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广播电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 省级期刊

West China Broadcasting TV

  • 51-1458/G2 国内刊号
  • 1006-5628 国际刊号
  • 0.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西部广播电视是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的学术期刊。西部广播电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聚焦:短视频传播研究、前沿、论坛、影视、一线、基层、应用、维护、传输、网络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互联网+环境下四川广电媒体融合管理及保障1-2

摘要:随着互联网+环境下媒体融合的高速发展,四川广电不断进行新模式的实践和创新,管理理念和水平也与时俱进,但是媒体融合所带来的监管难度也与日俱增,媒体融合的管理和保障对媒体融合的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四川广电媒体融合实践——基于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分析3-5

摘要:本部分以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为案例,通过对媒体融合的原因、模式,以及融合中的不足之处的论述,力求较为全面、深刻地分析四川广电媒体融合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环境下省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现状探究6-8

摘要:媒介融合语境下,由于受众、技术和政策的变化,使得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大融合力度,并确立广电行业互联网+升级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以用户为本,以平台为助,以人才为根,以内容为王"的发展理念,并且在这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9-9

摘要:本文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和教育专业人才,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探析10-10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市场对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发生变化,全媒体人才需求趋势显著,满足媒介人才需求是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责。本文力求从教学实践环节设置、校内全媒体实践平台构建及校外多媒体实践基地建设三方面,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提升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满足媒介融合形态下的传媒业人才需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新闻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11-12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传媒逐渐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新闻生产单位由原来的单一媒介平台向多媒介平台的媒介集团方向发展,掌握多种媒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必然成为媒体行业的需求对象。在这样的条件下,对新闻传播类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新闻教学的应用性出发,对目前新闻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对媒介融合下应用型新闻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

从新闻采访立体化授课看地方高校的新闻教改思路构架13-13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各地方高校顺应这一需求,纷纷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际的社会需求之间仍旧存在有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地方高校采取正确的方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闻专业人才。本文在此基础上,从新闻采访立体化授课的角度来对地方高校的新闻教改思路构架进行分析。

“中央厨房”缘何冷了“炉灶”——试论纸媒构建中央厨房的困境14-16

摘要:通过分析两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纸媒开办"中央厨房"运行频率较低的现象,分析它们在运作思路、运行机制、运营成本以及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论证探索纸媒构建"中央厨房"的新出路。提出转变运行思路——树立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打破原有体制机制,构建项目制小团队,推行"点击率"薪酬考核制度;运用全媒体思维,强化文字、数据的可视化、形象、简化,信息片段化,增强信息的互动性;构建新型产业运营体系,充分运用社会资本撬动"中央厨房"发展;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级项目;培育内容和技术型相结合的核心首席人员等,多种途径促进"中央厨房"的可持续发展。

泛媒体背景下成都电视节目的跨屏传播17-18

摘要:泛媒体背景下,受众偏好从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收看电视节目内容。电视媒介不妨适应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高效整合不同屏幕载体的优势,实现跨屏传播,找到出路。对于成都本土电视节目来说,探索多样化跨屏传播模式,对提高节目内容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打破电视平台广告收入壁垒,都是有益的尝试。

数字媒体时代大众阅读社会模式研究报告19-20

摘要: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各类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数字化的内容,互联网的普及更使得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在数字时代,人们阅读的内容也不再停留在文本,来自于互动内容的数字化的图像、音频、视频,推动了阅读符号的多样化。供阅读的数字内容不仅来源于互联网原创,也来源于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重新编排的传统出版内容。

新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研究21-22

摘要: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波斯特理论中提及下述的内容,即"新旧媒体之间没有一条鲜明的分界线,两者‘并非彼此相继,而是相互涵盖;并非彼此置换,而是相互补充;并非按历史顺序发生,而是同时代存在’。"新媒体经济的运营,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各种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经济形成与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文化产业在新媒体经济下面临的挑战,最后列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期待新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两者相互促进,在经济市场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传播学视野下的粉丝文化研究23-24

摘要:"粉丝"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很多传播学者对粉丝(或称为"迷")现象颇为关注。而时展到了今天,粉丝现象及文化与传播之间有着愈发不可分割的关联。本文试图从已有的粉丝文化研究成果中生发思考,在传播的视野下反思和展望现有的研究。

新疆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25-26

摘要:本研究以创新扩散、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及培养理论为基础建构研究框架,通过对新疆大专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了新疆大学生的微信使用习惯。调查发现,新疆大学生的微信使用率和依赖度非常高,但新疆现有面向大学生的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改进建议,希望能为新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网红”现象27-27

摘要:所谓"网红"主要是指在网络平台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的群体或者个人,他们以微信、微博等为主要载体进行精神文化创作,拥有一定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和网络话语权。"网红"的类型多种多样,他们是社会审美趋势的直接体现,为什么"网红"能具有如此的影响力,他们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利益分配方式和推手呢?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的"网红"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传媒院校的网络电台主播培养探索与尝试——以汕头大学教改实验项目为例28-29

摘要:尽管新旧媒体各方还在对广播电视开机率的多少争论不休,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摆在那里,当95后、00后已成长为青年的时候,他们获取资讯和新闻故事的方式已经彻底不同于上代人,智能手机已经取代智能电视成为其生活方式和生活必需品。作为新闻传媒院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专业化是其突出优势。怎样发挥优势资源,与时代同步并研究总结新媒体业界层出不穷的变化,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网络电台主播培养计划"(通常网络主播指虚拟动画网络主播和真人网络主播两种,本文的项目为真人网络电台主播)来探讨传媒院校的网络主播培养实践。

“微公益”背景下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效果研究30-30

摘要:近年来,在"网络+传媒"构建的平台当中,公益事业已趋于一种"草根平民化"的态势,这使公益活动由"大公益"进入"微公益"时代。微信公益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微信公益的传播发展历程、传播手段和特点、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进而找到微信公益传播的弊端,提出改进方案。

文化产业政策对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31-32

摘要: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文化产业政策有着正相关的联系。浙江的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两个转变,并对浙江影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未来浙江影视文化产业政策的努力方向:即需要重视政策之有效性,需要利用好民营影视资本,需要培育自下而上的文化发展途径。

电子政务视阈下的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研究33-34

摘要:在我国,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有效实施电子政务来进行网络问政,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避免负面的网络舆情给国家、社会及人民带来影响。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电子政务视阈下解决网络舆情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此问题,希望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