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林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部林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 53-1194/S 国内刊号
  • 1672-8246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西部林业科学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林业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西部林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林业科研论文、试(实)验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综合综述、开展学术讨论等方面的文章,含造林、林木育种、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森林经理、森林工业、林业经、非木材产品、森林旅游、致富信息

西部林业科学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晋陕蒙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各期的景观斑块特征研究1-6

摘要:对晋陕蒙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始期(1998年)、中期(2003年)、末期(2008年)3个时期(控制年份)景观斑块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林景观的斑块变化最为明显。从斑块数量上来看,各粒级斑块数量均有所增加;在各斑块所占的比例上,小斑块比例在减小,中斑块、大斑块及巨斑块的比例在迅速增加。说明沙棘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该区沙棘林景观小斑块逐渐连结为更大的斑块。在其生态工程实施的各期,沙棘林的类斑近圆指数从中期2003年的1.86增加到末期2008年的2.65,变化较为明显,体现出在沙棘萌蘖性能的影响下,景观斑块形状逐渐变得复杂。沙棘林斑块分维数从中期2003年的1.0566增加到末期2008年的1.0802,在持续开展沙棘造林的过程中,斑块数增加,面积增加,边界趋于更加复杂,与其形状指数显示的结果相一致。该区复杂的斑块形状是沙棘林向外迅速扩张的活力表征。此外,还对该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各期的盖沙地、水域、居民地、灌丛、稀疏植被、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的景观斑块特征作了分析。

不同季节断根处理的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根系萌发生长效应7-12

摘要:在昆明大马山树木园进行的云南拟单性木兰5年生苗木不同季节断根处理的苗木根系萌发生长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新根的萌发与断根处理季节的气候因素有较大关系。其新根的萌发时间与温度紧密相关而与湿度关系不大;根系的萌发生长状况与断根季节的温度紧密相关,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一定关系,而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断根处理时的温度愈高,苗木新根的萌发时间愈早;断根处理时的温度、降水量愈高,其根系的萌发生长愈好。在滇中地区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断根处理的季节宜在春、夏季进行,而不宜在秋季和冬季进行。夏季断根处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其苗木每株有根系115.6根及178.4根,根长≥5cm的侧根数为39.2根及84.0根,侧根分布土层的深度为26.0cm及34.6cm,侧根最长达14.4cm及25.2cm。与冬季断根处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苗木根系相比,新根数多108.0根及126.8根,根长≥5cm的侧根数多39.2根及73.2根,侧根分布土层的深度多18.0am及6.8cm,最长侧根长度多13.0cm及15.2cm。

天童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光合生理特性在其群落演替中的生态意义研究13-20

摘要:对浙江天童山常绿阔叶林组成亚顶级群落的4个优势树种:栲树、木荷、石栎、苦槠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此4个优势树种幼苗、幼树、成年树等生长阶段的光合响应曲线及其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CO2补偿点、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率等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优势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在天童山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栲树具有最低的光和CO2补偿点、优良的水分利用性能,完善的光抑制自我保护机制,幼苗适应弱光环境且代谢旺盛而利于更新,在4个优势树种中最适应于顶级群落的特殊生境,因此成为了天童山常绿阔叶林自然演替顶级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优势种。

4种天麻变型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21-25

摘要:以4种天麻变型为研究材料,对其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天麻变型的表型性状在变型间与变型内均具有广泛的变异,11个性状在变型间有10性状的F值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型内只有块茎宽和块茎形状指数达极显著水平;11个性状的平均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78.83%,多样性贡献变型间变异(65.86%)大于变型内变异(34.14%);11个表型性状的总多样性指数为3.76,变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2.67,变型内的多样性指数为I.09,变型间遗传多样性占总遗传多样性的比例达78.8%,变型内所占比例仅为21.2%;说明不同天麻变型的群体间变异是天麻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研究结果为天麻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及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营造速生丰产林林地资源评价及发展潜力估算研究26-29

摘要:根据中国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全国林地面积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情况作了概述,并对现有林地及后备林地质量作了评价,现利用查阅文献和统计调查的方法,分析各省市、区可供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林地资源,最后估算出中国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林地供给面积为3222.38万hm2。

外来树种的引种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30-35

摘要:为了研究引栽日本冷杉、北美香柏、日本花柏、日本扁柏等外来树种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以外来树种为优势种的百山祖主峰植物群落和原生的锅帽尖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其植物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主峰自引栽外来树种后,形成了以外来树种为优势种具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结构,其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次序是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与之相比的锅帽尖原生植物群落没有形成乔木层,其草本层的盖度较高,各层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次序是灌木层〉草本层。两者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比较是百山祖主峰〉锅帽尖;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比较是锅帽尖〉百山祖主峰。说明外来树种的引栽提高了引栽点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引种的外来树种树高的增长,林分的郁闭,对本土植物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性。

塔里木盆地碱蓬属6种植物叶的解剖学研究36-39

摘要: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塔里木盆地的碱蓬属6种植物的解剖结构,表明碱蓬属6种植物具不同的适应盐生生境的结构特征:(1)星花碱蓬、平卧碱蓬与肥叶碱蓬表皮细胞外侧壁常外凸生长,五蕊碱蓬、硬枝碱蓬与高碱蓬外凸生长不明显;(2)碱蓬属6种植物叶肉为环栅型,特别的是平卧碱蓬、肥叶碱蓬与五蕊碱蓬表皮下分化出了一层不含或含极少叶绿肥体的贮藏组织;(3)硬枝碱蓬栅栏组织细胞的形态小、细胞的层数较多,而肥叶碱蓬叶肉栅栏不发达,分化出了大量的贮藏组织;(4)硬枝碱蓬与高碱蓬的主脉维管束内分化出了1层形成层而另外4种没有形成层。

