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Neuronatin在人体常见肿瘤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印记基因Neuronatin(NNAT)在人体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种编码产物NNATα和NNATβ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对一些人体常见肿瘤及其对应正常组织中NNAT的表达进行系统检测;同时利用腺病毒载体技术,将NNATα和NNATβ分别导入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并用实时细胞分析仪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NAT在食道鳞癌,结肠腺癌,直肠腺癌,胰腺腺癌,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宫颈鳞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移行上皮癌,肺鳞癌,皮肤鳞癌以及前列腺腺癌11种肿瘤组织,肾上腺,皮肤,睾丸,脑,骨骼肌,胰腺6种正常人体组织,以及慢性结肠黏膜炎与慢性肝炎2种炎性组织中呈阳性。②体外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NNATα对人结肠癌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NNAT基因在多种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其仪片段的表达对于结肠癌细胞系SW620增殖具有轻微抑制作用。
3401-3406

触觉剥夺后豚鼠桶状皮质DCX阳性细胞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豚鼠单侧触觉剥夺后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数量的差别,探讨触觉剥夺对豚鼠桶状皮质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1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制作豚鼠单侧(右侧)触觉(胡须)剥夺模型,之后常规饲养1月和2月灌注取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同一只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情况并比较其数量差异。结果:DC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大脑皮层barrel区DCX阳性细胞数实验侧均明显多于对照侧;Ne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动物大脑皮层barrel区两侧NeuN阳性细胞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CX和Neu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大脑皮层barrel区均可见双标细胞存在。结论:触觉剥夺后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数具有明显差异性,可能是神经再生的表现。
3407-3411

大鼠耳蜗雪旺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纯化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免疫磁珠从新生SD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分离培养获得大量、高纯度雪旺细胞的方法。方法:选用l-3dSD大鼠,无菌条件下暴露双侧听泡,在高倍镜下仔细剥离蜗壳,开放耳蜗,完整取出耳蜗组织,分离并且除去膜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和基底膜组织,然后剪碎。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用胎牛血清中止消化,离心以后加入DMEM/F12培养液培养。3-5天后对细胞应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方法进行纯化,培养2天后进行传代接种,培养过程中对提纯后的大鼠耳蜗雪旺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S-100免疫荧光鉴定并且计算细胞纯度。结果:分离培养后所得的细胞即为雪旺细胞;利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对培养所得的细胞进行纯化,纯化后的大鼠耳蜗雪旺细胞纯度为97%±1.2%。结论:免疫磁珠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新生大鼠仔鼠耳蜗螺旋神经节雪旺细胞的方法。所得耳蜗雪旺细胞活力强、纯度高,可以用于耳蜗雪旺细胞与螺旋神经节轴突的生长和再生等相关研究。
3412-3415

次声作用对大鼠血浆SOD、MDA、NO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16Hz/130dB次声作用大鼠不同时间其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揭示次声作用对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特点。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次声作用1、7、14、21和28d组及对应的假暴露组,每组8只大鼠。次声暴露组每日定时在次声舱内接受16Hz/130dB次声作用2h,连续1、7、14、21和28d,假暴露组除不施加次声作用外,其在次声舱中放置的时间、次数、采样时间点均和次声暴露组相同。次声暴露后即刻测定大鼠血浆SOD、MDA、NO水平,测得的结果与假暴露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假暴露组相比,大鼠血浆SOD活力在次声作用后显著降低(P〈0.05)。且随次声作用时间延长,SOD活力逐渐降低;大鼠血浆MDA含量在次声作用后显著升高(P〈0.05),且随次声作用时间延长,MDA含量逐渐升高;大鼠血浆NO含量在次声作用7、14d时显著降低(P〈0.05),l、2l和28d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次声作用可引起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损伤的程度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3416-3419

