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共济失调蛋白2结合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关联研究

摘要: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共济失调蛋白2结合蛋白1(A2B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及肥胖等复杂疾病关联,但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提示A2BP1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关联。本研究拟探讨A2BP1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体重增加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共入组3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完成奥氮平(治疗剂量5~20 mg/d)治疗8周者为328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估药物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量并记录患者的清晨空腹体重并计算治疗前后体重增加率(%)。提取患者外周血DNA,采用DNA测序基因分析方法,在328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测A2BP1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8048076,rs1478697,rs10500331,rs4786847)的基因型,并采用数量性状位点分析方法(QTL)探索A2BP1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所致体重增加率的关联。结果:A2BP1基因rs8048076(T=3.237;P=0.0012)及rs1478697(T=2.956;P=0.0032)位点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8周后所致体重增加率关联(P〈0.05),经多重检验Bonferroni校正后仍有统计学意义;而rs10500331(T=-0.293;P=0.769)与rs4786847(T=0.666;P=0.505)在本样本中与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2B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体重增加副反应关联,如能进一步验证及机制探索,则有望在精神科个体化治疗方面对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预测与防治提供线索依据。
3201-3204

不同类型高脂状态对肝细胞内SIRT1表达的调节

摘要:目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但脂代谢异常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仍需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1在细胞内的糖脂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体内外模型探讨不同类型高脂状态下肝细胞内SIRT1蛋白表达的改变,进而揭示肥胖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可能分子途径。方法:分别采用含有不同浓度棕榈酸或油酸的培养液培养HepG2肝细胞1天,检测细胞内SIRT1的蛋白水平;同时采用高脂饲料造小鼠肥胖模型,检测肝脏组织内SIRT1的表达改变。结果:三种不同浓度的棕榈酸均未引起HepG2肝细胞内SIRT1表达的改变,与棕榈酸有所不同,两种浓度的油酸均引起细胞内SIRT1表达的显著降低,分别是对照组的65%和58%。在高脂动物模型中同样未发现肝组织内SIRT1蛋白表达的改变。结论:SIRT1作为细胞内糖脂代谢通路的交叉点,其表达的改变有利于揭示脂代谢异常是如何引起糖代谢紊乱的。油酸的大量摄入可以导致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蓄积和影响肝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本文提示油酸诱导的细胞代谢改变很可能通过下调SIRT1来实现,其表达的改变为探讨肥胖引起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3205-3208

SPS建立PTSD样大鼠旷场行为的改变及十味温胆汤的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延长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建立PTSD模型对实验大鼠模后7天后的旷场行为的变化以及中药复方十味温胆汤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旷场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的行为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在直立次数、穿格次数、运动总距离、中央格停留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0.05),西药阿普唑组大鼠,经统计在直立次数、穿格次数、中央停留时间方面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十味温胆汤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其中穿格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与模型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且与正常组及西药组接近(P〉0.05)。结论:本课题成功复制了PTSD样大鼠模型,所选取的中药复方十味温胆汤能显著改善PTSD样大鼠的情绪行为变化,其效用与西药阿普唑仑类似。
3214-3216

全氟辛烷磺酸盐对胚胎期大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胚胎期大鼠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PFOS分别以5、10、20 mg.kg-1.d-1灌胃染毒孕12-19天的SD母鼠,染毒结束后,测量雄性胎鼠体重、身长、睾丸重量、AG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雄性胎鼠睾丸内睾酮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睾丸组织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胰岛素样因子3(INSL3)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雄性胎鼠体重、体长、AGD长度显著降低(P〈0.01),睾丸重量减轻(P〈0.05);高剂量染毒组雄性胎鼠睾丸中内睾酮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染毒组雄性胎鼠睾丸组织中StAR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而中剂量染毒组StAR mRNA和INSL3 mRNA表达量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孕期染毒PFOS对雄性胚胎生殖系统的发育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FOS影响睾酮合成和INSL3 mRNA的表达有关。
3217-3220

罗哌卡因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而减轻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摘要:目的:通过硬膜外注射局麻药罗哌卡因,评价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CCI)术后7 d,进行硬膜外置管手术,在术后8 d和11 d由硬膜外导管注入罗哌卡因,观测CCI大鼠机械痛阈(PWT)和脊髓后角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结果: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能够升高CCI大鼠患肢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后角GFAP的表达。结论:在CCI大鼠模型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可以较长时间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从而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3221-3224