盐分胁迫对灰木莲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40-43

摘要:2010年6~8月在广西大学苗圃地,通过对灰木莲幼苗在盐分胁迫下生长与生理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盐分胁迫对灰木莲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叶片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灰木莲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等于0.6%时,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以上研究得出灰木莲苗木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山草果的组织培养实验44-47

摘要:以山草果茎尖及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实验,共22处理,3次重复。实验结果表明,SH培养基较有利于山草果的培养,外植体在SH+6~BA0.5~2.0mg/L的培养基中有利于顶芽和腋芽萌动生长,萌芽诱导率可达80%以上;继代培养以SH+6-BA0.5~1.0mg/L+NAAO.1m#L培养基的增殖系数较高;生根培养基以1/2SH+IBA1.0mg/L较好,生根率可达60%以上。

长寿花嫩叶片的组织培养研究48-51

摘要:以长寿花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同灭菌时间对长寿花嫩叶片再生能力的影响实验,不同培养基对长寿花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长寿花嫩叶片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灭菌30s,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0.1%升汞消毒12min,最后无菌水冲洗7次;长寿花嫩叶片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3.5mg/L+NAA0.2mg/L;长寿花不定芽在1/2MS+IBA0.15mg/L+6-BA0.15mg/L上生根效果最好。通过实验获得了长寿花嫩叶片的组培技术,为大规模生产长寿花提供了相火技术支撑。

人工授粉对香荚兰果荚生长的影响52-55

摘要:通过对香荚兰白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荚生长量增加。

思茅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分解状况研究56-63

摘要:经对普洱市清水河5种不同密度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及分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年凋落物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5种思茅松人工林月凋落规律相似,呈单峰型变化,在全年间,3~4月的凋落物量占全年的68.31%~73.51%,其余各月比较低;思茅松人工林凋落物归还养分的多少与凋落物量密切相关,人工林全N的归还量最高,全Mg的归还量最低,5种大量元素归还量的顺序为:N〉P〉Ca〉K〉Mg;思茅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分两个阶段,旱季凋落物分解速度相对较慢,雨季凋落物快速分解,整个分解阶段呈现“由慢到快”的规律,年分解率受当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较大。

昆明市土壤水分常数特征分析64-68

摘要:通过对昆明7个郊县(市)的山区、半山区及坝区土壤进行随机取样,在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等土壤水分常数的基础上,分析土壤水分常数在昆明市不同区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土壤的平均容重为1.2454—1.4390g/cm3,总孔隙度为45.73%~51.79%;在不同区域,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变化明显,坝区的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高于半山区和山区,0~20cm的表层:仁壤最大有效含水量较大。

腾冲县洞坪村森林资源传统集体管理机制研究69-74

摘要:村民是实施农村社区森林资源管理的自然主体。森林资源的管理效果往往取决于当地村民的生态伦理观与经济利益的联系程度,相关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吸收等因素。云南省腾冲县洞坪村罗生山大箐原始森林虽经历了百年来不同方式的土地所有制变化和林权变化,始终保持和延续着村级传统的集体管理的方式,属地内的森林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完整、林木蓄积量高,生态效益显著。在对罗生山大箐原始森林的保存状况以及洞坪村森林资源的集体管理机制作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传统的集体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尊重村民管理森林资源的主体地位和保护地方人文多样性是对农村社区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作为农村社区层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冬樱花与美国黑樱桃在呈贡七甸的生长适应性研究75-78

摘要:2005年12月在昆明呈贡七甸进行美国黑樱桃与冬樱花生长量及适应性对比试验,通过4年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美国黑樱桃的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和平均冠幅生长量均大于冬樱花,美国黑樱桃和冬樱花的树高生长和冠幅生长差异显著,但地径生长差异较小。冬樱花在2009年3月14日的特大晚霜中所有植株梢头严重受冻,而美国黑樱桃未受冻害,美国黑樱桃的抗霜冻能力显著优于冬樱花。

1年生人面子容器苗苗木质量的分级研究79-83

摘要:以南宁市3个不同育苗管理水平所培育的1年生人面子容器苗为对象,以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作为其苗木质量的分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年生人面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分级进行了研究,结合其苗木的生产实际,制定了1年生人面子容器苗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Ⅰ级苗,D≥1.35cm,H≥52.0cm;Ⅱ级苗,D≥1.18cm,H≥44.0cm;Ⅲ级苗,D〈1.18cm,H〈44.0cm。此标准可供苗木生产部门参考。

腾冲红花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及其成效分析84-87

摘要:2006~2008年选择了32个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单株穗条作为接穗,于2009年在保山隆阳区刘家坡苗圃进行芽砧嫁接试验,按照对腾冲红花油茶长期试验总结的嫁接及管理方法进行嫁接,并对32个优良单株穗条嫁接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之间的嫁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成活率为69.2%~95.8%,年高生长量为24.2~44.2cm,其中19个优良单株的嫁接成活率大于85%。应用塑料大棚保温或塑料小拱棚保湿;采用半木质化春梢削掉1/3—1/2叶片做接穗,于5月份嫁接;愈合期保持遮荫度70%、温度20~25℃,成活后适当增加光照;萌发期及抽梢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嫁接效果较好。

石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情况及效益分析88-93

摘要:依据石林县自然概况,分析石林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区、道路、河流绿化现状及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区森林景观植被建设情况,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对石林县森林城市主要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评估了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提出石林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