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国内刊号:21-1570/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58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0.6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专题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战略规划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引领、动员、凝聚与规范等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因多种原因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作用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做好战略规划,不仅应当把握高校发展的重大主题,而且应当掌握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1-9

我国高校战略规划执行研究:进展、内容与方法

摘要: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战略规划执行研究涌现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我国高校战略规划执行研究多遵循经济学的效能逻辑,围绕战略规划执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影响战略规划执行的组织要素和提升战略规划执行的对策建议为核心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多建立在经验总结、文献梳理和案例描述基础上,呈现出问题对策式的宏观研究和影响要素式的微观研究两种路径。沿用理论的不适切、解释性研究的不足、实证研究的缺乏等问题,凸显了现有执行研究的薄弱。我们应立足于高校自身的组织特性,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规范的研究设计,开展具有解释性的中观研究,总结和发展出适用于高校的战略规划执行体系。
10-15

高校发展战略风险:识别与控制

摘要:我国高校发展战略风险广泛存在于高校的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构中。高校应交互使用诸如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检查表法等来识别高校发展战略风险。高校可以通过树立风险存在意识、规范风险管理制度和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等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
16-21

我国高校战略发展困境及其破解

摘要:战略发展是高校对现实情况与长远利益综合分析下选择的发展路径,是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需求,是明确高校自我定位的现实选择,是升华高校组织文化的应然之举。目前,我国高校战略发展缺乏必需的内生动力、科学的环境分析、必要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战略评估。为有效破解现有困境,应重视研究,推进战略规划制度化建设;统筹规划,把握学校内外部形势;加强协作,创新战略运行机制;及时反馈,组织战略规划评估。
22-26

走向现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权力重构

摘要:管办评分离的关键在于教育管理权力在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理重构。现代教育治理理念下,政府、学校和社会都是教育管理权力的主体,但三者所拥有的权力性质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政府拥有的权力是行政性的,具有宏观调控作用;学校拥有的权力在我国是准行政性的,具有微观的调节作用;社会拥有的权力是市场性的,具有监督与中介作用。要实现现代教育治理下教育管理权力的合理重构,必须坚持权责明确、权责非线性转移、分权立法、多元制衡以及权力重心适度下移的原则。
27-31

地方教育行政分权:韩国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在公共治理理论和国家"权威自由主义"行政体制的共同影响下,韩国教育系统开始全面实施地方行政分权化改革。在实践中,韩国地方教育行政形成了"纵向二级机构设置、横向二元主体并行"的公共治理模式。该模式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改革目标,以经费立法为改革保障,使韩国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当前,该模式的不足之处也被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韩国教育公共治理持续变革的发展方向。
32-36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国外大学治理转型——以英、德、法、荷四国为例

摘要:新公共管理又称新管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治理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强调顾客至上和市场竞争,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将私人部门管理引入大学治理。在此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大学治理出现了重要转型:调整政府角色,从管理走向服务;引进市场机制,由政府单一主导走向多中心治理;发挥学者作用,由参与走向自治。
37-42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理论视野

大学服务属性:“一般属性”抑或“本质属性”

摘要:大学作为人建构的组织,其本质属性不是唯一的。大学服务属性和大学学术属性一样,也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主要基于以下认识:一是大学服务属性的固有性;二是大学服务属性的不可剥离性;三是大学服务属性与学术属性一起决定了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而不是其他组织的价值基础与本质特征。其哲学意义有:大学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其天然使命和价值所在;大学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以学术为依托的;现代大学必须重视并自觉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
43-49

关于大学社会职能演变、异化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出现由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引发的"重科研、轻教学",以及过于强调"社会服务而淡化教学、科研"的"市场化""功利化"倾向等异化现象。因此,在大学职能演变的过程中,要始终追求各项职能间的相互协调和互利共进,坚持大学要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本质属性,将各项职能统一在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上,根据自身条件和可能、特长和优势,严格防范和控制大学职能的异化,真正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50-54

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风险与规避策略

摘要: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传统体制、结构、模式等滞后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代表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反映了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的组合方式与行为特点。社会转型期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坚持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原则、法制化原则和关系平衡原则,并要充分抵御传统发展模式惯性运行带来的风险,抵御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以及全球化与市场化运行带来的风险。积极依靠体制优势实现创新,依靠方式转变实现转型,依靠文化内化实现突破,依靠市场法制实现发展。
55-59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院校改革与发展

权力博弈与价值嬗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演变的双重逻辑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政策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演变,政策的演变过程中隐含了政府、高校与市场三者之间的权力博弈逻辑,还隐含了高等教育价值的嬗变逻辑。政策演变中发生三次权力转移,包括中央政府权力向高校有限转移、高校逐步拥有实质性自主权以及政府、高校与市场的权力均衡;同时,政策的演变过程就是高等教育工具主义价值观、理性主义价值观以及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未来的专业设置政策应充分考虑市场、学科与学生三者的需求,政府逐步退出主导地位,高校、学生与市场是专业调控的主体。
60-64

高校自主招生权的制衡

摘要:高校自主招生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统考模式,它是以灵活、高效、公平的招考模式为考生提供更多适合自身需求的一种考试制度,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各种权力失范现象冲击着社会制度,损害了社会公平和考生权益时,自主招生过程中的权力寻租、权力畸形化等问题也阻碍着政策的顺利实施,自主招生权的有效运作成为了影响政策成效的关键因素。因而,要构建权力制衡机制,目的就是要理清自主招生权在纵向和横向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权力失范问题,为此要进行及时的预防和矫正,需要构建权力对权力、权利对权力的制衡体系,约束和平衡政府、高校、考生及家长间的职责权限,保障自主招生权的高效运行。
65-70

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差距的实证研究

摘要:对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2007-2011年的科研发展水平数据分析显示:5年来,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地域差距;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西部地区高校之间的科研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之间的科研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在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能力和科研效率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学科差异。
71-78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督导与评价

基于历史数据的发展性评价研究进展分析

摘要:为探究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发展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发展性评价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是发展性评价的重点研究主题,其中发展性学生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同时,还存在缺乏对数字化学习和教学的深入研究、应用实践研究不足、发文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79-85

审核评估下校内专业分类评估指标体系的整合性建构

摘要:高校专业评估及建设具有显著的整合特性,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理应由整合思维来支撑并置于整合性原则之下,做到观念与权力、指标维度与遴选方法、过程与结果、专业条件与条件利用等的整合;藉此可编制出一套包含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及42个观测点的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能将校内专业合理地区分为发展、扶持、保护和优化四类,有效性强,适合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自主开展专业分类评估之用。
86-90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的若干问题

摘要: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一要明确委托责任,主要是明确委托的原则取向,双方的法定责任。二要完善委托程序,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实际调查,梳理各方意见;确定基本判断,编制评估报告。三要规范委托内容,主要是评估监测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四要健全委托方法,主要是健全评估依据、调查运作、影响识别、对策设计等方面的方法。
91-95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学管理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在高职项目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开发主体和教学实施的中心、建设共享性的实践教学平台是项目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课程的功能与促进某种职业能力的形成密切相关;项目课程的开发主体应该由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构成,另外学校组织与制度支持是课程开发中引入企业资源的重要保障;项目课程教学实施应该是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课程组织设计是项目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高质量的项目课程应该通过密切的校企互动,建立共享性的课程实践平台,在兼顾课程针对性和普适性的同时推进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96-101

中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衔接探析

摘要:中高职德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中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德育学科课程体系衔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迫切需要。中高职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体系的衔接建设,应遵循课程编制的原则及中高职生道德认知的特点,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序化方面入手,促进课程内容体系的衔接。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