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经股动脉明胶海绵栓塞介入法建立犬精确局灶急性心梗模型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明胶海绵栓子经股动脉栓塞介入术制作稳定的犬精确局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对12只杂种犬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微导管栓塞左前降支(LAD)第二对角支远端分支,致前室壁或下壁缺血/梗死;于术前、术后行冠脉造影、心电图、99mTcN-MPO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术前2h及术后1、3、6、12、24h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IcTnI);4w后动物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学确认梗死。结果:介入栓塞LAD远端分支后,2只犬由于出现室性纤颤而死亡,10只犬心梗后24h存活,连续观察28d后依然存活良好。与自身对照相比,心梗后冠脉造影示LAD远端分支闭塞;心电图V1-V3,Ⅱ,Ⅲ,aVF表现为S-T段抬高;99mTcN-MPOSPECT心肌断层显像示心梗区放射性核素摄取明显减低或缺损;AST、CK、CK-MB、LDH、cTnI均于术后升高;HE染色示心肌细胞核消失、碎裂,胞质均质红染,间质水肿。结论:微创介入法制作犬精确局灶心梗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与安全性,可以为临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
3601-360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关于2010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摘要: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本刊经研究决定于2010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确保优秀论文评比的公证与公平性,编辑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3605-360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Tet-on和Cre/loxP系统双重调控HCV NS5B真核表达载体的设计与构建

摘要:目的:构建可受Tet-on和Cre/loxP系统双调控的HCV NS5B真核表达载体,为建立可严格调控HCVNS5B蛋白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奠定基础。方法:以真核表达载体pBI-3为载体构建骨架,在其启动子下游依次插入luc报告基因、BGHpA和NS5B基因片段,并分别在luc报告基因上游和BGHpA尾下游引入一个loxP位点。结果:成功构建了可受Tet-on和Cre/loxP系统双调控的HCV NS5B真核表达载体pBI-3/luc-BGHpA-NS5B。结论:pBI-3/luc-BGHpA-NS5B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可严格调控HCV NS5B蛋白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606-360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被英国Global Health数据库收录

摘要:Global Health是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上权威的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读者范围主要针对专业学术机构、研究人员、非政府组织、政策制定者、从业医师、健康机构专业人士及学生。该数据库填补了很多目前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信息空白,提供最宽泛的内容覆盖面。Global Health在Ovid(奥维德技术)及SilverPlatter平台上均可获得。
3622-362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与海洛因依赖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s,DRD2)基因3'非翻译区TaqⅠA、启动子区-141Ins/Del2个多态性位点和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组的TaqⅠA和-141Ins/Del2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HaploView4.0及SPSS11.5软件分析这2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DRD2基因TaqⅠA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海洛因依赖组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海洛因依赖组TaqⅠA位点的等位基因A1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11.156,p=0.001,OR=1.463,95%CI=1.170~1.830);DRD2基因-141Ins/Del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海洛因依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D2基因TaqⅠA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海洛因依赖有关,携带有TaqⅠA多态性位点A1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对海洛因产生依赖。
3623-3625

PTEN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胃印戒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异常与胃印戒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法检测36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和36例正常胃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应用链霉菌抗生物蛋白一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组织PTEN的表达36.1%,明显低于正常组织94.4%,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TEN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36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PTEN外显子5突变3例(8.33%),突变位点相对较集中,显示其突变热点主要位于161、162号密码子。结论:PTEN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印戒细胞癌中PTEN基因突变是其蛋白表达缺失原因之一。
3626-3631

血塞通体内中和内毒素作用的试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体内中和内毒素的作用。方法:健康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血塞通干预组,每组8只。内毒素组经耳缘静脉静推LPS(1mg/kg),12h后再由耳缘静脉注射一次LPS(1mg/kg),复制SIRS/MODS动物模型;对照组耳缘静脉静推等量生理盐水;血塞通干预组于0h,12h经耳缘静脉推注LPS(1mg/kg)并于第一次注入内毒素后6h,12h,18h静推血塞通(50mg/kg)。于24h时间点测定各组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血塞通干预组与内毒素组相比,IL-1、IL-8、PAF、TNF-α均较内毒素组有不同程度降低。血塞通干预组脏器损伤组织学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结论:血塞通在体内能明显中和内毒素的作用,为防治SIRS/MODS提供了实验依据。
3632-3634

