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国内刊号:21-1570/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58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0.6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专题

无差异的差异化:“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

摘要: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开始全新变革。“互联网+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场域内是两者间的互链、互动与互享,是高等教育在互联网的价值传递、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从组织化形态演进为人、物、网的自由协作,从主体性迈向主体间性,从价值差异转向价值平衡,从权力管理迈向规则治理,实现高等教育价值在信息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调节下的和谐。在新的高等教育革命浪潮中把握先机需要构建“互联网+高等教育”思维,创建“互联网+高等教育”生态,构筑“互联网+高等教育”评价系统,人类永远能够在其中发挥主动性,高等教育革命必将是无差异的差异化进程。
1-6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为科技的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互联网+”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起了宽阔的平台,其与传统行业的结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高效的数字信息化处理,极大地推动了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互联网+”利用信息优势和创新资源,强化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攻克成果转化中的技术瓶颈问题,革新生产和工艺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共享、交换,形成大数据,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要的支撑平台。
7-12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电子商务的催生与带动等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作为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即“互联网”与教育逐渐深度融合,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突破学习时空限制、加快学习方式变革、变革原有教学方式、丰富学科课程内容的同时,对传统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例如偏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设置有待完善等等,针对挑战,应当采取加大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五项措施,以期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健康发展。
13-18

“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与当代变革

摘要:当代语境下宏观政策的推动、教育主体的互联网化、智慧校园的技术支撑、教育资源的网络拓展使得“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决策、教育评介、教育资源等方面正在发生积极的变革,但碎片化学习方式、人机对话学习途径、个性化学习研讨模式、虚以实验实训模式等的固有缺陷制约了“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不悲背离教育的公益性本质,需要平衡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冲突。
19-24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理论视野

大学制度行政化的病理分析及其诊疗

摘要: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完美性与历史发展中的遗留问题,总会出现各种缺陷以及形式各样的表现特征,当缺陷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学内部或外部的防御机制就会建立起来。大学制度行政化的病因(近因与终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结构设计的不当、物理环境的改变、文化或精神环境的变迁、基因功能。在达尔文主义与进化论思想的指导下,清楚界定大学制度的行政化缺陷及其防御机制,深刻解析缺陷产生的近因、中因与终因,寻求辨证施治的诊疗方案。
25-30

大学制度规制的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

摘要:“规制”是大学制度的重要价值之一。大学制度规制的价值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形成办学秩序、提高办学效率及明确办学责任等方面。实现大学制度的规制价值,核心在于建立健全合理性机制及合法性机制。
31-37

高校智库的涵义与特征

摘要:在学理上明确高校智库的内涵与特征,将有助于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从组织要素来阐释高校智库的涵义,包括人员要素、目标要素、条件要素、技术要素和客户要素。高校智库作为智库的一种类型,具有独立性、非盈利性、现实性和政治性等智库所具备的一般特征。同时,高校智库还具有教育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等独有特征:教育性是高校育人功能的延伸;专业性是受高校组织结构与学术工作性质的影响;公正性是现代教育对公正性的追求。
38-42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院校改革与发展

中国现代大学的产生——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形成场域与历史蕴义

摘要: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民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与文化代谢场域的形成,文化场域中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精英。文化精英们在复杂多变的中国社会缺乏真正现代大学的条件下,以中西制度文化碰撞为转机扣住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外部场域,以民国失序社会为舞台开辟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内部场域,以新文化运动为契机营造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知识场域,以教育救国为感召促成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行动场域,以西方成熟的大学模式为嫁接典范建立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参照场域,最终铸就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场域及其丰富的历史蕴义。
43-49

校长文化领导与优质学校建设

摘要:校长文化领导是指通过校长对学校文化的认知、整合与提炼,在对原有学校文化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当前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并通过校长自身的管理领导将其传播到师生中,不断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学校逐步走向优质。因此,在优质学校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通过明确校长文化领导,形成文化共同体,及达成家校文化发展共识来不断强化校长的文化领导。
50-53

学术资本主义下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

摘要:在全球学术资本主义的浪潮下,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应势而生。系统中,大学以学术为中心,通过创业文化的营造、创业组织的孕育以及创业活动的推广来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教师在具有激励技术转化的制度环境、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及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中融入生态系统;大学生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和加入创业社团成长为创业的生力军。
54-58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督导与评价

督学责任区建设中的问题与改进路径——基于对X省Y市调研的思考

摘要:督学责任区制度是我国教育督导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提高教育督导效能的重要尝试。通过对X省Y市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督学责任区建设中存在督导范围太广、督导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建立起跟踪督导机制、责任督学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今后的督学责任区建设中,应进一步厘清责任区督导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区督导方案,完善责任区督导结果使用制度,优化责任督学队伍结构,提高责任督学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作用。
59-64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基于教育学学科的数据

摘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项目之一。通过分析2003—2013年间教育部教育学科重大项目的立项情况、论文产出及影响力,可以管窥教育部重大项目的学术发展力。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3年间,教育学科重大项目的立项率呈现稳中略升的趋势;教育学科重大项目产出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高影响力的论文,在本学科研究领域起到了创新、引领与示范作用,为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诸多有价值的借鉴。
65-73

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数据分析与反思

摘要:副省级城市在我国共有15个,其在提升我国教育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通过对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进行监测,对于认识并指导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教育现代化仍处在初级阶段,要时刻反思检测方法、检测目标的科学性与适宜性,进而积极推进我国教育的整体进步。
74-81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学管理

从“秩序维护”到“结构调整”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战略转型

摘要:在高等教育学校系统中,教学管理工作关乎教学活动的运行、课程目标的落实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品质与效能。当前,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矛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时展的基本形势,通过深层次结构性变革来实现“新常态”的创设与完善,即重塑基于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目标,构建以心理契约理论为指导的民主管理制度,挖掘先进技术手段在管理过程中的育人效能,创新教学管理的评估机制并不断壮大以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的教学管理研究队伍。
82-86

文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教育部2013.2014年评审立项了8家文科类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理工农医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比,文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虚拟仿真实验的内涵,搭建统一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专职的信息技术队伍,加大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
87-91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创新以东北大学为例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加快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此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构建“做中学”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以工程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创建工程实践环境,建立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92-96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职业教育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①基于重庆市25所学校的实证研究

摘要:对重庆市25所中职学校1497名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和问卷调查发现,35.07%的学生处于名.性能力水平、58.65%的学生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6.28%的学生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没有学生达到整体:的设计能力水平,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企: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机制、实习企业甄选机制、对实习学生的’业指导和人文关怀机制、学生专业情感教育机制等。
97-101

文化取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价值选择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文化活动,职业的文化性、技术的文化性、人的文化性及教育的文化性,这四维度文化属性同社会和个体对相关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价值本质属性。现代职业教育价值选择的文化回归需要从四个层面努力:国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层面,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产业经济技术层面,职业教育关注技术精神世界的构建;院校层面,构筑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个体发展层面,置于文化环境之中培养完整的职业人格品质。
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