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国内刊号:21-1570/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58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0.6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管理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专题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崛起历程、治理结构和校长管理机制

摘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成长之路主要得益于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水平的师资起点以及其坚持的“研究引导型”教学理念。其治理结构突出表现为符合国情校情的三个特点,即最高权力机关及其职责的法定性和民主性、行政架构的科学高效性和委员会辅助治理结构的学术导向性。在校长管理机制方面,对校长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同等看重,并通过法规、大学理事会和决策辅助委员会对校长权力的合理行使进行保障和监督。
1-7

战略管理能力:大学扩大与履行办学自主权的基础--兼论大学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摘要:扩大与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必须以大学能够有效保障国计民生的核心利益为前提,必须以大学能够有效履行办学自主权为基础。扩大与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放权问题,而是以大学战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为前提的政府放权与大学有效履行权力之间双向互动、互促共进的动态过程。没有大学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政府简单放权会造成新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问题。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大学战略管理能力建设,应做好完善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重视大学校长选拔和加强院校研究等工作。
8-13

基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学院模式构建分析

摘要:现行学院制度面临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挑战,学校管理进退维谷,教师与学生在学院管理中的权力无法保证,院级管理者既受到约束还缺乏监管,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管理体制缺少有效的整合机制。基于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建立的我国大学学院制多中心主体现代化管理模式,以学院委员会决策、专业委员会执行、内外利益主体监督为主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学院改革应用难题。
14-18

管、办、评分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系重构

摘要: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选择。因此,政府要把握好放权、授权、监权之间的关系。在政府放权、社会评价的路径中,将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实现由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大力培植社会评价机构,将评价权交给社会。政府要做好宏观统筹,学校要精化内部治理,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这是实现管办评分离的有效途径,也是快速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经之路。
25-30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院校改革与发展

近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探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年)的数据验证

摘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31-35

近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探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年)的数据验证

摘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36-41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变化趋势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高教经费收入总量呈不断上涨趋势,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缓慢,经费成本分担尚未形成合理的机制。此外,科研经费不足、生均学杂费偏高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政府不仅要加大科研经费向高校倾斜的力度,进一步减少经费对学杂费收入来源的依赖性,而且更要通过加强民办投资、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等途径来促进高教经费投入的优化。
42-48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摘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范式,它使我国的区域高等教育分工更加明晰、合作更加紧密。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下,非零和博弈理论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实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利共赢式发展,可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与保障机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联席与对话机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
49-53

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逻辑、现实冲突与未来走向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强制性制度变迁存在局限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带来了如实现形式表面化、实现动力不足、实现目标简单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激发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可持续性。
54-58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政策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政策反思与机制改进--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

摘要:我国当前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政策存在严重的“信息”和“激励”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缺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责任被层层下放,并出现经费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由于激励不相容和激励不足,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出现了低报生均杂费和公用经费标准、不落实或不能足额落实本级财政的配套资金等现象。改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成效,在机制设计理论视域下,围绕“信息”和“激励”两个因素,应“以县分类”重新划分农村义务教育区,针对不同类型的县区,明确各级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责任,并设计相应的经费分担模式。
59-63

针对微观数据的新国家助学金政策LOGIT模型实证分析

摘要:新国家助学金政策于2007年秋季正式实施。实证研究显示,尽管总体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获得国家助学金,但学生在校学业表现好以及在校活动能力强均能提高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概率。政府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目标并未做明确清晰的界定,政府在如何向高校分配国家助学金资源以及高校在校内如何分配名额方面并未做到公开透明,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掺杂过多定性和主观因素。
64-68

高校艺术招生考试政策问题及对策

摘要:“艺考热”已经超出艺术考试的正常范围,引发了艺考大军、高考捷径、考试腐败、就业乏力等社会问题。教育政策是促成艺考热的根本原因。为此,应该对我国艺术类专业制定分类指导政策,并建立人才预测、专业评估以及信息公开机制,在建立健全科学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
69-72

校长道德领导力的提升

摘要: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是校长引领学校全校师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及实现积极变革的过程、行为和能力。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呈现为愿景领导力、变革领导力和课程领导力,具有5个方面的表现特征。在校长道德领导力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个人认识与全校共识、愿景提出与实践落实、目标实现与内部协调、常态领导与危机领导、思想感召与制度规范之间的关系。
73-77

师资配置目标与我国师资配置政策的多层设计

摘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能有效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来看,一个区域的师资配置大致要经历数量满足、质量提升、个性化配置为主导任务的三个师资配置目标。由于区域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性,我国师资配置往往需要同时面对三种配置目标,这为师资配置政策设计和实践改进带来了特定的挑战,国家和地方的师资配置需要根据其面临的师资配置目标交叠的现实进行政策设计,学校需要在宏观政策设计框架下进行具有自己特色定位的师资配置实践努力。
78-81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职业教育

全球语境下职业教育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反思与深化

摘要:由于国际国内政策界的关注度明显回升,而学术界长期缺乏有力的关注,反思与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必要。传统职业教育发展以服务于经济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缺乏人本属性,忽略能力转换,其政策重在关注效率。根据人类发展理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应以基本教育权益的自由获得为本,关注自由创造和和谐生活能力的养成,促进形成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和谐社会。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保障公民基本教育权益的获得,提升创造力和道德情操,促进体面地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
82-87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试点的理性思考

摘要: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试点是高职教育层次提升工程的重要实践。但从衔接情况来看,存在很多显性问题,如衔接对应专业单一、课程体系两层分立、课程实施质量难以监控、衔接选拔方式缺乏科学性等;也有深层次的隐性问题,如高职本科教育定位模糊、“高职本科”办学观念存在分歧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两层次院校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有理性思考,齐心协力,从高职教育的层次提升和类型特征两个方面共同探索,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
88-92

高等职业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价值链构建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大量涌现,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受现有的建设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基地相关性等因素的制约,基地目标单一,基地之间缺乏沟通,基地的价值尚未最大化。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构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价值链,并抓住影响价值的关键环节,改变建设观念,厘清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打破基地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所有基地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93-95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学管理

产学协同——行业大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摘要:大学的宗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这对大学,尤其是行业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大学为民族工业提供人力支撑,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立德树人是行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构建“产学协同,行业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产学协同,行业元素融入大学生知识教育”、“产学协同,行业效应融入大学生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浓厚的人文情怀,又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