PRP与CPC应用于拔牙后种植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与富血小板血浆(PRV)混合物应用于拔牙后种植位点保存的可行性。方法:拔除6只犬下颌双侧第三切牙与一侧第一切牙,并于每只犬的3个拔牙窝颊舌侧骨壁分别制造2mmx2mmx3n-Lrn缺损,随机在两个牙槽窝内分别植入CPC或CPC与PRP的混合物,第三个不加处置作对照,在术后4、8、12周各处死两只动物,行大体、X线、显微镜观察,比较各组的新骨生成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CPC/PRP混合物组骨形成早于其他组,8、12周时CPC/PRP混合物组新骨生成明显优于CPC组和对照组。结论:CPC混合PRP可促牙槽窝新骨生成并能保证成骨的高度和颊舌向宽度,从而为后期种植义齿修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436-3438

大鼠胚胎发育期NBC1在胰腺的表达与定位

摘要:目的:探讨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载体(NBCl)在大鼠胰腺胚胎发育期不同阶段核酸、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在腺泡和8细胞的定位表达。方法: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对孕12.5d(E12.5)、E15.5、E18.5、新生和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验证了NBCl核酸和蛋白在E15.5、E18.5、新生和成年时期胰腺中的表达情况,Doublefluores.cenceimmunohistochemistry分析了NBCl在E18.5、新生和成年时期胰腺腺泡和β细胞的定位表达。结果:在大鼠胰腺胚胎发育过程中,NBCl核酸、蛋白在E18-5时特异高表达,新生下降直至成年最低;在腺泡基底侧膜和β细胞膜有强烈的阳性信号,且在成年胰腺中β细胞膜阳性信号较腺泡基底侧膜强。NBCl的表达变化与其功能近似基因的表达趋势相反,而与其协同发挥作用的基因及胰腺特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NBCl在胰腺发育过程中不仅与结构形成而且与功能发挥相关。
3450-3454

籼型稻V20B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初报

摘要:目的:建立籼型杂交稻亲本V20B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V20B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不同生长物质类型及浓度、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分化的影响。结果:诱导培养基以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mg·L-2,4-D和0.2mg·L-6-BA,光照条件下诱导,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3.44%;继代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mg·L-2,4-D,黑暗条件下培养;分化培养基以DL为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为2.0mg·L-KT、2.0mg·L-6-BA、0.2mg·L-NAA、0.2mg·L-1IAA: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该体系获得的愈伤组织侵染后能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经PCR检测潮霉素基因转化率为53.89%。结论:建立了适宜于籼型稻V20B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
3460-3463

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状态下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新生1天SD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并利用氮气培养箱模拟低氧构建乳鼠心肌缺氧体外模型。分为3组处理:对照组,缺氧组,缺氧+药物拮抗组。缺氧时间为12h,通过免疫组化等检测方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及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可以造成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hypoxia:75.21%±1.21%,control:l.38%±0.45%,P〈0.05,n=20),并导致其表达凋亡抑制因子Bcl-2蛋白水平的显著降低(0.125foldVScontrolgroup,P〈0.05),促细胞凋亡因子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3.01lfoldVScontrolgroup,P〈0.05);而银杏叶提取物作用后可明显逆转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EGb761:23.17%±0.43%,hypoxia:73.13%±1.22%,P〈0.05,n=20),并明显逆转Bcl-2(5.716foldVShypoxiagroup,P〈0.05)、Bax(0.273foldVShypoxiagroup,P〈0.05)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等参与缺氧致心肌损伤过程,导致心肌细胞凋亡,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心肌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从而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凋亡。
3464-3468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ax和hHGF双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构建

摘要: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ax和hHGF双基因共表达的重组慢病毒并鉴定。方法:通过重叠PCR技术构建attBl-K-hBAx/T2A/eGFP/P2A/hHGF-attB2基因片段,利用gatewaytechnology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V.EX2d.null-EFlA〉hBAX/T2A/eGFP/P2AmHGF和阴性对照质粒pLV.EX2d.null-EFlA〉eGFP并测序,上述两种质粒分别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病毒,荧光显微镜检测病毒滴度。结果:经鉴定慢病毒载体质粒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检测hBax和hHGF共表达慢病毒滴度为7.8×10^7TU/mL,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阴性病毒滴度为9×10^7TU/mL。结论: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ax和hHGF双基因的慢病毒构建成功并获得高滴度的病毒感染液。
3473-347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实验研究

