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研究
音系中的模糊性研究1-5

摘要:本文从音系和语音层次上对语音的模糊性进行研究,论述了模糊性的基本特征:确定性、不确定性以及变异性,认为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是语音模糊性的基础,而语音的社会属性则是其模糊性的最终原因及根源。模糊性是一个由一类具有隶属程度连续体的模糊集合构成,此集合包含具有中心部分确定的典型成员及边缘部分不确定的非典型成员。

英语现在时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的认知研究述评10-13

摘要:传统英语语法对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缺乏足够的理据性解释,容易造成对时态用法的误解和语法教学的困难。本文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源于Lakoff概念隐喻的时间-空间距离隐喻观对其形成机制做出的认知解释,并逐一做了述评,认为上述三种理论对该问题的论述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三种理论均认为语法是对认知机制的描写,符合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特征。尽管它们存在各自的不足和缺陷,但却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概念分析的理论特色——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研究为例14-18

摘要:概念分析既是学界蓬勃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学界广为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认为,就研究的理论特色来看,概念分析强调概念的本体地位,秉持能指与所指相统一的符号学立场,以揭示概念深层的认知语义和文化语义特点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为目的。这种理论取向在俄罗斯“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研究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于汉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汉诗文修辞对日语语法的影响——从漱石小说独具特色的动词连用中顿形用法谈起19-23

摘要:以前的汉日语言接魁研究没有关注到日语对汉诗文独具的对偶、排比辞格的引进影响着日语语法。本文通过对夏目漱石的小说、汉诗文的日语训读式译文以及部分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调查,指出日语动词连用中顿形的使用方式在汉日语言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对偶和排比的影响——在汉诗文的日语训读式译文、汉文训读体作品、和汉混淆体作品和漱石在明治时表的许多小说中,连用中顿形主要用于对偶、排比句式,这种形式与语言语境的密切结合使该语法形式具有了独特的句法语义结构。

论动词优先说——兼论汉语和英语的类型问题24-28

摘要:对动词或名词语法优先度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类型的认识。本文就句子表述性的实现方式,探讨了动词的语法优先度问题。通过对汉英语句动态语法意义的实现形式、述谓功能、指称功能、主谓关系及其体现形式和由此产生的结果等问题的讨论,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旬法层面,英语和汉语动词的功能不同,因而语法地位不同;这导致了汉英陈述句谓语构成的差异、汉英动词性结构在陈述句和祈使句中的分布差异;“英需名,汉可动”、“英可名,汉需动”根源于且受制于陈述句层面的“英必动,汉可名(形)”这一定律,因而不能笼统地把汉语划为动词型语言、把英语划为名词型语言。

基于语篇框架的词典交际系统29-32

摘要:词典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交际系统,词典编纂者把信息传达给词典使用者,反过来,词典使用者也给编纂者传回信息。本文通过基于社会语言学的互动框架内的语篇方法,解释词典隐含的交际体系中的意识形态、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从而揭示词典编纂语篇的主要特征,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利于该领域内的进一步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批评性语篇分析
对Whole Foods Market的形象修复文本的批评性分析33-37

摘要:2008年,全世界最大的有机食品连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销售的部分牛肉感染了O157:H7大肠杆菌,这会对企业的形象带来较大的影响。事件发生后,Whole Foods Market及时通过召回的形式进行了危机沟通。本研究分析了该企业在形象修复文本中使用的修辞策略,讨论了这些策略的使用效果。研究发现:该企业主要使用了转移责任、无可控制、强调正面形象、减小负面情绪、补偿、承诺解决或预防、认错等修辞策略。效果分析显示:合理地使用修辞策略可以增强形象修复文本的有效性,有助干企业尽快恢复企业形象,渡过危机。

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38-42

摘要: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研究长期以来集中在对独立语篇的分析上。Fairclough(1995)等人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强调语篇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的重要性,推进了隐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报告一项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运用“英语专题研究语料库”对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持续8年的每周电台演讲进行批评性隐喻分析,重点考察布什为伊拉克战争所作辩护中隐喻运用的类别、说服功能及其相关的话语策略。分析表明:演讲中所用的概念隐喻类型集中在冲突、疾病和宗教三个方面,隐喻在有效激发和唤起听众的内心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演讲者的行动方案和个人用意合理化、合法化,从而有效地帮助演讲者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

新闻语篇的对话性及其对意识形态的构建43-47

摘要:俄罗斯哲学家Mikhail Bakhtin将对话阐释为不同时空、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言语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并将对话关系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对象。基于这一哲学观点,本文从声音来源、声音出现方式以及声音所包含的内容尝试分析了《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分析认为对话性是新闻语篇的本质属性,体现了新闻语篇的客观性;与此同时,对话性还帮助构建了新闻语篇意欲传递的意识形态。

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话语识别及其批评性分析——以《中国妇女性观点调查》为例48-52

