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第2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干扰素α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摘要:目的:开发一种有效地长效缓释干扰素a微球制剂。方法:利用S/O/W乳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干扰素a多糖颗粒的PLAG微球,对其外观形态进行了考察,并用ELISA方法考察了微球体外释放效果。结果:制备的干扰素a微球圆整光滑,粒径均匀;经24天体外释放,累计释放率达到80%以上。结论:通过包封包裹干扰素a的多糖颗粒进PLGA微球,有效地保护了干扰素a在微球中的活性,实现了长效缓释,是一种可行的缓释方案。
5201-5203

不同剂量rhBMP-2/CPC体内骨诱导活性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rhBMP-2与多孔CPC复合后的诱导成骨效应,探讨与多孔CPC复合后的rhBMP-2的量效关系。方法:将0.5mg/ml、1mg/ml、2mg/ml、3mg/ml4种不同剂量的r.hBMP-2与多孔CPC材料复合后,植入36只小鼠双侧股部肌肉内,分别于术后1周、2周及4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形态计量学分析、荧光双标测定,观察4组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植入1周,rhBMP-2与多孔CPC材料复合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含有较多rhBMP-2的材料内诱导形成的骨组织也较多,但骨组织的增加并未随着rhBMP-2剂量的增加而连续递增,2mg组和3mg组新生骨组织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植入4周,新生骨组织向材料内部生长,但此时的新生骨组织面积较2周增加不显著(P〉0.05)。0.5mg组新生骨组织含量仍处于最低水平,而其它三组之间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0.5mg/ml-2.0mg/ml剂量范围,与多孔CPC复合的rhBMP-2诱导成骨量与其剂量成正比,最佳剂量为2mg/ml。
5209-5213

斑马鱼胚胎和肿瘤细胞评价细胞毒药物活性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斑马鱼胚胎和肿瘤细胞作为药物筛选模型的优缺点。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顺铂、紫杉醇、阿霉素、5.氟尿嘧啶四种药物对HL-60和Hela细胞的增殖影响;同时,观察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阿霉素、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于HL-60及Hela细胞的IC50均显著高于作用于斑马鱼胚胎的LD50;而5-FU作用于肿瘤细胞和斑马鱼胚胎的结果与其它药物相反;四种抗肿瘤药物对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均有致畸作用。结论:斑马鱼胚胎作为细胞毒类药物筛选模型,对于抗微管类药物较为敏感,但对于抗代谢药敏感性较肿瘤细胞差。
5214-5217

脾虚大鼠脑内IL-1β、IL-2表达的变化及益气扶正中药的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脾虚模型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表达,以及扶正益气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四君子汤组)、治疗2组(玉屏风散组),每组各10只。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l区的IL-1β和IL-2表达变化与四君子汤玉屏风散的治疗作用。结果:IL—1β在海马CAl区和下丘脑腹侧核表达明显降低,IL-2在海马CAl区和下丘脑腹侧核表达明显降低;四君子汤治疗组IL-1β和IL-2在上述脑区表达明显上升;玉屏风散治疗组IL-1β和IL-2在上述脑区表达呈紊乱变化现象。结论:益气扶正中药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器官、调控细胞因子IL-1β和IL-2活性表达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5218-5220

谷氨酸、NMDA和吗啡对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钙振荡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谷氨酸、NMDA、吗啡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及受体作用机制。方法:利用LeicaAF6000活细胞工作站,检测谷氨酸、NMDA、吗啡分别灌流前后Fura-2/AM加载的星形胶质细胞内钙信号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观察分别阻断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NMDA受体(NMDAreceptor,NMDAR)和阿片“受体对诱导的胞内钙振荡的影响。结果:谷氨酸、NMDA、吗啡均可明显升高胞内游离钙的浓度([Ca2+]i),而将其相应受体拮抗后,星形胶质细胞[Ca2+]升高的现象可以被显著抑制。结论:离体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膜上存在mGluR5、NMDAR和阿片“受体,这些受体的激活可以升高星形胶质细胞的[Ca2+]i,且这些受体依赖的[Ca2+]i的调控机制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交互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5221-5224

