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61-1350/C 国内刊号
  • 1008-564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是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资源经济研究、西部经济研究、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语言文学、高等教育、哲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地质与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的阴极发光特征及白云岩化1-7

摘要: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马家沟组白云岩的阴极发光性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白云岩阴极发光强度与Mn、Fe质量分数比值呈正相关性,白云岩微量元素整体具有低Na、Mn、Sr和高Fe含量的特点.泥晶白云岩有序度低,平均0.67,Na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平均值为302.3×10^-6,δ^13C分布在0.6‰~1.58‰,平均值为-0.33‰,反映准同生白云岩化;细晶白云岩有序度平均为0.71,8δ^13C平均为-1.5‰,Mn含量增加,反映受成岩早期大气淡水淋滤的影响增加;中一粗晶白云岩有序度平均为0.84,Fe含量异常高,质量分数平均为11617.2×10^-6,δ^13C、δ^18O值都偏负,反映白云岩形成于埋藏环境.

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演化及成因模式8-16

摘要: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划分.依据火山岩岩性岩相分类及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演化模式以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差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依据后生成岩作用的不同,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成因模式.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集空间可以划分为4种原生孔隙、4种次生孔隙和4种裂缝类型.火山岩可归纳为4种: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和安山岩、中酸性溢流相的英安岩和流纹质英安岩、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和爆发相的凝灰岩.分别建立了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安山岩储层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建立了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和内幕型火山岩储层2种火山岩储层的成因模式.这2类储层早期都经历了成岩作用阶段的冷凝作用、火山活动后期的热液作用以及火山喷发间歇期的表生作用,后期由于构造作用、埋藏作用的不同产生分化.

大间距地震记录的插值辅助稀疏反演傅立叶重建算法17-22

摘要:针对经典的稀疏反演傅立叶重建(FRSI)算法无法进行大间距地震记录插值重建问题,结合常规插值与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插值辅助稀疏反演傅立叶重建(IA-FRSI)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常规插值法的辅助下,于大间距地震记录的间隙中生成若干“控制道”,用于减少空间采样间距,使之满足FRSI的重建前提条件;然后借助经典FRSI完成缺失地震道的重建.大间距理论模型以及实际海洋和陆上地震记录重建实验表明:IA—FRSI算法重建精度高;重建记录不仅保持了原始地震记录特征,而且波形连续自然,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苏77山2^3段低阻气层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23-27

摘要:通过对研究区块岩心的扫描电镜、X衍射、黏土矿物分析、阳离子交换容量测量、铸体薄片及水分析等资料的研究发现,高束缚水饱和度是造成苏77山2^3段低电阻的根本原因,高矿化度地层水是直接原因,导电矿物影响微弱.由于低阻气层在电性曲线上与气水层、水层差异不明显,应用常规测井技术和解释方法很难有效识别,在解释过程中容易漏掉气层.提出用孔隙度重叠法、阵列感应测井法和束缚水饱和度法进行低阻气层的识别,与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相比,解释精度大幅度提高,并将上述方法应用到苏里格气田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煤层气含量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28-34

摘要:为了提高煤层含气量预测效果,更准确地评价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煤层气及煤层含气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其次对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开展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变质程度、温度、压力、煤质、煤层有效埋藏深度、储层有效厚度、储层物性等,其中,煤变质程度起着根本性作用.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等温吸附曲线法、含气量梯度法、测井法、地震法等.合理选择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开展多学科、多种预测方法综合预测含气量研究、研发新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是煤层含气量预测的主要发展趋势.

基于广义S变换的沉积旋回分析方法研究35-40

摘要:传统时频分析方法(如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等)的时频分辨性均不佳,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些限制,难以满足高精度时频分析要求.广义S变换,引入A和P两个参数对S变换进行了扩展,其时频分析效果得到较大提高.对广义S变换方法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写了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程序.通过非平稳线性调频信号和4种典型沉积旋回模型分析,证实了广义S变换的可靠性及优越性.最后,将该方法推广到实际地震资料沉积旋回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石油工程
利用升尺度模拟研究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41-43

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不同岩心样品,选取相应的二维薄片,用模拟退火算法构建三维数字岩心并提取相应的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以孔隙网络模型为研究平台,模拟水湿油藏条件下油水一次驱替和二次吸吮过程,获取各岩心样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毛管力平衡法对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粗化,得到能够描述整个低渗透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这种升尺度模拟方法可以研究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

胜利油田水驱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规律44-50

摘要:根据胜利油田的油藏特点,在温度(55—91℃)、矿化度(3000~20000mg/L)及渗透率((207—6900)×10^-3μm^2)等油藏条件下,利用16SrDNA克隆测序技术研究了10个水驱油藏的内源微生物种群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油藏内源微生物由种类丰富的细菌和古菌组成.其中,细菌以变形杆菌门为主(其中Gammaproteobacteria数量占总菌数的41.4%,Betaproteobacteria数量占总菌数的25.0%),共计114个属;另外,古菌共计14个属.整体上涵盖了烃降解、产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产甲烷等多种驱油功能微生物,其中,石油烃降解菌Achromobacter、Arcobacter几乎分布于所有研究区块.群落结构受到油藏温度、矿化度、渗透率、水驱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高温度的油藏中古菌种类以及细菌中Thermus、Thermincola、Thermanaeromonas等嗜热菌含量均显著提升.其中:90℃油藏的嗜热细菌数量占总菌数的23%,并出现了极端嗜热古菌Geoglobus;矿化度10000mg/L以上的区块,耐盐菌数量占总菌数的30%左右,约为该矿化度以下油藏的2倍,而较高矿化度下的严格厌氧、反硝化等代谢形式未形成优势;油藏渗透率提高和水驱时间的延长会显著提高微生物多样性,种属数量增幅可达1倍以上.以上结果表明:研究的各水驱油藏普遍具有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的生物基础;不同的油藏环境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驱油的激活配方及注入工艺需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

