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61-1350/C 国内刊号
  • 1008-564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是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资源经济研究、西部经济研究、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语言文学、高等教育、哲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院士专论
失效分析与安全生产——“材料服役安全工程学”的建立与实践1-6

摘要:论述了失效分析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材料服役安全工程学的概念及其内涵.材料服役安全工程学致力于"安全科学及工程"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有机结合,其学科领域涵盖失效学与失效诊断技术、材料服役行为与失效控制(如断裂控制、变形控制、腐蚀控制等)、失效的预测预防(如材料与设备的检测与监测、风险分析、适用性评价、完整性管理技术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地质与勘探
冀中坳陷前第三系顶面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油气藏类型7-13

摘要:前第三系顶面不整合在冀中坳陷油气成藏和潜山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利用地震资料将冀中坳陷前第三系顶面不整合划分为断层-超覆不整合、削截-超覆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等5种类型,其中断层-超覆不整合分布于陡坡带,削截-超覆不整合分布于缓坡带,断褶不整合多分布于中央隆起带,削截不整合多分布在凸起上,平行不整合则分布在生烃区.通过野外踏勘、岩心观察、录井与测井综合解释以及钻井泥浆漏失统计,将冀中坳陷前第三系顶面不整合纵向上划分为底砾岩、风化黏土层及风化淋滤带3层结构,其中风化淋滤带溶蚀孔、洞、缝十分发育,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良好场所.目前已发现削截-超覆型油气藏、侵蚀潜山型油气藏和断褶不整合型油气藏等3类与不整合相关的油气藏.

夹层对底水油藏油水运动的控制作用14-17

摘要:夹层抑制底水锥进效果良好,但尚未开展其定量评价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根据夹层参数,将其定量评价为无夹层、渗滤型夹层、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4种分布模式.无夹层模式底水快速锥进,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可通过完善井网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底水被转化为次生边水和次生底水,开发效果较好,剩余油分布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水转化为次生边水,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完全抑制底水运动,上下邻层均可形成大量剩余油,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

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及应用18-21

摘要:依托于地震工程数据库平台,在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静校正技术———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综合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通过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调整建立符合当地区域地质特征的表层结构模型,利用模型法静校正公式算出每个接收点和炮点的静校正量,最终静校正量由模型静校正量约束折射或层析校正量所得.这样就实现了正确构造背景下高精度成像,同时也为解决表层静校正问题提供可选择的静校正技术手段.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和技术对DCZ地区大量的地震数据是适用的和有效的,在该区的地震勘探中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松辽盆地CO_2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征22-27

摘要:对松辽盆地已发现的10个CO2气藏气体组分、碳及氦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松辽盆地CO2气藏主要为幔源成因,表现的特征主要为δ^13 CCO2〉-8‰,氦的同位素也比较重,R/Ra=1.9-7.2.盆地地质背景及包裹体分析显示,长岭、德惠及古龙等断陷CO2气藏主要为晚期成藏,CO2包裹体主要为晚期气包裹体,主要赋存于沿切穿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的微裂隙中,呈带状分布,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20-140℃之间,推测二氧碳气的成藏时期主要在48-72 Ma间;CO2的形成和分布与多级次断裂相关,包括岩石圈断裂、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等,分析认为CO2的分布尤其与NE-NNE深大晚期走滑断裂相关,这类断裂在断陷期表现为基底控陷断裂,晚期发生NE-NNE向左行走滑作用,沟通了晚期火山作用上涌的CO2而使CO2成藏.

神木气田石千峰组储层沉积微相与成岩作用28-33

摘要:神木气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千5段碎屑岩气藏是近年来发现的浅层气藏,具有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为有助于千5段储层评价与预测,根据测井、录井、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压汞、扫描电镜、X衍射和粒度资料,结合岩心描述,研究了神木气田千5段沉积相类型和成岩作用.认识到千5段砂岩粒度粗,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差—中等,大型交错层理发育,正粒序发育,属于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砂质曲流河沉积,砂体分布受边滩微相控制.成岩作用以压实、胶结和溶蚀为主,其中,绿泥石薄膜式胶结抑制石英或长石次生加大,伊蒙混层收缩形成的微裂隙,以及岩屑、长石和黑云母溶蚀均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成岩作用阶段为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期;成岩相可划分为5种类型,以绿泥石+硅质胶结粒间孔相、绿泥石+硅质胶结溶孔-粒间孔相和伊蒙混层胶结微裂隙相有利.储层孔隙以粒间孔为主,喉道以中、细喉为主,孔喉组合主要见中孔中喉、中孔细喉、低孔中喉和低孔细喉4种类型,属于中—低孔、中—特低渗透率储层.微裂隙显著改善了储层渗透率.

