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林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部林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 53-1194/S 国内刊号
  • 1672-8246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西部林业科学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林业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西部林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林业科研论文、试(实)验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综合综述、开展学术讨论等方面的文章,含造林、林木育种、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森林经理、森林工业、林业经、非木材产品、森林旅游、致富信息

西部林业科学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部林业科学杂志研究论文
双荚槐白粉病病原菌研究1-7

摘要:双荚槐是从国外引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园林绿化木本植物,其植株在9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会发生严重的白粉病,经连续4年的野外观察研究表明,该病由野百合粉孢引起,在江苏句容地区不产生有性世代。该项研究系统地报道了双荚槐白粉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分生孢子的萌发特性,并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及其有性世代的观察。而首次报道了双荚槐为野百合粉孢的新寄主植物。对此真菌的研究也为我国之首报。

八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研究8-13

摘要:以文山、广西2个居群6个单株的八角嫩叶为研究材料,以八角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分析归纳相关树种ISSR—PCR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反应体系并对ISSR引物库进行筛选,同时结合正交设计针对具体引物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八角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为DNA模板0.003~0.016ng,TaqDNA聚合酶0.5—1.0U,dNTPs0.2mmol·L-1,Mg2+浓度2.5—3.0mmol·L-1,引物浓度0.6—0.8μmol·L-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引物特异温度退火45S,72℃延伸1min,40个循环;72℃最后延伸7min;4℃保存。获得效果稳定并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13条。研究结果可为八角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奠定基础。

基于纵向共振法测试杨树原木应力波波速及弹性模量的研究14-19

摘要:在介绍纵向共振法检测木材应力波波速及弹性模量的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应力波测试仪DirectorHM一200“对杨树原木的应力波波速及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检测发现杨树原木的动态弹性模量与三点弯曲法测试的烘干后杨树锯材的静态弹性模量间具有较好相关性;当将杨树原木的密度视为常数时,其应力波波速的平方与烘干后杨树锯材静态弹性模量间仍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而增加了进一步利用该应力波测试仪对木材进行应力分等的可行性,并为下一步自行研制基于该原理的测试仪器提供了依据。

氯化钠溶液预处理枫桦原木圆盘的干燥特性研究20-25

摘要:将难于利用的原木加工成圆盘是高效利用原木材、提高其木材经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为解决圆盘干燥过程中易于出现开裂的问题,以枫桦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了采用氯化钠溶液浸泡其圆盘的预处理方式,对枫桦原木圆盘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预处理方法可使枫桦原木圆盘在40mm厚枫桦锯材干燥基准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干燥质量,提高了其干燥效率,很好地解决了圆盘的干燥问题。该预处理对枫桦原木圆盘的径向含水率分布及心表层含水率梯度产生明显影响。指出经此预处理后,其圆盘材弦径向干缩系数间差值的变小,是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主要机制。

改良半薄切片法观察胡杨种子结构26-30

摘要:胡杨是干旱荒漠区唯一成林的优势树种。为深入研究胡杨种子的结构,采用改良半薄切片法,使用乙二醇一甲基丙烯酸酯(GMA)为包埋剂对胡杨种子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研究表明,应用改良半薄切片法观察胡杨种子结构的效果良好。以此清晰地观察到成熟的胡杨种子由种皮、子叶、胚轴和胚根组成,种皮由一层或多层薄壁细胞构成。并可从超微结构上了解胡杨种子成熟过程储备物质的变化特征。对利用胡杨种子繁殖造林增扩胡杨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态旅游健康度多维评价模型的研究31-36

摘要:针对当前建立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体系的实际需要,以对辽宁省盘锦鼎翔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度作评价为例证,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由横向结构(权重0.3108)、纵向发展(权重0.2291)、动态特征(权重0.2529)和协调能力(权重0.2072)4个维度,15个方向,30个因子组成的生态旅游健康度多维评价模型。其“五步四评一综合”的评价流程为评价生态旅游健康度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便利。具体的评价流程为:从4个维度分别评价生态旅游的真伪、进步速度、活跃性和适应性,并将每个维度的结果分为7个层次,然后将每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乘以该维度的权重获得综合健康度。按其得分高低分为4种状况:(1)特健康(100~80分〈);(2)健康(80~60分〈);(3)亚健康(60~40分);(4)不健康(小于40分)。运用此法对辽宁盘锦鼎翔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横向结构、纵向发展、动态特征和协调能力4个维度的健康水平相差不大,总体处于“健康”状态。

