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61-1471/N 国内刊号
  • 1674-649X 国际刊号
  • 0.4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是西安工程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经济管理工程、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纺织与材料科学
机织物折皱变形量值理论计算分析1-5

摘要:基于圆形截面纱线的平纹织物模型,依据几何学,推导出平纹织物折皱弯曲变形计算方程,提出表征织物松紧结构的新指标——织物密度放松值γ.通过数值计算表明,织物折皱变形与织物密度放松值γ呈线性递减的关系,且挤紧结构状态的平纹织物的纱线最外层最大变形率达到40.75%.

山羊绒纤维粘连肤皮的研究6-8

摘要:探讨不同羊种山羊绒纤维粘连肤皮量与肤皮点面积分布区间.借助电子扫描仪、电子标尺对粘连肤皮的试样绒纤维进行测试分析,得知母羊绒纤维粘连肤皮量比公羊大,粘连肤皮点面积分布区间也相对公羊大.建议加工不同羊种山羊绒纤维,应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

金属纤维嵌织纺织品的防微波性能9-11

摘要:为了研究防微波织物中金属纤维的嵌织方式对其防微波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并织造了嵌织不锈钢长丝织物和嵌织不锈钢短纤织物,测试其防微波性能.实验得出嵌织不锈钢长丝织物屏蔽效率的最大值和达到最大屏蔽效率时所对应的纬纱密度均大于嵌织不锈钢短纤织物;只有在经、纬向都加入金属纤维才能达到屏蔽微波辐射的效果.

微悬浮体化助剂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12-17

摘要: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FY-3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住友SS系列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并对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可通过减少染料用量,使其与常规染色深度达到一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冬季篷盖布对帐篷的影响18-21

摘要:在帐篷的外部搭建一层篷盖布可改变帐篷内部的温湿度.根据组织结构对织物透气量的影响,将不同透气量的织物进行对比,选出具有一定梯度的篷盖布;改变篷盖布与帐篷之间的距离;测试不同透气量和不同距离对帐篷内部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帐篷透气量为2000L·m^-2·s^-1,帐篷与篷盖布之间的距离为1.278m时,帐篷内的温湿度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条件.

提高锦纶超细纤维匀染性的方法研究22-26

摘要:针对锦纶超细纤维上染速率快、竭染率高、且容易产生上染不匀和染色牢度差等问题,从酸性染料的浓度、染色工艺的确定、以及匀染剂的使用等方面,探讨各因素对匀染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owf),匀染剂用量为2%(owf),浴比1:50,pH=5.5,100℃保温50min时,可得到较好匀染效果的织物,且耐磨擦牢度可提高至2-3级.

微悬浮体助剂在棉机织物轧染中的应用31-35

摘要:采用RGB活性染料对棉机织物进行轧染染色.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探讨了微悬浮体助剂、尿素、胍用量对染色样品表观深度及色牢度的影响,确定了MSD工艺较传统工艺可节约的染料量.结果表明,加入微悬浮体助剂后,织物的最终得色量增大。得色更均匀.与传统工艺所染样品表观深度相当的情况下,MSD工艺可节约10%-20%的染料量,从而降低了染色废水中的染料量,减轻了污水处理负担.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环境工程·化学化工
超声波对黄芩苷生物转化的影响36-40

摘要: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黄芩苷转化培养液进行处理,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黄芩苷转化效果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只有培养液经超声波处理的实验组中有苷元黄芩素的吸收峰出现,超声波处理对黄芩苷生物转化有显著影响.实验确定超声波最佳处理条件为频率40kHz,时间40min.

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制备及黏度和折光率的测定41-44

摘要: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和一锅法对离子液体[Emim]Ac进行制备,测定[Emim]Ac在25℃-55℃的黏度和折光率.结果表明,[Emim]Ac的黏度和折射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分别拟合[Emim]Ac的黏度与温度、折光率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拟合标准偏差分别为0.0039,0.0002.

