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第2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300mT恒磁场对于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300 mT恒磁作用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修复效果,旨在为其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体重220±20 g,行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做菌素,3天后空腹血糖高于16.7 mmol/L的大鼠用于实验。32只糖尿大鼠病和16只正常大鼠的背部构建直径2 cm的圆形创口,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恒磁场作用组,每组16只,术后一天采用无菌纱布将创口进行包裹,磁场作用组的纱布表面粘附有300 mT中心场强的钕铁硼恒磁片。分别于第6、13、20天每组处死4只大鼠,对其进行创伤愈合率和创伤表皮组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结果:相比于糖尿病组,糖尿病恒磁场治疗大鼠的伤口愈合速度在第6、13、20天显著提高(P〈0.05),伤口组织的抗张强度亦显著提升(P〈0.05),其愈合速度接近于正常状态下的大鼠。结论:300 mT恒磁场作用对于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速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恒磁场治疗凭借经济、简单、方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3801-3803

MiR-30e调控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预测并鉴定miR-30e的靶基因,阐明miR-30e调控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用苯肾上腺素(PE)处理心肌细胞构建心肌细胞肥大模型,48小时后通过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0e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e的靶基因,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验证miR-30e的靶基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处理48hr后,心肌肥厚标志基因nppa表达明显升高,肥大心肌细胞中miR-30e明显下调。生物信息学预测细胞骨架调控蛋白Twinfilin-1(Twf1)3'UTR有两个miR-30e的结合位点。过表达miR-30e能抑制含有Twf1 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降低Twf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Twf1为miR-30e的靶基因,miR-30e通过抑制Twf1的表达调控心肌肥厚。
3804-3806

纳米金-聚乙烯亚胺基因载体的制备

摘要:目的:基因方法治疗癌症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基因载体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纳米基因载体合成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受核酸酶降解,因此纳米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基因输送。我们拟开展聚乙烯亚胺-纳米金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采用层层包裹技术制备基因载体,首先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颗粒后,应用11-巯基十一烷酸对金颗粒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带有羧基,然后进一步将带有氨基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与羧基进行连接。应用动态光散射(DLS),紫外可见光谱(U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构建的纳米基因载体进行表征。结果:成功制备了聚乙烯亚胺-纳米金基因载体,检测表明每一步制备出的产物纳米尺寸在20-30 nm之间,液体均匀稳定,分散系数(PDI)在0.2以下,Zeta电位测定表明,每步的产物电荷变化与外层包裹的反应物有关。尽管金颗粒外层包裹聚乙烯亚胺,但是总体上纳米载体尺寸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TEM检测表明每一步形成了均匀的、单分散的、球状的纳米颗粒。结论:我们通过层层包裹技术成功制备了聚乙烯亚胺-纳米金基因载体,在进一步开展的生物活性的检测中,希望通过纳米载体的携带作用,将基因转染进靶细胞,从而检测相关基因对靶细胞的沉默作用,提高基因药物的应用,为开发新型基因药物提供基础。
3807-3810

miR-223促进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miR-223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iR-223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转染miR-223 inhibitors前后的胃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胃粘膜组织及细胞,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miR-223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显著的上调,MGC-803细胞中转染miR-223 inhibitors能显著抑制miR-223的表达水平。抑制miR-223能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miR-22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调控至关重要。miR-223的表达降低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3814-3817

移植BMMSCs-蚕丝蛋白生物支架对急性大鼠脊髓半切损伤修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以蚕丝蛋白支架(silk fibroin porous scaffolds SFPS)接种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入SD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内,观察BMMSCs-SFPS复合生物支架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贴壁法培养BMMSCs,取第三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注射法制备BMMSCs-SFPS复合支架,复合14天进行生物相容性检测。40只SD大鼠复制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后随机分配为四组(n=10):A组BMMSCs-SFPS联合移植、B组单独移植BMMSCs、C组单独移植SFPS、D组为空白对照组,移植后分别于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和术后4周进行HE染色观察、免疫荧光检测。结果:BMMSCs-SFPS复合支架体外培养14天后,扫描电镜可见BMMSCs附于SFPS支架内表面生长,细胞贴附良好并互有接触。移植入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后4周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A组脊髓空洞较其余三组小,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示A组NF200、Nestin阳性表达高于B、C、D组,A组GFAP表达则明显低于其余三组。A组术后2~4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均高于同期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SCs-SPFS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复合支架保证BMMSCs的存活数量、能抑制胶质瘢痕。BMMSCS-SFPS复合生物支架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脊髓半切损伤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3818-3822