海安凹陷泰州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分析34-36

摘要:分析了海安凹陷泰州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均一温度,结合圈闭形成时间和生排烃史确定了泰州组油气藏形成期次.样品中共发育2期成岩流体包裹体:Ⅰ期流体包裹体只有盐水包裹体,无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65-75℃之间;Ⅱ期流体包裹体中盐水包裹体较发育,烃类包裹体多与盐水包裹体伴生,烃类包裹体为淡黄色和黄褐色,在荧光下呈淡黄色和黄色,均一温度分布在75-115℃之间,主峰为80-110℃.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均一温度,结合圈闭形成时间和生排烃史分析可知,海安凹陷泰州组油气成藏时间为19.8 Ma-现今,即N1y1沉积末期至现今,此时断层圈闭形成,排烃进入高峰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石油工程
低渗低饱和砂岩水驱油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37-41

摘要:为了认识低渗低饱和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在不同初始含油饱和度条件下,进行了两类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得出含水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并结合油藏模型的孔隙结构特征和油水分布状态分析了含水率变化的机理.采用Matlab软件拟合了复杂含水率变化曲线的一般经验公式,分析了公式中各系数对含水率曲线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它们与相关油藏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渗低饱和砂岩油藏水驱油过程中,无启动压力梯度,不存在无水采油期,含水率变化出现中间略回落现象.

低渗高气油比油井合理井底流压研究42-44

摘要:对于低渗透油井,合理的井底流压是保持低渗高气油比油井稳产、高产的关键.通过分析低渗油藏油气水三相流动的流入动态,并利用拟合系数和油井完善系数对其修正,结合低渗岩石的压力敏感性,利用油井具体动、静态参数给出了低渗高气油比油井合理井底流压确定的过程.现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低渗油藏三相流入特征修正法充分考虑了低渗高气油比油井的特点和地层参数随压力变化特征,能够准确确定油井的合理流压,具有适应性广、精度高的特点.

长深气藏天然气高压物性和相态特征研究45-47

摘要:长深气藏天然气富含CO2,尚未常规方法计算其高压物性参数及其相态特征分析.针对这一特殊性,采用室内PVT实验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含CO2天然气,其压缩因子、密度、体积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在低压(20 MPa以下)时表现出很强的压力敏感性,而水蒸气含量则表现相反,绝对黏度则始终保持较强的压力敏感性;压缩因子、密度、绝对黏度、水蒸气含量随着CO2含量增大而变化幅度较大,对CO2的敏感性较强,而体积系数对CO2的敏感性较弱,等温压缩系数对CO2则无敏感性.长深气藏的原始地层温度(140℃)和井口温度(40℃)均在气液两相区之外,可以判断在开发过程(从气层到井口分离器)中流体不穿过两相区,表明该气藏为干气气藏.

低渗油层层内深度爆炸技术作用机理及工艺试验研究48-50

摘要:针对低渗、特低渗油层开发难度大的难题,开展了低渗油层层内深度爆炸技术作用机理及试验研究.研发适合微小临界尺寸裂缝内爆炸的液态炸药,以满足在地层裂缝内稳定爆炸并使地层裂缝深处能产生新裂缝网络的油田增产新技术.介绍了该项技术的作用原理,结合岩石爆炸理论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液态炸药爆炸的临界尺寸等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现场试验证明了液态炸药的安全可靠性及现场使用的可操作性,为下一步重点开展工艺性应用、配套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实现在低渗油层层(裂缝)内爆炸的工艺应用性试验及研究奠定了基础.

港东采油污水回注可行性研究51-53

摘要:回注地层是采油污水的最优出路.为了确保港东采油污水经过处理后回注地层,采用膨胀法、重量法、岩心流动实验法,对污水处理后回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10 mL3%KC l使1g黏土膨胀的体积为基准,矿化度为5 134.5 mg/L的处理污水的膨胀率为282.9%,而蒸馏水的膨胀率为392.25%,说明该处理污水可抑制黏土膨胀,适合回注.当处理污水pH值为7.0~7.3时,黏土膨胀率在194.7%~210.0%,结垢量在4.3~6.7 mg/L;污水中悬浮物、含油量控制在10 mg/L以下时,其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在20%以下.因此,只要适当控制港东采油污水的pH和悬浮物、油含量,其回注是可行的.

