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摘要:目的:应用姜黄素处理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研究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染色、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经姜黄素诱导处理后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凋亡。结果:经姜黄素诱导处理后,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达69.9%;细胞周期检测出现亚二倍体(亚G1期)细胞峰值,细胞凋亡率达23%;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细胞凋亡典型的180—200bp及其倍体的DNA“梯状”条带;Hoechst染色显示细胞核内出现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细胞体积缩小,染色体凝集,可见有成群或单独存在的凋亡细胞,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存在。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凋亡,从而进一步为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凋亡机理的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
1601-1604

辣椒素对离体大鼠胃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考察辣椒素对离体大鼠胃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大鼠的离体胃平滑肌条为模型,首先考察在正常钙克氏液、高钙克氏液和低钙克氏液中辣椒素对胃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然后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辣椒素对乙酰胆碱、新斯的明、阿托品分别存在下的胃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结果:辣椒素在2.5μmol/L-4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高钙溶液(Ca^2+终浓度51μmol/L)引起的大鼠胃平滑肌强烈收缩,在5μmol/L-4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正常克氏液中大鼠胃平滑肌条的运动,且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在100μmol/L~4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低钙克氏液中大鼠胃平滑肌条的运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辣椒素(10μmol/L)可拮抗乙酰胆碱和新斯的明引起的收缩作用(P〈0.01)。辣椒素(10μmol/L)的作用与阿托品具有相加作用(P〈0.01)。结论:辣椒素对胃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608-161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关于2008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1610-161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大鼠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研制方法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外伤后癫痫(PTE)动物模型模型的制作方法和稳定性。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液压损伤组40只,手术对照组10只。液压损伤组的大鼠在清醒状态下给予液压打击造成其重度颅脑外伤,于致伤后6个月内观察大鼠的行为、脑电图改变,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液压损伤组在致伤后约有42.86%的大鼠出现典型的癫痫发作症状和脑电图上痫样放电。病理检查见伤侧脑皮质有局部挫伤,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有出血灶和胶质结节形成等改变。液压损伤组其发作形式、脑电图特征和病理学改变与人类的PTE特征基本一致。结论:颅脑液压冲击伤可建立起清醒状态下大鼠的PTE动物模型,操作简单、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好,有望为PTE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1611-161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热烈祝贺我刊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缩写AJ)收录

1613-161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磷酸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转醛醇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MMC-7721细胞培养,细胞周期同步化后分组加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分别测定不同孵育时间(1、2、4、8h)TAL酶活性;Westernblot检测TAL蛋白表达水平。磷酸酶消化法检测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结果: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TAL活性在10%胎牛血清培养时明显高于1%胎牛血清,2、4、8h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2、4、8hTAL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③磷酸化消化后TAL活性,与消化前相比呈显著性下降。结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增加血清浓度明显提高TAL活性,酶活性变化与TAL蛋白表达水平无关,提示活性调节发生在蛋白翻译后修饰,其中磷酸化起重要作用。
1614-1616

归辛颗粒对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及血浆中CGRP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归辛颗粒(GXG)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及颈静脉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GXG以大、中、小三个剂量灌胃给药7d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诱发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差异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颈静脉血浆中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GXG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行为症状,颈静脉血浆中CGR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GXG可能通过调节偏头痛大鼠血浆中CGRP的水平,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起到减轻偏头痛的作用。
1617-161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更正声明

1619-161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糖代谢和骨代谢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前期建立的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在基础状态的葡萄糖代谢及骨代谢状态。方法:采用长期追踪野生型和该基因剔除纯合子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水平,并进行葡萄糖耐量(GTT)和胰岛素耐量(ITT)试验以评价该小鼠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对骨代谢的初步研究采用检测小鼠骨密度(BMD)的方式。结果:发现该基因剔除小鼠在6w时,出现空腹血糖比对照组显著低下的现象,而随着鼠龄的增长,血糖水平又趋于正常:GTT和ITT试验证明该基因剔除小鼠无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表型.BMD检测亦显示该小鼠在基础状态下无骨密度低下的现象:结论: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在基础状态下并无显著的糖代谢和骨代谢异常。
1623-1624

PHB/PLLA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支架材料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三维支架材料。方法:以聚羟基丁酸已酯/聚左旋乳酸(PHB/PLLA1:1)制备“三明治”样结构共聚物并测量其孔隙率等指标。以I型胶原对制备的PHB/PLLA支架进行杂化,获得PHB/PLLA胶原杂化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将兔皮肤成纤维细胞(SF)接种于PHB/PLLA支架与PHB/PLLA胶原杂化支架,观察其在材料上生长情况。结果:PHB/PLLA支架杂化后胶原填充于纤维空隙,分布比较均匀。体外培养的胶原杂化支架材料上要比PHB/PLLA支架有更多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结论:胶原杂化有利于细胞种植和生长,PHB/PLLA胶原杂化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构型和生物相容性,有望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
1625-1627