亲水性糖皮质激素衍生物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GC)衍生物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并探讨GC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的非基因组作用机制。方法:合成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系列GC衍生物,分离并培养腹腔巨噬细胞,应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PMA刺激巨噬细胞生成超氧阴离子的能力。结果:获得了亲水性的GC衍生物氢化可的松-21-甘氨酸酯盐酸盐(HG)、氢化可的松-21-赖氨酸酯盐酸盐(HL)和疏水性的氢化可的松-21-苯丙氨酸酯盐酸盐(HP),HG和HL可显著促进PMA刺激巨噬细胞生成超氧阴离子,HP无显著作用。结论:GC快速增加PMA刺激的巨噬细胞超氧阴离子产生是通过非基因组机制实现的,这一作用与疏水性有关。
3823-3825

ABCB_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粤西地区汉族人群ABCB1基因C3435T(rs104564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128例,包括正常对照组60例和癫痫组68例。根据患者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性将癫痫组分为耐药组(30例)和药物敏感组(38例)。提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后基因测序鉴定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测定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ABCB1基因C3435T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提示其来自同一孟德尔群体。正常对照组与药物敏感组及耐药组,药物敏感组与耐药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药物敏感组及耐药组,药物敏感组与耐药组间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ABCB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分布与耐药性癫痫之间无相关性。
3826-3829

丙酮酸对细胞寒冷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细胞冻存、移植器官保存过程中,机体细胞会产生细胞寒冷应激过程,导致细胞产生损伤作用,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4℃冷暴露对HEK293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分析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在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阐明Drp1在细胞寒冷应激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4℃环境暴露对HEK293细胞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蛋白Drp1、Bcl2表达水平变化,提取线粒体观察线粒体中Drp1表达水平。结果:4℃冷暴露抑制HEK293细胞增殖(P〈0.05),Drp1线粒体表达水平增高,并向线粒体转位;丙酮酸可以逆转4℃冷暴露对细胞增值抑制,抑制Drp1线粒体表达水平增高,并向线粒体转位,增加细胞中Bcl2表达水平。结论:研究发现细胞寒冷应激可以使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出现显著抑制,而寒冷应激引起细胞Drp1的线粒体转位,丙酮酸干预后可以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丙酮酸可以逆转Drp1的线粒体转位过程,增加Bcl2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3835-3839

中国北方地区血清钙、维生素D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血清钙、维生素D水平与乳腺癌及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9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及97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并以128例健康妇女为对照,取空腹血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三组血清钙含量,采用放免法检测三组中162例血清25(OH)D含量,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血清钙含量为2.26±0.12 mmol/L,乳腺良性肿瘤组血清钙含量为2.26±0.09 mmol/L,正常对照组血清钙含量为2.25±0.24 mmol/L,经方差分析,三组总体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血清钙水平与年龄、TNM分期、BMI、绝经情况、乳腺癌家族遗传史无关(P〉0.05)。乳腺癌组血清25(OH)D含量为41.91±7.55 ng/mL,乳腺良性肿瘤血清25(OH)D含量为54.62±7.48 ng/mL,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含量为56.15±8.87 ng/mL,经方差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25(OH)D含量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TNM分期、BMI、绝经情况有关(P〈0.05),而与乳腺癌家族遗传史无关(P〉0.05)。结论:中国北方地区的乳腺癌患者血清钙水平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无明显差异。乳腺癌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并且与年龄、TNM分期、BMI、绝经情况有关。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高水平的维生素D可能会降低女性患乳癌的风险。
3849-3853

