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 21-1570/G4 国内刊号
  • 1674-5485 国际刊号
  • 1.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教育管理是辽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教育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决策咨询、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现代教育管理 2011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理论视野
现代大学的学科、学位点及其辩证关系1-6

摘要: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基本单元、组织系统和规训制度,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学位点是学科的本质要求与重要载体,是现代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生互荣。加强现代大学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要求:一是适应需求,顶层设计,规划先行;二是科际整合,突出重点,创新发展;三是涵养文化,优化生态,规范规度。

教育理想的价值本然、困境及重构7-10

摘要:教育理想是关于教育的价值寻求和价值决断,永恒性和历史性统一、合理性、崇高性是教育理想的基本特性。当前教育理想面临的价值困境具体表现为:终极价值空场、多元价值无序导致教育理想无根化;工具理性过度泛滥、价值理性萎缩催生教育理想的物欲化;"异化"个性彰显、"本真"共性缺失招致教育理想同质化。要消除教育理想的价值困境,学校教育应重建终极价值,整合多元价值,使之成为有序的价值体系;建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合理性关系,使之成为有力的价值支撑;唤醒失落的"公共精神",重塑"公共性"价值理念,使之成为有效的价值依托。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决策咨询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关系的研究”总报告(之一)11-15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对区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下,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积极主动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努力推进"人才战略一体化"、"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力支持16-18

摘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和职业教育强省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力支持的可靠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布局要主动适应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为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为全面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热点研究
政策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影响的计量模型19-23

摘要:教育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利用我国1985-2007年间的相关数据可以构建含有政策虚拟变量的高等教育投入计量模型,对教育政策因素影响高等教育投入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重视发展教育的宏观政策对高等教育投入和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刺激经济增长和高校在校生规模等途经来实现对高等教育投入规模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私人投入风险分析24-27

摘要: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于是,大量的私人(或家庭)开始关注并不遗余力地进行高等教育投入。但是,私人(或家庭)在进行高等教育投入时,也往往存在着投资选择风险这样的绝对风险和投资收益风险这样的相对风险。在受教育者、家庭、高等教育过程和非教育领域等方面,这些现存的风险因素对高等教育私人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抑制和误导了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各级政府应规范和理顺社会评价标准,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评价体系;高校应调动师生积极性,制定正确的教学和科研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则应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动机。

建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28-31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中"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首先,应科学界定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内涵,合理划分高等学校的层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其次,建立以不同的入学测试标准为核心的自主招生制度,实行招考分离制度;再次,建立独立于高校和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之外的招生考试服务机构;最后,健全现行自主招生制度和完善考试管理机制。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院校改革与发展
组织学视野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研究32-34

摘要:创业型大学强调创新变革,谋求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以回应市场需求。通过知识市场化和学术资本化,其致力于在国家发展创新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出引领与先锋作用。相应地,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和运作模式,创业型大学必然在组织目标、结构、运作及文化等方面发生相应转变:即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与转化,走向开放式的适应性结构,采取跨越式的非线性运作模式和营造出学术资本主义的文化氛围。

行业特色大学的文科发展路径35-38

摘要:发展文科,是行业特色大学完善学科结构、提升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当前行业特色大学文科的发展特点表现为:定位不够明确,过分强调服务于主干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且发展极不均衡;具备潜在的后发优势;内外部干扰因素使得文科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行业特色大学发展文科的路径选择为:科学定位,找准文科发展的合理位置;加大经济投入,完善组织、机制建设;坚持跨越式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政策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的制定机制——基于“三流交汇”的政策制定模型39-42

摘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已成为我国政府政策议程的关注点。作为议程备选方案之一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其政策制定机制事实上是依据美国政策学家约翰.W.金登的"三流交汇"政策制定模型,即问题、政策建议以及政治的可接受性三条溪流在2007年汇合的实现,造就了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的出台。

关于建立“生均拨款标准”的制度设计与思考43-45

摘要:生均拨款标准作为一项制度设计,是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行关系到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属于制度变迁范畴,是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应深入了解该制度背后的复杂成因及相关内涵,全面把握这项制度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取向。

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中的问题与启示46-48

摘要:促进教育行政职能由管制性向服务性的转换,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对B市X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区县教育行政职能过程中存在着职能内容交叉、职能方式单一、职能效果低下、职能理念落后的问题,实质是行政部门对"管什么"、"如何管"、"管的怎样"、"为什么管"问题的不当理解。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着力构建权责明晰的职能范围,综合运用多种履职方式,建立多元职能测评体系,落实服务型职能理念,从而保障教育行政职能合理发挥。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督导与评价
学习性投入视角下的教学质量测评与诊断——NSSE-China工具在院校研究中的应用49-52

摘要:NSSE-China是对NSSE汉化及文化适应性后的国内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工具,院校可以利用这一测量工具进行个性化的院校研究。通过对院校的五大可比指标和教育过程诊断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实现院校教育质量的总体测量以及对院校的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诊断,进而提高院校教学质量。

中国高校教育资源绩效评价研究述评53-56

摘要:高校教育资源绩效评价涉及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比较系统地掌握高校教育资源和绩效评价两个概念,以掌握其内涵和研究状况。当前中国高校教育资源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呈现出研究主体多元化、研究内容比较集中、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的特点,并且存在高校教育资源绩效评价研究内容体系不完善、研究工具科学合理性不高、研究数据和研究结果信度不高等问题。中国高校教育资源的绩效评价研究应该拓展研究内容体系,充实与完善研究工具,提高研究数据的科学性,实现研究主体的多元性,进而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发展性,为中国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评价平台。

澳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的新进展57-60

摘要:澳门高等教育因急剧发展而使质量问题日益浮现,由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国际机构评估认证等几方面构成的质量评估保障体系显得单薄乏力,在评估关系、评估机构、评估指标、评估法制、评估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均处于滞后状态。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重构和引进的抉择过程中,澳门很可能选择后者,但这同样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教育评估职业化思考61-65

摘要:我国现行教育评估模式是同行专家兼职评估。教育评估职业化则与此不同,其愿景是:职业化的教育评估组织及其员工,专门从事各级各类教育的评估工作。教育评估职业化以"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即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以三种制度(即三个基本点)为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教育评估的法律责任的制度;个人和组织获得与保持教育评估资格的制度;支持和促进个人与组织以教育评估为职业工作的制度。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66-68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形成性评价开始逐渐应用于高校课程评价中。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应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弹性设置等基本原则,在评价中应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制度建设等。

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69-72

摘要: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是"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最为切合实际的着力点。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到评价方式,现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行政化"表现十分突出,并且对教学、科研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系统;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采用内涵式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