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AFM对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处理前后大鼠弱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英文)

摘要: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实现对大鼠精子超微结构的实时成像,对比观察中药作用前后弱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制作少弱精症大鼠模型;运用非接触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比观察正常精子和病理性精子在中药作用前后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获得精子头体、颈部和鞭毛等部位的实时超微结构图像。结论:AFM可直接探测精子头体的各种畸形,实现对精子全貌的观测。通过修复弱精子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缺陷可能是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改善弱精子质量的机制之一。
4001-400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广告信息

《中华常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病进展(电子版)》杂志稿约

摘要:《中华常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病进展(电子版)》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音[2006]817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华常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病进展(电子版)》杂志出版(ISSN 1674-0785 CN 11-9147/R)。
4005-400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与青蒿素抗疟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为增进对青蒿素作用机制的了解,探讨参与调节线粒体体积的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在青蒿素抗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青蒿素能否直接作用于离体线粒体导致线粒体体积变化;利用等效应图分析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抑制剂是否拮抗青蒿素的抗疟作用。结果:青蒿素可以直接导致离体疟原虫线粒体肿胀,而不会影响鼠肝线粒体体积;两种不同的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抑制剂均可拮抗青蒿素的抑疟效果。结论:青蒿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离体疟原虫线粒体导致线粒体肿胀,且青蒿素导致线粒体肿胀的物种选择性与细胞毒性的物种选择性一致。此外,利用抑制剂阻断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的开放可以拮抗青蒿素的抗疟效果,证明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在青蒿素抗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006-4009

微卫星分型法应用于豢养繁殖长江江豚的父权鉴定

摘要:目的:鉴定武汉白鱀豚馆及铜陵淡水豚部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豢养长江江豚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方法:选择8对江豚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引物对两个待鉴定群体的14个DNA样品进行了荧光标记PCR扩增,将纯化后的扩增产物在ABI3130遗传分析仪上进行基因分型,并根据GeneScanRox500内标确定不同等位基因的大小,随后对待鉴定对象进行等位基因分析,并计算主要多态性参数。结果:所采用的8个微卫星座位在待鉴定的两个江豚群体中均表现出多态性。在母本已知的条件下,利用其中6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据,通过排除法成功地鉴定出两个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将6个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应用于豢养繁殖长江江豚的父权鉴定,从而为该物种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迁地保护繁殖群体遗传谱系的构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4015-402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关于2009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摘要: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本刊经研究决定于2009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确保优秀论文评比的公正与公平性,编辑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4020-402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新加良附方对移植性人胃癌细胞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表达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新加良附方对移植性人胃癌细胞(BGC-823)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人胃癌动物模型,并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5-Fu组及新加良附方高、中、低剂量5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10g/kg、5g/kg和2.5g/kg;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茵生理盐水。连续给药、给水15天处死模型小鼠分离肿瘤,瘤块称重,石蜡包埋,并将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新加良附方高、中剂量组能上调肿瘤纽织Caspase蛋白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加良附方高、低剂量组均能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良附方能通过上调肿瘤组织Caspase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从而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预示新加良附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价值。
4021-4023

HIV-1整合酶基因合成与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摘要:目的:通过人工合成HIV-1整合酶(integrase,IN)基因的编码序列,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方法:根据IN的氨基酸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好的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了877碱基,共编码288个氨基酸,克隆入pMD18-T载体,经测序证实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p3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工程菌诱导表达后的电泳图谱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kDa的位置出现明显目的蛋白条带,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65.9%,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聚合酶蛋白能与HIV-1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已获得高效表达工程菌pET-His-p31,为下一步研究HIV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4024-4026

白细胞介素-1α及IL-1RA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关系。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IL-1α和IL-1R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IL-1α和IL-1R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MS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α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MS易感性无相关性。
4030-4032

树突状细胞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的DC,Brdu标记DC和抗原负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DC和抗原负载DC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du标记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实验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DC分布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与DC比较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较粗大弯曲,形态较成熟。结论:抗原负载DC比DC更易集聚于肿瘤组织周围,推测抗原负载DC比DC可能诱导抗肿瘤效应更强。
4033-4036

Neuritin蛋白表达、纯化技术改进

摘要:目的: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Neuritin高表达酵母菌并对其纯化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从而提高其纯化效率。方法:通过G418诱导表达,筛选Neuritin高表达酵母菌;毕赤酵母表达菌株GS115/pPIC9K-neuritin经1%甲醇诱导表达,再行SDS-PAGE电泳;经Bradford法鉴定,分析在纯化过程中硫酸铵盐对其亲和层析效率的影响。结果:得到高表达neuritin的单克隆酵母菌,诱导上清Neuritin蛋白最大表达量为0.148mg/ml,透析除盐组较未透析除盐组Neuritin蛋白纯化效率高。结论:硫酸铵盐降低了Neuritin蛋白与镍柱的亲和性。
4040-404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被英国Global Health数据库收录

