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国内刊号:21-1570/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58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0.6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管理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专题

科学革命与大学关系探讨

摘要:16、17世纪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称之为"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大学之外这一事实相应的是一种普遍贬低大学在发展科学上作用的观点。事实上,由于宗教意识形态上的限制导致的大学在发展科学上被动表现,并不能否定大学为科学革命提供的物质与智识基础的作用。
6-10

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第四职能”的理性分析

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公认的大学三大职能,对于大学的第四职能,有社会阶层再生产说、创造新职业说、社会批判说和引领社会说等,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论。然而通过探究大学的本质属性以及大学职能的演变历程,便会发现大学的组织属性、本质活动以及本质要求三个方面阐释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第四职能有着深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11-15

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在依据及实现路径

摘要: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中三类很重要的文化形态,主要体现在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文化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学器物、大学制度以及大学精神来实现。
16-19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理论视野

立德树人:中国大学理性的价值旨归

摘要:当代大学在权力、金钱和市场的熏袭浸染中褪色、蒙垢以至畸变,需要在文化自觉中反观和重新定位大学的性质与职能,恢复其形象与生机活力。大学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大学理性的回归。大学使命的当代表述可一言以蔽之曰"立德树人"。从理论、政策与实践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视角综合分析,回归理性不啻是大学去行政化的一剂良药,在回归理性的思想框架下辩证地思考和理顺现实关系,既可让当代中国大学学者真正体认到以人为本哲学的生命韵味,也可望中国大学重新释放出振奋民族、震撼世界的理性力量。
20-24

教育哲学的对象视域与研究方式省思——兼议教育哲学研究两难困境的实质及出路

摘要:教育哲学特定的价值旨趣决定其特殊的对象视域与独特的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的对象视域是审察整个教育世界,追问教育之根柢。反思与批判是教育哲学特有的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研究的两难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哲学研究未能秉持教育哲学的价值旨趣和未能恰当地定位自身的对象视域与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研究走出两难困境的路径在于教育哲学要秉持自身的价值旨趣,以自身独特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方式恰当地把握对象视域,恪守自身的职责与使命。
25-29

教育变革时代教育哲学的自我理解和价值发挥

摘要:教育哲学既是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又是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二者相互建构构成了教育哲学的完整内容和方式。教育哲学和教育变革的内在关联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教育哲学对于教育变革的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优化人们思考教育变革的思维方式、帮助人们反思教育变革的意义、促进人们教育变革观的成熟、提升人们的教育变革境界四个方面。教育变革时代教育哲学价值的发挥需要我们勇于担当自身的使命。
30-35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公共治理

摘要:在体制内萌芽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存在自主性不足、社会合法性缺失、运行机制不畅、专业化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由于自由竞争的经济社会体制不健全以及社会自主自治程度不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适宜采用准国家合作主义与社会合作主义的双重混合模式进行公共治理。需要以"民营官督"为核心重新定位政府与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行政关系;建立政府与行业参与的双重管理制度来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外部治理结构;通过政府设立发展基金与购买服务、实行问责制以及建立内部董事会来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
36-40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院校改革与发展

高等工程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对高等工程教育,尤其是对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我国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现代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为问题导向,研究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政府政策驱动、服务保障,高等工程院校知行合一、优化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搭建实践平台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机制。
41-44

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滞后与重塑

摘要:大学治理结构基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市场权力的不同特点分为三种类型,这为我国大学目前存在滞后现象的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重塑大学治理结构,需要明确大学治理目标,重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注重大学治理结构变迁过程中市场作用,注重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的适时转化。
45-48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本质

摘要:为促进普通高中转向满足每个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以及扭转低水平同质化态势,国家倡导每所高中基于区域现实及自身优势走优质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本质上是基于世情、国情以及教育发展实际,实现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满足每个"不同潜质高中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愿景。
49-53

立德树人视野中的高校素质教育实现路径

摘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出场的时代境域和历史意义,准确把握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时空维度和历史语境。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素质教育实现路径机制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践行立德为先,强化师德为范,创新育人机制,提升实践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54-57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还存在区域间高校分布差异过大、教育资金分配不均、教育资源缺少共享等问题,其主要形成原因是不同区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差异过大和国家政策、制度调整的影响。均衡配置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需要以系统论、结构论等资源配置理论为指导,进行我国高等教育区域资源均衡的调整策略。
58-61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任务与举措

摘要: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主体,实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下主要任务是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深化合作教育、强化应用性科学研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需要通过理念研究引领改革、体制机制保障改革、重点突破推进改革、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落实改革。
62-66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其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所以在其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选择问题。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逐渐出现就业领域基层化、就业岗位的非专业化等发展趋势,这些特点为其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切实注重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来切实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67-70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热点研究

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类型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向

摘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对城乡教育关系问题的研究。城乡教育关系作为一种制度,是指政府在对待和处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问题时所作的一种制度安排。根据制度本身的构成要素,城乡教育关系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在回顾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类型演变的基础上,未来城乡教育关系应该定位在目标一致、保障一体、结果均衡上。
71-76

农村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和管理模式探析——以辽宁省三个县为例

摘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农村学前教育被列为普及的重点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为实现"扩大资源与提高质量并重"的目标,解决乡村幼儿园长期存在的"散、小、弱"等问题,一些县(区)探索并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发展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学前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但部分连锁重于形式,"覆盖易、提质难",持续发展还需动力和保障。因此,需从统一配置资源、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核心辐射作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幼教集团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多元、多样发展。
77-81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政策

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

摘要:学前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重点,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审视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并对"学前教育是公共品"、"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公益性学前教育就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等传统观点进行剖析与商榷。首先,学前教育具有私人品和公益品属性;其次,学前教育具有典型的民生性、公平性和收益性;再次,学前教育不宜纳入义务教育,而应纳入(准)免费教育;最后,学前教育具有若干层次,建议财政投入普惠性和基础性学前教育。
82-87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价值诉求及其现实选择

摘要:始于2001年的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理应实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农村城镇化等价值诉求。但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忽视教育公平原则且使教育的可选择性流于形式、削弱农村文化建设且抹杀家庭教育功能、忽视合法性原则且违背就近入学原则、增加农村地区家庭的教育成本和负担且加剧了学生的辍学等价值缺损。要使农村地区学校均衡配置与合理布局,必须坚持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和谐统一的教育均衡观、坚持受教育者"权利本位"理念、坚持学校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度协调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