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语言研究
中美银行英文年报语篇结构关系及传播策略个案分析1-13

摘要:本文基于修辞结构理论,借助RST分析工具,对比考察中国工商银行及美国花旗银行社会责任英文年报语篇结构关系,旨在探究两方为促进传播所采用话语策略的异同。研究发现,1)两方年报语篇均使用了六种结构关系;但工行年报语篇单独使用了背景和综述关系,而花旗年报语篇单独使用了意愿性原因、非意愿性原因和证据关系;2)工行年报中并列、背景、综述三类结构关系出现频数较高,而花旗年报中阐述、原因、空间和时间类结构关系出现频数较高;3)两方年报语篇采用不同的结构关系实现话语传播策略,工行语篇较多地使用呈现关系影响读者态度,而花旗语篇则更多采用主题结构关系实现传播目的,二者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本研究对商务英语写作和翻译教学具有一定启示,对提高学生商务话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企业话语对外传播有效性具有应用价值。

政治冲突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基于叙利亚战争话语的个案研究14-27

摘要:本文旨在以叙利亚战争话语为个案,对政治冲突话语进行批评认知分析。我们在语料库、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结合话语空间理论与趋近化理论探讨叙利亚战争话语在空间、时间与价值轴上话语空间的构建与“指称中心”的转换。对美、叙、中三方话语共时比较分析发现:(1)美叙两方都使用大量的空间趋近策略辅之以较为充分的价值趋近策略,构建了实体向其趋近,产生威胁的话语空间。(2)美叙中三方在时间趋近策略中都主要采用过去到现在的概念转移,突出战争产生影响的历史性、紧迫性、急速性。(3)“指称中心”的转换导致“指称中心”内外的话语实体分布及相互关系产生了颠覆性变化。美方着力加强自身军事行为合法性而叙方着力取消对方行为合法性。由此可见,政治冲突话语中,处于不同指称中心的说话人为实现不同政治目标选择相应的语言操纵策略并隐含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语用身份的两重维度28-36

摘要:在经历了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后,身份研究出现了语用身份转向。由于这一转向仍处在理论建设和应用初期,因此语用身份研究尚未进入到纵深阶段。由此,本文运用会话现象学、社会身份理论以及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解构语用身份理论在前期经验、身份资源和历时身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语用身份扩展为历时语用身份和共时语用身份,并进一步指出语用身份的两重维度处于相互依赖和相互塑造的辩证循环之中。

语用学视角下口译预制语块的频率效应——一项基于PACCEL语料库的研究37-44

摘要:口译的双语转换中存在大量的预制语块,但目前相关实证研究不足,特别是较少考察固化为语用标记语的预制语块。本研究利用学生口译语料库提取高频率且可作为语用标记语的4词预制语块,再分析内部成分词的频率特征,最后与源语对比,发现预制语块的频率效应体现在高频成分词的增译,具有视点选择、语用明示和语用充实的三种功能,形成无标记的口译策略,既能提高口译交际效果,亦能降低口译认知压力。

形态格理论中的日语宾格赋予规则45-56

摘要:基于最简方案的日语形态格研究在宾格赋格机制上尚有诸多不明确的结论。本文通过考察例外格、不定式、双重宾格等结构,探讨了日语形态格的宾格赋格范围及相应的赋格规则。研究认为:日语形态格的宾格赋格操作应位于最小的vP语段内,并且赋格时的参照关系必须符合论旨角色上的一对一关系。这个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形态格理论在日语中的适用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二语习得及应用
二语句法磨蚀的回归性:基于疑问句的实证研究57-67

摘要:在句法磨蚀领域,国内外研究主要聚焦于接受性句法技能,迄今鲜有学者对产出性句法的受蚀状况进行实证探索。本研究基于英语二语学习者的疑问句习得顺序,借助翻译和语法判断任务,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性和接受性疑问句的受蚀状况。结果显示:1)学习者产出性和接受性英语疑问句的受蚀顺序均与其习得顺序相反,呈现回归性特征;2)英语产出性疑问句受蚀程度显著高于接受性,这表明回归性亦存在于语言技能间;3)标记度高、使用频率低、激活阈值高、结构和认知复杂的产出性英语句法最易受蚀。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对以上易蚀句法的刺激和提取频率;相关部门在制定语言政策时,需提高和优化口语、翻译及写作等产出性任务的教学要求和评价体系,以帮助学习者保持现有的外语能力。

关系代词取舍的多因素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对比研究68-77

摘要:本文聚焦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关系代词取舍,通过基于大规模语料的多因素分析,发现:1)二者的关系代词取舍均受一系列语言学因素的制约,表现出相似的原型性和概率性;2)当认知加工负载增大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过度使用显性关系代词以降低认知加工负载;3)不同于第一语言习得中基于范例的概率性归纳路径,中国英语学习者分别使用概率性预测与抽象语法规则来处理低/高认知加工负载的关系从句。研究表明,两个群体的关系代词取舍体现出总体相似性与细节差异性。