单缝单洞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弹性开采机理研究51-54

摘要:单缝单洞底水体系是一种简单的缝洞模式,但对于探索缝洞型底水油藏的开采机理和开发规律至关重要.结合流体在裂缝中的运动规律和液体弹性膨胀理论,建立了单缝单洞底水缝洞油藏弹性开采时油水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求解揭示了油水流动规律,得到了产油量、产水量、含水率和采出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单缝单洞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弹性开采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特征为凸型,见水后含水上升很快.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及产能分布规律55-59

摘要:为了直观反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在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压裂段数的基础上,利用流线模拟方法,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流线场、压力场及饱和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了裂缝产能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整个渗流区域先后经历了裂缝附近线性流、裂缝附近拟径向流和油水井连通后的拟径向流3个渗流阶段;剩余油一部分分布在压裂裂缝段与段之间的低压区无法驱替,另一部分则分布在注水井与注水井之间的压力平衡区;端部外侧缝汇集着大多数流线,是水平井产油/液的主要来源;水平井端部裂缝见水早,含水上升快.

基于模糊评判的氮气泡沫调剖选井选层研究60-63

摘要:针对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剖技术选井选层困难的问题,结合已实施氮气泡沫调剖井的生产效果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氮气泡沫调剖效果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藏非均质性、原油黏度、油层厚度、可采储量的采出率、距油水边界距离等因素对氮气泡沫调剖效果的影响规律,总结出了适合氮气泡沫调剖的油藏条件:渗透率级差小于4,原油黏度小于40000mPa·s,油层厚度在4~12m,措施时机为多轮次吞吐中后期,距离油水边界300~500m.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改善了稠油油藏中高轮次蒸汽吞吐的效果.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在大庆密井网油田储量计算中的应用64-68

摘要:为了说明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的优势,以大庆油田某密井网地区的一个层位为例,分别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序贯指示和示性点过程3种建模方法,获得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型及相控下的物性参数模型.依3种模型为基础,采用容积法计算了该层位的单元储量,求取了概率储量P90、P50和P10,并对3种建模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产生的沉积微相图和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模型最具有地质意义,河道形态清晰,且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获得的储量的方差最小,不确定性最小.

四川须家河组页岩剪切裂缝导流能力研究69-72

摘要:利用页岩体内部天然裂缝劈裂形成粗糙导流岩板,测试了页岩气藏清水压裂网络裂缝的导流能力,重点研究了裂缝剪切错位对页岩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支撑形式裂缝的导流能力差异显著,裂缝中缺少支撑剂时,需要形成剪切错位才能提供足够的导流能力,否则非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不足以利用复杂裂缝网络.非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至少在2个数量级内变化,主要受错位程度、粗糙度、岩石力学性质等影响.粗糙度较大的剪切裂缝更易形成高导流能力,但导流能力与粗糙度并没有绝对相关性,粗糙度对裂缝导流能力仅在低闭合应力条件下影响显著.低硬度页岩的剪切裂缝导流能力可比高硬度页岩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电子工程及自动化
导向钻井下行通讯地面监控系统设计73-77

摘要:针对变钻井液排量进行导向钻井下行通信设计了地面监控系统:给出了下行通讯指令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并利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了地面监控系统的主界面、信息回放和指令下传等界面,实现了井下采集的数据回放、曲线绘制.根据变钻井液排量指令特点及编码方式,实现了对下传指令的选择,并直观显示出选中的指令编码形式,完成对串行口通信参数的设置,实现下传指令的发送.

基于视频图像的油田联合站火灾预警系统78-81

摘要:研究了基于视频图像的油田联合站火灾预警系统,采用图像型火灾探测传感器获取联合站内火灾点的视频图像,通过改进的BP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站内火灾爆炸实时识别及火灾点定位,实现联合站内可视化火灾探测与预警.实际运行表明,系统提高了联合站火灾预报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保障联合站安全生产.

基于GPS技术的矿井地震仪研制82-85

摘要:在介绍GP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GPS授时功能,研制出一种矿井自记式地震仪.该仪器采用分布式采集、独立存储、集中回收的思想,为了实现多台仪器之间的严格时钟同步,在该仪器中使用了温度补偿晶振及相应的分频电路.给出了GPS对时电路、授时流程和仪器的实验测试结果.

海洋平台振动监测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网关设计86-89

摘要:以海洋平台结构振动监控网络为背景,详细分析了WIA—PA标准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设计了以CC2530为核心以STM32F107为主控制器的网关设备.介绍了网关的主要电路设计并简要分析了软件部分.实验表明该设计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满足结构振动监测传感器网络对数据透明传输的要求.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化学与化工
油基钻屑微乳液清洗技术研究90-94

摘要:油基钻屑中含有油类、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油基钻屑一方面会浪费大量油类资源,另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为此,进行了微乳液清洗技术研究,研究了配制规律、钻屑基础油回收率影响因素和微乳液循环利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微乳液清洗剂的最佳配方为V白油:VSK:VHYW:V水=1:4:1.3:2;研发的SJ微乳液清洗剂基础油回收率大于80%,清洗后钻屑含油率小于5%;SJ微乳液清洗剂与回收的油相不互溶,也不乳化,基础油从钻屑表面清洗脱附-离心分离后,清洗液和基础油分成两相,清洗液重复使用多次,钻屑含油率仍可满足环保处理要求.该清洗技术工艺简单,适应性强,不需加热,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