热作用下成骨细胞HSP70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热作用对小鼠成骨细胞系中HSP70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培养液对小鼠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不同温度(37℃-39℃-41℃-42.5℃)作用其一周,RTPCR方法观察其HSP70表达水平变化,同时取其培养液上清与小鼠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共培养,MTT法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经不同温度热(37℃-39℃-41℃-42.5℃)处理后,MC3T3细胞系中HSP70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且呈现与温度梯度依赖性,其处理后的上清液分别与小鼠破故前体细胞系RAW264.7共培养,MTT法测定其增值水平,结果其增殖受到抑制,且抑制水平与温度呈梯度依赖关系。结论:热刺激可以促进成骨细胞中HSP70的表达,促使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增殖,HSP70可能是参与调控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平衡的重要因子。
3639-364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封面说明

摘要:图案说明: 2009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解决了DNA末端复制这一基础生物学的问题,这一问题从端粒的角度揭示细胞分裂潜能控制,细胞衰老和癌变的分子基础,与疾病有密切关联,意义重大。
3642-364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Caspase-8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Caspase-8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促超排卵,获取妊娠3.5d小鼠囊胚,随机分成三组,即对照组(空白)、低糖组(葡萄糖浓度为7.5mmol/L)和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8.0mmol/L),分别培养在含0、7.5mmol/L和28.0mmol/L葡萄糖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24h后,然后再吸出囊胚。每组随机吸取30个囊胚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Caspase-8表达状况,利用HP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8在以上三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Caspase-8表达结果:空白组中囊胚细胞胞浆中可见少量浅棕黄色颗粒,Caspase-8表达呈弱阳性。低糖组中囊胚细胞胞浆未见着色,Caspase-8表达呈阴性。高糖组囊胚细胞胞浆中可见较多的棕黄色颗粒,Caspase-8表达呈强阳性。空白组与低糖组囊胚Caspase-8表达的阳性面积率及平均光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组与空白组和低糖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诱导Caspase-8的过度表达,导致囊胚细胞数目过度减少,从而影响囊胚的正常发育和着床。
3643-3645

TGF-α、TGF-β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英文)

摘要:目的:研究TGF-α、TGF-β1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1例胰腺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GF-α、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和分期(UICC)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41例胰腺癌组织中TGF-α、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63.4%,在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25.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01)。在胰腺癌组织中,TGF-β1 的表达在不同分期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9);TGF-α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TGF-α、TGF-β1 在胰腺癌中高表达。TGF-β1与胰腺癌病理分期有关。
3646-3649

Hcy、ACA、FA联合检测在预测脑梗死发生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Hcy、ACA、FA联合检测在预测脑梗死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ILSA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66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的ACA、Hcy及FA的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Hcy浓度为[(22.68±12.70)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38±2.61)μ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叶酸[(3.87±2.02)pg/ml]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19.37±437.57)ng/mL](P〈0.05);脑梗死患者ACA和高Hcy血症的检出率为53.03%和68.18%与健康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Hcy及FA单独预测脑梗死的敏感性分别为87.50%、90.00%和96.3%;特异性为44.60%、54.40%和37.09%;在预测脑梗死发生中ACA、Hcy及FA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高Hcy血症和ACA均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ACA可能参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ACA、Hcy及FA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其中以ACA和Hcy联合检测为最佳,对于预测脑梗死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3650-3653

