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 23-1544/R 国内刊号
  • 1673-6273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1年创刊,目前已被剑桥科学文摘、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利用Gal4/VP16-UAS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γ-分泌酶活性1-4

摘要:目的:确立基于Gal4/vp16-UAS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γ-分泌酶切割淀粉样前体蛋白活性的方法。方法:将插入上游激活序列(SAS)和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MH100,嵌舍酵母活性转录因子(Gal4)、单纯疱疹病毒蛋白(VP16)和γ-分泌酶切割位点的质粒C99-GVP,以度海肾荧光素酶质粒pRL—CMV,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稳定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C末端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SY),用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邶)的生成,利用Gal4/vp16-UAS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沉淀Westem blot分析表明A(的生成在γ-分泌酶激活荆神经节苷脂GM1作用下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双荧光素酶法检测γ-分泌酶活性也同步升高。在γ-分泌酶抑制荆作用下Aβ的产生呈荆量依赖性的减少,同时γ-分泌酶活性也同步降低。结论:基于Gal4/vp16-UAS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γ-分泌酶活性的方法有效可靠,是一种敏感、定量的检测方法。

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5-7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的第8外显子NaiⅠ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胞对(家系内对照)和随机病例-对照两种实验设计,并结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224个样本的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并洲定了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等生理指标;结果:两种实验设计中对照组与病例组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NSR基因在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屎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核酸疫苗安全性的初步研究8-10

摘要:目的:研究抗动脉粥样硬化核酸疫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该质粒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和急性毒性,井在正常给药的情况下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6个月毒性试验。采用肌肉注射20μg/只和100μg/只,用P(温法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组织的分布和存留时间;同样采用肌肉注射,对最高剂量达到到50kg/kg体重的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实验证明该核酸疫苗在注射部位可存留时间为8周,其他组织如心、肝、脾、肺、肾、脑和生殖器官也有低水平分布,急毒试验显示,在剂量达到有效荆量的60倍的情况下,无可观察到的毒性反应发生,小鼠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亦无异常;新西兰大白兔毒性观察,体内生化指标以及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药无可观察到的毒性反应发生。结论:该核酸疫苗无可观察到的明显毒性反应,安全性良好。

磁场对小鼠两种迷宫学习记忆的影响11-14

摘要:据发现,磁场对生物体有一定作用,但是磁场对于人类或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是否有影响,目前的报道结果很不一致。本实验采用实验小白鼠,给予不同强度(65高斯/50Hz,35高斯/25Hz)的低频磁场照射(每天1小时,持续25天)。磁场照射后,采用旷场行为测试、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活动性、空间辨别、空间学习记忆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表明:65高斯/50Hz磁场显著增高小鼠的活动性,并损伤小鼠Y-迷宫的空间辨别能力,但对Morris水迷宫的空间、非空间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35高斯/25Hz磁场处理动物行为在三个指标上均接近对照组。提示:长期的磁场照射可能会给动物,甚至人类造成一些影响。

男性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15-16

摘要:目的:为制定中国男性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78个单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的5169例男性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17.93)。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156.8+0.01670X1+0.4140x3—0.008596X5±25.1。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依据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等六个区。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角膜组织热分析研究17-19

摘要:生物医学与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了解决角膜热成形术中的预测性及可控制性问题,本文针对角膜的特性进行医学虚拟研究,分析其变形机理;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激光作用于眼角膜时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给出了不同参数下的激光作用时角膜的温度场分布曲线和穿透深度的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激光能量对角膜组织穿透深度影响很大,为角膜热成形术的研究提供了定性的基础,在减少实验费用、提高手术的预测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营养干预对IGT人群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20-21

