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第3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大鼠miR-126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激活并发生表型改变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本实验期待通过构建慢病毒mo—miR.126,并体外转染Hsc,为研究miR.126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PCR扩增miR-126的前体,构建miR.126的重组表达载体pCDH.CMV-MCS.EFl.copGFP-miR.126,脂质体法转染包装细胞293TN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N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构建重组慢病毒(Lentivims,LV)载体(Lv.miR.126),体外转染活化的HSC.T6,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阳性细胞百分率,real—timePCR检测miR一126转入水平。结果:经PCR扩增检测阳性菌落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携带大鼠miR一126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包装细胞293TN呈绿色荧光,并测得滴度108〉ifu/ml。荧光显微镜下HSC的荧光阳性率在95%以上。Real—timePCR检测证实miR-126转染后获得了较高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大鼠慢病毒载体Lv—miR-126,并可在体外高效稳定表达,为本研究后续对miR-126靶点验证和功能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7001-7004

慢病毒介导荧光素酶表达的人鼻咽癌细胞小鼠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荧光素酶标记的人鼻咽癌细胞裸鼠模型,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的生长并与肿瘤的体积进行对比。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2(1uc2)的慢病毒载体,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以制备慢病毒,感染人鼻咽癌SUNEl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表达luc2的细胞株。活体成像设备体外检测不同数量细胞的发光强度,最后以5×10 6个细胞皮下接种BALB/cnu/nu裸鼠,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记录接种后肿瘤的信号并与肿瘤的体积对比。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enti.1uc2并包装出慢病毒颗粒,病毒感染后嘌呤霉素筛选6天得到鼻咽癌细胞株SUNEl一luc2。细胞株传代后有稳定的发光强度,且经活体检测的每秒光子数与细胞数成正相关(R2=0.96);活体成像观察发现裸鼠接种第2天接种部位的发光强度就达到3-2×10^8,而且成瘤过程中发光强度的变化与肿瘤大小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适用于活体成像的人鼻咽癌SUNEl细胞的裸鼠成瘤模型,该模型从细胞接种开始即可有效动态监测鼻咽癌皮下瘤的生长及转移,从而为鼻咽癌的成瘤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手段。
7005-7009

高糖和bF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骨组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所导致的持续高血糖对于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以及在此分化过程中的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仍不明了,现拟通过体外成骨诱导环境,观察高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hMSC在5.5mmol/L和25mmol/L葡萄糖浓度下培养6天,使用cck一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情况;hMSC在两种糖浓度下成骨诱导28天,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半定量检测,对比各组成骨分化活性;在两种糖浓度成骨诱导液中加入10ng/mlbFGF,使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OCN、OPNmRNA表达差异。结果:高糖较正常糖浓度细胞增殖率下降,ALP活性降低,茜素红染色钙结节量减少,RT—PCR检测结果显示25mmol/L组OCN、OPNmRNA表达量低于5.5mmol/L组,加入bFGF后,25mmol/L组仍低于5.5mmol/L组,与未添加bFGF同葡萄糖组比较表达增加。结论:高糖使hMSC增殖能力下降,在成骨分化的过程中ALP活性降低,成骨相关基因OCN、OPN表达量下降,证明了高糖对hMSC成骨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当加入bFGF后,改善了高糖对hMSC的抑制作用,提示糖尿病条件下高糖的存在是导致hMSC成骨分化能力下降的不利因素,同时初步证明了bFGF参与了成骨分化的过程,从而为在分子水平探讨糖尿病患者种植义齿骨结合形成相关机制奠定初步的基础..
7021-7024

血清肌钙蛋白I、N端前体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CHF患者210例(CHF组),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88例、Ⅲ级96例和Ⅳ级26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HF患者心功能的心功能分级的相关系。结果:CHF组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t),且CHF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I冲(F0.694,P〈0.01)水平,cTnI(r=0.782,P〈0.01)水平均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hs.CRP和cTnI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1)。结论:CHF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与其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有助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可能与CHF患者的预后相关。
7025-7027

