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学理论及语言问题研究、外语教学研究、文学与文论研究、翻译研究、博士论文、青年学者园地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4-6038
  • 国内刊号:21-1060/H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22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45
  • 综合影响因子:0.87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育教学研究

中国特色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基础阶段外语教学改革实验的一次尝试

摘要:本文简要报告作者带领的课题组在江苏某中学进行的一次外语教改实验。实验的目的有两个:(1)探索“集中教学、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在目前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实施的可能性,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可以用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资源和方法;(2)探索中国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和学的科学方法和最优方案。近两年来,课题组在该学校就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和使用、课堂教学、教学评估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积累了一些开展此类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1-5

基础阶段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校本教材开发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记录了一次中学英语教改实验中的校本教材开发实践。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回顾、需求分析和通用教材分析论证了此次校本教材编写的理论和现实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校本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编写原则及重点,随后介绍了教材编写的流程和特色,最后结合师生反馈评价了这套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此次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我们发现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是对原有教材的必要补充,而且可以借助教材的重要媒介作用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10-14

校际合作、准确定位——我国外语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研究针对我国外语教师培训现状,在江苏某初级中学开展的一项英语教改实验中进行了教师培训实践。研究采用教师培训工作中“研究者与教师互动”的定位与具体实施方法,以探讨校际合作开展外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培训结果表明,教师们在理论意识、反思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实践证明,校际合作中教师培训的准确定位是优化我国外语教师培训的关键因素。
20-23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口语教学研究

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为评估英语辩论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效用,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CCTST)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CCTDI)对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N=23)的批判性思维发展进行测评,并通过半结构性访谈(N=11),探究这一发展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1)前测和后测结果均反映受试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水平和积极的思维气质;通过七个月的学习,学生的评价、推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技能均有显著提高,其中评价技能尤为突出;分析技能和思维气质前后无显著差异;2)我国教育传统、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学习方式等因素是前后两次测试中无显著差异的原因。
24-28

口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一项对英语辩论课程中学生反思日志的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辩论课程中的学生反思日志,探索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为此,作者抽取了20名英语专业学生为英语辩论课所写的60篇反思日志,从他们对辩论各方面的关注情况和反思层面进行分析,发现撰写反思日志有益于锻炼学生思辨能力,促进他们的目标语言使用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进而促进教学。因此,反思日志在重视培养思辨能力的英语教学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29-33

英语口语教学中交流学理论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摘要:本研究旨在检验在大学英语口语课中融入交流学理论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研究以北京某大学英语系一次口语课上的对话练习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英语对话中的思辨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交流学理论能够提高学生多角度理解和评析事物的思辨性沟通能力,培养他们开放、正直的情感特质和积极解决问题的兴趣。本文建议在英语口语课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教授交流学理论,并可将这种教学理念推广到大学英语和非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中。
34-38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研究

试论俄语动词隐喻显性语义错置——俄语动词多义性的分析

摘要:俄语动词隐喻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结构内容,而语义错置或内部语义冲突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本文提出并讨论了“显性语义错置”这一新问题。通过分析动词隐喻显性错置与动词组合时语义特征的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作者论证了显性语义错置的认知性能同语言机制之间的密切关联和协同作用;揭示出显性语义错置中语言聚合关系对组合关系的影响。本文关于俄语动词隐喻显性语义错置的研究表明,动词隐喻始于语义错置,也终于语义错置,动词隐喻是从“自我矛盾”中求得新的意义再生的一个复杂认知语义过程。本研究将有助于对俄语动词隐喻的话语性实质、多义性及认知机制的深入认识。
39-43

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

摘要: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中华传播研究学会将于2013年11月21日至24日在海南大学召开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承办。本届研讨会主题为“跨文化交际与和谐世界:挑战与机遇”。详情请点击会议网站:http://tah.org.cn/cafic。
43-43

试析文化观念的形成与先例文本的使用

摘要:本文探讨语言文化学领域中,先例文本的使用与文化观念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语料实例分析证明,各种文本在交际中都可能具有先例性。先例文本通过语言交际过程参与文化观念的建构,成为文化观念域的基本单位。直接引用先例文本标题、直接引用先例文本片断、变体引用先例文本片断、提及与先例文本相关的先例情景是实现文本联想的主要手段。本文指出:先例文本可以促进交际目的实现;交际的实质是文化观念形成的过程和说话人意识形态的交换;跨文化交际则是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互动与融合。外语教学过程中对经典文学文本中的先例文本进行理解和使用,是帮助学生形成联想网络、理解对象国文化观念的有效途径。
44-48

英语施惠义双宾句与汉语致损义双宾句的生成语法研究

摘要:通过对英汉语非核心双宾句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非核心双宾句的结构类似,但有参数差异。汉语以“买/吃/打破”等为谓语动词的致损义双宾句,有的研究者认为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构成一个无“的”名词短语而把甸子分析为单宾句。然而本文提出证据表明这类句子与单宾旬不同,其相应的英语句式是施惠义双宾句,两者都应分析为非核心双宾旬,与以“给/送/欠”等为谓语动词的核心双宾句有本质区别。英汉非核心双宾句都牵涉到领属关系:英语的非核心双宾句表潜在的(致使)拥有义,而汉语的非核心双宾句表(致使)没有义;非核心双宾句的领属关系的本质是语法义。
49-52