摘要:目的:通过营养干预的手段观察其对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糖脂代谢厦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流调,以服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通过营养师进行善食调查,营养教育,饮食评价糯导总计1.5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指导教育。两组于试验前后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教(HOMA-IR)等。结果:饮食干预组体质指数(BMI),FPG、Ins及HomA—IR等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仅2人转为糖尿病(DM),对照组试验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有6人转为DM,两组经t检验,DM的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对改善IGT患者的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有重要作用。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应比较22-2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上腹部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麻醉风险评N(ASA)Ⅰ—Ⅱ级,年龄(56±12.3)岁,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为0.125%罗哌卡因(R)组,0.125%罗哌卡因+0.25ue/ml舒芬太尼(R+0.25S)组,0.125%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R+0.5S)组,0.125%罗哌卡因+0.75ug/ml舒芬太尼(R+0.75S)组。于19—1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镇痛泵行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术后3,6、12、24小时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恶心、呕吐、皮肤骚瘁、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R+0.5S)组和(R+0.75S)组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24小时内辅助镇痛用药量均显著低于(R)组和(R+0.25S)组,(P〈0.05);(R)组、(R+0.25S)组、(R+0.5S)组、(R+0.75S)组四组的瘙瘁发生率分别为0%、27.2%、54.5%、63.6%,各组间瘙痒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60侧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四组间的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5u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可取得较佳的镇痛效果及较少的副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抑制因子-1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25-26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mteinase—1,TMP-1)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闻的关系及二者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进展期胃癌标本中MMP-9,TIMP-1的表达,并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馒反肌层以上者MMP-9的阳性表达(66.67%)明显高于肿瘤局限于粘膜、粘膜下者(20%P〈0.01)。MMP-9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转移与肝转移有相关性(P〈0.01)。TIMP-1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增加而减少,当肿瘤突破浆膜时TIMP-1的表达呈现陡降趋势(P〈0.01)。结论:MMP-9的过阳性表达和TIMP-1的表达失衡可能与胃癌转移行为有关。TIMP-1可能抑制胃癌的浸润转移。

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研究27-28

摘要:目的:研究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痿(TCCF)的临床意义。方法:4例TCCF患者采用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月以上。结果:3例TCCF患者一次性成功栓塞瘘口井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例瘘口复杂患者因球囊过早泄漏复发而行2次栓塞治疗闭塞颈内动脉。本组病例来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对TCCF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患者抗-HBcIgA、IgE、IgG、IgM平行检测的临床意义29-30

摘要:目的:通过对乙肝病人血清抗-HBcIgA、HBcIgE、HbcIgc、HbcIgM平行检测进一步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6份乙肝病人血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的血清),采用ELISA法对病人血清抗-HBcIgA、HBcIgE、HBcIgc、HBcIgM平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抗-HBcIgA是HBV感染后肝脏损害的明显标志,抗-HBdgE是HBV感染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标志,抗-HBcIgG持续存在则是以往感染的标志,抗-HBcIgM是HBV感染后病毒持续复制的标志。结论: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慢活肝与慢迁肝鉴别诊断中,平行检测病人血清抗-HBcIgA、HBcIgE、HbcIgG、HbcIgM对乙型肝炎慢性化及其预后估价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新式剖宫产术60例临床分析31-32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探讨新式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孕妇120例,分为改良组(即新式剖宫产)(n=60)和对照组(即腹壁纵切口剖宫产)(n=60),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的术后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专论与综述
呼肠病毒基因组片段S1编码蛋白的研究进展33-35

摘要:呼肠病毒共有3个血清型,不同型之间S1片段编码蛋白的同源性小于26%,其它9个片段编码蛋白的同源性都在86%以上。S1片段是双顺反子,编码σ1和σls,这两个蛋白决定了呼肠病毒的感染性、致病性和毒力。本文综述了σ1、σ1s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与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36-38

摘要: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中占有核心地位。大多数研宄认为胰岛素有直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且主要是通过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增加血小板内cGMP水平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前已经发现血小板也会发生胰岛素抵抗。而且血小板发生胰岛素抵抗可能存在多个环节。本文主要探讨胰岛素和血小板L-Arg/NO系统间的关系厦胰岛素抵抗时血小板L—ArGNO系统的改变。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氧化治疗展望39-42

摘要:目的:了解氧自由基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抗氧化剂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综述。结果:发现氧化应激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结论:抗风湿药物与抗氧化剂的配合应用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43-44

摘要:目的:介绍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归纳而成。结果和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新生儿疾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45-47

摘要: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出现腹胀、腹痛、腹部肿块、以及晚期出现恶病质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早期又无症状,晚期病变的疗效不佳,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近加年来,其发病率增加23倍,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生长因子(srowth factor,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多肽类因子,因恶性肿瘤对营养需求较多而分泌一种生长因子,来促进恶性肿瘤组织中及其周围毛细血管增殖,此种因子即为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它对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特异性。现已经发现多种与肿瘤生长有关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以及近年来研究最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EGF)等。为了研究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更好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本文就生长因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腌制肉中亚硝酸盐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48-52

摘要:亚硝酸盐是内制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发色、抑菌、改善风味和质构等作用,特别是亚硝酸盐能够有效的防止内毒梭状杆菌的生长,但是亚硝酸盐具有毒性,亚硝酸根与肉类中的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使亚硝酸盐的使用受到限制。已有许多亚硝酸盐抑菌机理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亚硝酸盐作用的微生物、腌制成分和其它因素对亚硝酸盐押菌作用的影响、以及亚硝酸盐抑菌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亚硝酸盐作用机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