大肠癌转移相关分子标签的筛选

摘要:目的:筛选与转移相关的大肠癌分子标签。方法:本文通过对大肠癌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按照表达谱中大肠癌转移情况,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生存时间进行显著性分析.将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基因群进行聚类,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自组织映射的方法计算出差异表达基因中,起着主体分类作用的基因群.结果:筛选出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生存时间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并筛选出了一批与大肠癌转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这些基因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结论:细胞代谢,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受体等分子事件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是否发生转移与大肠癌的预后生存期密切相关
5225-5229

辛伐他汀对IFN-γ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经IFN-y刺激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干扰素-y(IFN-y)刺激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观察IFN-y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情况及辛伐他汀对人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影响。结果:1.1000U/ml IFN-与人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24h后,OX40L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增加。2.预先给予10mol/L的辛伐他汀干预1h可以明显降低IFN-诱导的OX40L表达。结论:IFN-可诱导人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辛伐他汀可以抑制IFN-诱导人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增强,从而可能抑制了OX40L信号通路介导的与炎症有关的血管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5230-5233

Netrin-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延缓TGF—β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netrin-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初步研究netrin-1在肾小管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扩增的netrin-1表达片段克隆入FUW慢病毒表达载体,鉴定重组质粒正确性。利用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病毒感染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Westernblot检测重组病毒netrin-1在真核细胞内表达表达;TGF-β刺激过表达netrin-1的HK-2细胞,利用Westemblot检测其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FUW—netrin-1慢病毒表达载体测序正确,并在感染病毒的细胞中检测出特异性条带,TGF-β刺激感染netrin-1慢病毒HK-2细胞的E-cadherin的下降水平比未感染病毒组低。结论:成功构建了netrin-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发现netrin-1可能延缓肾小管内皮细胞发生纤维化。
5234-5237

大肠杆菌变种的两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

摘要:目的:对大肠杆菌的一种重要的变种一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AIMS)、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VIDAS)与传统常规的分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AIMS)方法对80份可能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样进行检测,检出份数为6份,检出率为7.5%,而且在一周之内可以全部对上述检出实样进行鉴定。AIMS法能够检出浓度在10cfu/mL模拟实样之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然后将此法与CHROMagar0157琼脂板相结合,其效果则更为明显。而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VIDAS)与传统与的分离方法则检测的效果不佳,捡出率为0。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AIMS)检测方法与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VIDAS)、传统与的分离方法在检出率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运用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AIMS)结合CHROMagar0157琼脂板对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灵敏度较高且快速便捷,可以用于O157-H7外环境检测与食品污染源的实际调查之中,应该对其加以广泛地推广并应用。
5238-5240

神经肽Y对炎症及低氧环境下不同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肽Y对炎症反应及其对在低氧培养条件下的不同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应激影响癌症发展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神经肽Y(0,10^-12M,10^-10M,10^-8M)与100ng/ml LPS共孵育巨噬细胞24h后检测NO的浓度及iNOS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神经肽Y(0,10^-9M,10^-8 M)刺激低氧培养条件下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与乳腺癌细胞株MCF-736h,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变化;不同浓度神经肽Y(0,10^-9M,10^-8M)与LPS共孵育巨噬细胞24h后取上清液离心,采用上清液培养两种癌细胞,并置于低氧条件下36h,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神经肽Y可以抑制巨噬细胞NO的释放(P〈0.05),并降低iNOS的表达(P〈0.05);单独的神经肽Y对低氧培养条件下两种癌细胞的活力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在低氧培养条件中,相比于LPS组的条件培养基,LPS加神经肽Y组的条件培养基可明显增强MCF-7的活力(P〈0.05,P〈0.01),而HepG2的活力则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肽Y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增强乳腺癌细胞MCF-7在低氧环境下的活力。
5241-5243

辣椒辣素对大鼠急性切割痛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辣椒辣素对足底切开大鼠疼痛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32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0.05%辣椒辣素组(C0.05)、0.1%辣椒辣素组(C0.1)、赋形剂组(吐温80),各200微升。切开前一天足底给药,分别测定给药前的基础值,给药后24小时,术后2小时及1、2、3天对热刺激的反应,并记录累积疼痛得分,术后三天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预先给予的辣椒辣素能够减弱热痛觉过敏和降低累积疼痛得分。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与生理盐水比较辣椒辣素影响切口的恢复。结论:辣椒辣素预处理具有预防术后痛的作用。对切口组织学的影响可能与药物抑制疼痛行为有关,而不一定是药物的局部作用。
5244-5247

