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语言研究
概指名词研究:概念框架、分析路径与技术方法1-11

摘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概指名词(general nouns)具有广泛的指称意义、特殊的语内意义属性,在构筑语篇中起着重要的衔接、连贯和推进信息发展的作用。多年来,学界对概指名词进行了持续广泛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讨论了其多方面的意义、功能与分类范畴等。本文试图系统地梳理这些研究,剖析不同研究路线的区别性特征,以期对概指名词研究以及相关的语篇分析、信息处理、语言教学以及语料库研究提供启示。

汉语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认知语法阐释12-19

摘要:汉语中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用法对词类的概念语义分析提出了挑战。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可以给予此类错位现象更加完备的解释。动词的概念基础包含了工具、方式、处所和时间义,可以通过识解操作得到凸显,使得动词语义发生变化,与名词语义对应组合,形成名词修饰动词的用法。基于动词语义调整的分析也为认知语法对于修饰关系的理论进路提供了补充。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表示判断意义“是……的”句式发展及动因探究20-31

摘要:本文基于三种自建历时语料库,以表示判断意义"是……的"句式的语义用法和发展趋势为考察目标,梳理和比较了这一句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翻译语料大量引介前后的形态差别。句式用法的发展演变趋势主要表现在:1)句式总用量呈增加趋势;2)句式语义特征呈多样化、灵活化、复杂化趋势;3)句式的描写和表情功能呈增强趋势;4)句式使用的语义范围正在扩大,即从"必用"向"必用"+"可用"发展。这些变化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翻译文学作品的影响,影响较明显的表现方面包括句式的"新"词使用,动词用法的增加和多层级结构的增加等。

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31-31

摘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将于2017年10月20-22日在西安举办"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于1985年在广州举办第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类研讨会中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历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语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界,尤其是外语教学界教师、研究者之间以及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现开始征集会议论文和专题研讨提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

识别类关系过程的拓扑学研究32-40

摘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识别类关系过程拓扑学视角是一个崭新却值得探索的领域,拓扑学和类型学作为互补视角能更全面地展示识别类关系过程的特点。本文考察了以识别类关系过程——归属类关系过程、识别类关系过程——物质过程、以及识别类关系过程——言语过程为代表的三个渐变群的中间案例。结果发现,这三类中间案例分别受第二参与者的确定性、过程的对等性和时态、以及第一参与者的意识形态影响。采用拓扑学视角可以了解识别类关系过程与其它类型过程(归属类关系过程、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的关联,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识别类关系过程体系,加深对及物系统的理解。

汉语文化特性的“积极评价面子”与“消极评价面子”概念建构:基于身份理论的视角41-49

摘要:本文依据身份理论探究体现汉语文化特性的面子表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关键词"面子"和"脸"进行检索,提取V+"面子"和V+"脸"在不同场景使用的搭配形式,然后对其呈现的层面、使用的频率以及突显的面子敏感因素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自我呈现和面子敏感性视角对"面子"和"脸"呈现的异同进行分析,进而对体现汉语文化特性的"积极评价面子"与"消极评价面子"概念进行建构。研究发现:汉语中的面子表征存在"积极评价面子"与"消极评价面子"之分,其内涵与Brown和Levinson所界定的"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有显著差异。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具有英语种族文化倾向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概念不适于解释汉语文化特性的面子表征。

大学英语教材中三个不同语类的“权力三项”特征分析50-58

摘要:"权力三项"是语义建构和知识积累的重要语言资源。本文以国内某套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对科普、社会、文学语篇的权力三项特征作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科普语篇的权力三项特征最为明显,各种资源互相配合,形成典型的语义波信息周期性;社会语篇的语义密度稍低,信息周期性不如科普语篇典型;文学语篇由于其特定的叙事手段,权力三项特征不大明显。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认清不同学科知识的语码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战争合法化的话语策略——美国总统阿富汗战争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59-68

摘要: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以van Leeuwen的"合法化"话语策略为分析框架,对50篇美国总统阿富汗战争演讲中合法化话语策略的分布、实现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这些演讲如何运用合法化话语策略建构正义的"我方"、非正义的"他方",将本质残酷、颇具争议的战争建构为目的高尚、动机正当、广受支持的合法行为。