摘要:对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文本进行话语识别和批评性分析能够揭示出文本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建构,从而创造有利于社会改变和发展的机会。遗憾的是在对中国女性身份的研究中鲜有话语学视域中的分析。本文作者尝试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一份中国报纸上的某一特定新闻文本进行系统分析,对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社会性别话语进行了阐释性和批评性识别。通过对文本本身及文本以外相关内容(即文本内、文本间、话语间三个层次)的分析,作者得出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身份话语时至今日仍大多具有破坏性这一结论,并因此对中国妇女已获平等的观点提出质疑,呼吁对破坏性话语进行有意识地干预。

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53-56

摘要:本文对美国政治语篇进行了隐喻学分析。在对Lakoff的架构理论进行了简介之后,作者分别分析了和对比了布什和奥巴马的两篇有关美国对伊斯兰世界政策的演讲。研究表明,架构为我们的思考和推理提供了逻辑,不同的架构和概念隐喻能反映并强化各自隐含的价值观;道德模式、美国政党及其核心价值观与演讲中的架构、概念隐喻之间密切相关;架构也是公众对政治演讲接受度高低的深层原因。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研究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57-60

摘要:由于戏剧翻译涉及媒介的转换,上口性便成为戏剧翻译的典型特征,但是国内学界还鲜有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综述国外戏剧翻译上口性研究的基础上,自建了英若诚、朱生豪和梁实秋汉译莎士比亚《请君入瓮》译本小型语料库,并将三个译本进行了比较。运用文本处理软件ICTCLAS、TextPreProcessing和Concordance 3.0对三个译本的词频和平均句长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英若成译本平均句长最短,成语、谚语、习语、俗语等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话轮管理和话语标记语的翻译方面,英译同样独具匠心,保证了台词的简练明快和对白的自然顺畅,理想地实现了其倡导的戏剧翻译口语化的两个标准:“活”的语言和“脆”的语言。研究发现,上口性是保证翻译戏剧实现舞台可表演性的关键;身兼导演、演员和戏剧译者的英若诚为戏剧翻译的上口性研究带来很多启示。

论二手专有名词的翻译61-65

摘要:英语文献中对专有名词的使用正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即二手专有名词用得越来越多。这种专有名词与英语原有的专有名词在构成上有所不同,对从事英译汉的译者形成了特殊的挑战。本文认为,常用的专有名词翻译方法和原则在翻译这一类专有名词时,似乎都不适用。而且在实践中,此类专有名词的翻译也比较混乱,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后果。我们应当认清翻译此类专有名词的困难,更新观念,适当采用省译法来翻译这些专有名词。

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66-70

摘要:本文以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分析了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然后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的实质、过程及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意象图式的定义、特性和功能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三个不同角度发掘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过程中意象图式的阐释空间。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意象图式对古典诗歌中的单个意象、复杂意象及意象组合的翻译都具有阐释力,同时指出:通过深入分析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两种文化中的意象图式的差异及其在两种语言上的表现,解释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翻译转换中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帮助译者认清意象翻译的实质,以便形成正确的翻译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与批评理论
迷惘与挣扎——《白牙》的“离散”主题分析71-74

摘要:“离散”问题是全球化背景下当今世界普遍的、不可回避和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白牙》所展现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白牙》中的几位主要的“离散”者个体,探讨了小说中与“离散”主题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离散”者的本民族文化情结、宗教情结,“离散”人群的团体作用和影响,“离散”者身份的多层次性以及潜在的消除“离散”者与居住国原住民之间的各种隔阂的可能的途径等。通过分析“离散”这一宏大主题在小说中的展现,本文揭示出了《白牙》这部作品所承载的重大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论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柏拉图宇宙图景75-78

摘要:尽管莎士比亚在其所有作品中只字未提柏拉图的名字,但柏拉图遗风却比比皆是。本研究发现,在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里,野心、仇恨和权利等既是现实世界的经验表达,也是永恒和真理的影子;而爱,不但是对感官肉欲的渴望,更是对美和理性的追求和向往。在消除了虚幻的非理性情感之后,灵魂靠着理智的力量向上飞升,去寻找永恒的真实和存在,从而形成了栩栩如生的柏拉图式灵魂上升之旅。莎翁由此对影子、美、爱、理智和理念等柏拉图宇宙图景进行了寓意深刻的描绘。

休斯诗歌中的“黑色”意蕴79-82

摘要:兰斯顿·休斯的诗以警示人的“黑色”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对黑人的热爱、对本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唤醒同胞的责任心。本文对其诗作的研究表明,在他的笔下,“黑色”被赋予多重意蕴:或抒发个人情感,或再现民族精神,或表述文化、政治内涵,或展示黑色之美,从而突破了作品的表层空间,使之苍凉、雄浑、高亢,富含审美情趣,达到了含蕴其中、意境幽远的崇高境界。

寻找罗马:论怀尔德早期小说《卡巴拉》中的寓言叙事83-87

摘要:桑顿·怀尔德的早期小说《卡巴拉》常被批评为艺术上不成熟的作品。然而,本文主张在寓言叙事的文类框架内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更为适当地理解怀尔德的文学追求。通过对小说标题、情节设置和人物原型上的分析,本文认为《卡巴拉》并非为一部时代小说,而是将罗马作为寓言化的对象,以揭示古典主义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小说在寓言层面上的含混策略,表现了怀尔德对寓言传统本身的批判和反思。