抑制NDRG2基因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NDRG2是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家族的成员之一,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前期研究发现,抑制NDRG2表达可以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于顺铂的化疗敏感性,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NDRG2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Hela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合成的针对NDRG2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Hela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DRG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其与对照细胞在顺铂作用下的体外存活率差异。SPSS11.0统计包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mRNA和蛋白水平,化学合成的NDRG2特异性siRNA oligomer可使Hela细胞的NDRG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0.1、1、10、100、500、1000μg/mL紫杉醇浓度组,Negative-control和NDRG2siRNA细胞的相应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7.21±2.38、90.09±2.42、83.35±3.86、62.93±3.75、18.22±5.46、1.14±0.67和99.62±3.15、94.91±3.83、85.71±2.93、58.59±3.36、17.99±3.40、0.73±0.34,组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NDRG2表达不影响宫颈癌Hela细胞在紫杉醇作用下的细胞存活率,不能提高其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进一步拓展了对该基因的功能认知。
3230-3233

银丹心脑通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及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摘要:目的:银丹心脑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但其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观察银丹心脑通对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探讨银丹心脑通的作用机理。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MMP-2、MMP-9的含量。结果:给药组不同剂量均能抑制MMP-2、MMP-9的表达(P〈0.01-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银丹心脑通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此实验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3234-3237

一种汽油混合燃料制作动物烧伤模型的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实验室中大鼠不同程度烧伤模型建立的实验条件。方法:通过燃烧实验,确定汽油混合燃料成分配比;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选取背部作为烫伤部位。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3、4、5、6组为模型实验组,各组均涂抹适中混合燃料,烧伤时间分别持续15 s,20 s,25 s,30 s,40 s。烧伤后对局部组织进行形态和组织病理观察,观察有无毛囊、汗腺等附件受损。结果:重量百分比计为35%的常压渣油燃烧时间15秒为浅II度烧伤,20-25秒为深II度烧伤,30秒以上为III度烧伤。结论: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控制烧伤深度、面积,烧伤深度划分准确且操作简便,是研究烧伤修复机制及评价创面用药的较好模型。
3243-3246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6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中28例术前接受GC化疗方案,即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2~4天,21d为1周期治疗;28例术前接受GCa化疗方案,即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铂40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d为1周期治疗。所有病例均完成2~3周期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肿瘤分期降至pT1或更低分期的比率,GC组为61%,GCa组为53%(P=0.616)。从确诊开始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GC组为88%,GCa组为86%(P=0.833)。化疗过程中监测了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3~4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在GC组发生率分别为14%,14%和0%,GCa组发生率分别为53%,22%和50%。非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GC组为25%,GCa组则为0%。化疗过程中最低中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GC组和GCa组分别为54.9和69.6 mL/min/1.73 m(2P=0.002)。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与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疗效相当,在非血液系统毒性方面优于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尤其GCa方案具有更小的肾毒性。
3254-3257

环氧合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环氧合酶(COX)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169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根据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阿司匹林敏感(NAS)组,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法对患者的COX-1(-1676A〉G)、COX-2(-765G〉C)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TEG检测结果,非阿司匹林敏感(NAS)组66例,阿司匹林敏感(AS)组103例。两组患者间COX-1基因-1676A〉G 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和P=0.008),特别是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间COX-2基因-765G〉C 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和P=0.090)。结论:COX-1基因-1676A〉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COX-2基因-765G〉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关。
3258-3262

皮肤软组织扩张Ⅰ期术后血肿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是其高并发症,其中血肿的发生往往意味着二次手术,本研究希望寻找皮肤软组织扩张Ⅰ期术后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整形外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行扩张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比较,寻找潜在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差异P〈0.1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Backward Conditional法行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京医院整形科行皮肤软组织置入术患者,共2056人次3382例扩张器入选研究,Ⅰ期术后发生血肿的共100例,发生率为3.0%,经过统计分析最终发现术前APTT值、单次手术埋置扩张器数、性别及扩张器埋置部位是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APTT值、单次手术埋置扩张器数、性别及扩张器埋置部位,术前APTT值越高、单次手术扩张器埋置数越多、患者为男性及手术部位为面颈部时,软组织扩张术后发生血肿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对指导临床工作降低血肿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267-3272

