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黄芪决明子微乳对综合因素复制的脂肪肝大鼠的影响研究(英文)

摘要:目的:研究黄芪决明子微乳(ACM)对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并进行相关机理探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养,灌服酒精及注射小剂量四氧化碳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ACM制剂进行治疗。通过检测血清TC,TG,LDL-C,HDL-C,ALT,AST等指标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等各项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从而考察不同剂量ACM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结果:ACM能明显改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减轻肝脂变程度;降低的血清中ALT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HDL-C含量,降低血清TC,LDL-C,VLDL-C含量;降低肝组织TC,TG含量,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组织SOD活性。结论:ACM对大鼠脂肪肝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机理与其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肝脂,改善肝功能,增强肝脏抗氧化,清除肝毒性物质等作用相关。
3608-3614

硫化砷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硫化砷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观察硫化砷对肿瘤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观察硫化砷处理后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硫化砷处理前后细胞内E-钙粘素、P53、Notch1蛋白的表达及相应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硫化砷对HCT116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此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选取无毒剂量的硫化砷(1μM)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了52.00%±7.5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硫化砷处理后,HCT116细胞内的E-钙粘素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53蛋白水平增高,但对Notch1蛋白及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一定剂量范围的硫化砷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能降低其迁移能力。硫化砷降低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53蛋白的水平,从而增高E-钙粘素的表达实现的。
3615-3618

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及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并以血糖为指标确定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以6.72 g.kg-1、3.36 g.kg-1、1.68 g.kg-1、0.84 g.kg-1、0.42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10 d,GOD-CE-PAP法测定小鼠血糖水平,以确定小檗皮的有效降糖剂量范围;6.72 g.kg-1、1.68 g.kg-1、0.84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正常小鼠7 d,GOD-CE-PAP法测定小鼠血糖水平,观察小檗皮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盐酸二甲双胍、盐酸小檗碱、生物碱复配及6.72 g.kg-1、1.68 g.kg-1、0.84 g.kg-1、3.36 g.kg-1、0.42 g.kg-1的小檗皮浸膏均有较好的降糖作用,5个剂量的小檗皮浸膏降糖作用依次为:6.72 g.kg-1〉1.68 g.kg-1〉0.84 g.kg-1〉3.36 g.kg-1〉0.42 g.kg-1;盐酸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盐酸小檗碱、复配生物碱及6.72 g.kg-1、1.68 g.kg-1、0.84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结论:藏药小檗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明显降糖作用,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
3619-3622

氟氏佐剂诱导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髓中枢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段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方法: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制作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时间为0、4、12、24 d,用热辐射痛阈测定法和前列腺病理进行疼痛模型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L5-S2脊段后角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模型,并观察到L5-S2脊髓背角中存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可以引起L5-S2脊髓中枢小胶质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可引起神经炎性疼痛,有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
3623-3625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摘要:目的:建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MS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骨髓单核细胞,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免疫荧光及PCR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及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并鉴定分离细胞的多向诱导分化潜能。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10天达到融合,传代后仍具有成纤维样的形态;免疫荧光结果见波形蛋白(Vimention)和Oct4标记阳性,CD45阴性;PCR分子检测见多能性基因OCT-4,nanog的表达;细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的能力。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pMSCs体外增殖能力强,纯度高,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pMSCs分离培养体系的成功建立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3626-3628

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小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调节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对小鼠脓毒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调节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丙酮酸乙酯林格式液(REPS)复苏组(n=20)。B组:CLP模型+林格氏液(RLS)复苏组(n=20)。C组:假手术组(n=20)。手术后24小时获取血清及肝脏标本。监测指标包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IL-6、IL-10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脏组织NO和血清NO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iNOSmRNA、IL-6mRNA、TNFαmRNA表达。结果:CLP组TNFα浓度、IL-6浓度、IL-10浓度、肝组织和血清NO浓度较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组间比较显示,REPS组TNFα、IL-6浓度较RLS组低,IL-10浓度REPS组较RLS组增高,肝组织和血清NO浓度REPS组较RLS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P组小鼠肝细胞TNFαmRNA、IL-6mRNA、iNOSmRNA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LSD检验提示,RLS组TNFαmRNA、IL-6mRNA、iNOSmRNA表达量较REP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通过调控脓毒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可以使体内促炎/抗炎反应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3629-3631

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

摘要:目的:评价Survivin和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3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胰腺癌组织及1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Survivin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00)。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P=0.000;COX-2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也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P=0.000;Survivin阴性/COX-2阴性组患者(9例)中位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及1年累计生存率为88.9%,均明显高于单一阳性表达或均阳性表达组。多因素分析(Cox模型)显示分化程度(P=0.002)、临床分期(P=0.000)及Survivin过表达(P=0.005)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呈正相关,二者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有望作为靶点用于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3632-3636

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能量代谢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心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在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时表达变化及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三组,酒精组(A组,10只)、少量饮酒组(B组,7只)和对照组(C组,7只),三组给予相同饮食,酒精组通过采取逐渐增加饮用酒精浓度并长期定量摄入的方法建立ACM模型,少量饮酒组长期饮用少量低浓度酒精,对照组以水代酒。6个月后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计算左室/体重指数;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UCP2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UCP2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心肌三磷酸腺苷酸(ATP)、二磷酸腺苷酸(ADP)、单磷酸腺苷酸(AMP)和磷酸肌酸(PCr)含量。结果:酒精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则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0.01),左室/体重指数明显增加(P〈0.01);酒精组UCP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酒精组ATP、ADP、AMP和PCr较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明显减少(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组织ATP水平与UCP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6,P〈0.01)。结论:ACM时心肌UCP2表达明显增加,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恶化心脏功能。
3637-3640