批评话语分析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述69-77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CDA)经常被指缺乏明晰性、客观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这等于否定了其科学性。通过梳理和评述CDA的几个重要理念和主张,本文试图说明:通过遵循一些基本的科学原则和明晰的操作步骤,获得充分的语言数据,并系统地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证据,我们就能使自己的结论得到交叉检验,使之变得可验证,赋予它们真理价值。这样,我们能大幅度提高CDA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批评话语研究78-87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应用两个维度梳理和探讨了国外基于进化心理学的批评话语研究。本文认为进化心理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融合的背景是模块论和强制目的。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依据Hart(2010)的研究,从EP视角分析了新闻语篇和政治语篇的话语策略,主要包括:指称策略、述谓策略、接近策略和合理策略。文章指出EP与CDA融合的整体思路是探讨话语策略与模块论之间的关系,两者间的互动以激活和操控为主要手段,即通过话语策略来激活模块或操控模块,如通过述谓策略来激活欺骗者识别模块和情感模块,或通过合理策略来操控逻辑-修辞模块等。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教学研究
高校外语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自主的关系探究88-96

摘要:本研究尝试从教师的知识结构视角解释教学自主,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选取五位教师作为研究个案,通过访谈获得个案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课堂教学途径观察他们的知识表现,亦即自主性教学表现;然后对两种途径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个案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表现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教师内在的知识结构外化为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研究认为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影响其教学自主的重要因素,从知识结构探究教师的教学自主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高校英语教师学科关注与文献阅读的研究——活动理论视角97-106

摘要:关注学科进展与吸纳学术文献是教师开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本项混合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学科关注与文献阅读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跨案例分析。1043名英语教师参与了问卷调查,同时6人接受了深度访谈。问卷量化分析显示:高校英语教师主要通过阅读期刊论文关注学科进展,包括数据库在内的网络资源是其获取文献的主要途径,但中文数据库使用比例远高于外文数据库,国际英文期刊的使用十分有限。访谈数据质性分析发现:对文献阅读活动系统要素的有限认知成为教师跟进学科与广泛阅读的最大障碍。论文进而探讨了文献资源对于课堂教学与研究实践提升的中介作用。

美国高校研究型论文写作教学对话元素的个案研究:对话理论视角107-114

摘要:为探讨对话互动在研究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个案研究分析了美国某高校研究型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各种互动对话形式。本研究收集了多种民族志数据,包括师生访谈、课堂话语录音、课堂观察笔记、有声思维录音、多稿作业和教师书面反馈。数据分析发现:建立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和潜在读者的对话互动能帮助学生熟悉质性论文体裁特点、营造宽松互动的写作环境、融合他人思想以明晰自己观点,以及为写作过程做决策。因此,培养学生与同行进行学术对话的能力是学术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校外语教师学习者自主信念调查115-123

摘要:本文通过对83名高校外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考察教师对学习者自主的认识和看法。结果显示(1)教师普遍认同学习者自主相关理念,但对学习者决策权认可度较低;(2)教师认同学习者自主中教师的作用,但对教师干预程度以及教师引导作用等看法存在分歧;(3)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决策的看法和做法存在显著差异;(4)教师普遍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者是影响自主程度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指出要提高学习者自主,教师应增强学习者自主信念反思意识,合理归因影响学习者自主因素,并在教学中加强"赋权"意识。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话语的及物性研究124-131

摘要:本研究依据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采用中介语拓展对比分析法,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口头叙事话语的异同以及可能存在的汉语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及物性过程的使用频次保持高度一致,具体表现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而二者对及物性过程的表达存在差异,前者经常使用单一和笼统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这使得他们的英语口头叙事不够具体和准确。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关系过程,特别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属性类关系过程的使用不充分,这一差异很可能受到汉语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对英语学习者的口头叙事话语研究和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与批评研究
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大众文化132-137

摘要: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在西方学界影响深远,而大众文化又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同大众文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二者的特性,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的契合性,都体现了对人的欲望的尊重,隐藏着更新与交替的创新精神,蕴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抗力量以及强大的解构能力。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生态之殇与叙事拯救138-143

摘要:唐·德里罗是美国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往往能够全面而集中地反映美国当代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因此其有"美国当代社会的复印机"之称。作为具有高度生态自觉意识的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在作品中对美国当代社会种种"非生态性"不断进行反思与叩问,探寻生态救赎之路。本文从生态之殇与叙事拯救两大维度入手,探讨其小说中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危机和城市生态危机,发掘作家隐藏于后现代叙事标签后的拯救策略与途径:自然审美、原始信仰与后现代解构。最后本文指出,这两大维度恰恰体现出唐·德里罗的差异性、开放性、动态性的整体生态批评观。

英文摘要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