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小鼠Dppa2基因shRNA载体的构建及干扰效果的检测

摘要:目的:构建有效的针对小鼠Dppa2基因的shRNA(short hairpin RNA)干扰载体。方法:设计合成2对针对小鼠Dppa2基因的shRNA序列以及1对与哺乳动物基因组无同源性的shRNA序列作为对照,构建pSUPER.Retro.puro干扰载体并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验证。进一步将各干扰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RT-PCR检测干扰效率。结果:PCR,酶切和测序验证均表明各shRNA载体构建成功。将空载体及各重组载体分别转染小鼠ESCs发现,干扰组Dppa2基因表达水平相对于空载体对照组和阴性shRNA载体对照组明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了有效的针对小鼠Dppa2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为进一步研究Dppa2基因在维持小鼠ESCs不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404-407

SPARC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子代基因型的鉴定

摘要: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SPARC)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和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SPARC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所引进的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中将会出现野生型、杂合子以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子鼠鼠尾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SPARC和Neo基因片段,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证实PCR扩增产物的正确性;应用Westernblot检测SPARC蛋白质的表达,进一步证实PCR鉴定方法的可靠性。结果:SPARC基因杂合子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SPARC基因缺失纯合子小鼠有繁殖能力。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PCR产物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的目的基因片段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酶切和Westernblot结果证实PCR结果可靠。结论:PCR方法能够准确鉴定SPARC基因突变小鼠基因型。
408-410

基于重叠延伸PCR法的定点突变技术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高效而经济的定点突变方法。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引物设计时引入目的突变,以前两次PCR产物为模板,进行第三次PCR,即可获得突变后的目的DN段。将此片段连入pMDTM18-T载体后测序验证突变结果。结果:DNA测序表明,待突变位点已由ATTGG突变为ATTTT。结论:成功实现了目的位点的定点突变,重叠延伸PCR法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定点突变方法。
411-412

大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的建立及逼尿肌T型钙通道亚型表达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大鼠模型并初步研究逼尿肌T型钙通道亚型的表达。方法:以增加膀胱出口梗阻的方法诱导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出现;以RT-PCR的方法检测正常膀胱和不稳定膀胱逼尿肌上T通道亚型的表达。结果:梗阻后5、6周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高且稳定;不稳定逼尿肌细胞与正常逼尿肌细胞均有α1I亚型表达且无数量差异,逼尿肌细胞有α1G亚型的表达,而正常逼尿肌上无此亚型表达。结论:梗阻第5、6周的动物是用来研究DI产生机制的良好模型;α1G亚型可能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413-417

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人胸主动脉夹层的表达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opper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SOD-1)在人胸主动脉夹层(human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hTAD)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hT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SOD-1在TAD和正常人胸主动脉(NA)中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验证SOD-1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SOD-1在TAD组表达量较NA组减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显示,SOD-1主要位于主动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胞质内,其在夹层主动脉壁中膜撕开处表达缺失。结论:SOD-1在TAD中表达量减少,可能由于参与氧化应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等机制所致。
421-424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救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CSB)对严重烧伤大鼠的救治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组和CSB组,烧伤组与CSB组均制作20%体表面积Ⅲ0烧伤模型,CSB组于致伤后进行颈交感神经阻滞,观察动脉血压和心率变化;测定大鼠血中皮质酮、肾上腺素浓度;观察伤后21天动物伤死情况。结果:1.颈交感神经对严重烧伤大鼠救治效果显著,烧伤组和CSB组动物21天死亡率分别为73.33%和53.33%;2.创伤后大鼠血浆内肾上腺素浓度在伤后24小时有明显上升,然后迅速下降,但是CSB组肾上腺素浓度上升幅度远远低于烧伤组;3.与正常组相比,烧伤后血清GC的水平升高非常显著,CSB治疗组虽较正常组也升高,但显著低于烧伤组。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创伤动物具有明显保护效应,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425-428

靶向性甲基化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3a的构建

摘要:目的:在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表达融合myc-6his标签的靶向性甲基化酶pcDNA3.1-myc-3a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含有myc全长基因的pcDNA3.1-myc-Luc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获得myc(DBD),再以含有靶向性甲基化酶的pcDNA4.0-GBD-3a-myc-6his质粒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扩增获得融合有myc-6his标签序列的目的区段3a,然后将两者克隆入表达载体pcDNA3.1;以双酶切和PCR方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结果:通过PCR方法获得了靶向性甲基化载体pcDNA3.1-myc-3a,并通过免疫印记方法验证了抗myc标签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目的蛋白。结论:正确构建了靶向性甲基化酶pcDNA3.1-myc-3a的真核表达载体。
429-431

转染Netrin-1基因的真皮多能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转染Netrin-1基因的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大鼠真皮组织,分离培养真皮多能干细胞,经转染Netrin-1基因和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Wistar大鼠在L4水平制成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伤处移植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或者转染Netrin-1基因的真皮多能干细胞。对大鼠进行动物行为学(BBB)评分和对损伤脊髓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转染Netrin-1基因的dMSCs诱导产生的神经元样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为24.45±3.73%,而单独的真皮多能干细胞诱导产生的神经元样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10.50±2.13%,二者差异显著(P〈0.05)。BBB评分显示转染Netrin-1基因的dMSCs移植组明显高于单纯dMSCs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Netrin-1基因的dMSCs移植组损伤脊髓结构的修复明显优于单纯dMSCs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转染Netrin-1基因的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较单纯d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432-435

pcDNA3.1-Canstatin-3Fl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HepG2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构建pcDNA3.1-Canstatin-3Flag载体并稳定转染肝癌HepG2细胞,检测canstatin在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胎盘中提取总RNA,RT-PCR法获得canstatinDNA,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并测序,重组质粒pcDNA3.1-Canstatin-3Flag转染肝癌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RT-PCR检测canstatin mRNA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出pcDNA3.1-Canstatin-3Flag重组质粒;2.获得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3.发现转染后的肝癌HepG2细胞canstatin在mRNA水平比未转染细胞有明显的增强。结论:获得了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为后期canstatin在肝癌中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450-45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封面说明