查耳酮4-氯苯甲酰腙Co(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45-48

摘要:摘要:由查耳酮和4-氯苯甲酰肼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新的酰腙化合物:查耳酮4-氯苯甲酰腙.以该酰腙、吡啶和硝酸钴在不同条件下水热合成标题配合物,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学数据:α=1.3394(5)nm,b=2.4356(8)nm,c=1.4680(5)nm,β=97.005(7)°,V=4.753(3)nm^3,Z=4,μ=0.521mm^-1,D。=1.309rag/m^3,F(000)=1940,R1=0.0726[I〉20-(I)],wR2=0.1217(alldata)。GOF=0.957.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火用)分析49-52

摘要:采用湿空气火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管式间接蒸发器的(火用)效率,探索了一次空气进风温度、二次空气相对温度、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速之比、管径以及管间距等参数对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式问接蒸发器火用效率随一次空气进风温度提高而降低,随二次空气进口相对湿度提高而提高,随二/一次空气风速比增加而降低.当管径20mm,管间距10mm时,火用效率较大.

聚乙烯醇对Al2O3薄膜的影响53-56

摘要:摘要: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在玻璃栽片上进行涂膜并观察聚乙烯醇(PVA)对薄膜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硬度、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VA加入量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VA添加量的增加,制膜液黏度也随之增加.PVA的最佳加入量为质量分数5%的水溶液20mL;加入20mL,5%PVA后的Al2O3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薄膜表面均一平整,有较高的孔隙率,并且孔径分布较均匀,所得平均孔径约为50.3714nm;烧结前,添加PVA薄膜的硬度略大于未添加PVA的薄膜;在烧结后,添加PVA与未添加PVA对Al2O3膜的硬度影响不大;玻璃载片与薄膜之间的黏接性能较好.

活性炭载体及其滤层对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及SRB分布的影响57-61

摘要:研究添加活性炭载体、活性炭滤层对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的启动及硫酸盐还原茵(SRB)在反应器中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组平行的经改造的UASB反应器,一组添加活性炭载体并在反应器上部添加活性炭滤层(1^#),一组不添加任何载体(2^#),对比分析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分析相的变化、SRB生物相差异及SRB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反应器均能成功启动,但1^#启动时间比2^#时间短.1^#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约为1.0-1.2mm,约为2^#的2倍.2^#中仍有部分结构松散的絮状污泥.1^#SRB主要分布在反应器的底部的活性炭载体上和反应器上部的活性炭滤层的下部,而2^#SRB较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各部分,因此2^#出水色度差.

改性菌糠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能力62-66

摘要:以食用茵茵糠的吸附能力为基础,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在10g茵糠中,加入250mL,0.5mol,/L草酸溶液,于30℃下搅拌90rain,经抽滤、水洗干燥后得到草酸改性茵糠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对Cu(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20rag/L改性茵糠处理50mLCu(Ⅱ)模拟废水,在溶液pH为5.0,初始重金属浓度15mg/L,处理时间90min的最佳条件下,吸附量为0.69mg/g,吸附率可达91.94%,出水达到国标GB8978-1996中总铜的三级排放标准.茵糠作为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具有广阔前景,不仅为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环保、经济的处理方法,而且为农作物废弃物茵糠提出了一个资源化利用的新思路。

风沙颗粒起动形式的实验研究67-71

摘要:应用高速摄影技术,在风洞实验中获得沙粒运动的连续高速摄影图片,通过时序分段图像叠加方法处理,获得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按照沙粒与气流之间、沙粒与沙粒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划分沙粒的起动形式.结果表明,在风沙两相流中的沙粒相存在“自发起跳”、“冲击起跳”和“入射.反弹”等3种起动方式,且3种起动形式在沙粒的起动过程中是交替发生的.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机电工程
振弦式传感器测频技术的研究72-76

摘要:摘要:根据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以LM3S6965为控制核心的振弦式传感器测频的新方法.利用LM3S6965内部16位定时计数功能完成激励信号的输出和频率信号的测量,并对所测结果进行温度补偿来降低传感器所处环境温度对频率测量的影响,同时采用等精度测量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

具有自定位功能的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7-81

摘要: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定位功能的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该系统通过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7E/F和GPS模块LEA-5S对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和装置地理位置进行测量,电化学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经调制后进行AD转换,微处理器ARM芯片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完成一氧化碳浓度判断,并通过GPRS实现对一氧化碳浓度、报警信息和装置地理位置信息的远程无线传送.基站总机根据一氧化碳浓度、装置地理位置信息、预判断事故类型及程度,为安全、准确救护提供保障,弥补了工业常用检测装置不能提供远程事故报警和详细救护地址的不足.

基于MEMS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捕捉系统82-86

摘要:为了能够准确获取人体在动态时的空间姿态并减轻CPU的密集处理运算,通过采用高精度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磁强计组成数据采集单元,并运用四元数法来解算人体的运动姿态.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且降低了系统硬件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