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国内刊号:21-1570/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58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0.66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理论视野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与基准

摘要:创业型大学不同于“企业型大学”、“创新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等大学。它以独特的“创新创业”特质,努力寻求成为“自我主导型”、“站起来”的大学。创业型大学的基准包括管理上的引领核心、创业型学科、创业型组织、“官产学研用”的协同关系、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一体化的创业文化等。
6-9

基于主体间性教育机会公平的理论研究维度

摘要:当下,教育领域正在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商谈、交流和沟通,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寄希望达到不同主体认识和情感上的共识,并达致教育机会公平的目的。主体间性思维方法为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在教育领域运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取代主体性单一主体范式,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主体之间的可沟通性、可传达性。而“交往合理性”和“交往行为”为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对话与沟通提供了可能性因子。
10-13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热点研究

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学生流动的新类型

摘要: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是一种新的学生流动类型。研究发现,“农村高中学生流动”、“高中择校”、“高考移民”在行为主体、行为目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可依照流动时间、流动区域、流动需求进行三个维度的类型划分。影响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推一拉因素、学生个人一家庭因素。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未来趋势是:学生流动的规模趋于扩大化;学生流动的机会趋于开放化;高年级学生“回流”现象减少。
14-19

高考中的教育排斥和价值冲突

摘要:现代中国高考制度是国家筛选人才的权威性制度安排,具有特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功能,因此高考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由于一些高考政策存在程序不足、选拔过程不透明、招生主体范围不合理等因素,出现社会优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本的运作占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该过程同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了教育排斥,阻碍了高考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国家应该正确处理高考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将公正置于高考政策改革的中心。
20-25

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六大转向

摘要:从2001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提出到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已走过了10多年的时间,在这10多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实现了六大转向:即从基础型均衡走向优质型均衡;从均等化均衡走向差异化均衡;从外延式均衡走向内涵式均衡;从意向性均衡走向标准性均衡;从依赖型均衡走向自主型均衡;从效率式均衡走向公平式均衡。
26-29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政策

实施27年的《暂行条例》是如何转变成《规定》的——基于多源流框架的高校教代会政策变迁分析

摘要: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同时废止1985年初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代会政策发生重大变迁。引入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共同作用开启了“政策之窗”,推动了教代会政策变迁。高校教代会政策变迁具有渐变和弱变特征。
30-35

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政策价值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研究者对教育政策价值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相对丰富的发展时期。但是,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政策价值问题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对教育政策价值问题缺少分类,尚未形成理论分析框架,对教育政策应用实践价值研究不足等。为此,应从下以几个方面来弥补:一是从教育哲学层面建立对教育政策价值类型的分类系统;二是建立系统科学的教育政策价值问题分析框架;三是加强教育政策价值问题的应用普及。
36-39

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的审视与调控

摘要: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是公办和民办高校产权差异和学费制度差异的反映。公共财政不足造成了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市场的二元分割和市场功能定位的分化。这导致学费定价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差异与质量的差异不对称、个人投资收益率的差异扩大、学费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其指导思想,其不利于先天禀赋不足的学生,其社会福利效应逐渐降低。在公共财政能力已经增强,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该取消对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加大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消除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40-44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师资管理

学校改进活动中校长与教师转型的实现——基于分布式领导思想的思考

摘要:学校改进是促进教育变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普遍开展的学校改进活动中,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校长领导力转型和教师专业转型的关系,并采取何种策略促进校长领导力转型和教师专业转型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分布式领导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45-49

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为了解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状况及工作资源对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9所高校287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较好,工作投入及活力和专注维度得分在教龄差异上显著,并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特征,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得分在对收入满意程度上差异显著,并随着对收入满意程度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50-55

高校干部选用中民主推荐得票率设定的模型分析

摘要:民主推荐是干部选用的必要程序。民主推荐得票率结果是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使民主推荐既调动干部积极性,又体现广泛民主,需科学界定民主推荐得票率指标。基于某高校多年干部选用相关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提出不同竞争强度下选拔不同类别干部的民主推荐得票率参考指标,用于指导实际应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干部选用的科学性。
56-59

转变教师发展方式:背景、内涵与策略

摘要:转变教师发展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是世界各国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其内涵是变“他主发展”为“自主发展”,变“自然发展”为“研究发展”,变“平均发展”为“个性发展”。应通过骨干先行、课题牵动、跟踪引领、互动共进、评价跟进、行政推动等策略,培养研究型骨干教师,进而带动教师群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60-63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资源配置问题透视:特征、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呈现出了财力资源配置总体趋好、人力资源配置有所改善、物质资源配置逐渐转好等特点,但也存在着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速起伏不均、部分省市生师比仍未达标、“双师型”教师比例增速迟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实施诸如确保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稳步增长和有效监控、生师比建设的因地制宜与规则干预、强化“外引与认证”机制等策略来解决我国高职院校资源配置面临的各种问题。
64-70

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成长困境及其突破

摘要:产业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技能”提出了新要求,高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提升现代技能水平。技能岗位的职业性、技能操作的技术性和技能教育的跨界性,共同构成了现代技能的特征与演化趋势。但目前高技能人才技能成长面临教育困境,包括学校教育制度的纵向层次困境、技术技能教育的横向跨界困境,以及职业技能提升的终身教育困境。创设本科以上高职教育制度,建立高职教育“直通车”,架构人才成长“立交桥”,完善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是突破技能教育困境的方向选择。
71-7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摘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内涵、提高质量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按照强化职教性、延升高教性的基本要求,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的考虑,积极构建以专业群为单元、以教研室为基础,以专业带头人为运作骨干的基础教学组织体系。同时也应当处理好专业教研室与公共教研室、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确保教学组织工作有效顺利开展。
76-79

学科-专业-产业链视野中的高职院校定位与发展战略

摘要:由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志愿机制所推动的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联合体,对于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视野下,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应进行重新的定位,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产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设特色学科-专业链,培育复合型的高技能创新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发展平台等新的发展战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
80-84

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摘要: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共享指标包括管理者、员工、学生三个方面;物力资源共享指标包括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三个方面;财力资源共享指标包括资金来源、资金利用两个方面;信息资源共享指标包括硬件信息、软件信息、潜件信息三个方面;文化资源共享指标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85-89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学生管理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识别的实证研究——基于4省21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摘要:非正式组织识别是研究非正式组织的基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情感特征、距离临近性、领袖识别性和不稳定性特征显著,群体规范性特征并不显著。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组织识别特征变量上具有差异性,为此,要采取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引导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