CXCR4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CXCR4与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半定量RT—PCR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CXCR4和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R4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R4蛋白袁达率为77.5%,mRNA相对含量为0.777±0.044;其中浸润深度达肌层者表达率为100%,mRNA相对含量为0.790±0.049;局限在粘膜下层者表达率为50%,mRNA相对含量为0.660±0.05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0%,mRNA相对含量为0.850±0.079,其中浸润深度达肌层者表达率为95.5%,mRNA相对含量为0.854±0.070,局限在粘膜下层者表达率为61.1%,mRNA相对含量为0.758±0.09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R4及MMP-9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y=0.479,P〈0.05)。MMP-9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CXCR4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CXCR4和MMP-9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干预CXCR4和MMP-9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新靶点。
5255-526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实验研究

用凝胶电泳发现肝素与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肝素与23种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淀粉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染料加肝素后电泳行为的变化。结果:淀粉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染料加肝素后多数结果是泳速变慢,有一些留在原点,也有前移、后退者。二氯荧光素、荧光红、荧光素、甲酚红、苯胺蓝、溴酚蓝、茜素红S、胭脂红、亮绿、氨基黑10B、丽春红G、曙红、苯胺黑、氯酚红加肝素后泳速变慢。亚甲蓝、灿烂甲酚蓝、甲基紫加肝素后电泳留在原点。刚果红、洋红加肝素后电泳变化不明显。四氯荧光素、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加肝素后电泳荧光看不清。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溴酚蓝加入肝素后泳速明显变慢,随着肝素量增加溴酚兰的泳速加快。与淀粉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一致,但它的电泳结果更明显。结论:本次所研究的23种染料,几乎都能与肝素发生相互作用,给它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5261-526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非肝炎病毒所致肝损害超声影像与病理关系的探讨

摘要:目的:对154例肝损害原因的超声与病理关系进行总结性分析,以提高对肝损伤的认知。方法:所有病例均行肝脏穿刺及病理检查,并结合临床相关特异性检查,明确肝损害的原因。结果:超声提示分别为肝损害、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部分超声显示未见异常,病理结果提示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中,部分确诊为代谢性疾病,超声提示肝损害组中,病理提示因药物、环境类生化因素所致肝损伤占有相当比例。结论:超声检查在肝损害的筛查中作用明显,而在肝损害原因中,药物性及环境类生化因素所致的肝损害占有相当比例。
5265-5267

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川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降低尿蛋白,减轻肾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40例)、前列地尔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2周,分别比较三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降低24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优于川芎嗪组和前列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和川芎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5268-5270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纯全麻者为对照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者为治疗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T及CD8+T细胞亚群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IL-2的浓度。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CD4可细胞、CD4+/CD8+比值和血清IL-2浓度均有所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CD4+T细胞及IL-2下降程度不如对照组患者明显,且恢复较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在麻醉手术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复合麻醉较单纯全麻的免疫抑制效应低且恢复较快。
5271-5273

姑息性中医辨证治疗98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姑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姑息治疗组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介入治疗组患者予以化疗药介入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医姑息治疗组肝区疼痛改善率为69.6%、疲乏无力改善率为65.9%、食欲不振改善率为59.5%,与介入治疗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近期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姓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从而有利于为患者赢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5274-5276

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Maintenance Rituximab,MR)的安全性及疗效的研究和探讨。方法:38例患者诱导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及家属意见和经济条件分为MR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诱导治疗阶段两组患者均接受6~8个疗程R-CHOP(每3周)或R-EPOCH方案治疗。维持阶段,利妥昔单抗在诱导治疗完成后4—8周开始,375mg/m2,每3个月1次共2年(8次)或直至疾病复发、进展、死亡。维持前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复发。结果与结论:MR对R—EPOCH或R-CHOP的诱导治疗后达到CRu/CR初治DLBCL病人,有很好的近期疗效,能提高其DFS率,但OS率无改善,而且其毒副反应小,可以耐受。
5277-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