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学特点和和误诊原因,探讨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5例不同占位性病变经腹部超声图像资料,观察病变形态、大小、病变位置、包膜、边缘及后方回音等。结果:185例患者中,经体表超声检测出139例不同占位性病变患者,符合率为75.14%;误诊46例,误诊率为24.86%,误诊原因与病变形态、内部回音、宫腔线所表现出的相似性有关。结论:腹部超声能够较准确地诊断出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实现其更好的利用价值。
3273-3276

氯胺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敏化防治作用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与术后痛觉敏化的关系,分析芬太尼或氯胺酮防治痛觉敏化的效果。方法:48例开腹患者随机分四组,生理盐水组(RC组)、芬太尼组(RF组)和氯胺酮组(RK组),术中均输注瑞芬太尼0.15~0.20μg/(kg.min)其中RF组术毕静注芬太尼1μg/kg,RK组术中联合输注氯胺酮10μg/(kg.min),以及术中静注芬太尼组(FC组)分次静注芬太尼5~6μg/kg,四组均复合七氟烷吸入维持BIS45~55,记录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情况,评估术后Ramsay评分和VAS评分。结果:RC组术后早期24 h VAS评分明显高于FC组(P〈0.05);RF组虽可使术后最初60 min VAS评分较RC组明显降低(P〈0.05),但6 h和12h VRS评分与RC组无明显差异;RK组术后VRS评分较RC组明显降低(P〈0.05),与FC组相仿;RC组与其它三组相比,首次应用PCA时间提前、按压次数增多、芬太尼用量增大。结论: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可诱发术后痛觉敏化,联合输注小剂量氯胺酮可较好防治瑞芬太尼所致的痛觉敏化。
3280-3284

新活素联合CRRT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新活素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ICU治疗的36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新活素联合CRRT治疗、单独新活素治疗、单独CRRT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尿量、BNP、血肌酐及尿素氮、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较对照组1和对照组2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的显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P〈0.01),但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7天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及对照组2的心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P〈0.01),对照组1的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但尿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新活素联合CRRT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CRRT或新活素治疗组,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3285-3288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年龄的关系-附170例临床样本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年龄的关系及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时域指标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133例冠心病患者和37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HRV时域分析(SDNN,SDANN,RMSSD,pNN50,SDNNindex),并将结果做以对比,分析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HRV时域指标(SDANN,RMSSD,pNN50)低于非冠心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组中,老年组HRV低于中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血管病变与迷走神经功能能受损相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迷走神经功能下降。
3289-3292

COPD患者改善体质量指数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COPD患者改善体质量指数(BMI)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经加强营养达正常BMI的患者(A组)与低BMI的COPD患者(B组),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B组相比,A组FEV1%、FEV1/FVC、SVC、MVV、IC均明显升高(P〈0.01),RV/TLC明显上升(P〈0.01),6 min步行距离延长(P〈0.01)、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EV1%、FEV1/FVC、SVC、MVV、IC、RV/TLC与BMI相关,6 min步行距离与BMI呈正相关,呼吸困难评分与BMI呈负相关。结论:改善BMI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减轻临床症状。
3293-3295

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45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诊治妇科疾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450例各类妇科疾患患者,并与同期行开放手术的28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73.4±54.3 min)及术中出血量(107.4±97.9 mL)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121.8±65.7 min,188.6±217.0 mL),而术后排气时间(12.2±8.6 h)及术后住院时间(5.4±2.3 d)均短于开放手术组(16.8±12.1 h,9.8±4.8 d),腹腔镜组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8.80%),并且患者的满意度(94.67%)也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82.39%)。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妇科疾患,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296-3299

超声检查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定样本的肛周感染患者的超声影像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价值,旨在早期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证据。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超声对我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感染患者进行扫查,根据病变部位,特征及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分析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上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单纯型肛周脓肿28例,肛瘘20例,复合型肛周脓肿12例;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单纯脓肿93.33%,肛瘘100.0%,复合型肛周脓肿90.91%。术前超声诊断和手术确诊病例数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等独特的优势,并可根据声像图对其作出较准确的分型,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33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