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胆固醇衍生物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和细胞相容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胆固醇衍生物(CTBBA)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细胞相容性以及药物输送。方法:CTBBA组入脂质体并测定不同pH下的zeta电位。对长期保存的脂质体进行粒径分析和含磷量分析,评价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通过测定包封在脂质体内的阿霉素的体外释放,来评价CTBBA对脂质体释放药物的影响。用MTT法检测CTBBA本身以及CTBBA脂质体的细胞相容性。评估了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脂质体细胞内药物输送能力的可行性。结果:zeta电位数据表明CTBBA脂质体带有正电荷,可以改善脂质体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的物理稳定性;作为胆固醇衍生物的CTBBA能有效的降低药物的渗漏;相比某些正电荷载体,CTBBA的细胞毒性较低;流式细胞仪在反映阿霉素脂质体的细胞定位上有局限,固定液的使用会改变阿霉素荧光的细胞内分布。结论:正电荷CTBBA脂质体具有改善脂质体长期保存稳定性,且细胞毒性低的特点。流式细胞仪不能完全反映载药的CTBBA脂质体在细胞内的分布。
5801-5805

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糖基化位点突变体重组假病毒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糖基化与病毒的感染性和免疫原性等的关系,构建含有汉滩病毒(HTNV)囊膜糖蛋白(GP)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重组假病毒。方法: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分别突变了HTNV 76-118株的5个N-糖基化位点并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5株重组假病毒。感染HEK293细胞后,进行RT-PCR鉴定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经测序显示构建的含有N-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5个重组假病毒原序列中的天冬酰胺(N)均被置换为谷氨酰胺(Q)。RT-PCR结果显示5个重组假病毒均有HTNV GP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5个重组假病毒均可表达HTNV的Gn和Gc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HTNV包膜糖蛋白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5个重组假病毒,分别命名为rLV-M1、rLV-M2、rLV-M3、rLV-M4和rLV-M5。本研究为明确N-糖基化对汉坦病毒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研究工具,并为汉坦病毒疫苗及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5811-5816

移植BMSCs对乳腺炎大鼠血清中自由基和抗氧化酶水平变化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乳房基底部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实验性乳腺炎大鼠血清中自由基和抗氧化酶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雌性大鼠,其中的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和移植BMSCs组,每组20只。通过乳头管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乳腺炎模型,对照组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抗生素组基底部注射抗生素(5000 U/侧);移植BMSCs组乳房基底部移植BMSC 50μL(1×106个),试验0 d时灌注内毒素,1 d时注射BMSCs、抗生素及生理盐水,-1、0、3、5、7 d分别采血样,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移植BMSC组能显著降低乳腺炎大鼠血清中7 d时MDA、NO水平(P〈0.05),且MDA水平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移植BMSCs组7 d时血清中GSH-Px水平和1、3、5 d时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结论:BMSC能显著降低乳腺炎大鼠血清中后期NO和MDA水平,提高血清中前期CAT和后期GSH-PX,从而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5817-5820

PEG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PEG-Polycarbam-SP在COS-7细胞中转染和毒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低的非病毒基因载体,研究以人体内源性精胺为单体,以乙二醇二氯甲酸酯作为连接剂,以聚乙二醇(PEG)作为亲水基团连接剂合成亲水修饰聚阳离子载体PEG-Polycarbam-SP的基因担载效率,以及对非洲绿猴肾癌细胞COS-7的转染活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考察复合物的基因担载效率,检测基因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以荧光素酶质粒为报告基因,研究PEG-Polycarbam-SP/DNA的复合物在COS-7细胞的转染活性,用MTT方法研究PEG-Polycarbam-SP对COS-7细胞的毒性。结果:聚合物与质粒在质量比5以后形成的复合物粒径稳定在50nm左右,Zate电位在20mV左右。COS-7细胞实验显示PEG-Polycarbam-SP具有低于PEI 25kDa的细胞毒性,同时也具有高效输送DNA的能力。结论:PEG-Polycarbam-SP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在基因治疗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病毒基因输送载体。
5821-5824

shRNA下调MTDH基因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HIF-1α及VEGF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粘附基因(metadherin,MTDH)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分子标志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MTDH基因的干扰质粒MTDH-shR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其对MTDH基因的沉默效果;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MCF-7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MTT实验检测下调MTDH对MCF-7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MCF-7细胞转染48小时后,MTDH-shRNA转染组和MTDH-shRNA-neg转染组转染效率约70%。MTDH-shRNA转染组中MTDH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表达明显下调,此外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H-shRNA转染组MCF-7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下调MTDH基因可以抑制HIF-1α、VEGF表达及细胞增殖,提示MTDH基因可能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
5825-5828

