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国内刊号:21-1570/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58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0.6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专题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关键理论审视

摘要: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区域特色。本文汇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研究主题的期刊文献形成原始数据源,引入可视化的手段,析出教育视域下的关键理论,理顺文献共被引关系所形成的逻辑脉络,聚焦"教育公共服务"、"教育公共产品"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要理论的内涵、分类和理性认识,并对其做出深刻阐释,以期为构建省域内县区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1-6

教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溯源:SSCI相关文献的学术渗透图景

摘要:教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源流可以概括为两个,即近代的公共教育理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论。选择SSCI以"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Ⅲ呈现文献之间因学术共识而呈现的理论渗透的知识图景,探索发现教育公共服务理论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吸收能力理论等理论中获得了富有启示的理论滋养和决策支持。
7-13

公共服务理念下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选择与路径探索

摘要:享受公共服务是公众的基本权利,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加,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基础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公平是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取向。在公共服务的框架下,基础教育要坚守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以向广大民众提供"全覆盖、无差异、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为目标,深刻认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由关注硬件配置、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关注基础教育系统的发展内涵和公平本质。
14-19

基于公共服务理念的县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思考

摘要: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关键。以县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推动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在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框架下重新审视、反思既往教育发展水平评价重规模、数量和硬件的弊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理念,注重公平和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民生改善,不断提高教育公共产品的质量,提升公众对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20-25

日本教育政策评价机制评析

摘要:伴随着教育政策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政策的评价问题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同属亚洲文化圈的日本,在世纪之交完成了教育政策评价机制的构建,将之统筹在政府政策评价的总体框架之下。日本教育政策评价方式相对多样、辅以配套支持措施、注重评价结果反馈,通过多种手段充分保证教育政策评价的科学、有效。
26-30

理想与现实的悖反:美国基础教育学业标准化测评体系评析

摘要:为追求优质教育平等,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渐趋一致的高标准体系与多元完备的考试测评体系的建设,并依据测评结果进行学业问责。然而,统一的学术标准、公正的考试程序、科学的数据分析等合法的测评设计却未能有效促进各州、学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平等。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视角下明确基础教育标准化测评应避免精英主义与顶线评估误区,而逐渐走向生存型与发展型评价。
31-35

国际视阈下中国教育督导机构模式的选择与重构

摘要:教育督导机构是教育督导的核心制度,然而我国教育督导机构模式并未随教育督导制度的建立而明确,以导致长期以来地方实践的混乱与低效。教育督导机构在全世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中国有"督政"的特色,在国际视阈下借鉴各国教育督导机构模式的立法技术与制度理论,我国教育督导主体应当明确为本级政府直属的独立机构,可以极大提升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威性,以此重构教育督导机构模式,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督导的制度建设。
36-40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理论视野

教育的复杂性与非线性规律

摘要:教育原本复杂,但传统的教育规律探寻尽力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简约化,在根本上回避、忽视和漠视了教育之原本复杂性。复杂性思维的崛起要求教育规律研究的理性回归。教育规律是非线性规律。教育中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教育具有因果非等当性,教育规律是一种混沌序,是有序与无序、必然与偶然、确定与随机交混生成的统一体。教育规律不是绝对必然和确定不移的规律,而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与一定的弹性必然性的复杂的非线性交混中体现出来的规律,它是一种演化过程规律,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和趋势。教育规律应从自然逻辑、历史趋势、普遍人性和道德理性四个维度去探寻和检视。我们应从把握初始条件、重视偶然性、重视关系网络、创造多样性、造就对话涨落等方面去顺应、掌握和运用这种教育规律。
41-46

作为知识组织的高等教育

摘要:在宏大叙事成为备受质疑的言说方式的今天,高等教育之所以还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全球化研究的对象,与其突出的知识组织性质密不可分。在古典大学时期,高等教育机构是传授知识、训练心智的专门场所;在民族国家框架下,高等教育是以高深学问(知识)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专门组织;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依然是全球知识生产网络上的重要节点。高等教育所传承和创造的知识的政体性、民族性和普适性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和张力。
47-51

道德共识与大学精神重塑

摘要:道德共识是凝聚大学精神的道德前提和必由之路。面对道德虚无主义、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价值思潮对道德共识的解构和大学精神的消解,我们需要重建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依据道德共识建构逻辑,大学精神的重塑有集体主义、交往实践、制度伦理三种路径。
52-56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院校改革与改革

制度文明、大学善治与现代大学制度创新

摘要:制度是经济或法律领域正式和非正式的系列规则,拥有高度发达而成熟的制度文明是现代化国家必备的本质特征和重要体现。善治的目标就是有效地降低各权力主体间的交易成本,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大学善治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大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善治必须以良好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中国大学行政控制的治理模式体现了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治理体系特征,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大学的整体治理能力。实现大学善治就必须重构大学治理结构,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体现现代制度文明,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公共利益最大化。
57-65

面向协同创新的行业划转院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行业划转院校作为我国科技资源的一个特殊的产出地,是许多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充分发挥行业划转院校推动行业科技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作用十分必要。目前行业划转院校普遍存在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不灵活、科技资源配置规模与结构效益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合作平台,加强高校内部规划部署,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高效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优化行业划转院校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66-71

社会转型与应用型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考

摘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技迅速更新以及社会转型发展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布局结构新的调整期。应用型院校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新类型大学建设要求,需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科学建设适应应用型院校发展定位的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72-76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师资管理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热点探析

摘要:采用共词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发现:1998年以来国内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包括四大类,即教师知识结构的要素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研究和高职会计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77-81

大学教师评价的内在逻辑、现实冲突及其调适

摘要:教师评价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的核心要素,大学教师对评价有着内在的价值诉求。在当前实践中,评价导向的工具化、指标的片面化、教师的边缘化与大学教师评价的内在逻辑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调适现行评价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和矛盾,重拾大学的价值理性,完善评价标准,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才能较好地把握大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实现大学教师评价的功能。
82-86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摘要: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是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是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实现途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淡化专业、弱化实践、忽视融合。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重视专业发展,强化实践体验,实现融通整合。
87-91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学管理

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变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反思

摘要:数字化的兴起是人类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激起了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带给课堂教学的既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一场空前的挑战。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下,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如传统教学手段的缺位、"手脑"并用的机会减少、虚拟世界的道德缺失、"真"与"假"呈乱象趋势等现实困境。为了顺应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变革,切实转化师生角色、谨慎对待变革步调、极力匹配辅助系统和重新界定课堂教学的时空概念等尤为重要。
92-97

高校本科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研究——以S大学翻译专业建设为例

摘要: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需要,高校本科专业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目前,高校本科专业特色化发展存在专业结构设置趋同、培养模式单一学术化取向、办学自主权缺乏等问题。实现高校本科专业特色发展的路径是深化专业结构调整,形成应用型和学术型双元结构格局;凸显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高校办专业自主权,推进管办评分离。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