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 21-1570/G4 国内刊号
  • 1674-5485 国际刊号
  • 1.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教育管理是辽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教育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决策咨询、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现代教育管理 200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新视野
大学学科:一个组织与文化交汇而成的学术部落1-4

摘要:大学学科组织是一种专门化的组织方式,是一个松散结盟的学术部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学者群不断集合的结果。在这个重在底层的大学组织中,大学保存并保护了自身生长最纯净的血脉,大学学科形成是学术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显著性标志。大学学科的发展又进一步壮大学术职业在其无形学院和学术共同体中的生长力量,进一步彰显学术职业的学科忠诚,从而使大学学科成为学术职业独特的聚集场所和生存场所。

教育研究视野中的制度分析5-7

摘要:制度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研究的持续深入,制度分析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和反思教育变革活动。而准确理解和正确驾驭制度分析方法,是保证制度分析获得应有研究效用的前提条件。

高等教育行政价值异化及其现代性复归8-10

摘要:高等教育行政价值异化是高等教育行政在运行过程中潜在地偏离高等教育行政价值目标的趋势和状态,在此趋态中高等教育行政价值的主体与客体产生分裂,呈现出与价值目标对立的异己力量并对其预期意图发生背离和对抗。从价值异化的解构原点衍化思考。只有通过揭示高等教育行政价值异化的内在逻辑,才能实现其现代性复归对异化的消解。

对我国高校办学趋同性问题的反思11-14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时期,高校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出现了办学趋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盲目攀高、人才培养模式缺少个性、专业设置普遍雷同以及校训风格相近四个方面。只有学校在对自身进行合理判断基础上恰当地定位,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才能走出一条健康、稳定、多样化的发展之路。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专题
课程重组:合并院校的深层问题15-17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教界掀起了新一轮院校合并浪潮。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政策的推进,部分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继续在走合并之路。合并院校如何由“形并”到“神合”,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磨合期”里通过不断建设才能取得成效。学者们就实质性合并要解决的问题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讨,如管理、校区、资源、经费、师资、学科的建设等问题。但课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更深层次的问题,理应深入探讨,应采取共享公共课程、互选跨学科课程、突出优势课程、开设或创建新型交叉课程、活动体系课程互动、在过程中深化课程等有效措施来搞好合并院校的课程重组工作。

课程政策主体的主体性发展问题研究18-20

摘要:理想课程政策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政策,在这个前提下,它整合其他课程政策主体的主体性利益,使得各主体利益得以均衡发展,从而实现课程政策决策主体的共赢。

大学课程消费:问题与对策21-23

摘要:高等教育消费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逐步推进而产生和兴起的。随着高校收费改革的深入,大学课程消费面临着学生在教师心中地位式微、课堂教学机械和程式化、教材单一和陈旧、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不够等问题。为了优化大学课程消费,要着重从提升学生地位和增强消费意识、改善教学环境和激发消费欲望、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和形成多样的教材格局、维护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等方面进行。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教育综论
教育支撑创新区发展规划指标的构建与案例研究24-29

摘要:支撑创新区发展的教育发展具有又好又快特征。教育主要在科技知识创新、生成创新人才和引领文化发展方面支撑创新区的发展,构成“环境条件——参与过程——创新成效——综合发展”四个层面“梯式”模型。教育支撑创新区开发开放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系统性、简约性、计量性和发展性原则。为使天津教育为滨海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应重视辅助教育系统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大力兴建高水平新型现代化大学,全力搞好优质品牌学校建设,加快学习化滨海新区建设的步伐并加大全社会的教育投入。

我国信息产业人才供需问题及实现策略研究30-32

摘要:发展信息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产业人才供需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表明:我国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总体需求较大、分类需求差别明显、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信息产业人才要素要实现变革,就要从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入手,建立一种基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利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态人才需求和供给模型。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该从各自的职责出发,从而促进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

平衡积分卡在地方高校内涵建设管理中的运用33-35

摘要:运用平衡积分卡方法可克服地方高校传统管理衡量的不足,以使地方高校内涵建设管理的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间不脱节,从而使学校能按计划实现战略和战术诸目标。要实现这个管理设想,首先,对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诸控制指标用平衡积分卡方法进行分类;其次,运用平衡积分卡方法对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诸控制指标进行管理。运用平衡积分卡方法对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诸控制指标的管理,又必须分清各层面控制指标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平衡积分卡解决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间的脱节;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目标值管理前提和关键是战略和战术目标的描述、衡量。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探析36-39

摘要:厘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高等学校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只有制定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才能将高校知识产权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终身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40-43

摘要:终身教育是指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一种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自我人格不断完善的教育需求,其发展与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作用。近代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如孙中山等奠定了近代中国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后,时至今日。它已逐步走向完善。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对现阶段的终身教育应提出一些如观念引领、宽泛化发展等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以达到与国际终身教育共同进步的目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44-45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技术越来越重要,媒介融合越来越明显,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而我国新闻院校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在量与质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对传统的高校新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为此,高校的新闻教育要让学生永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接受“以受众为中心”的职业理念,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新闻职业是需要终身继续学习的,唯此,才能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基础教育改革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46-49

摘要:目前,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有两种不同的安置方式:公办学校安置方式和简易学校安置方式。公办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行为问题和受歧视感上要好于简易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公办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学习成绩、社交焦虑和友谊三个方面并不比简易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差,在自我概念和孤独两个方面则存在不一致的差异。因此,公办学校的安置方式优于简易学校的安置方式。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与缺失——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课改一线的研究为例50-53

摘要:根据教育部的部署,2004年秋季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后续的追踪调查中发现,此次课程实验成效是明显的,但成效与缺失并存,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使得改革举步维艰。深化普通高中新课改,应积极倡导小班教学,继续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加快高考制度的改革步伐,建立教与学的有效评价机制,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而调动广大学校参与高中课改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创生能力培养54-5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进行课程创生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因为,加强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创生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国多元地域文化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时代呼唤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应有内涵。而加强教师课程意识、构建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进行反思性教学、采取教育行动研究等是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职业教育
发展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文献评述57-60

摘要:发展中国家是否应发展学校形态的中等职业教育,国际上长期存有争议。时中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回顾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发展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脱颖而出。同时。不同的研究结论可能依赖不同的研究细节。

论高职通专整合教育模式中的混沌性61-64

摘要:通专整合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诉求,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混沌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探索高职教育体系的运行规律以及建立和发展其运作机制有指导意义。从混沌理论的基本内涵出发,运用混沌系统的方法论与认识观,并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高职通专整合教育这一复杂的系统,可以对高职高专整合教育模式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