反基因锁核酸体外阻断乙肝病毒前S2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分别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半乳糖配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监测1、3、5和7 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HBsAg和前S2抗原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锁核酸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对HBV DNA复制、HBsAg和前S2抗原表达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7 d后抑制率分别达61.56%、68.18%和72.82%。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NA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反基因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既为乙肝病毒治疗提供有效靶位,也为反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3641-3644

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NF-κB及CyPA在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活性变化,探索NF-κB及CyPA在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正常对照组(n=18)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组:内毒素组(LPS)(n=18):经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分别于造模后6、24、72小时,处死动物收取标本,每个时间点6只(LPS的24小时组因1只死亡固只处死5只)。分别测定肺湿重/干重、肺组织TNF-α、IL-1β、NF-κB及CyPA。结果:湿重/干重:B组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组(P〈0.05);同一时间点的比较:B组较A组显著性升高,P〈0.05;NF-κB的核内表达量及肺组织CyPA的表达各个时间点之间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01;结论:NF-κB及CyPA在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648-3652

心室肌的大体与显微的层次解剖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室肌的大体解剖与组织学切片显示心室肌纤维的层次走向,比较心肌传统概念与心肌带理论的差异。方法:(1)应用大体解剖、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方法显示心室肌的纤维走向及层次构造。(2)将防腐固定后的成人正常心脏顺心肌纤维方向分层解剖心肌,使之展开成带,验证心肌带理论。结果:将防腐固定的成人正常心脏经改良的解剖方法解剖,可解剖出一条完整的心肌带,分为2个环,4个段。心肌带呈螺旋走向。用大体解剖与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显示右心室肌起始于纤维三角为一条单层肌肉带,左心室肌分为三层肌纤维起始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肌纤维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持续由外向内转变呈现为一种交错结构,纵行的浅层心肌纤维在心尖以90°的角返回心底方向,构成深层心室肌形成肉柱,部分心肌纤维斜、横行构成中层心室肌。三者在心尖呈现出一种螺旋形结构。应用虚拟切片扫描技术能完整、清楚地显示心室肌某一切面的结构走向。结论:心肌传统理论与心肌带理论并未完全冲突,心肌带理论的降段、左室断、升段与传统理论的浅、中、深三层相对应。
3653-3657

pcDNA3.1/CXCR7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鉴定

摘要:目的:CXCR7是基质衍生因子1(stroma derived factor-1,SDF-1)的新受体,且该受体在血管新生部位的内皮细胞中表达上调,故本研究拟构建CXCR7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XCR7,并检测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人肝癌细胞HepG2的cDNA中扩增出约1100 bp的CXCR7基因片段。采用KpnI、XbaI将目的基因和载体pcDNA3.1进行双酶切,将酶切产物加入T4 DNA连接酶16℃连接过夜。将连接产物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中。挑取阳性克隆、提质粒,用双酶切、质粒DNA PCR扩增及DNA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通过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阳性克隆经双酶切法鉴定含有CXCR7基因片段,质粒DNAPCR扩增出与CXCR7同等大小的基因片段,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序列相同。转染HUVEC后,细胞中CXCR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结论:成功构建了CXCR7的真核表达载体,可在内皮细胞中正常表达并。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3661-3664

DEEP球囊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动脉及支架置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4例)使用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细小动脉甚至足背动脉,合并股动脉狭窄者植入支架;B组(22例)单纯给以抗凝、扩血管、溶栓及相关治疗。分别观察记录和比较治疗前、后及术后1周、1、3、6、10个月患者下肢及足部皮肤颜色、温度、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间歇性跛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1)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多为膝关节下的动脉,包括胫前、胫后、腓动脉以及以下分支,常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呈阶段性分布;(2)A、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2%和48.63%,A组显著高于B组(P〈0.05);(3)溃疡愈合情况:0-2期A组:100%愈合,B组83.72%;3-4期A组56.25%愈合,B组18.46%,对于溃疡治疗的有效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Deep球囊扩张糖尿病足膝关节以下动脉联合动脉支架术治疗糖尿病足与保守治疗相比,效果明显,可恢复下肢动脉血供,明显消除和缓解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的几率。改善生活质量。
3665-3670

无水酒精和曲安奈德对腱鞘囊肿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无水酒精和曲安奈德治疗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腱鞘囊肿病患88例,随机分为无水酒精治疗组43例(治疗组)和曲安奈德治疗组45例(对照组)。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及"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组病患均获得随访,对照组好转率为84.4%(38/45),无水酒精组的好转率为97.8%(42/43),无水酒精组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两个组别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无水酒精治疗腱鞘囊肿优于曲安奈德,疗效显著。
3674-3676

石膏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分析石膏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9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石膏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并采用Jakim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石膏固定组主观指标评分为(26.7±2.2)分,支架组为(22.3±2.6)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83.3%,支架组为86.3%,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石膏固定疗法更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3682-3684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007年5月~2010年9月应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中,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结果:其中2例切口感染浅表坏死,1例腓肠神经损伤,腓骨长短肌腱断裂1例,腓骨肌腱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复位丢失3例。结论: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获得满意的疗效。
3685-3687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院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该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平分为A组与B组两组,分别进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使用两种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与B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对比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3696-3699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窦性心率震荡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首次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急性期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特点。方法:从44例脑出血患者选择20例符合HRT分析条件的患者为脑出血组,选择无心脑器质性疾病且符合HRT分析条件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发病5天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并分析HRT指标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与对照组TO、TS比较,脑出血组TO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TS值降低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TO及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渐进显著性〉0.01)。结论:脑出血组患者急性期的HRT减弱,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推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心脏意外发生可能性大。左右半球、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自主神经损害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仍待探讨。
37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