滇西北亚高山不同退化群落植物生活型的特征研究37-42

摘要:以滇西北香格里拉亚高山的极度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和未退化的5类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设置样地,测定其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亚高山不同程度退化林地中植物生活型由中高位芽、小高位芽、矮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1年生植物共7大类组成。其中以地面芽植物占绝对优势;1年生植物、中高位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所占比例最小,未发现达到30m的大高位芽植物。随着群落退化程度的减低,物种丰富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显著增加。随着林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地面芽植物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并成为植物生活型组成的绝对优势成分。

禁牧对高原湿地纳帕海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43-48

摘要:2012年采用比较研究法对高原湿地纳帕海禁牧4年、禁牧8年和未禁牧的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禁牧对高原湿地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值,增加了土壤毛管持水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且禁牧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随着禁牧时间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逐渐递增,且表层0~20em土壤比深层20~40em土壤变化幅度大;纳帕海湿地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随着禁牧时间的增加趋于良性循环,并与植物生长和植被演替有着密切关系,表明禁牧是高原湿地退化草甸土壤恢复的有效措施。

基于Maxent模型的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区预测49-55

摘要:基于2011~2012年随机调查和收集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22个自然分布点数据,并结合分布点的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最大熵值模型,对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的适生范围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贵州、广西的部分地区,潜在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的西部、南部沿海地区。用Maxent模型预测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均为0.997,精度极高。用刀切法对各环境变量重要性的检测表明,温度因素对楚雄腮扁叶蜂的潜在分布影响最大。

红叶石楠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研究56-61

摘要:红叶石楠叶斑病是江苏地区红叶石楠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形成大面积枯死斑,阻碍了红叶石楠的生长并降低其观赏价值。2011年6~9月通过对红叶石楠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室内外人工接种致病性测定试验、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将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其室内接种130h后,感病率和感病指数达到最高,接种叶片全部发病,感病指数达85,发病率100%;室外接种240h时,病斑平均直径为7.8mm,发病指数为50.7,发病率达94.28%。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为黑色,分生孢子梗短,圆柱形,无色,长3.0~5.1μm;分生孢子4个隔膜5个细胞,纺锤形,直或稍弯曲,23~25μm×7~9μm;顶端细胞着生2~3根无色附属丝,不分枝,长31~32μm,宽1μm左右;尾胞上着生中生柄1根,长6~7μm。

草兔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研究62-66

摘要:通过测定江苏滩涂草兔样本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引用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的草兔mtDNAD—Loop序列作为分析资料,研究了草兔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在10条草兔线粒体DNA控制区566bp的序列中检测到4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3种单倍型类型。滩涂草兔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689和0.00306,显示出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滩涂草兔种群遗传多样性偏低可能是种群内部较强的基因流和数量急剧减少所致。由系统进化树表明,中国草兔不同地理种群并没有完全依据其地理来源形成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可以作为进化显著单元的遗传独特种群。

不同处理对旱冬瓜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67-72

摘要:2010年在西南林业大学的塑料大棚内采用L9(34)正交试验,选用有机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吲哚丁酸3因素3水平对旱冬瓜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苗龄120天和180天的苗木,处理间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2)苗龄120天的苗木,影响苗高生长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肥,其不同水平极显著地影响苗木高生长,影响地径生长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肥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交互作用;(3)苗龄180天时,影响苗高和地径生长的主要因子均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基质施肥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不同水平极显著地影响苗高生长,而有机肥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苗高的生长;(4)苗龄120天和180天的苗木,影响苗高的优水平组合是有机肥15kg·m-2、解淀粉芽孢杆菌浓度3.2X105 CFU·mL-1和吲哚丁酸浓度0.1g·L-1(A,B,C。)和有机肥15kg·m-2、解淀粉芽孢杆菌浓度3.2×105 CFU·mL-1和吲哚丁酸浓度0.2g·L。(A3B1C2);影响地径的优水平组合均是有机肥15kg·m-2、解淀粉芽孢杆菌浓度3.2×10’CFU·mL-1和吲哚丁酸浓度0.5g·L-1(A3B1C2),与实际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有机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吲哚丁酸的组合可促进旱冬瓜苗木的生长。