敲除Nrf2促进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脏NF-kB的活化

摘要:目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NASH进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转录因子Nrf2和NF-kB分别是氧化应激和炎症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靶点,因此,研究Nrf2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脏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探讨NASH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雄性野生型(WT)和Nrf2基因敲除(Nrf2-/-)ICR小鼠各10只,随机分为WT对照组(Control)、Nrf2-/-对照组(KO)、WT高脂饮食组(HFD)和Nrf2-/-高脂饮食组(KOHFD)(n=5)。喂养8周后,观察肝脏光镜下改变,检测肝脏GSH、MDA、TNFα和IL-6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肝脏NF-k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敲除Nrf2对肝脏NF-kB活性作用的影响。结果:1.光镜下观察,Control组与KO组小鼠肝脏结构无明显变化,HFD组小鼠肝脏呈现大片脂肪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KOHFD组小鼠肝脏则呈现明显的大泡性变性,且炎症细胞浸润较HFD组明显加重;2.与Control组相比,KO组小鼠肝脏MDA轻度升高,GSH轻度降低,但无明显差异,而HFD组和KOHFD组小鼠肝脏MDA显著升高(P〈0.05),GSH显著降低(P〈0.05),且KOHFD组MDA明显高于HFD组(P〈0.05),GSH明显低于HFD组(P〈0.05)。3.ELISA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KO组小鼠肝脏TNFα和IL-6分泌轻度增加,而HFD组和KOHFD组小鼠肝脏TNFα与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KOHFD组小鼠肝脏TNFα与IL-6显著高于HFD组(P〈0.05);4.Western-Blot结果显示,Control组和KO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KOHFD组和HFD组小鼠肝脏胞核NF-k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KOHFD组高于HFD组。结论:敲除Nrf2可以显著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进而促进NF-kB的活化,从而为通过以Nrf2为靶点治疗NASH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5829-5832

罗格列酮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增殖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不同浓度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Z)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比色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罗格列酮0.08μmol/L,0.4μmol/L,2μmol/L,10μmol/L,50μmol/L,作用于SGC7901细胞,对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OZ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以及SGC7901细胞集落的形成,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50μmol/L。透射电镜低倍镜以及高倍下可见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ROZ可抑制SGC7901细胞,引起G0/G1期细胞大量增加,S期细胞减少,且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结论:ROZ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这种作用与其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的停滞和诱导凋亡作用有关。因此,ROZ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辅助用药亦或治疗药,PPARγ有潜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5833-5836

FHIT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

摘要:目的:分析FHIT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情况以及甲基化的调控情况。方法:对RJC-1、SiHa、CS1213以及C4-1细胞进行培养,提取这些细胞的DNA并经过亚硫酸氢盐修饰,进行PCR反应和产物的检测。分析FHIT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情况以及甲基化的调控情况。结果:RJC-1、CS1213细胞仅有甲基化引物扩增出了目的条带,为完全甲基化状态。其他细胞则是甲基特异性引物与非甲基特异性引物共同扩增出73bp的目的条带,其状态为甲基化杂合性。通过5-aza-CdR处理细胞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FHIT mRNA的表达,显示处理后各种细胞中的FHIT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FHIT基因的甲基化是其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临床研究宫颈癌细胞的重要方向之一。
5837-5840

9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及预后意义初探

摘要:目的:分析9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预后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研究其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70例原发于淋巴结外,20例原发于淋巴结。根据Hans模型,42.2%(38/90)的DLBCL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GC),57.8%(52/90)起源于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IGH、bcl-6、bcl-2及c-myc基因易位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0/90)、22.2%(20/90)、4.4%(4/90)和3.3%(3/90);bcl-2、bcl-6、c-myc及IGH基因多拷贝的阳性率分别为51.1%(46/90),40%(36/90)、30%(27/90)和14.4%(13/90)。20例bcl-6基因易位的DLBCL中,14例为Non-GC起源,6例为GC起源;4例bcl-2基因易位的病例中,3例为GC起源,1例为Non-GC起源;3例c-myc基因易位的病例中,2例为GC起源,1例为Non-GC起源。结外DLBCL的IGH基因易位的阳性率高于结内者(P〈0.05);结内DLBCL的c-myc基因多拷贝的阳性率高于结外者(P〈0.05)。本组29例有随访结果的病例显示,IGH、bcl-6、bcl-2及c-myc基因易位及多拷贝与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本组DLBCL总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率(包括因易位及拷贝数的异常)为82.2%,其中以bcl2多拷贝(51.1%)最为多见。不存在IGH、bcl-6、bcl-2及c-myc基因异常,不能除外DLBCL的诊断。少部分DLBCL中存在Burrkitt淋巴瘤特征性的c-myc基因易位。IGH、bcl-2、bcl-6及c-myc基因易位及拷贝数的异常在DLBCL中不具有的预后判定意义。
5841-5846