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心理加工机制研究78-89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加工的心理机制。基于在线词汇判断任务,研究考察了词频和规则度在英语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中国学习者通过记忆加工不规则动词和高频规则动词,通过计算加工低频规则动词;词频和规则度在英语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加工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而英语水平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双机制理论。

二语前照应和后照应代词的在线加工研究90-100

摘要:本研究通过一个自定步速阅读实验,探讨二语包含前照应和后照应两种代词句子的加工是否存在差异。我们记录了包含两个子句的句子阅读时间,每个子句中有一个人名或代词,性别或相同,或不同。阅读完句子后,受试回答一个是非问句,根据答案可知代词是否和人名同指。阅读时间的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子句中后照应代词条件的消解速度快于前照应代词条件,在第二个子句中前照应代词的消解速度快于后照应代词;在前照应代词消解中存在性别不一致效应,而在后照应代词消解中没有该效应。指称判断的结果支持阅读时间的结果,差异源于代词和专有名词的不同词汇特征和语篇功能,以及二语学习者对人名—代词和代词—人名不同配对的不同加工方式:前照应代词消解采用链接和诊断方法,后照应代词消解采用积极搜索方法。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与批评研究·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
“聚和性”与俄罗斯文学经典中的怪诞现实主义101-110

摘要:本研究通过考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经典的关系,指出,国内外学界对俄罗斯文学经典中怪诞现实主义的研究往往借鉴了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理论,却忽视了其所指涉的具体的文化背景。“怪诞现实主义”是巴赫金在研究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中提出的。根据巴赫金的观点,它源自民间诙谐文化。本研究认为,由于俄罗斯文学与拉伯雷的创作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故对俄罗斯文学中此类现象的研究不应照搬巴赫金对拉伯雷的研究,而应立足于巴赫金所提出的“长远时间”,即在俄罗斯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考察。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背景来看,“聚和性”才是此类文学现象的根本源泉,并且也与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多元共生”的理念作为“聚和性”的精髓,正是其本质内涵。本研究也揭示出“长远时间”理论对文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斯特拉霍夫论普希金111-120

摘要:在已有的普希金评论中,斯特拉霍夫的名字并不多见。然而本研究发现,他为普希金写下的一系列文章(《关于普希金的札记及其他》于1897年结集出版)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诗人的伟大之处。斯特拉霍夫在其中所揭示的普希金在讽刺性模仿方面,在俄罗斯精神传统的锻造及传承方面诸多贡献,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浪子回头主题与东正教人道主义思想121-130

摘要:浪子是欧美成长小说和考验小说中的常见形象,浪子回头主题往往体现着人道主义精神和基督教的感召力量。学术史上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研究,往往主要关注娜塔莎这一位浪子形象,而小说中实际上存在诸多程度不同的浪子,有的已经回归,成为所谓的“逆来顺受的人”,有的不甘心回归,仍挣扎于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多位浪子的命运的安排,不但引发了读者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群体的人道主义同情,也受到了民主派对小说宣扬隐忍顺从、逆来顺受的激烈批评。作家的东正教人道主义思想在竭力求得一种平衡,即:在彰显作为浪子的社会底层人物的个性意识觉醒的同时,又不希望他们叛离俄国传统的东正教根基。因此,小说既具有浪子回头的广泛意义,又打上了作家赋予这一主题的独特的东正教人道主义意识的烙印。就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而言,浪子形象和浪子回头主题对凸显《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在作家创作之路上承前启后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游戏与神性:《斩首之邀》创作的审美精神探索131-138

摘要:纳博科夫的小说《斩首之邀》是一部极具争议的经典之作,在俄侨文学界引发了关于“非俄罗斯性”与“俄罗斯性”的持久纷争,而作家本人则称其为“自拉自娱的小提琴”。其实,这种演奏或游戏是具有“神性”的,这就是宗教精神。读者可以在这些看似文字游戏的创作中,感受精神的“神性”和信仰的力量。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就是在践行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观,在文学创作中实现宗教的内省。作家通过人的群体的物化与物的个人主体化的双向互动,在主观的现实表现中隐喻批判了西方文明的“物化”,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宗教精神。这种以“爱”为核心的精神能够将万事万物统一起来,让文学创作富有灵性。本文力图从宗教哲学角度探寻纳博科夫文学游戏中的创作隐喻和信仰根基,以期为经典文艺作品的理解阐释,提供一条值得借鉴的研究路径。

阐释与机制:《大堂神父》与“弥赛亚”意识139-145

摘要:《大堂神父》是19世纪俄国作家尼古拉·谢苗诺维奇·列斯科夫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中饱含作家深沉的东正教情结与改良社会的强烈愿望,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然而,研究者们往往更侧重于探讨东正教对小说主题思想的影响,更多从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角度剖析作品,较少探讨东正教对小说创作艺术形式的作用。本论文则将采用符号学研究视角,重点考查东正教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弥赛亚”意识对长篇小说《大堂神父》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构成的影响,同时探究小说对东正教思想的形象化阐释及其传播,从而揭示这部经典之作的艺术魅力,即意义再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