不同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的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的比较。方法:采用151份标本分别采用COBAS Amplicor、实时定量PCR(LightCycler及Mx3000p)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①检测灵敏度:COBAS Amplicor方法灵敏度高于实时PCR方法(P=0.005、0.014),而Mx3000p灵敏度高于LightCycler方法(P=0.042)。②相关性:实时定量PCR(LightCycler及Mx3000p)与COBAS Amplicor方法所测HBVDNA结果均呈线性相关(r=0.842,P〈0.01;r=0.946,P〈0.01)。结论:实时定量PCR方法是较为经济且准确的HBVDNA检测方法,而Mx3000p在准确性和灵敏度上可能优于LightCycler方法。
3658-3659

矫形器在地震后骨科伤员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骨科伤员使用矫形器的救治经验,为大规模突发灾难事件应用矫形器救治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对本科自2008年5月收治的60例汶川地震转运的骨科伤员术前术后配戴不同部位的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然后对矫形器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救治骨科病人60例,骨折伤员57例,神经损伤3例;有25例伤员行手术治疗;3例截肢伤员因残端感染严重而行多次残端清创、修整。除截肢伤员外,其余所有伤员均配戴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所有配戴矫形器的伤员未出现并发症,经过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全部伤员康复出院。结论: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术前术后配戴矫形器,能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具有促进伤员早日康复的作用,对今后灾难救援具有指导意义。
3660-3662

固本颗粒胶囊对大鼠COPD模型血清IL-8及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根据COPD慢性气道炎症学说,探讨固本颗粒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阐明其防治COPD的作用机理,为固本颗粒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组、固本颗粒胶囊低剂量组、固本颗粒胶囊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以烟熏及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的方式建立大鼠COPD模型,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至实验结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的含量。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鼠一般状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COPD模型复制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的含量水平失衡。在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因子含量比例失衡的作用结果来看,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比较,强的松组治疗作用最为显著,固本颗粒高剂量次之,固本颗粒低剂量组作用最弱。结论:①.固本颗粒胶囊能有效缓解COPD模型大鼠临床表现及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在于:能纠正COPD大鼠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失衡;②.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有加强趋势。
3663-3665

三种不同方法检查尿液有形成分结果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三种不同方法检查尿液有形成分的符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X-428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IQ2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联合检测尿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尿液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人工镜检法与AX-4280的符合率为:红细胞71.1%;白细胞76.4%。人工镜检法与IQ2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人工修饰前和人工修饰后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红细胞81.3%、91.5%;白细胞85.9%、93.8%;透明管型81.4%、89.7%,未分类管型52.6%、77.4%;结晶84.1%、92.4%;细菌65.1%、88.2%;精子72.0%、91.5%。以人工镜检为标准,IQ2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人工修饰前和人工修饰后各检测项目的假阳性率分别为:红细胞23.0%、9.3%,白细胞16.4%、6.6%,透明管型22.9%、11.4%,未分类管型90.2%、29.2%,结晶19.0%、8.2%,细菌53.7%、11.0%,精子38.9%、9.3%。结论:三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更能提高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3666-3668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对1175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初筛,细胞学异常者或TCT正常、HR-HPVDNA阳性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病变。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captureⅡ,HC-Ⅱ)对所有标本进行高危型HPVDN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5例样本中TCT检测结果正常或炎症968例,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2例,ASC-H(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9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7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9例。207例细胞学异常者经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证实炎症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7例,Ⅱ级34例,Ⅲ级19例,浸润癌5例,湿疣6例。HC-Ⅱ法检测HR-HPV DNA发现207例细胞学异常者HPV感染率分别为:正常或炎症17.24%,CINⅠ22.22%,CINⅡ32.35%,CINⅢ61.39%,浸润癌100.10%,湿疣30.23%。82例TCT正常、HR-HPV DNA阳性患者病理结果显示炎症67例,CINⅠ11例,CINⅡ6例。结论:随着病变的加重,HR-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其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HR-HPV检测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3669-3671

关节镜下滑膜大部分切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滑膜大部分切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长期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6年5月,对19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大部分切除术,随访3-11年,平均随访6.5年,手术前后按Ishikawa标准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周:优良率为89.5%;术后半年:优良率为79.0%;术后6.3年:优良率为42.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大部分切除治疗膝关节RA,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较差。关节镜下滑膜全部切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3672-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