银屑病和SLE患者T细胞亚群与淋巴细胞CD2分子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lups erythematosus,SLE)患者T淋巴细胞CD2、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我院收治的62例银屑病和31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CD2、CD4+、CD8+及CD4+/CD8+分子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而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CD4+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SLE患者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银屑病患者CD2与CD4+之间呈正相关(γ=0.309,P〈0.05),CD4+与CD4+/CD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γ=0.536,P〈0.05),SLE患者CD2仅与CD4+之间呈正相关(γ=0.378,P〈0.05)。结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2可能使银屑病的T淋巴细胞紊乱致炎症加重。SLE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下降,CD2与CD4呈正相关亦可能使SLE的T淋巴细胞加速信号传导紊乱,CD8+百分率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5847-5850

应用基因芯片筛选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差异性基因

摘要: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不同病毒载量的慢乙肝病人及健康人差异性表达的基因。方法:选用含有48000位点的人类表达谱cDNA基因芯片,筛选4例慢乙肝病人与2例健康人外周血差异性表达的基因。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慢乙肝患者有83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高表达的基因有150个,低表达的基因有688个。结论: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可有效地研究高、低病毒载量的慢乙肝患者间,以及它们与健康人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有望筛选出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新基因靶点。
5851-5854

乳腺癌中NF-κB蛋白表达及其与TNF-α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原发乳腺癌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检测NF-κB在癌旁正常组织、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F-κB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NF-κB与TNF-α的相关性。结果:1)NF-κB在癌旁正常组织、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3/15)、33.3%(5/15)、79.1%(53/67);2)NF-κB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转移的有无及组织学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3)NF-κB的表达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与其淋巴转移的有无及肿瘤组织学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对乳腺癌良恶性判断、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860-5863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股总动脉内皮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股总动脉内皮功能,并探讨该技术治疗慢性肾衰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右侧股总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硬度指数(β)和脉顺应性(AC)。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和硬度指数(β)均高于对照组所对应的值;而脉顺应性(AC)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需要透析的患者组β、PWVβ、Ep和AI的值均高于非透析患者组对应的值,AC值低于非透析患者组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愈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5874-5877

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变化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情况,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好的治疗指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的患者,其中Ⅰ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0例、Ⅱ组:单纯冠心病患者40例、Ⅲ组:单纯脑梗死患者40例、以及Ⅳ组:健康成人50例,统计全部患24 h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发生明显高于其它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下降,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为避免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突然心律失常及猝死,应积极改变治疗措施。
5878-5880

胃癌中TAMs与血管生成及转移相关性的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进而分析其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双染方法同时标记TAMs(抗CD68抗体)和内皮细胞(抗CD34抗体),检测90例胃癌中TA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①TAMs与胃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②MVD与胃癌的远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③在胃癌组织中TAMs与MVD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5,P=0.002)。结论:TAMs可能通过促进胃癌血管的生成,进而促进胃癌细胞发生血管内渗,最终实现胃癌细胞的转移。
5881-5884

整体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的临床修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的修理体会。方法:对240例佩戴整体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进行义齿添加人工牙修理,比较修理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咀嚼功能及1年后人工牙的磨耗程度。结果:修复后VAS评分明显低于修复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牙槽骨吸收距离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过修复后义齿的固位稳定及咀嚼情况较修复前明显好转,在随访1年后,人工牙大多有轻到中度的磨耗,磨耗后出现23例颌位垂直距离缩短及2例下颌前移及偏移。结论:设计合理的支架连接体,并且尽量作添加人工牙和卡环的修理,可以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
5885-5887

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n=36)接受脊柱微创手术,对照组(n=36)接受传统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情况、疗效及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和之半、椎体后凸Cobb角及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7%,对照组为58.3%,其中6例患者因症状加重转为手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形成假关节、截瘫等并发症,钉棒内固定系统坚强可靠;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2.5)个月,观察组平均下地时间(4.1±1.7)d,肌力恢复时间(3.7±0.8)周,Frankel神经功能均恢复E级;对照组平均下地时间(7.4±3.0)d,肌力恢复时间(5.9±1.4)周,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D级6例,E级30例。结论:脊柱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骨骼力学变化,可有效保证其术后恢复情况,疗效较好,且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5888-5891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tic nephropgthy,DN)与非糖尿病肾病(non-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的差异;分析其血钙、血磷、iPTH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48例MHD患者,分为糖尿病组(58例)和非糖尿病组(90例),比较两组间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血钙、血磷、iPTH、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iPTH、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血钙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在非DN组中,iPTH与血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20,P=0.036),iPTH与血磷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6,P=0.005)。在DN组中,iPTH与血钙、血磷无显著相关性,而iPTH与HbA1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2,P=0.007)。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iPTH水平和血磷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HbA1c可能抑制iPTH的分泌。
5896-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