数值模拟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突扩收缩孔道中的流动特征54-57

摘要:三次采油技术的实践表明,聚合物驱技术既能扩大波及系数,又能提高驱油效率.为了从理论上清楚地认识黏弹性聚合物溶液的微观渗流特征,提出了用同位有限体积法对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简化油藏微观孔道模型中的流动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突扩收缩流道内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求解,得到了流函数、速度、压力和第一法向应力差等值线图,并引入一个无量纲量(We)来表示黏弹性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随着其黏弹性的增强,微观波及效率在不断增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化学与化工
油田深部调驱采出液中柔性可动凝胶微球的检测58-60

摘要:介绍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油田深部调驱采出液中柔性可动凝胶微球(SMG)质量浓度的实验操作方法,绘制了SMG溶液线性回归曲线.测定了油田采出液中SMG的质量浓度,解决了现场采出液中SMG检测不准确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采出液中SMG质量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能够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

绿色织物柔软剂的合成及其生物降解性61-63

摘要:合成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织物柔软剂:N,N′-二软脂酸乙酯-N,N′-二羟乙基氯化铵,替代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难以降解的柔软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利用三乙醇胺和软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软脂酸三乙醇胺双酯,再利用氯乙醇季铵化合成了目的物软脂酸三乙醇胺双酯季铵盐(EPH).研究了EPH的最佳合成条件和生物降解率.采用手感评价法评价了EPH的性能,并采用活性污泥法检测了EPH的生物降解性.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为φ(软脂酸)∶φ(三乙醇胺)=2.3∶10.0,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 h,在此条件下双酯质量分数达到50%以上.季铵化的最佳条件为φ(氯乙醇)∶φ(酯化产物)=1∶1,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季铵化率达到90%以上.一周以后EPH的生物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而D1821在相同条件下的降解率仅为5%.EPH在柔软性能上与D1821相当,生物降解率远远高于后者,理论上完全可以代替D1821.

稠油中胶质稳定分散沥青质的作用研究64-70

摘要: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Zata电位分析了3种稠油沥青质、胶质颗粒表面杂原子官能团的类型、含量及其溶液ζ电位;通过^13C-NMR、荧光光谱分析定量确定了3种胶质缩合芳环、烷基侧链结构参数及其临界聚集浓度(CAC);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定添加胶质前后沥青质甲苯-正庚烷溶液中沥青质浓度的变化进而分析了不同胶质对沥青质的分散稳定作用;以此探讨胶质电性质及分子结构参数与沥青质分散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沥青质/胶质在有机溶剂中所带电荷来自表面金属阳离子的离解和酸、碱性官能团去质子作用.根据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情况,带同种电荷的沥青质对胶质形成的电荷库仑排斥力对胶质在其表面的吸附影响并不明显,说明沥青质/胶质间缩合芳环产生的范德华力大于库仑排斥力.胶质分子结构参数是影响沥青质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胶质缩合芳环和烷基侧链结构越多,极性越大,分散稳定沥青质效果越好;沥青质极性越大,其受胶质影响的分散指数越高.

生物酶SUN-1/过硫酸铵对羟丙基瓜胶压裂液破胶和降解作用71-75

摘要:针对延长低渗、低压和低温油藏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破胶慢以及破胶液残渣大对储层造成的伤害,以生物酶SUN-1/过硫酸铵为复合破胶剂,在40℃以下,分别考查SUN-1加量、过硫酸铵加量、引发剂加量、温度和pH等因素对压裂液破胶速度和破胶液残渣的降解作用的影响,最后优化出复合破胶的最佳条件.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分析了在复合破胶剂的作用下,破胶液中固体颗粒粒径分布,利用岩心流动仪和支撑剂导流仪评价了复合破胶剂作用下的压裂液破胶液对岩心和支撑剂导流能力的伤害.结果表明:生物酶SUN-1/过硫酸铵复合破胶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低于50℃,交联液过硫酸铵中加质量分数为200×10^-6的酶,原胶液pH=7-8,与单剂比较复合破胶剂对压裂液的破胶时间减小了近43%,残渣降解下降了44.6%,固体颗粒粒径中值下降40%,对支撑剂导流能力的伤害下降了近60%,岩心伤害下降近43%.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电子工程与自动化
一种小功率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76-78

摘要:设计了一种小功率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逻辑控制、智能功率驱动原理及控制策略,并进行了试制、调试及试验,结果表明其具有简单优越的控制性能.系统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移植性好、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于小功率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