miR-143在人膀胱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

摘要:目的:microRNAs(miRNAs)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并有可能用于肿瘤治疗。本研究探讨了miR一143在人膀胱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膀胱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T24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按照处理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T24)、阴性对照组(NC)、miRNA-143转染组(miR-143)以及si—COX-2转染组(si—COX-2)。3H—thymidine法和Transwell趋化实验检测T24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COX一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iR-143和si—COX-2转染T24细胞48h-72h后,细胞增值能力较正常T24细胞相比下降36%.49%(P〈0.01),迁移能力下降8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si—COX-2或miR-143转染的T24细胞内源性COX-.2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至正常T24细胞表达水平的O.39和0-31倍(P〈0.01)。结论:miR-143可降低膀胱癌T24细胞增值力和侵袭力,并抑制COX.2表达。miR-143可能通过COX-2通路发挥对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更加明确了microRNA在癌症中的功能,提示miR-143可作为膀胱癌的治疗候选药物。本研究为探索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7031-7033

也门与中国产香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和比较

摘要:目的:分析也门与中国产香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两者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也门及中国产香丝草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进行组分分析,将两者的成分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从也门产香丝草挥发油中鉴定了34个成分,相对含量最多的分别为醇类(47.77%)、烯类(29.15%)、酯类(9.64%),主要为雪松烯醇(18.54%)和环氧化香橙烯(18.75%);从中国产香丝草挥发油中鉴定了56个成分,以酯类(31.20%)、烯类(28.05%)、醇类(14-29%)等挥发性物质为主,包括异戊酸香叶酯(18.81%)、反式--佛手柑油烯(10.31%)。结论:也门与中国产香丝草挥发油的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是两者香味迥异的物质基础,也是也门产香丝草制作香料、美食的科学依据;
7034-7038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的手术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的手术治疗,对其各型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进行概述。方法:在我院就诊的2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患者,15例患者在全身廓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实行一期根治术,6例患者实行分期手术。结果:3例发生术后早期死亡,Ⅲ患者2例,Ⅳ型患者1例,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灌注肺1例,严重感染1例。16例保持长期随访,随访0.6.4年,NYHA心功能都达到Ⅰ或Ⅱ级标准。结论: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确诊后,根据肺动脉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快手术,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7052-7054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弹道探查术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观察随访,其中一期缝合组45人,T管引流组45人,术后对其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期缝合组除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时间,其他的各项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T管引流组。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管一期缝合的疗效比T管引流的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也少,但是对于不适合做一期缝合而适合T管引流的患者还是应给予T管引流术。
7055-7057

下颌LOCATOR种植覆盖义齿咀嚼效率的比较

摘要:目的:种植支持的覆盖义齿是针对下颌骨后牙区没有足够骨量的病人的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案。LOCATOR是近年来一种新型改良的种植体附着系统。本研究在病人佩戴LOCATOR附着系统支持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后,通过比较不同种植体数量对咀嚼效率的影响,以期用最小的成本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19名下颌无牙颌患者中,10名植入2枚种植体,9名植入3枚种植体。三月后行LOCATOR附着系统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并计算咀嚼效率增加量。结果: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95%可信区间,α=0.05,对两组覆盖义齿咀嚼效率的增加量进行t检验:P〉0.05,两组之间咀嚼效率的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针对下颌LOCATOR种植覆盖义齿,植入两枚种植体和三枚种植体提升的咀嚼效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LOCATOR系统支持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两枚种植体既能有效地提高咀嚼效率。
7058-7061

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OX方案治疗,每2周重复1次,治疗3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是两组常见的毒副反应,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脱发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4%VS0,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7066-7068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超声诊断的意义,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检出85例斑块、23例狭窄、13例闭塞,对照组分别为21例、12例及0例;观察组下肢动脉管腔斑块、狭窄和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病程10--15年的患者,其足背动脉管径为(1.25±0.07)mm,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程超过25年的患者,全部下肢动脉血管管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股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股总动脉、胭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可有效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且具有无创、可多次检查等优势,费用较低,降低了患者诊疗负担,为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在预防和控制患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7069-7072