摘要:图案说明: 2009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解决了DNA末端复制这一基础生物学的问题,这一问题从端粒的角度揭示细胞分裂潜能控制,
452-45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胃动素对大鼠下丘脑胃牵张敏感神经元和胃运动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胃动素对下丘脑弓状核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和胃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4管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胃动素对大鼠弓状核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活动,采用胃内置传感器观察胃动素对对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65.5%的弓状核神经元为胃扩张敏感性神经元,其中55.6%为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44.4%为抑制性神经元。胃扩张刺激后兴奋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1),而抑制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1)。弓状核内微量注射胃动素,70%的兴奋性神经元在胃扩张刺激后表现为兴奋作用,17.5%的神经元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同样,在抑制性神经元中,65.6%在注射胃动素后引起电活动增强,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胃动素受体拮抗剂GM-109可以完全阻断这种由胃动素诱导的兴奋作用,提示,胃动素在弓状核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调控神经元活动。在胃运动实验中,弓状核微量注射胃动素后,胃运动的收缩频率和幅度都显著增加(P〈0.05);同时,这种兴奋作用也可被GM-109阻断。结论:研究证实了弓状核胃动素神经元接收来自胃感受器的外周躯体感觉传入神经的冲动,并通过某些下级核团通路发挥胃运动的调节作用。
453-458

灯盏花素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致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从细胞水平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对谷氨酸致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大脑海马神经元并经鉴定后,以谷氨酸复制损伤模型,以5%含药血清干预,在透射电镜下及经碘化丙啶和Hoechst33342双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凋亡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检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生化法检测LDH漏出率、丙二醛(MDA)含量、细胞释放的NO量、细胞内tNOS活性和iNOS活性。结果: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而LDH漏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释放、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p〈0.05,p〈0.01)明显降低。结论:灯盏花素对谷氨酸致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能量代谢、稳定细胞膜、抗脂质过氧化、降低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减少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459-461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与胀亡研究及氨茶碱的诱导作用

摘要: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氨茶碱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与胀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空白组及氨茶碱组,培养后观察细胞光镜及电镜形态学、FDA/PI荧光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和胀亡细胞比例变化。结果:①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可自然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与胀亡形态学改变。②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氨茶碱诱导作用下,凋亡率有显著增高,但胀亡率相对无显著增高。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凋亡与胀亡现象,氨茶碱可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但不能有效的诱导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胀亡。
462-465

子宫肌瘤大鼠模型的病理改变及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观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的病理改变来探讨子宫肌瘤的病因机制。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病理改变;镜下测量子宫平滑肌厚度,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来观察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局部平滑肌的反应。结果:雌、孕激素负荷造模后,大鼠子宫大体观子宫色泽晦暗,明显肿胀、结节;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平滑肌增厚,部分呈瘤样增生。两组局部ER、PR检测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镜下观察大鼠模型组的子宫有平滑肌瘤形成,雌、孕激素负荷法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成功建立。子宫平滑肌瘤形成的病因机制中,雌、孕激素起重要作用,而且跟局部平滑肌对雌、孕激素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466-469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对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对胃癌细胞,survivin表达的影响,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对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survivinsiRNA导入胃癌细胞株BGC-803,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内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和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姜黄素可抑制BGC-803细胞的生长,其生长抑制率和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姜黄素作用BGC-803细胞后,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通过转染survivinsiRNA抑制BGC-803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能促进姜黄素诱导BGC-803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后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BGC-803凋亡的作用增强。
470-47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被英国Global Health数据库收录

摘要:Global Health是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上权威的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读者范围主要针对专业学术机构、研究人员、非政府组织、政策制定者、从业医师、健康机构专业人士及学生。该数据库填补了很多目前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信息空白,提供最宽泛的内容覆盖面。
473-47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萘乙酸诱发小鼠睾丸生精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萘乙酸(?α-naphthlcetic acid,NAA)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喂饲普通颗粒饲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5000、1000、200mg/kg的萘乙酸加入饲料中喂饲小鼠,阳性对照组于处死前3天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体重。4周后处死小鼠取睾丸组织,用MTT法测定各组睾丸生精细胞增殖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Bcl-2和半光天冬酶(Caspase-3)表达。结果: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睾丸生精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64±0.022和0.866±0.024,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剂量NAA组Bcl-2和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4%和40.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6%和8.6%,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萘乙酸能诱发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对睾丸生精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
474-477

HIF-1α、VEGF在慢支及COPD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HIF-1α、VEGF在COPD及慢支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烟熏法制作慢支及COPD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慢支组及COPD组HIF-1α、VEGF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5);HIF-1α、VEGF在COPD组与慢支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慢支组及COPD组大鼠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增加,二者参与气道炎症及结构的重塑。
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