英语合成复合词构词:从词库论到分布形态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种英语合成复合构词的词库论分析,指出各自的缺陷,并认为分布形态学的理论特点可以避开这些缺陷,实现对英语合成复合构词更为合理的分析。三种词库论方案中,基于强式词库论的分析将自己难以解释的现象简单归结为词库异质性,而词隼句法学派提出的词汇结构往往与句法结构产出冲突。笔者认为,词库论分析的共同问题是坚持词库,即错误地坚持词汇特征对形态、句法结构推导的决定性影响。而分布形态学取消了词库和词库信息对结构构建的影响,主张形态在句法之后,词项仅仅于事后插入了“业已形成”的形态一句法结构。基于上述分布形态学的设计特点,并结合轻动词理论,本文统一地分析了英语合成复合词的结构和语义。
53-58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研究

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元素,要提升国家形象需要文化自觉。只有建立在文化自觉之上的文化自信才是可靠的。,就翻译而言,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的前提下,以最合适的方式来解读和翻译最合适的典籍材料,从而达到消解分歧,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满足西方受众阅读中国典籍的需要。综合考察中国典籍英译状况,我们认为中国典籍翻译需要借船出海、中西合作,以达到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对外翻译应该抱着厚今薄古的态度去做,能反映当代的文学艺术和社会文化作品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需要有系统的规划,使我们的投入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
63-66

汉语叠字诗词英译标准初探——以《西游记》两译本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西游记》341首叠字诗词两个英译本的翻译,探讨叠字手法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和得失,总结叠字诗词翻译的方法。本文以形式对等为基础,不但验证了形式对等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而且对比了英文原创诗歌中的反复修辞,尝试界定出叠字诗词的英译方法及等级标准,以期从两译者对叠字诗词的翻译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67-71

对翻译学研究中泛文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摘要:本文指出,对于外部因素的过度关注造成了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倾向,这导致了研究的分散性和无深度性。作者以这一倾向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为切入点,揭示了“文化身份”这一关键概念对于翻译中主体对异文化所持态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研究中的学科僭越现象,指出翻译研究者应当尽力将内外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克服研究中的泛文化倾向,并发掘出文本潜在的深层意义。
72-75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与批评理论

夏洛克女儿的财富:“后”学话语中的莎剧小人物

摘要:本文聚焦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小人物杰西卡,并分析她的文化身份的构成元素。借鉴后结构主义及其它“后”学方法,本文考察她在莎翁从近代视角虚构的威尼斯社会中所具有的多重身份。作为文化构成品,她承载了那个时代关于种族、阶级、性别的主导意识形态在她的身份上寄存的所有特征。另外,她从犹太人女儿到基督徒妻子的跨种族、跨文化身份转变是通过一个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的经济、法律等制度力量与其它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编织了一个确定她的身份的关系网络。犹太人女儿的”财富”在此种意义上取之不尽。
76-80

面对经典的舞台叙事——北京人艺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摘要: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日本四季剧团倾情打造,王斑主演、浅利庆太导演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是近年来中国莎剧舞台上一出摈弃戏说,回归经典,成功阐释莎翁原作精神的戏剧作品。王斑饰演的哈姆雷特,通过对传统理解下作品主题的演绎,在颇具传统中国韵味的当代舞台叙事中,重新诠释了《哈姆雷特》中人性的复杂,由使观众信服转变为通过表演使观众感动,在对故事空间予以变异、扩充和压缩中体现出经典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与丰富内涵;在话语空间的叙事中揭示出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使人文精神重新呈现于当代舞台的叙事之中。
81-84

《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与莎学研究——兼及文学评论的创新范式

摘要:国内莎士比亚研究在现象展示层面跏蹰不前,鲜有真知灼见的著作。这在中华莎学和文学批评的学术领域形成了一个困难不小的瓶颈。而孟宪强先生的专著《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改变了这一状况,为中华莎学和文学批评事业的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启迪作用。本文主要总结归纳了该书中关于文学评论创新的范式和方法:其一,理论上的颠覆性和重建性;其二,认识上的超越性和自我创见性;其三.学术范式和态度的开放性与思辨性;其四,研究方向旨归的本体性。
85-88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精神的完美与溃败

摘要:本文旨在运用德里达有关“礼物”的理论以及礼物与宗教的关系,阐释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对宗教的深刻探讨。通过文本细读研究,笔者发现泰门追寻德里达所谓的真正“礼物”是出于宗教迷恋。但是,对“礼物”的宗教追寻及狂热难以超越世俗的交换机制,使泰门从一个显贵转变为一个仇视人类的疯子。“礼物”的“不可能性”打破了泰门自我的完美神秘,精神溃败于世俗交换机制。莎士比亚通过泰门精神的完美与溃败揭示宗教狂热的非理性本质。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