晋宁县引种元宝枫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的年生长节律研究73-77

摘要:2007年,从12个元宝枫优良无性系上采穗,在晋宁县嫁接苗木2400株,设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对其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的株高、基径、生长节数的年生长节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引种的12个无性系苗木中,92号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4%,88号最低,为62.5%。嫁接成活率在无性系内部变异不大,在无性系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嫁接苗木的高生长高峰期为5~6月,基径的生长高峰期集中在5~7月,7月后生长速度变慢;生长节数每间隔1个月增长1次,5月增长量最大,其后逐渐减少;利用苗高、基径、生长节数平均数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拟合效果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不同浓度IAA对香叶树扦插生根的影响78-81

摘要:2012年2月在昆明市宜良花园林场苗圃地,用浓度为100mg/L、200mg/L、300mg/L、400mg/L的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溶液浸泡香叶树插穗24h,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插穗100枝,4次重复,共2000枝。3个月后对其苗木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进行统计。结果表明,4种浓度的IAA处理香叶树插穗显著优于清水对照,其中100mg/L的IAA处理插穗最好,其平均生根数为14,生根率为93.54%,平均根长为5.35cm,较其他IAA处理插穗3项指标为最好。其次为200mg/L的IAA处理插穗,其平均生根数为12,生根率为90.33%,平均根长为4.87cm。最差的为清水对照,平均生根数为2,生根率为35.67%,平均根长为1.03cm。

3种豆科树种结瘤苗木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响应研究82-87

摘要:试验从银荆树、刺槐、银合欢和山毛豆根部分离的4种根瘤菌分别接种到木豆、银合欢、滇合欢的1年生幼苗上,采用PEG(聚乙二醇6000)配置成水势分别为-3bar、-9bar、-15bar的水溶液对木豆苗木进行干旱胁迫,银合欢、滇合欢在-5bar条件下进行干旱胁迫,约14h后测定苗木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苗木结瘤可提高净光合速率,延长高光效时间,不同菌株和不同树种对干旱胁迫下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显著。接种银合欢根瘤菌的木豆和滇合欢苗木,接种银荆树根瘤菌的银合欢苗木,都有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而接种山毛豆菌株的苗木净光合速率较低。在不同干旱胁迫下,木豆结瘤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9bar〉-3bar〉-15bar;结瘤苗木在相同-3bar干旱胁迫下,银合欢、木豆、滇合欢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依次递减。但各处理14:00时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和14:00时的气孔导度表现相反,主要由于栽培基质为贫瘠的河沙,在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大,光合及蒸发量也大。

漾濞大泡核桃授粉品种选择试验88-92

摘要:通过对大理白族自治州主栽的漾濞大泡核桃、三台核桃、娘青核桃、圆菠萝核桃、漾杂2号核桃5个核桃品种雌雄花期调查,比较了供试品种的雌雄花期,并以漾濞大泡核桃为母本,其他品种为父本进行授粉亲和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品种授粉后坐果率及保存率。结果表明,平均坐果率均在70%以上,其中坐果率和保存率最高的为漾杂2号,分别为93.25%、73.01%,但其雄花期与漾濞大泡核桃的雌花期不一致;表现最差的为圆菠萝核桃,坐果率及保存率分别为72.29%、55.37%。娘青核桃是漾濞大泡核桃的最佳授粉品种,花粉亲和性较好,雄花期与漾濞大泡核桃雌花期一致,坐果率及保存率分别为91.67%、71.81%。本项试验结果可为漾濞大泡核桃的增产、稳产以及选择最佳授粉品种提供参考。

紫茎泽兰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比较研究93-98

摘要:采用培养法测定紫茎泽兰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数量,比较其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并对不同类群微生物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在4个季节变化的规律相似,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在秋季最多,春季较少;其他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在春季和夏季较多,秋季较少。(2)紫茎泽兰入侵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致使入侵地土壤细菌数量多于非入侵地,非入侵地土壤放线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多于入侵地;入侵地土壤中真菌数量在春季极显著多于非入侵地,在夏季和冬季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少于非入侵地。(3)紫茎泽兰入侵影响土壤细菌与其他类群微生物数量间的相关性,入侵地土壤细菌与真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非人侵地土壤细菌仅与自生固氮菌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西部林业科学杂志研究简报
抑制杨木变色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研究99-102

摘要:2006~2008年,从苏鲁两省的严重变色杨木上分离筛选得到8株对杨木变色菌可可球二孢和弯孢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拮抗细菌的筛选,分析了该菌株的摇床液体发酵最适条件,建立了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9对可可球二孢和弯孢2种变色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时间为46h,pH值为6,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200r/min,装液量为50mL。在该参数下培养出的枯草芽孢杆菌B19细菌液对可可球二孢和弯孢的抑制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