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西部经济研究、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 国际刊号:1008-5645
  • 国内刊号:61-1350/C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12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地质与勘探

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预测

摘要: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8

Melut盆地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圈闭识别及其勘探意义

摘要:以Melut盆地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为例,从井筒资料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和储层建模技术,在确定Galhak组层序框架、沉积相和储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今及古构造特征,进行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油气藏发育在湖侵体系域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解剖了已发现的白垩系Galhak油气藏,确定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为输导系统和局部泥岩盖层。由于近源优势,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具有发育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局部盖层发育的地区和剖面上反向正断层的上升盘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圈闭勘探的有利构造部位。Galhak-Ⅳ段是Galhak组岩性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层段。Melut盆地岩性油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9-16

围压-孔隙压力作用下碳酸盐岩力学特性实验

摘要:对塔河碳酸盐岩岩心进行了一系列围压、孔隙压力条件下的三轴压缩测试,分析结果发现:1低围压时,碳酸盐岩石表现出很强的脆性,抗压强度低;高围压时,碳酸盐岩石表现出强塑性,且可能出现塑性硬化。2碳酸盐岩的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抗压强度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降低。3孔隙压力增大,碳酸盐岩的内聚力增大,内摩擦角降低。
17-20

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沙三^3亚段扇三角洲相构型研究

摘要:利用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开发区的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沙三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溢岸、水道间、河口坝和坝间等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发育规模较大,具有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组合样式多样:单期微相砂体的平面组合样式主要有水道-水道型、水道-溢岸-水道型、水道-河口坝型、河口坝-河口坝型、孤立水道型5种类型。辫状水道之间的侧向拼接样式包括辫状水道与辫状水道的侧向叠置、辫状水道-溢岸-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水道间泥岩-辫状水道拼接等;河口坝之间的侧向拼接主要包括坝主体的侧向叠置、坝缘的侧向叠置、坝缘的相互交错,以及河口坝-坝间泥岩-河口坝拼接等;辫状水道与河口坝的侧向拼接主要为河口坝-辫状水道-河口坝拼接。多期辫状水道垂向上主要表现为切物源方向的近水平叠置,多期河口坝垂向上主要表现为顺物源方向的前积叠置,前积倾角约为2°~5°。
21-30

高阶煤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沁水盆地柿庄区块为例

摘要:对沁水盆地柿庄区块48件煤样进行煤岩测试、工业分析和平衡水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柿庄区块煤储层的吸附性能,探讨了高阶煤储层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柿庄区块煤储层吸附能力较大,3号和15号煤平均兰氏体积分别为31.84 m3/t和33.00 m3/t,2层煤的兰氏压力中等偏低。研究表明,煤级是影响煤储层吸附能力的主控因素,兰氏体积随煤级的增大而增大,但当Ro大于3.2%时,兰氏体积逐渐下降。煤的吸附能力与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与惰质组含量呈负相关,煤中水分和矿物的存在会降低煤储层的吸附性能。研究区兰氏压力的变化与兰氏体积相似。
31-37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致密砂岩气层评价及开发对策

摘要:根据致密砂岩储层岩性控制物性以及物性控制含气性的特点,分析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四性"关系及气层特征;应用无阻流量与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泥质含量、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的交会图法对太原组有效气层进行识别,建立识别气层标准。划分出太原组Ⅰ类、Ⅱ类和Ⅲ类气层,建议优先开发太原组的Ⅰ类区和Ⅱ类区。根据各个产区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Ⅰ类区采取直井单层开采方式,Ⅱ类区采取直井多层合采方式,Ⅲ类区采取水平井单层压裂开采方式。
38-4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

摘要:为了解研究区页岩中裂缝发育状况,考察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地表露头,分析得出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构造裂缝,以高角度为主,倾角大于70°,走向集中在NW、NE、近EW、近SN向。岩心观察表明,富有机质页岩段以高角度缝为主,裂缝多被方解石充填。裂缝的成因与基底断裂的再活动和古构造应力场(方向)的作用有关,其形成时期为燕山期和喜山期。
43-48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石油工程

同井注水采油工艺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

摘要:为掌握分层注水采油井井筒内流体温度分布规律,以井底油温和井口注水温度作为边界条件建立了井筒内流体温度计算模型,以注入流量或温度最低为目标,以产液温度不低于防蜡温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某采注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给定注水工况,产液井口温度随产液量增加而降低;随注水温度升高或注水量增加而上升。对于给定注入水温,优化所得最小注水量下产液沿程温度均不低于防蜡温度,对于给定注入流量,亦满足上述结论。结果保证了工艺参数在避免结蜡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注水加热成本,对稠油经济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9-52

基于I^2C的油罐界位测量系统设计

摘要:为解决目前原油界位测量仪表存在的成本高、故障率高等诸多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界位测量系统。该系统具备手动及自动测量功能,自动测量时通过I^2C总线采集64路测点信号,信号通过光电隔离电路进入单片机系统进行处理,所采集数据可通过RS485或GPRS远传到上位机;当自动测量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手动模式,使用电流表在罐下转动多路开关寻找导电测点测量。给出了系统关键硬件及软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系统的测试结果,通过胜利油田现场对比试验、重复试验等手段,证明了该系统具有可靠、安全、维护方便等特点,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53-57