荷叶碱对bel-7402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荷叶主要单体成分荷叶碱对Bel-7402细胞株胆固醇吸收、合成及酯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株,待细胞长满80%后无血清培养基饥饿细胞24h,分别加入1uM、10uM、100uM的荷叶碱及10uM的阿托伐他订,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给药24小时后细胞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荷叶碱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LDLR、HMGCOAR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阿托伐他汀组LDLR、HMGCOAR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高于荷叶碱各组(P〈0.01),荷叶碱、阿托伐他汀均能降低细胞内ACAT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荷叶碱中剂量组ACAT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均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P〈0.05),荷叶碱高剂量组ACAT基因表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蛋白水平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荷叶碱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抑制胆固醇酯酶的活性及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量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1628-1630

紫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紫草素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处理HepG2细胞,MTT检测紫草素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蛋白(pAkt)的表达。结果:紫草素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紫草素与HepG2细胞作用24小时后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强,显示紫草素诱导的调亡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紫草素处理HepG2细胞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紫草素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凋亡机制可能与紫草素抑制P13K/Akt信号途径有关。
1631-1633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骨形态蛋白-2和血清骨钙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血清骨钙素和骨形态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骨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仅去除卵巢周围脂肪,给药组在去除卵巢后连续15周灌胃给服强骨胶囊,其余给等量自来水。15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股骨中段组织,行BMP-2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染色标本摄像并用Image图形分析软件分析各标本阳性表达率。另取大鼠血清以放免法测定其血清骨钙素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后,图片分析显示给药组和假手术组bmp-2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组和假手术组血清骨钙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的BMP-2和血清骨钙素表达有促进作用。
1634-1636

新加良附方对移植性小鼠肝癌抑制率及其凋亡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新加良附方对移植性小鼠肝癌(H22)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中Bcl-2和Bax表达影响。方法:建立移植型H22动物模型,并将动物模型随机分模型对照、环磷酰胺(cTx)与新加良附方大、中、小剂量5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10g/kg、5g/kg和2、5g/kg;CTX组给药计量为17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给水12天处死模型小鼠分离肿瘤,检测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结果:新加良附大剂量组肿瘤抑制率为48、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加良附大、中剂量可降低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基因表达,升高Bax蛋白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l,P〈0.05)。结论:新加良附方可抑制H22瘤体生长,且下调Bcl-2蛋白基因表达,上调Bax基因,提示新加良附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价值。
1637-1639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超微结构及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后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呼吸链R3、R4、RCR、OPR等评价呼吸功能的指标。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严重破坏;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时大鼠脑线粒体ST3、RCR和OPR降低,ST4升高。结论:脑缺血急性期线粒体结构破坏,功能受损严重,随着时间延长均有所恢复;保护线粒体呼吸链可能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1640-1642

麦冬皂苷D对过氧化氢造模的HUVEC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麦冬皂苷D对HUVEC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H20: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浓度。结果:麦冬皂苷D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的活力。结论:麦冬皂苷D对HUV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646-164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实验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家系成员的发病及机制初探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家系患者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的特征,分析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用临床生化分析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和微阵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对收集的31个家系129例一级亲属进行生化指标、自身抗体和HLAII基因分型的相关检测。结果:5个家系出现免疫异常,表现在抗核抗体(ANA)阳性,但仅有一个家系的一个成员出现抗线粒体抗体(AMA)M2型阳性,可诊断为PBC其中,发现免疫异常的5个家系中2例一级亲属出现肝功能异常,两个家系发现HLAⅡ-DRB1(*08)基因型,另外两个家系共同存在HLAⅡ-DRB1(*07)基因型。结论:PBC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其发病可能与HLAⅡ-DRB1(^*08)密切相关。
1649-165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程度与其主动外排泵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程度与其主动外排泵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首先用纸片扩散法检测64株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将其分为A组(0~2种抗生素耐药)、B组(对3~5种抗生素耐药)和C组(对6~8种抗生素耐药);检测64株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对罗丹明6G的外排情况,筛选出罗丹明6G外排明显增加的菌株;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主动外排泵基因AdeABC的表达水平。结果: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株对0~2种抗生素耐药(A组),对3~5种抗生素耐药的有33株(B组),对6~8种抗生素耐药的有27株(C组);多重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罗丹6G外排明显增高,外排程度A组〈B组〈C组;罗丹明6G外排增强的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基因AdeABC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严峻;多重耐药性与药物主动外排增强有关;AdeABC基因的过度表达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外排增加的重要原因。
1652-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