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社
分享到: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聚焦:短视频传播研究、前沿、论坛、影视、一线、基层、应用、维护、传输、网络等。
  • 主管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 主办单位: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628
  • 国内刊号:51-1458/G2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60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聚焦:新媒体时代培养模式的转型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探索实践与提升——四川视协民生新闻节目研讨及培训会扫描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提供一个与同行交流研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的平台,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由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乐山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民生新闻节目研讨及培训会在乐山举办。乐山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开播10年来,在乐山市民中树立了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乐山家喻户晓的品牌节目,"新闻天天报,看完才睡觉"已经成为广大乐山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省视协把这次的全省民生新闻节目研讨会放在乐山举行,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该栏目的梳理和探讨,给业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怎样利用互联网工具,在传播技术、传播理念上转型升级,是大家共同关注的新问题。来自全省广播电视媒体的160多位同行的交流与探讨。本刊记者应邀参会,组织、采写了一组文章,刊发于此(以发言先后顺序编排),以飨读者。
1-3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影视艺术基础课程建设探新——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摘要:影视艺术教育是大学基础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以影视艺术教育为基础推进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教育,探寻教学规律,创新影视艺术教学方式方法,是当下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4-5

媒介融合时代全能记者培养与素养反思

摘要:当代媒介发展使得媒介融合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内多个传统媒介推出自己的网站、新媒体公共平台,从单一媒体转变为24小时的消息提供机器。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课程革新的角度切入,进行媒介融合时代全能记者培养方式的探索,提出了打破学科壁垒,提供多重专业交叉的培养框箍深化实践探索,提供符合媒体运作的课程模式;提供交流平台,提供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创新3个观点,同时对全能记者的素养问题提出反思,对当代新闻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职业道德和批判精神等问题提出了思考。
6-7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性思考

摘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该专业培养方法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存在的问题如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与实践脱节等,提出通过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企联合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
8-8

网络语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突围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量级也产生了巨大变化。而正是在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面临突围与转型的双重困境。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资源海量的时代语境下,只有深入了解互联网的特点,通过对电视编导的理解及认知来实现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的有效对接。本文试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互联网对接的课程建设方面,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突围与发展。
9-9

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我国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对从事传媒工作的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也不例外。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广大观众对广播电视行业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就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就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为如何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10-10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前沿

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战略和实践——专访乐山广播电视台台长先斌

摘要:认识先斌是在1990年的春天,一年一度的省级广播电视政府奖在乐山举办,我是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先斌是以乐山市中区广播电视局记者的身份列席观摩。在我的记忆中,先斌是当时乐山地区最勤奋的记者之一,采写的新闻稿件多次在省市节目评选中获奖。后来,他奉调去了乐山市中区和沙湾区党政部门工作,一晃20多年过去了。2011年11月,先斌就任乐山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很快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年后,
11-12

“中国梦”的媒体呈现与双重话语构建

摘要: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特定的内容,使人们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梦"作为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凝聚了民族复兴意志,彰显了和谐发展的自信。媒体在"中国梦"的影像呈现方面遵循一定的话语策略,既有宏大叙事的战略追求,又具备平民叙事的价值特征,总体呈现出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相辅相生的叙事策略。
13-13

社会化思维下的传统媒体改造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的风起云涌,席卷全球,旨在借互联网东风完成对自身变革的传统媒体,也纷纷加入其间。几年间,微博、微信,但凡任何一个新的社交媒体出现,诸路传统媒体的"官V"即会在第一时间之内完成自己的跑马占地。"圈地"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是传统媒体拥抱社交媒体的关键,也是能否成功完成其改革的胜负手。
14-14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下的上海都市报发展研究

摘要:智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这些建设主要集中在与城市服务相关的技术等硬性层面,在内容表达,尤其是与城市形象宣传建设相关的内容表达等软性层面还存在欠缺。从传媒的功能出发,智慧城市的宣传和发展显然需要传媒的助推。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媒体同样需要审视自我、重新定位,探索新形势下创新发展之路。上海乃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其报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而在众多平面媒体中,都市类报纸更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15-16

健康类电视节目和新媒体融合的探索——以辽宁电视台“《健康一身轻》官方微信号”为例

摘要: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人们开始热衷于实践手机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各种健康"箴言"、独家"秘方",但是现有的健康微信"大号"乱象纷呈,各种不实信息充斥手机屏幕。这时不少传统媒体的健康专栏也纷纷开始开设官方新媒体账号,一套"人马",两块"阵地",转战于新老媒体之间的传统媒体人遇到了很多新问题,也收获了很多新经验。
17-17

手机媒体在企业媒介营销创新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具备了许多新媒体的新特性,为媒介营销的开展注入了新活力。如何通过以技术为保障,以创意为核心的营销方式使媒介利益最大化,是如今媒介营销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的特性,重点阐述利用手机进行创意营销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企业媒介创新营销的方法。
18-18

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的角色和作用

摘要:在信息爆炸、数据海量的今天,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报业独占主流,到现在纸媒、广电、互联网三分天下。深度报道,以它所独有的报道系统,深入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无疑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最后的坚守者和捍卫者。
19-19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主体

摘要: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主体逐渐发生改变。传统媒体不再作为唯一的传播媒体,而新闻传播主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新闻传播的过程当中,组织机构乃至个人都逐渐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的单一转变为多元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本文就新媒体的特点和含义切入,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
20-20

新闻传播学视阈下关于网络舆论的思考

摘要:对网络舆论的探讨,学界的话语焦点主要放在其消极影响,即对网络舆论暴力的研究。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的视角,结合实际案例,辨证地对网络舆论进行探析,以此更加客观地来看待网络舆论的双面性。
21-21

基于新媒体的企业品牌传播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企业在塑造形象时也开始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打造品牌传播意识。新媒体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式。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的方式方法着手,探讨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22-22

电视栏目借助新媒体提升自身传播影响力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媒体形式逐渐多元化,这在丰富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同时对传统媒体形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媒体需要结合新媒体在传播媒介、方式、终端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自我合理调整,以提升其传播影响力,为持续发展创造空间。而电视栏日作为传统媒体形式的主要表现,其具体改革和创新手段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产生不同传播影响力的原因分析,对电视栏目借助新媒体提升自身传播影响力相关方面展开研究,为传统媒体能够顺应时展而努力。
23-24

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播学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爆炸、信息泛滥,相关性搜集变成主要搜集方式,受众获取信息更为轻松,但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加难以辨析。互联网为信息传播提供技术支持,但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管理难度。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的洪流中掌握传播的话语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