摘要:Global Health是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上权威的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读者范围主要针对专业学术机构、研究人员、非政府组织、政策制定者、从业医师、健康机构专业人士及学生。该数据库填补了很多目前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信息空白,提供最宽泛的内容覆盖面。Global Health在Ovid(奥维德技术)及Silver Platter平台上均可获得。
4044-404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人色素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的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目的:克隆人色素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binding protein5,CHD5)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PCR扩增人CHD5基因的编码区,使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c1-CHD5,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重组质粒peGFPc1-CHD5转染293T工具细胞后的过表达能力。结果:经过PCR方法,有效扩增了CHD5基因编码区,构建了peGFPc1-CHD5真核细胞表达质粒,测序分析表明所克隆的CHD5基因编码区序列无误。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GFPc1-CHD5能有效地过表达CHD5基因。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CHD5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c1-CHD5,并在293T工具细胞中实现过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4045-4047

兔脓毒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相对稳定的兔脓毒性休克模型。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麻醉后无菌操作下取中、下腹部正中切口,找出盲肠,距盲肠末端8.0cm处4号丝线结扎盲肠和相应血管;于盲肠游离末端避开血管戳孔2次,孔径0.5cm;将盲肠原位放回腹腔,缝合腹壁切口;腹腔内注射30ml/kg温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探查腹腔。术后每隔3小时监测肛温。颈动脉插管有创动脉压监测确定模型成功后送血培养、血气、血乳酸,监测4小时后处死动物,送腹水培养,取右肺中叶测定肺含水量,取心、肝、脾、肺、肾、肠常规切片HE染色。结果:制模成功时间为:(18.91±1.384)小时;模型平均动脉压MAP(95.00±10.817vs52.38±15.565,P〈0.05);血气:PH(7.40±0.047vs7.09±0.146,P〈0.01),PCO2(30.0±5.831vs19.80±4.104,P〈0.01),BE(-6.46±4.931vs-24.11±4.276,P〈0.01),HCO3(-18.45±4.367vs5.73±2.422,P〈0.01);血乳酸(2.53±1.108vs7.85±5.834,P〈0.05);血培养(7/10)阳性:大肠埃希菌;腹水培养(10/10)阳性: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肛温于术后呈先上升后下降,假手术组肛温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39.63±0.492VS36.82±0.999,P〈0.01);成模后肛温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r=0.748,P=0.013,方程:Y(平均动脉压)=34.46x±0.45;肺干湿比及肺含水量无明显差异[(0.22±0.014VS0.19±0.288,P〉0.05),(78.17±1.375vs80.58±2.878,P〉0.05)]。常规HE染色可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本模型可模拟多微生物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模型,模型相对稳定.可用于兔种属。
4053-4056

体外培养的小鼠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的形态学特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抗原负载DC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培养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表面突起较粗大且弯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周围皮肤的乳头层、网织层和肿瘤周围,于局域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副皮质区有散在分布。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与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接触密切。结论:抗原负载DC表现出比一般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加活跃的形态特征,冻融法全细胞来源的肿瘤抗原负载DC可以获得理想的DC疫苗。
4057-405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前后血浆TXB2及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

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环素F1(6-Keto-PGF1α)的动态变化。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1天、3天、5天和7天分别观察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线栓大脑中动脉后造成脑缺血,血浆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在缺血第1天最显著。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XB2和TXB2/6-Keto-PGF1α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4060-406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封面说明

摘要:这个图片设计,被编委会命名为"和谐生命之光"。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和谐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但世界同时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背景采用带有金属色彩的变形太极图案,由一个中心点分两部分旋转生出整个奇妙的世界,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体现了新的发展。太极图案首先代表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有中国特色,
4062-406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CathepsinL与MMP-3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的相关性。方法:健康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三个亚组,椎间盘内注射3种不同浓度的Cathepsin L,阴性对照组中在椎间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6周时在实验组椎间盘中,组织学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特征:口核脊索细胞逐渐减少,并逐渐被纤维软骨组织替代,纤维环与髓核之间失去明显的界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周、6周时实验组MMP-3的阳性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Cathepsin L与MMP-3共同参与了兔椎间盘的退变,Cathepsin L可能促进MMP-3在椎间盘内的生成,从而导致椎间盘的退变。
4063-4065

增强CT横轴位在布-加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的横轴位CT表现,并与肝硬化CT表现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血管造影或CTA等多种影像诊断或证实的48例布加综合征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48例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两种病变在横轴位CT表现上的差异,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布加综合征CT表现为尾状叶肿大28例,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的5例(p〈0.05);左叶增大在肝硬化患者为40例,高于布加综合征患者的14例(p〈0.05)肝脏周边部分及肝内门静脉分支区域在动脉期明显强化21例,门静脉期肝实质呈不均匀花斑状强化为46例,肝硬化患者未见上述表现(p〈0.01);侧枝循环中心包膈静脉的开放在布加综合征23例,在肝硬化患者未显示(p〈0.01)。结论:增强CT的横轴位表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4066-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