四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四氮唑类化合物,寻找温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以期发现抑菌活性化合物并初步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以氰基类化合物和叠氮钠为原料,溴化锌为催化剂,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一类四氮唑结构化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利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利用所得到的优化点击化学反应条件合成了11个四氮唑类化合物,并发现化合物2h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优化后的点击化学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产率较高。抑菌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为后续的四氮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3478-348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userelin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Buserelin原料药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该原料药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及有效期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X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及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强光照射、高温(60℃、40℃)、高湿(RH92.5%±5%、RH75%±5%)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40℃±2℃、RH75%±5%;25℃±2℃、RH60%±10%);按Buserelin原料药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及相关的检验方法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强光照射、高温、高湿等影响因素对Buserelin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故应密封、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在加速试验中。Buserelin原料药的各项质量指标发生了小的变化,但均在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结论:强光照射、高温、高湿等影响因素对Buserelin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应在阴凉干燥处避光密封保存和运输。加速试验结果证明:在此条件下,它的各项质量指标变化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符合Buserelin原料药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故将其保质期暂定为两年。
3483-3486

正交试验优化梓醇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地黄中梓醇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地黄粗提液中梓醇含量为指标,HPLC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4,微波提取3次,每次3min为梓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地黄中梓醇效率高,提取完全,方法可行。
3487-349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生物医学教学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问题为基础(Pm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都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新型教学方法。但二者从教学论方面来看,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教学目的上都存在着差别。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和临床各学科间的桥梁学科,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引入病理生理学教学,符合病理生理学的学科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观念上更易于被医学生所接受,因而适应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3491-349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分子影像学》第二版已正式出版发行

摘要: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主编的《分子影像学》第二版(ISBN:978-7-117-13344-9/R·13345)一书已于2010年9月14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子影像学》是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对于分子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概况都有精彩而详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国际分子影像学的最新进展。
3497-349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和注射1:100000肾上腺素治疗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100000肾上腺素,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成功率,早期、近期、远期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首次止血成功率96.55%(28/29),对照组首次止血成功率93.10%(27/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期再出血率7.41%(2/28),显著低于对照组29.63%(8/27)(P〈0.05),治疗组近期及远期再出血率为3.57%(1/28),对照组近期及远期再出血率3.70%(1/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无栓塞、穿孔、死亡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优于注射肾上腺素。
3498-3501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68例疑似冠心病(CHD)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198例和非冠心病组7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80例,双支病变组56例,三支病变组62例。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尿酸含量,同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尿酸与已知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95.35±84.40)ixmol/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282.20±66.68)μmol/L(P〈0.05)。单支病变组(338.48±77.36)μmol/L、双支病变组(399.62±84.36)μmol/L、三支病变组(445.16±92.20)μmol/L,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种新途径。
3508-3510

HDL/LDL比值、LP(a)及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值(HDL/LDL比值)、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名初发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并支架植入术患者(〈12小时),并于次日晨检测空腹生化血脂分析,测得HDL/LDL比值、LP(a)及s-CRP等相关指标,冠脉造影结果根据Gensini积分系统分轻、中、重度三组,比较三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有无差异,并选取冠脉造影正常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HDL/LDL比值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HDL/LDL比值亦存在差异(P〈0.05),LP(a)及s-CRP在不同冠脉分级上亦存在着差异(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三项指标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3511-351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叠综合征(Rhupu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类风湿关节炎(R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叠的Rhupus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以RA为首发表现,8年后出现SLE特征性表现。就诊时关节症状较严重,出现多关节变形。本例患者肾脏损害重,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有效。结论:Rhupus综合征在临床上罕见,加强特异性抗体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早期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519-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