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病人镇静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病人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分别在麻醉后注射右美托咪定及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BIS、Ramsay、心率等镇静指标,并观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BIS术前与术中BIS指数分别为93.8±4.9及65.2±3.6,Ramsay评分分别为2.1±0.5及4.0±0.8,心率分别为71.5±5.8及60.7±4.2,上述三项指标术中与术前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与对照组同一时期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血压指标两组组间及术前、术中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出现6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13.8%,对照组出现5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12.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嘧啶能够有效改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的BIS指标、Ramsay得分及心率情况,能够阻滞痛觉的传导、降低心率,从而起到镇静、止痛作用,且不会带来更多的麻醉应激反应,效果及安全性均有良好的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3857-3859

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脑胶质瘤复发40例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脑胶质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0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统计记录治疗效果、生存期、治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恶化1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47.5%,在消化道反应、血象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发热、呼吸道炎症等项目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维持在低水平,3、9、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65.7%、40.0%,KPS评分为78.5±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DC-CIK能提高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860-3862

替米沙坦联合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的影响。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延缓病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6例符合标准的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凝血指标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基线数据。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接受替米沙坦80 mg/d及替米沙坦80 mg/d+叶酸片0.8 mg/d治疗后,于2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血压下降,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较单纯替米沙坦治疗具有更良好的降压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凝状态,改善肾功。
3863-3866

射频消融联合DC-CIK治疗肝癌40例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DC-CIK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癌胚抗原(AFP)的变化及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CD16+CD56+)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细胞亚群CD8+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均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平均分(167.2±15.8)显著高于对照组(133.5±12.9)(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腹痛、恶心、发热症状,对症处理后24 h内均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5),3年生存率为22.5%,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结论:DC-CIK辅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3867-387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断方面的准确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42例,良性肿瘤组57例;对两组患者术前CT和彩色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彩超诊断妇科肿瘤的准确性。结果:彩色B超诊断的灵敏度为82.8%,CT诊断的灵敏度90.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诊断的特异度为88.2%,CT诊断的特异度8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9.3%,彩色B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良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871-3873

晶胶联合大黄在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晶胶联合大黄在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晶胶联合组(A组)和晶胶联合大黄组(B组)两组,每组87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液体负平衡出现时间(D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红细胞压积(HCT),液体滞留总量,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胃黏膜pH值(pHi)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B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液体负平衡出现时间(70±16.8)h,液体滞留总量(425.5±90.5)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9±9.5)h,MODS发生率为18.4%,病死率为4.6%,HCT(30.2±9.5)%,ScvO2为(87.4±12.7)%,pHi为(7.9±1.1),血乳酸为(1.4±0.8)mmol/L(所有P〈0.05)。结论:在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应用晶胶联合大黄组可缩短负平衡出现时间,加速循环血容量恢复,增加组织血液灌注和供氧,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缩短液体复苏的时间,改善该病的预后,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3874-3877

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双歧三联活菌)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光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贝飞达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为97.1%,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9.2%,两组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医疗费用以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费用降低,住院天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联合光疗治疗新生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3878-3880

周剂量奈达铂联合调强放疗对复发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周剂量奈达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于复发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56例鼻咽癌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周剂量奈达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0.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4.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0.7%、42.9%(P〈0.05)。结论:联合周剂量奈达铂化疗能够显著提高复发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严重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881-3884

术后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放化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根治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按知情同意原则分成单纯放疗组(48例)、单纯化疗组(54例)、放化疗组(48例)三组,单纯放疗组于术后6周内用15MV-X线照射,总剂量50Gy/25f,治疗30天。单纯化疗组于术后4周内开始用DDP和5-Fu联合方案进行序贯性化疗,放化疗组的剂量同单纯放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91%、51.85%、91.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三年生存率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三年生存率最高。结论: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应用放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疗效较单纯化疗和单纯放疗好。
3904-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