关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心律正常的为窦性心律组,伴有心房颤动的作为房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1:7舒张期流速(E/A)等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2±0.08);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为(0.65±0.22);左心房内径(LAD)为(53.4±8.2)min。窦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5±0.09);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为(0.72±0.17);左心房内径(LAD)为(46.7±7.9)min。房颤组患者的LVEF和E/A值均低于窦律组,而LAD则明显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AngII)、脑钠)]k(BNP)TZ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发病与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体液系统水平和心脏结构功能有关,具体发病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682-684

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常见原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收集1988年6月至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原因及外科处理方式。结果:本组8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主要的损伤原因为车祸和医源性损伤,均经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除1例3.5年后肿瘤复发死亡外,其余病人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经以往各种手术相比较,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Roux-en-Y吻合效果最好。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和医源性损伤,因十二指肠位置特殊,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应及早诊断,根据患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术中探查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其治愈率。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该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轻,疗效好,而且适应于十二指肠各部位的损伤。
69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