临盘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注采井网优化

摘要:通过对胜利油区临盘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动静态参数综合分析表明,几何形态、面积大小是影响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敏感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按照形态精细分类方案;依托典型单元,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特征模型,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面积规模下的分类复杂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解决了以油藏单元分类方法指导复杂断块开发适应性、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58-60

基于孔隙尺度的低渗透油藏CO2驱替特征研究

摘要:基于多孔介质油气两相渗流理论,采用截断威布尔分布作为孔喉特征分布函数,模拟储层岩心的气驱油过程,建立了能够反映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油气两相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推导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界面张力及接触角计算公式。利用建立的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相态变化对驱替效率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的驱替特征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孔隙度以及颗粒分布状况相同的储层结构,在注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非混相驱替相比,实现CO2混相驱可以将原油的驱替效率提高约15%。
61-65

一种基于赫巴流型的注水泥紊流临界排量计算方法

摘要:针对深井小间隙环空固井时,通常依据雷诺数或经验环空返速粗略判断流态的方法计算注水泥紊流临界排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赫巴流变模型,应用Hanks局部稳定理论的注水泥紊流临界排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深井小间隙环空固井过程中,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的紊流临界排量准确性较高。
66-69

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实验研究——以大港油田港西三区为例

摘要:以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开展了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黏度比(μp/μo)、岩心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加,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扩大;随原油黏度增大,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降低。从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μp/μo)约为1。
70-74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化学与化工

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增黏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摘要:以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水凝胶。根据高分子间异性电荷静电相吸的分子复合原理,将阳离子型水凝胶溶液与阴离子型HPAM溶液复配成复合型聚合物。对复合型聚合物的增黏、耐温、热稳定、耐盐和剪切流变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阳离子型水凝胶溶液的加入可以提高HPAM溶液的黏度,当阳离子型水凝胶溶液和HPAM溶液质量浓度均为2 000 mg/L、阳离子度为5%、体积比为1∶1时,其增黏效果最好。25℃时,在剪切速率为170 s-1的条件下,黏度由单一HPAM溶液的31.1 mPa·s增加到复合溶液的46.8 mPa·s。研究表明,复合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其热稳定和剪切流变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75-79

二(2-吡嗪)胺的构象及量子化学计算

摘要:为了对合成新型结构和性质的含氮杂环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生成的配合物提供指导,对含氮杂环化合物二(2-吡嗪)胺(Hdpza)进行了构象计算研究,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原子电荷布居、前线轨道组成及能量,得到了最稳定的分子构象信息。这些构象中2个吡嗪环平面的取向有3种方式:anti-anti、anti-syn及syn-syn,与实验得到单晶结构的分子构象基本吻合。
80-84

多烯多胺盐黏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摘要:通过多烯多胺类物质二乙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分别与盐酸、草酸、乙酸反应合成黏土稳定剂。对合成产物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盐酸合成的黏土稳定剂在0.5%(质量分数)投加量、140℃、放置14 d条件下的防膨率达87%以上;耐水冲刷能力顺序为四乙烯五胺盐酸盐〉三乙烯二胺盐酸盐〉二乙烯三胺盐酸盐〉乙二胺盐酸盐。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多烯多胺盐酸盐黏土稳定剂防止黏土颗粒膨胀和运移的综合性能良好,对岩心的伤害率在20%以下。
85-88

一种复合钾盐聚合物钻井液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在四川富顺区块页岩钻探过程中使用水基钻井液井段存在地层造浆、泥页岩大量剥落、井壁失稳、严重井漏、上部地层出水、起下钻困难、卡钻等难题。针对以上问题对钻井液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对使用的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进行优化,对体系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评价。优化后的体系采用优选的复合钾盐配方作为核心抑制剂,具有抑制性强、抗温性好、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四川富顺区块的页岩气钻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89-92

硅酸盐水泥调剖剂粒度分形维及其与封堵性能的关系评价

摘要:基于粗集料粉体颗粒的Fuller堆积模型及分形理论,评价了4种硅酸盐水泥调剖剂实测和模型计算的粒度分布分形维及其与封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测试粒度分布与Fuller法计算结果均有偏差,粗颗粒比细颗粒的含量高。测试的4种样品粒度分布分形维2.079 4~2.233 3,小于Fuller法计算结果拟合得到的分形维数2.6。4种样品空隙率62.46%~65.01%,固化抗压强度22.1~25.5 MPa,硅酸盐水泥调剖剂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越大,其空隙率越小,颗粒堆积结构越紧密,固化后的抗压强度越高,调剖的封堵能力和抗后续注入水冲刷能力越强。调剖工程设计中,可将测算的粒度分布及分形维数作为硅酸盐水泥调剖剂种类选择、封堵性能评价的参考依据。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