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财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部财会杂志 省级期刊

Wester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 61-1401/F 国内刊号
  • 1671-8771 国际刊号
  • 0.3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西部财会是陕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2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财政厅主管的学术期刊。西部财会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别策划、专家论坛、官员视点、财经人物、财政与税收、财务与会计、资本与金融、审计与监督

西部财会 2007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部财会杂志特别策划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全省财政系统“我是财政人”主题征文活动情况的通报 陕财办〔2007〕92号4-6

摘要: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厅党组《关于开展财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以“提高文化品位,彰显精神风貌,倡导人文关怀,促进事业发展”为主旨的财政文化建设,展现陕西财政干部的精神风貌,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财政改革和发展。由省财政厅主办,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协办的全省财政系统“我是财政人”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西部财会杂志财政探索与研究
让农民喝上“放心水”是陕西财政改善民生的一大亮点7-8

摘要:陕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23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588立方米,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其中在2775万农村人口当中,有近2000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长期以来,特别是“九五”和“十五”期间,经过全省上下艰苦努力,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7万处,初步解决了147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

西部财会杂志财苑文林
种花的邮差8-8

摘要: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西部财会杂志财政探索与研究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积极化解县乡债务9-11

摘要:在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维持机构运转,必然会形成政府债务。其主要原因是:财力不足,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县乡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向银行和私人债款;兴办乡镇企业;财政担保借款到期形成债务。化解债务的主要措施有:实施乡财县管;建立政府债务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度;化解债务和清收债权相结合;健全和完善财政担保借款项目的审批和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西部财会杂志税收理论与实践
按期纳税营业税起征点调整政策问答12-13

摘要:1、为什么要统一调高全省按期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 陕西省第一次调整营业税起征点是在2003年。几年来全省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2006年实现GDP4384亿元,比2003年的2399亿元增长了82.74%;地方财政收入从177.33亿元增长到362.1亿元,增长104.21%;地方税收收入从102.83亿元增长到198.68亿元,增长了93.22%。从2006年开始,省内大部分城市都调高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物价指数也逐年攀升。这样,2003年确定的按期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发展,适当调整起征点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同时,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我省的税收收入增长态势持续良好,有能力承受和消化调高起征点带来的税收收入减少。因此,选择在年内出台调整政策,时机已经成熟,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的税收筹划14-16

摘要:企业并购中不同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对企业税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并购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融资方式和途径有内部留存、增资扩股、金融机构信贷、企业发行债券、卖方融资、杠杆收购等。企业并购过程中,除了考虑融资方式外,还要对融资结构进行规划,选择最为合适的结构安排。

西部财会杂志财务与会计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比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基于南方证券行政接管事件的思考17-19

摘要:资产减值计提比率对企业盈余管理有重大影响,但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一章仍然没有关于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比率的规定。我国是否应该规定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比率,我们可以以南方证券行政接管事件为背景,分析我国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外币业务处理及汇兑损益的确认20-22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外币统账制,企业所发生的外币业务应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业务除了按交易中实际使用的外币计量和反映外,还要对外币业务进行双重的计量和反映。中美在外币业务处理上存在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综合了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创造了功能货币法。汇兑损益的处理应遵循一致性的原则,这样便于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汇兑损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而使管理当局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对比分析23-25

摘要:财政部于1999年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于2001年和2006年进行了修订。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计量;对非货币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作了规范;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详略程度不同。

西部财会杂志动态与信息
第三届陕西机械工业会计知识大赛圆满结束25-25

摘要:由陕西机械工业会计学会主办的第三届陕西机械工业会计知识大赛于9月7日在西安举办,来自陕西机械行业的36名选手,经过预赛、决赛紧张的角逐,6名选手获得一、二、三等奖,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许柯夺得桂冠。此次大赛准备充分,安排周密,整个赛程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体现了公正、公平的原则。大赛最后选拔出4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将冠名为陕西法士特代表队,代表陕西机械工业会计学会参加陕西省会计知识大赛。

西部财会杂志财务与会计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26-28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意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反映应以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法律的外在形式为准。在新会计准则中处处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应用,例如收入、租赁、金融工具确认、资产减值、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等准则,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编报者做出职业判断,增大了财务报表的编报难度,需要企业中更多的专业人员及管理层参与其中。

对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思考29-31

摘要: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始终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牢牢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状况分析32-34

摘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引入和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对旧准则作了审慎的修改。以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中披露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为依据,就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允价值运用中产生的问题。

西部财会杂志动态与信息
陕西省富平县财政局努力打造效益型财政34-34

摘要:陕西省富平县财政局在财政管理效益年活动开展以来,从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入手,强化四项管理措施,全力打造效益型财政。

西部财会杂志资本与金融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分析方法浅析35-37

摘要: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关系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进行整体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提高收益质量分析的准确性,分析者应将财务报表分析和公司的整体环境分析结合起来,依据各公司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指标,从而得出恰当的分析结果。

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措施分析38-40

摘要: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它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在企业方面,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融资认识和管理,强化信用观念;在金融机构方面,应转换观念,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在政府方面,应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融资市场体系。

西部财会杂志审计与监督
预防审计人员职务犯罪的思考41-43

摘要:审计人员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放弃行使职责从而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及其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致使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近年来,审计人员职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社会公信力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出发,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从源头上预防审计人员职务犯罪,成为摆在审计系统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模式探析44-46

摘要: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对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进行有机整合,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层次,能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目前,要推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从健全法律法规、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