PDGF-D、MPO与CD1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髓过氧化物酶(MPO)YL粒细胞相关抗原(CD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88例大肠癌组织、72例大肠腺瘤组织及5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PDGF-D、MPO及CD15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D、MPO、CD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3%、63.64%、61.36%。PDGF—D、MPO在正常组、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三者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15在正常组、大肠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正常组与大肠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DGF—D、MPO、CD15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_31%、75.00%,73.08%;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52.78%,47.22%,三者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D、MPO、CD1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分化程度均无相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GF—D及MPO在大肠癌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O.05)。大肠癌中CD15与PDGF—D、MPO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DGF—D、MPO与CDl5在大肠癌中的高表达,提示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大肠癌恶性程度和侵袭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7073-7077

药械联合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哺乳期早期妊娠妇女随即分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组(药械联合组)和负压吸宫术终止早孕组(负压吸宫组),比较两组间各临床指标。结果:药械联合组I级、II级、III级疼痛评价均较负压吸宫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完全流产率和不全流产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械联合组宫腔吸出组织量(2.48+0.77)mL明显高于(12.11±4.23)mL(P〈0.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闭经、器械性损伤和宫腔或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有效、安全,疼痛及刮宫程度较轻。
7078-7080

BMP.4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BMP-4及其信号通路蛋白Smadl与P-Smadl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该疾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对89例头颈鳞癌与20例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包埋,预切片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4、Smadl与P.Smadl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头颈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1)BMP-4、Smadl与p-Smadl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BMP-4与p-Smadl的表达与头颈鳞癌组织的i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转移以及复发等因素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无关;Smadl的表达与头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而与其年龄、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等因素均无关。③BMP-4与p-Smadl的表达与头颈鳞癌患者预后有关,而Smadl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无关。结论:检测BMP.4、Smadl与p-Smadl的表达对头颈鳞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有效地预测其转移与预后。
7081-7084

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取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皮肤瘙瘁患者采取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积累。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而研究组开展腹膜透析治疗。记录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血生化客观指标及皮肤瘙痒程度,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皮肤瘙痒评分、β2-MG、PTH、p3,BUN、S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肤瘙瘁评分为(3.4±0.8)分,对照组为(5.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β2-MG、PTH及P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主要致敏因子为大中分子,采取腹膜透析能够有效清除大分子物质,进而达到瘙痒程度的有效改善。
7085-7088

用SITSSICH风险评分预测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SITSSICH风险评分预测中国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h,rt.PA剂量0.9mg/kg体重)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的效果,为使用SITSSICH风险评分指导溶栓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86名进行rt-PA静脉溶栓(剂量0.9mg/kg体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ITSSICH风险评分,并记录总分及风险水平分层结果,按总分0、1、2、3、4、5、6、7、8、≥9分,分为10组,再按风险水平低危、平均、中危、高危分为4组,记录各组患者溶栓后有颅内出血(包括SICH)的比例,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SITSSICH风险评分0.5分、6分、7分、8分、≥9分各组SICH的比例分别为0.0%、8.3%、10.0%、25%和50.0%,卡方检验得x2=64.38,P〈0.001(线性趋势检验),提示随着SITSSICH风险评分值的增加SICH的比例也在增加,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SITSSICH风险评分风险水平低危及平均组的SICH比率为0%,中危、高危组的SICH比率分别11.5%,50%,卡方检验得xZ=-59.52,P〈0.001(线性趋势检验),提示SITSSICH风险水平越高,SICH的比例也越高,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将SITSSICH风险评分风险水平分层和出血类型做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0.422,P〈0.001;说明SITSSICH风险评分风险水平分层和S1CH呈正相关。结论:对于经标准的rt—PA静脉溶栓方案(时间窗为4.5h,rt-PA剂量0.9mg/kg体重)治疗中国急性脑梗死患者,SITSSICH风险评分分值的增加与SICH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SITSSICH风险评分是一个能够预测rt-PA静脉溶栓后sICH风险的简单易行的实用的I临床工具。
7089-7093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DHS和PFN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组的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DHS组的70.59%(P=0.031〈0.05);PFN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优于DHS组(P均〈0.05)。PF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DHS组的17.65%(P=0.046〈0.05)。结论:PFN较DHS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有效,并发症少,安全性大。
7094-7096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住院的19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比较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白细胞水平、门静脉内径、肝硬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措施、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197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56例,其中以呼吸道和腹部感染为主。统计发现肝功能分级、白细胞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的运用等与感染因素有关(P〈0.05)。结论: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特点也较突出,需要我们采取防措施去避免。
7104-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